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5200000036

第36章 文人的歧路(1)

李国文

阑风伏雨暗江城,扶病将愁起送行。

烟月扬州如梦寐,江山建业又清明。夜乌啼断门前柳,春鸟衔残花外樱。尊酒前期君莫忘,药囊吾欲傍余生。

——《吴门春仲送李生还长干》

细雨,冷风,垂柳,骊亭,对晚境孤凄,扶病送行的老人而言,忘年之交的这一别,更不知何日得见?所以,几天来,对特地从南京来看望他的年轻朋友,重叙契阔,不分宵旰,有多少的话要说,有多少的事要办啊!灯火如豆,纵论倾情,不觉天之破晓;炉中炭烬,茶凉茗淡,依然谈兴不减。昔时的宦海沉浮,诸多的罣误失落,曾经的锦绣年华,难堪的卑琐回忆。只剩下往事如烟的感触不已,浮生若梦的无限惆怅。此时此刻,阳关三叠的诗人,已无当年强求发达的政治抱负,更无驰骋官场的雄心壮志,所剩下的一点点精气神,也就只有赋几首闲诗了。

这首情深意切的七律,真是心绪阑珊,感慨万千,欲言又止,欲罢不能啊!“烟月扬州如梦寐,江山建业又清明”,那命运跌宕、家国碎落的无望前程,那岁月如磐、沧桑黍离的不堪命运,将诗人一生的颠沛悲喜,跌宕熬煎,全部凝缩其中。这首诗写得精工致密,含蓄深沉,其阴霾气氛,其惜别场景,令人仿佛置身其中,由不得也随之怦然心动。

这首诗的作者,为明末清初的钱谦益,在那改朝换代的岁月里,是时人公认的文坛巨擘。

你也许并不赞成他这个负面大于正面的诗人,然而,你却不能不钦服他的才气,他的文采,他的学问,以及他在清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无论是当时的人,还是后来的人,论清诗,或论明清之际的文学,首先必然要谈到他。所谓众望所归,所谓有口皆碑,钱谦益是当之无愧的。四百多年过去,读其诗作,那些感人肺腑的伤逝名篇,那些动人情愫的思念佳什,仍令人难以释怀。诗之好,在于动情,在于共鸣,但钱诗之好,更在于引导诗歌潮流,左右诗歌动向,具有楷模榜样作用。中国诗人很多,多若过江之鲫,但能启一代先声的诗人,也只屈原、谢灵运、李白、苏轼有限数人而已。钱谦益之所以重要,就在于他所发轫的崭新诗路,主宰着大清王朝的诗歌格局。

《明史》认为他的诗歌革新,非同小可,评价为“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不可谓不高。这就是说,明诗到了天启、崇祯年间,已经奄奄一息,是他重新连接起上至北宋的诗歌命脉。在这个世界上,没有长命百岁的文学,文学属于时代,时代完蛋,文学也会跟着完蛋。明代诗歌的“前七子”、“后七子”,以及随后的“复古派”、“竟陵派”、“公安派”,已经是每况愈下的式微局面。文学这东西,说来也怪,老是循着一条路走下去,不求新,不图变,必然会走到不可延续,也无法延续的死胡同里。尤其诗歌,最能呼应其所处时代,而发出回声反响的文体,不论诗人如何洁净高雅脱俗,如何不食人间烟火,如何躲进象牙之塔,诗运与国运,文运与世运,仍有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内在联系。说得直白一点,国强诗盛,时衰文弊,这是谁也无法违背的客观规律。时下出现的“梨花体”、“羊羔体”、“咆哮体”诗歌,与层出不穷的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一样,都是近些年来太物质、太金钱、太低俗的社会风气下的产物。所以,当朱由检被李自成团团围住,坐困愁城时,没出路的明代诗歌,要比最后上吊的这位皇帝,死得更早。这也是钱谦益从唐、宋诗歌的规章法度(即《明史》所说的“矩矱”一词)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的原因。

