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84600000018

第18章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向张瑞敏学创新精神(1)

创新是新经济的核心。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企业会比过去跑得更快,但要比对手跑得更快,则必须创新。

我认为,创新就是创造性地破坏,就是要把自己原来的成功与平衡破坏掉,创造一个动态的平衡,要把自己原来成功的经验否定掉,不断地战胜自我,否定自我,企业将会在所有的竞争中取胜。

——张瑞敏

创新无止境

2004年12月28日,在中央电视台“2004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大会上,张瑞敏给获奖者颁奖时,主持人请张瑞敏谈谈有关海尔的成功经验和新一年的计划,张瑞敏回答:海尔的根本经验就是创新。

张瑞敏说:“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有句话,创新是创造了一种资源。海尔在创业的时候,没有任何资源:要钱,因为不是国有企业,没有银行贷款给你;要人才,因为它是一家集体企业,在计划经济的情况下,不可能有大学生分配过来,大学生都是先分到国家的科研机构、军工企业、国有企业。也就是说海尔的人力资源和资金资源都没有。但是我们就是靠创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地发展起来。”

认识到创新的重要固然可喜,认识到不断创新,永远走创新之路,则更加难能可贵。海尔的成功外部环境归因于改革开放的大气候,内部条件归因于建立了企业创新文化。

历史经验表明,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动态过程,一刻也不能止步。张瑞敏在他的一篇文章《创新无止境》中说:“1984年,海尔砸掉76台不合格的电冰箱,以树立员工的质量意识。今天在德国,消费者购买海尔电冰箱可以获得政府颁发的节能补贴。1999年4月30日,我们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打下了第一根桩,到现在,美国造的海尔电冰箱正向着美国本土化的名牌迈进。昨天,我们还在为新世纪的到来而憧憬;今天,当我们站在新世纪的门口,想象中的画面已经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随着每一步的创新,海尔的发展也日新月异。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是海尔不断创新所取得的结果。

张瑞敏认为,虽然现在海尔产品已经在全球160多个国家销售,美国《财富》、英国《金融时报》等舆论媒体也常把Haier与微软、IBM、SONY相提并论。但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品牌影响上,海尔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创新才是海尔最大的优势。

因此,张瑞敏在文中明确指出:“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新经济下没有旧经济,只有守旧者。面对充满挑战和希望的明天,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挑战满足感,才能超越自我。我们因为创新精神赢得世界的瞩目,我们仍须用不断的创新来赢得新世纪的辉煌。”

创新是无止境的,也就是每天都要有创新,这样,每天才能有进步,企业才能不断发展。所谓“日日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张瑞敏强调,如果每个人每天都有创新精神,也就是今天的工作一定要比昨天有提高,那么这个企业就每天都在发展。对此,张瑞敏还提到一个1%的精神:“你把1元钱存到银行里,如果不是单利而是复利的话,1%的利息70天连本带利就是2元钱。在一个企业中,每天提高1%,不要多,就提高1%,前提是天天都提高1%,一年就不得了,你一年要翻好几番了。创新就是说,你不但今天要从零开始,而且今天要比昨天做得更好,这对每个人都是一个自我奋斗的问题。”

创新永无止境,如果企业哪天停止了创新,那么也就离倒闭不远了。所以,企业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在创新的同时看到前面的“更新”,才会不断地“否定”自己,不断增强创新的活力,从而真正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永远走创新发展之路!

创新是新经济的核心

创新是企业生命力所在,一家企业一旦失去创新能力,它的生命也就随之枯竭。每个人都知道创新,但如何创新?怎么去创新?这是困扰企业的重要问题。

海尔创新的目标是创造有价值的订单,创新的本质是创造性地破坏,创新的途径是创造性地借鉴和模仿。

在2000年2月的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大会上,张瑞敏做了《“新经济”之我见》的主题发言,阐述了他和海尔集团以创新迎接新挑战的战略:“创新是新经济的核心。充分利用了网络技术的企业会比过去跑得更快,但要比对手跑得更快,则必须创新。因为大家都同样在利用网络的有利条件。首先是观念的创新。为什么?本届大会的格言是最好的诠释:让我们战胜满足感。网络使你无法自满,它使距离缩短到零,传统的连续性被打破及传统结构消亡,不能更新观念,无异于自我抛弃。”

