一
写完本书,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温州女性创业者数以万计,对这个群体的解读,很难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几年前,温州都市报曾就“温州女商特征及女商之道”做过一番调查,几位受访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温州女企业家协会秘书长黄珍嫦:在我的眼里,温州女企业家特别能吃苦,好学,更可贵的是,在各种企业管理的学习场合中,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女企业家参与进来。这说明这个群体有耐心,有耐力,她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学习提升自己。在此我呼吁社会和政府能给予她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教授马津龙:温州的女企业家群体从数量上说,几乎也撑起了“半边天”,尤其近年来,温州女企业家群勇敢地参与到房地产甚至高新技术产业,取得骄人的成绩,难能可贵。
温州女企业家群还有几个特点也比较突出,比如,夫妻创业类型中,不乏以女性担任公司董事长撑起当家人角色的,尤其以鞋业服装业居多,同时我们可以从那些优秀的女性企业家固有特性上感受到她对行业行为的影响力。此外,在第二代接班人问题上,涌现了许多女儿辈的新生代企业家形象,同样可喜可贺。
“女性经营”一个最大的命题是要善于将性别劣势转化为优势,作为一个整体,她们还将被市场浪潮推到种种关键的十字路口,必须以自己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取胜。
温州腾旭服饰公司董事长助理孟想:和温州企业家群体一样,温州女企业家同样具有敢为人先、富有创业精神等共性和特征。我所在的腾旭服饰公司的徐总就是其中一个代表。和男性企业家相比,我感觉这个群体她们在理性创业的同时,还具有细腻和感性的一面,更能够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把握发展机遇。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加速了温州企业接轨国际的速度,也迫使企业家自身不断地寻求提升和突破。因此,作为女性企业家,除了精干、坚忍等女性优秀品质外,还面临诸多管理创新的问题,要向国际看齐,去发现和把握更多的机会。
正泰集团首任新闻发言人廖毅:作为一个外地到温州的企业管理人员,从我日常工作的接触中,我发现温州女企业家是一个社会角色意识较强的群体。这可能与温州的地域文化有关,女企业家们注定要拿出更多的精力来投入到她们的事业中,所以你能明显感到,她们的社会角色意识非常鲜明。而我接触的一些外地女企业家,可能其家庭的角色意识会强些。
另外,我感觉温州女企业家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群体。这几年看到许多女性创业者在事业上一路走好,若不是对事业有一种执著的精神是不可能的。
……
温州女性创业者,尤其是温州女商人的崛起,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
二
由于笔者的精力所限,也由于一本书所能承载的篇幅所限,我所反映的只是温州女性群体中的“冰山一角”。即便是本书写到的十几位创业者,也可能由于自身的理解和语言表达偏差,未必能够准确而全面地展现她们的风采。
这是很多文字工作者都会遇到的问题。语言是一门艺术,但通常又是一门留有遗憾的艺术。
不曾遗憾的是和书中这般人的结缘。
笔者接触最早,写成文字最早的是张蕾蕾。当我提出想写一批温州创业女性的想法,并希望把她列入我的采访对象时,她一个劲地推辞,却热情地向我推荐了几位她认为比较出色的姐妹。
“迷丽、佩聪、晓敏……”她报出一串名字。
她所说的迷丽,便是写入本书的雪歌服饰董事长陈迷丽,她的“如歌人生”激励过无数花季少女。佩聪便是十八岁“抢班夺权”当上挺宇集团总经理的潘佩聪,她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
温州女企业家协会会长陈晓敏女士,也是温州女性创业者中出类拔萃的人物,但因为她整天东奔西忙,始终抓不住她的影子,所以未能如愿将其“请”进本书。
我称张蕾蕾“美女老板”,固然因为她确实漂亮。而她如此热情地推荐他人,并亲自替我联系,这种“美”在我心中,更具有了一种高尚的成分。
郑建美,这个“记者花苑”的女老板,花美,人美,心更美。她可以说是我写这本书的坚定的支持者。她问我对采写的对象有什么要求,我说:“她的事业不一定是做得最大,也不一定是最有名气的,但她的经历一定是有特色、有故事的。”她便根据我的要求,在她的客户中逐一筛选。
在她的积极推荐和耐心动员下,胡雷琴、朱萍、胡志薇、黄可英、王丽慧等,相继进入我的笔下。
她的丈夫、被我称为“成功女人背后的男人”的陈璋,除主动为我联系写作对象之外,还对本书的框架,以及运作流程等,提出了富有创意的见解。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们夫妇的鼎力支持和热情勉励,这本书或许会中途搁浅,成为永久的遗憾。
不得不提的一个名字叫刘赛琴。这个在一帮创业姐妹中极富号召力的人,这个自身充满传奇色彩的人。她热心地张罗着,帮助笔者挖掘别人最生动的片断,却将自己的故事深深地封存。
一个奇女子!
值得一提的,当然还有很多很多。
那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构织成温州创业女性蔚为壮观的画面。
……
道不尽,温州女老板。
谢不尽,众多热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