作为明末遗民,他从心底里不会认同这个既野蛮又落后的王朝,然而它生气勃勃、方兴未艾地横亘在他面前,躲不开也避不掉。如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年代文学悄然退场那样,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精神,提倡工农兵写作的方向,不管你喜欢也罢,反感也罢,正式走上台面,是势所必然之事。明末清初的钱谦益,既不能如沈从文那样放下笔杆,改行转业;也不能如万家宝那样悔其初作,回炉重作;更不能如舒舍予那样蔚然改观,面目一新;尤其不能如郭沫若那样昨非今是,脱胎换骨。因此他所开辟出来的这个新时尚、新风格、新气势、新思路的诗歌体系,既没有努尔哈赤的蛮夷色彩,也没有明末诗坛的僵尸气味,于是,一人倡之,万人随之,诗人追从,诗坛认可,竟然形成大清王朝的一代风流。

领风气之先,就了不起,创时代潮流,那就更了不起。没有大才华、大器度、大眼界、大成就,在文学界、诗歌界要想开天辟地,只是痴人说梦而已。这些年来,我就见识过许多已经上文学史,或即将上文学史的名人,都觉得自己已经,或即将创造出一个文学世界,其实,历史之无情,他们的话还没有落音,他们都一个个跌进岁月的垃圾桶,成为一去而不复返的过眼浮云。钱谦益的伟大,就在于他相当不怎么样,但仍在文学史上有其一席之地。

清人凌凤翔在《〈初学集〉序》中谈到其诗歌之影响深远、之风靡所及,极尽赞美之能事:“牧斋宗伯起而振之,而诗家翕然宗之,天下靡然从风,一归于正。其学之淹博,气之雄厚,诚足以囊括诸家,包罗万有,其诗清而绮,和而壮,感叹而不促狭,论事广肆而不诽排,洵大雅元音,诗人之冠冕也!”凌为康熙时人,稍后于钱的出版家或编辑家,政治倾向显然与钱谦益、屈大均等明末遗民心气相通,这也是当时汉族知识分子对于异族统治下的反抗心态之必然共鸣。所以,凌对钱的学问文章,推崇备至,甚至抬高到“昌大宏肆,奇怪险绝,变幻不可测者,洵煌煌乎一代大著作乎”的程度,虽然心仪过度,难免渲染,但事实上,文章国手之钱谦益,确也当之无愧。

不光他这样高看,与钱同时代的那些响当当的名家,也无不折服其诗,尊崇其文:如陈子龙,誉他为“汉苑文章首”,如顾炎武,推其为一代“宗主”,如黄宗羲,认为他是王弁州(世贞)后文坛“最负盛名之人”,“主文章坛坫者五十年”。至少在清乾隆朝禁绝其著作前,他的诗篇、他的文字,一经脱手,不胫而走,天下翻刻,海内传行,此前此后的中国文坛上,还少有这样公众服气的领袖人物。

当然,这是要撇开他朝秦暮楚、首鼠两端的人格,置而不论以后,方能得出的结论。

钱谦益(1582年~1664年),江苏常熟人。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顺、康年间,也有人抬捧之为“当代文章伯”者。旧习,礼部主管称宗伯,或大宗伯。因他在明朝做过的最大的官,为礼部尚书,在清朝做过的最大的官,为礼部侍郎。因而提及钱谦益必“伯”,必“宗伯”。如果他到此为止,做一个有名无实的“伯”,做一个拿干薪,而不干事的“伯”,那该多好啊!不趟政治浑水,不涉官场是非,不用鞠躬敬礼,一心诗歌文章,也许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完人。然而,中国文人心灵中的“学而优则仕”情结,不能说百分之百的都有,但百分之九十九点几的皆有,是绝对可以肯定的。牧斋先生自然属于那百分百之中,其之热衷官场,甚于热衷文坛,“我本爱官人”,是他自己情不自禁写出来的心声。

上帝却跟这个文学智商很高,政治智商并不高的人,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文场上让他极其成功,官场上让他绝对碰壁。他的科举应试,如探囊取物,求则必得。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钱谦益中进士,殿试一甲三名,即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他的仕途功名,则重重设障,寸步难行。先是父丧守制三年,除服后,赋闲将近十年。直到天启年间典试浙江,放了一任学差,其间还牵涉到科场舞弊案,差点要命,幸好查清与他无碍。遂转右春坊中允,为东宫属官,以少詹事官衔编纂《实录》。