海尔企业创新文化的核心是观念创新,通过创新观念来创造资源。观念创新是企业一切创新活动的起点,是企业能够健康运行的先导。有了观念创新,企业就能有好的开端,观念的创新能够将企业的优势发挥出来。

张瑞敏认为,观念的改变,并没有改变事实本身,改变的是对事实的看法。比方说一天24小时,不管改革开放以前和以后都没有变化,但是一旦提出改革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时间的内涵改变也就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的看法。原来可能8个小时,干不完明天接着干,有了这个观念,如果今天干不完拖到明天,就会有损失,所以,今天必须要干完。

在任何地方,对很多问题,如果观念还没有改变,不管有什么样的资源都不可能真正取得预想的效果。比如在农村,家电的普及率很低、购买力差,如果单从这个角度分析,显然没有必要去研究和开拓农村市场。然而,面对同一个事实,完全可以有不同的认识:就是因为购买力低,所以潜在的市场才会非常大。这样想就会下功夫去做。

除了观念以外,还有就是新技术的创新。利用网络优势整合全球科技资源为我所用,以创新技术来创造新需求,进而创造新市场。

张瑞敏说:“现在的企业,针对技术和设备,你都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拥有,包括技术工人。像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一样,一开始我们看重的是物质、硬件,但发现引进的北洋水师不行,又转向了制度,比如说君主立宪制,后面看看也不行,就又回到文化问题。百年老店能站住是靠文化,而不是技术。表面上看是技术,其实那只是文化的一种外化而已。你现在即使拥有再好的产品,出去之后马上就会被别人模仿了,你有什么技术可以垄断呢?很少,或者没有。”

技术是产品的支撑,技术就是生产力,技术创新能够使企业达到领先一步,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海尔自始至终都在进行着技术创新。也正是由于技术创新的支撑,海尔的竞争力才会越来越强。

海尔起步时对一些先进的技术不懂,就老老实实地做,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地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础上再创新。新经济时代最重要的是整合国际资源,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不在于自己拥有多少技术力量,而在于能够整合和利用多少技术力量。

在技术创新方面,海尔申请的专利是比较多的,主要是发明专利,这几年越来越多,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海尔的洗衣机不断创造出新的洗衣模式,包括滚筒双动力洗衣机、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都非常受欢迎。此外,又研制了数字电视解码芯片,网络家电也是今后发展的趋势。海尔所开发的第三代技术,已成为国家信息产业部的技术标准,新产品开发的速度也比较快。技术创新给海尔带来的是平均每天8.5个发明和专利,设计创新使海尔的每一项产品实现了与市场的无缝对接。

26年的不断发展和超越是对海尔创新原则的一个很好的注释。海尔的创新是全方位的,从各个方面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从而使海尔产品的美誉度、社会价值以及品牌价值越来越高。

创造资源,美誉全球

综观海尔管理模式变迁,从全面质量管理模式、OEC管理模式到市场链等,都能体现海尔的创新理念,使海尔具有其他企业无可超越的竞争力。当人们热烈地讨论如何创新,如何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时,海尔已经获得了创新所带来的巨大能量。

海尔的企业精神就是八个字:“创造资源,美誉全球”。对于这八个字,张瑞敏作了详细的阐释:“‘创造资源’,就是我每天都要来创新,因为我们所面对的竞争对手都是世界级的大企业,比如说通用电气、西门子,它们都有百年的历史。如果我们想超赶它们,唯有一点:就是我们能创造更好的资源。实际上,国际上的很多企业也可以做到这一点,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创造资源。‘美誉全球’是我们的一个目标,就是在全世界使海尔成为一个大家都喜爱的、响当当的名牌。我们自己的工作作风也支持这个企业精神。我们的工作作风就是叫做‘人单合一、速决速胜’。”