在封建社会中,能得到一份史官的差使,也就是很不错的饭碗了,但钱谦益却认为这是个坐冷板凳的闲职,很不开心。

出名快,成名早,成了他自负、自大、自恋、自矜的包袱,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学问文章,扛鼎文坛,是他不甘寂寞,一再折腾的本钱。天启年间的钱谦益,可想而知,既无奈郁闷,又心急如焚。其实,做一个单纯的文人,最快活自在了。如果有情趣,画两笔山水,练一手书法,那是多么风雅的行为啊!如果有力气,唱两口二簧,打四圈麻将,也是蛮潇洒的勾当嘛!为官和为文,是两条轨道上的火车,各走各的,万不可脚踩两条船。

当代文坛上,我的那些本来还算出色的同行,自从走上领导岗位,说来也怪,马上进入文学更年期。灵感退化,思路迟钝,文字别扭,语言无味。别看他挺大师,挺肥头大耳,挺底气十足,但可以断言,这班老爷基本上不可救药,再写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除非再投胎一次。尽管自我感觉特棒,到处招摇撞骗,不过是让人看笑话,等着他到点下台的牌位罢了。

其实,在中国,甚至在这个世界上,文人的最佳状态,说到底,就是做文人。做不成大文人,可以做中文人,做不成中文人,可以做小文人,至不济,做孔乙己,也比遗臭万年,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强。但是,钱谦益羡慕为官者体面,光彩,眼馋有权者威风,立志要在仕途上有所出息,做梦也想在名利上有所企图。话说回来,文人为官,非不可为,偶一为之,当无不可。若做不到浅尝辄止,见好就收,而是食髓知味,不能自拔,想在官场上呼风唤雨,取得为文人所得不到的一切,迷途而不知返,那就步入文学的歧路,非完蛋不可的了。

钱谦益,就是这样太在乎官、太在乎位、太在乎名、太在乎利,而成为失足者、失节者、失败者的“三失”人物。

天启年间,寂寞无援的他,真是到了“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地步。当时,以顾宪成为首的东林党人,正处于强势出击的阶段,左右朝政,影响时局,操纵人心,掌握舆论。顾宪成为无锡人,钱谦益为常熟人,儿时曾随父拜晤过这位风云人物,有这点因缘,加之他需要奥援,需要靠山,与东林人士走得越来越近,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东林党是继西汉之党锢之祸,魏晋之清流误国,中唐之二王八司马事件、牛李党争,北宋熙宁党争以后,又一起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的聚合。中国文人一旦抱团,伸张正义、主持公道,是其好的一面,争权夺利、排斥异己,是其坏的一面。而且,文人团契的恶习,必门户、必排他、必清教徒,也必原教旨。结果,统治者怕危及政权,老百姓怕舆论一律,非党人怕彻底没戏,旁观者怕出头无日,于是,必群起而攻之,因而,成事者少,坏事者多。东林党以及随后的复社之败,就败在树敌过多上。

不过,时为东林主将的高攀龙、左光斗、杨涟等,对于钱谦益这位声闻天下的才子,却张开怀抱欢迎,恨不得立刻将其网罗于旗下。一般来说,政治上合作,基础是观点相同,立场一致,这才能同声共气,党同伐异。实际上,东林拥抱钱谦益,在意的是他的明星效应,招牌价值,看到的是当下;钱谦益投入东林怀抱,注重的是这个集团的人气,以及社会的人脉,很大程度是为了将来。所以,钱与东林的联手,既有彼此借重的需要,也是互相利用的结果。

同类推荐
  • 古代阵法

    古代阵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阵法》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阵法》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中国古代阵法的产生及发展、春秋前十大古阵、几大古代重要阵法、古代历史传记以及传说中的阵法、古代阵法在古代军事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等内容。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包括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作为想象力和富于魅力的思想的源泉,在西方世界始终是无与伦比的。有关希腊神话的地位,权威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评价的:“希腊神话的重要性在西方人文化、艺术和情感的历史上怎样估计都几乎不能说是过高。……否认它的价值和意义,也就等于否认西方文化本身的成就,以及受到它的启发的伟大作家和艺术家的天才。”
  • 巴人寻根:巴人·巴国·巴文化