把根扎在市场上,精心培育企业以创新为核心的国际竞争力,是海尔发展战略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对此,张瑞敏表示,现在,海尔在国际市场上实行的战略是以创国际名牌为导向,而不同于其他企业是以创汇为导向。在改革开放最初几年,中国外贸过分注重创汇。就当时的背景,单从参与国际竞争的角度来讲,这完全是对的。那时完全以创汇为主。在国家补贴之下,只要你满足换汇成本,就能够出口,哪怕是去摆地摊。这种做法到最后造成中国不可能有自己的国际名牌,而现在世界市场是名牌的市场。从这个角度出发,海尔采取的策略就是自己的产品不仅要创汇,更重要的是要在国外“立”起来。在具体措施上,是采取一种先难后易的策略,这又不同于中国其他企业采取先易后难的做法。

海尔的目标就是国际化,总的目标是不变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把目标分解了,这样会相对减少一些阻力。

海尔率先在国内掀起了管理革命和战略创新浪潮。从最早的OEC日事日毕管理法,到现在的流程再造,海尔的业务流程从原来的纵向金字塔式变为目前的横向扁平式流程,没有了普通企业的上下等级观念,5万名员工成了直接面对市场的5万个自主创新的主体。海尔战略的创新,也为海尔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从“多元化”时期的吃“休克鱼”,到“国际化”时期的“先创西方后占东方”,再到与国际竞争对手的“多边联合”,海尔与众不同的战略创新在赢得市场的同时,也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市场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路径和方式。要想走在市场的前面,在市场中起导向作用,就必须主动去适应市场,并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去引导市场,创造市场,也就是进行市场创新。张瑞敏认为,对企业评价第一位的应当是市场创新能力,因为企业唯一的目的是创造市场,离开了市场企业不可能生存。其次是公司管理者的远见,这是让创新能力可持续的保证。产品质量是基础保证,而财务状况和公司声誉是一个结果。

所有企业的成功,背后支撑的一定是成功的企业文化。但是成功的企业文化,不等于这个文化表现形式的本身,而在于这个文化是能够不断创新的,是一个不断创新的文化引领着企业不断地创新,或者保证企业不断地去创新。张瑞敏曾说:“过去我们强调人,但是在全球化这么复杂的情况下,没有信息化的手段,没有流程的支持,一个人就是拼上命地去干,也不一定真能完成任务。现在我们新的概念是以目标和业绩为导向。在过去我们曾经以‘结果’为导向,当时没有错误,但现在不适应了,‘结果’忽略了流程,就会变成空中楼阁,所以文化要改变。”

因此,我们说,企业在战略创新、市场创新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企业文化的创新。因为只有在文化创新的前提下,才能保证企业的不断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下,谁最有能力充分创造全球资源,谁就能最有机会成为全球竞争的“赢家”。如前所述,“创造资源”本质上是创新,海尔希望通过创新创造出更多的资源,从而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美誉全球”则是海尔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的更高追求。海尔“创造资源,美誉全球”的企业精神就是强调全球化,就是要创造优质的资源以换取美誉的资源。

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

随着企业的不断创新,海尔出现了很多创造性的理论。张瑞敏曾说过:“理念的领先几乎决定企业的命运,可以这样讲,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

海尔有很多思路是创新的,比如源头论、与用户之间的零距离观念、激活“休克鱼”的兼并模式、斜坡球体定律、负债经营的经营理念、OEC的管理模式。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观书有感》一诗中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张瑞敏认为这首诗具有企业管理的现实指导意义,极其恰当地表达了海尔“源头论”的意境:如果把企业比作一条大河,每一个员工都应是这条大河的源头,员工的积极性应该像喷泉一样喷涌而出,而不是靠压或抽出来的。员工有活力,必然会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提供优质的服务,用户必然愿意买企业的产品,涓涓细流必然汇入大河。这样,企业才能把每个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成为喷涌的源头。“源头论”是市场链的理论基础,海尔一直在倡导员工自主经营、自主管理,成为活跃的源头。

张瑞敏认为,最有价值的是用户资源,那么,怎样才能得到这一资源?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赢得用户的心,也就是把钱和物的交易换成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张瑞敏说:“所谓零距离,其本质是心与心的零距离,只有企业同员工的心是零距离,员工才能同用户的心零距离,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卖一台产品赢得一颗用户的心,这不仅是国内的用户,也包括国外的用户。”

作为一种全新的服务观念和市场营销观念,零距离强调“直接面对用户,以用户为核心”,一改以往“企业生产什么就买什么”的做法,提倡“用户提出要求,我们按需提供”。

在企业规模扩张上,由于国际上通行的几种兼并模式在中国并不好用,为此张瑞敏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兼并盘活理论——吃“休克鱼”。“休克鱼”的含义是:鱼的肌体没有腐烂,比喻企业的硬件很好,而鱼处于休克状态,好比企业的思想、观念有问题,导致企业停滞不前。这种企业一旦注入新的管理思想,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很快就能够被激活起来。

海尔通过这种方式,兼并了很多“休克”的企业,激活“休克鱼”也成了海尔扩张的一种重要手段。张瑞敏曾拿麦当劳作比喻:“麦当劳在全世界到处设店,不管顾客的饮食习惯怎样,生活习俗如何,都能够征服他们。这是因为它有一个不可改变的‘模块’——经营模式,或者叫经营理念。兼并能不能成功,就看企业有没有一个过硬的经营模式。如果自己的经营模式不成功或者不成熟,那么兼并别的企业只会是一场灾难。”

同类推荐
  • 每天一堂销售口才课

    每天一堂销售口才课

    《每天一堂销售口才课》内容简介:销售是一个靠嘴吃饭的职业,不会说话就做不好销售。良好的口才与沟通能力,是一名顶尖销售员成功的关键因素。口才是训练出来的,一分天资,九分努力。《每天一堂销售口才课》从如何开场、提问、处理客户异议、讨价还价、说服购买、促成成交等几个方面进行技巧性讲解,卓有成效地提高销售人员与客户沟通时的说话技巧。
  • 钉住:篮子货币与人民币汇率制

    钉住:篮子货币与人民币汇率制

    本书论证中国目前的情况适合于采用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建立人民币货币篮子币种选择的标准体系;建立求解人民币货币篮子最优权重的模型;在确立了货币篮子构成及权重的基础之上通过实证分析检验货币篮子的运行。
  • 别把你的好员工推开

    别把你的好员工推开

    本书不仅话题重要,内容也生动有趣,以一则发生在某银行电话客服中心的虚构故事为线索,奇数章节为持续发展的虚拟故事,偶数章节为该段故事背后的理论,由此深入浅出地厘清职场挫败感问题的实质,帮助企业管理者系统梳理组织支持度上的漏洞,从而将员工敬业度最大程度地转化为高水平绩效。
  • 商人也要知道点历史

    商人也要知道点历史

    经商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经济活动,还是一门复杂深奥的为人处世的学问。傲生意必须先做好人,两者不可截然分开。商场上驰骋拼搏,屡战屡胜的能手,也必然是人情练达的行家。经商不仅需要精明的头脑,更需要丰富的经验。用智慧经商不是耍手腕,而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操作技巧和办事方法。一个人经商成功与否,不只取决于他的智商,还直接受制于他的情商、财商。只有具有过硬的综合能力和经验,才能笑傲商场,立于不败之地。
  • 人力资源开发实证研究

    人力资源开发实证研究

    人是最重要的资源,高素质、高智能的人才是支撑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随着经济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进程的加快,人才的价值与地位更加凸显,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与核心资源的作用日益增大。拥有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已成为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兴旺发达的决定性因素,因而人们普遍重视人才战略的研究,并把人才战略作为科教兴国、科教兴市战略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热门推荐
  • 有个游戏叫穿越

    有个游戏叫穿越

    这是一个名为穿越的坑,显然这是个悲剧,只能不停的穿越穿越再穿越,到头来发现自己被坑了,于是。。。。。。悲剧就发生了英雄版一个普通的网络写手,穿越到了修仙的世界,还不止一次穿越,穿越一次又一次,拯救一个又一个濒临崩溃的修仙世界,可谓是闻名修仙界。复仇版一个普通的网络写手,穿越到了修仙界,莫名其妙的多了一些仇人,于是我们的主角就开始了打怪升级收小弟杀仇人以及被仇人追杀的生活。坑爹版一个普通的网络写手,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修仙的世界,又一脸懵逼的穿越了一次又一次,接到了一个又一个神秘人的任务,死了一次又一次,被迫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坑死人不偿命的任务。当然不管是哪个版本,青云筱最后是抱得夫君归。
  • 与病魔抗争的日子