    巴人寻根:巴人·巴国·巴文化

    有关巴人的历史和故事,是那么的遥远,遥远得虚无缥缈,人们翻阅故纸堆里的文字就像阅读神话传说,将信又将疑。然而,从20世纪中期以来,有关巴人和巴文化的考古发现层出不穷,使那些原本朦胧的史实逐渐清晰起来,那些远古的场景又开始浮现在现今人们的眼前。原来,二三千年前的巴人并没有离我们远去,他们就在我们的脚下,就在这片富饶的巴渝大地,与我们仅相隔咫尺红土!透过肥沃的土壤,我们尚能感受到历史的余温。
  • 禅茶:认识与展开

    禅茶:认识与展开

    本书收录了第三届禅茶文化论坛上的论文,分为基础问题、文史研究、清规研究、美学展开、整体认识等部分。
  • 中华民俗全知道

    中华民俗全知道

    不同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进而形成一个民族标志性的性格与思想,而不同的文化与风情催生了博大深远、风格迥异的民间风俗。《中华民俗全知道》堪称中华民俗文化的大百科,容纳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精华,为读者展开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文化画卷。
热门推荐
  • 爱是懂你

    爱是懂你

    一个男人长的太妖孽也未必是好事,好好的皇子非要当成公主来养。好不容易来个诈死,却被自己的父皇看上,重新卷入宫里的明争暗斗。还好天可见怜,让他遇见了那个让他一见倾心的人。
  • 最终密码2

    最终密码2

    还记得曾经的林昊么?还记得曾经的昊风么?400年的等待,昊风带着达罗人席卷而来。整个世界因此而改变。且看500年后的世界,是否有人能够救赎这猎手的世界……
  • 血色旌旗

    血色旌旗

    穿越!穿越了?梦回晋朝,华夏史上最黑暗的五胡十六国时代,林宇彷徨了,认命?作一富家翁?随波逐流?还是,再梦一场,穿回去?不,有道是,时势造英雄。权当一场游戏一场梦,金戈铁马,纵横睥睨,咱也掀一场赤色风暴。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前世小人物,亦要来一场惊天动地,再造乾坤。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看林宇如何——醉揽玉人话风月,醒掌青锋定乾坤!
  • 第101次逃婚

    第101次逃婚

    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LOLI+儿童节目主持人+优惠券女王,世上还有谁比她更个性?多金+阿拉伯王子+潇洒帅气,世上还有谁比他更加闪耀?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人却因那个“惟一”而相识……绑架、流落沙漠、抢亲、逃婚,他们的离奇经历又是否见证了两人的感情?而101次逃婚是对感情的逃避?还是为了感情改变自我?在101中,看王子如何与LOLI刘芒演绎一段异国恋!
  • 花墨砂

    花墨砂

    本文不会弃坑!人生中,有些人相遇,纵使皆相忘,此生无怨悔,!世上的人,都喜欢阅读是因为有些书荡气回肠,万古不更变!有些书动人心悬、,黄泉莫相悔!有些书甜到骨血,-_-||致死不相忘*
  • 道德经古本篇

    道德经古本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奎达

    奎达

    生命诞生至今已经超过了40亿年,期间99%的物种都已经走向灭绝,只有一种生物顽强的存活了下来———人类。
  • 沐血之王

    沐血之王

    他本是一个普通的、找人厌的孤儿,却因为一次事故而得到前世的记忆和能力,从而变得不平凡,让他仅仅只有十几年的人生掀起巨浪。
  • 朝阳年代

    朝阳年代

    每一场伟大的变革,都埋藏着一场伟大的妥协。站在时代的拐点,要么迎着逆风昂扬向前,要么逆向潮流终被淘汰。这是一个关于变革,关于理想,关于奋斗的故事。我们之所以要改变,是因为旧有的东西,拖住了我们前行的步伐。时代从来只会摒弃那些因循守旧的守灵人,而历史从来只铭记那些前行变革的探路者。
  • 不朽战尊

    不朽战尊

    强者辈出的时代,谁会站在武道巅峰?牧云,出身微末的少年,偶得无上神器,开启至高武印,修行至尊武学,决战上古大家族,以武道极限,破碎虚空,傲战八方。在波澜壮阔的宗门战争里,崛起于乱世之中,以一人之力,重启宗族荣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