    与病魔抗争的日子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母亲,她的儿子走过了漫漫12年对抗艾滋之旅。自从1983年孩子确诊之后,她便加入了刚刚起步的休斯顿艾滋病基金会。在本书里,她讲述了自己帮助他人的故事,以及做这些事情时,她是如何怀抱着希望,想要找到一种方式,应对自己无可避免的厄运。当然了,正如您将在本书中读到的,没人能够做好准备,接受如此巨大的打击。本书记叙了作者看护独子和其他无数艾滋病患者时,自身得到的成长。就连她的志愿者同伴们都不堪这种恶疾带来的重负,更加深切地体现了那种绝望和悲伤。 本书出版后仅5个月,作者就于2008年5月31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的难度图书博览会上获得了银奖。
  • 中华对联(第七卷)

    中华对联(第七卷)

    本书是一套中国关于对联的 作品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普及读物。
  • 你是我的千夜星

    你是我的千夜星

    误打误撞的慕容雪在前一天还被称为智商还不如单细胞的叛逆小魔女,忽然转身为学院的智慧女神。与性格不同的美男并肩作战……不过那个冷冰冰的美少男尹希澈好难搞……
  • 罪恶文献

    罪恶文献

    深渊的剃刀已被释放,绯红的新月从天而降。昔日的哀伤无法遗忘,罪恶的王冠加冕为王。
  • 古封

    古封

    一念执魔,身化仙妖。执剑荡三界,明目尘世间。
  • 凤纪天下

    凤纪天下

    大婚当日,你许我一生一世。冰冷柴房庶妹骄傲挽起你的手。神血?圣女?一切的秘密在为她悄悄的密谋着。一场重生,她成了个外表单纯可爱内心腹黑的人。而他却整日在墙头看戏。有一天,纪亞青被一块砖头砸了下来……“清儿,我知道,打是亲,骂是爱,可你没必要这么狠吧。”旁边的暗卫惊呆,他们家的高冷太子去哪了!!?“媳妇,过来。”“我何时成了你媳妇?”“难道媳妇忘了吗?”某人爬上榻……万水千山,且看一对璧人……祸害苍生。绝对宠文
  • 神谕之游

    神谕之游

    八极可围于寸眸,万物可齐于一朝。扑朔迷离的冒险历程,匪夷所思的惊人身世,离奇纠结的恩怨情仇,玄妙神秘的无上道境……看落魄少年如何攀上人生的巅峰,破釜沉舟,叱咤风云,生命的节奏当如何把握?亘古悠悠,万年不变的传说,宇宙缥缈不定的规则。问人生浩荡,谁主沉浮?层层黑暗淹没了一切,耳畔响起撕心裂肺的惨叫,像一柄柄滚烫的利刃切开肉体,深入骨髓的呜咽嘶吼此起彼伏,充满了绝望和怨毒.下意识地握紧手中之物,却已空空荡荡,不知所踪.回首望去,那是----一千年后的自己.身处何境?失为何物?一切谜底尽在《神谕之游》.
  • 冰公主复仇恋

    冰公主复仇恋

    她们是公主,亦是帝王。她们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却能掌控别人的命运。他们是王子,他们拥有无上的权力,却保护不了自己的爱人。‘我们从来都不会后悔,牺牲生命让你们活下来。’来世再见,我爱你。
  • 仙路逍遥之慕月千年

    仙路逍遥之慕月千年

    上古五大仙山降临人间,修真世界一派繁荣,仙神应运而生,却难逃情劫。昆仑仙山历经千百年,好不容易出了一个上仙,却因情堕魔。一名身世神秘的女子,阴差阳错之间,成了这位上仙的情劫,虽然成神,却也因恨入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