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5100000037

第37章 西贡政变记(1)

(美)大卫·哈伯斯塔姆

作者简介

大卫·哈伯斯塔姆(1934-2007),美国著名战地记者,被曾因报道水门事件迫使尼克松下台的传奇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尊称为“美国记者之父”。他出身于一个中下层犹太人家庭。20岁后进入哈佛学习,之后,没有继续走可以助其进入社会主流的专业,而是进入美国主流新闻机构。

哈伯斯塔姆一生的新闻报道都突出一个“大”字。他热衷于报道大事件、大冲突、大背景、大人物和大时代。事件和人物背后的冲突让他着迷。

刚到越南之时,哈伯斯塔姆跟那些美国顾问和CIA一样相信美国正在帮助西贡进行一场阻止共产主义蔓延的正义战争。不过很快他发现美国致力扶持的吴庭艳政府腐败得无可救药,而美国政府不仅对问题的严重性熟视无睹,而且有意欺瞒国内舆论。肯尼迪总统对这个29岁的年轻人的有关报道非常恼火,甚至给报社施加压力迫使他离开越南。

1963年,哈伯斯塔姆因由西贡发回的描述越南吴庭艳政府政变倒台和西贡街头佛教徒自焚的详尽报道而获得当年的普利策奖,从此声名鹊起。更重要的是,哈伯斯塔姆为战争时期的美国官方说辞确立了怀疑的准则。

根据这个准则,2003年伊拉克战争时,美国媒体的表现都不能及格,甚至当时的国防部副部长保罗·沃尔福威茨都说,记者们不敢深入战场,报道的很多是谣言。为报纸写报道远远不能满足哈伯斯塔姆的叙事欲望。他说,800字报道的空间就只有800字的视角。他有更大的观察视角,而且富涵观点,因此必须要更大的写作空间。

《哈泼斯》杂志给他一万字的空间,还是不够。只有书才能给他足够的叙事空间。哈伯斯塔姆高产惊人,至今已经撰写出版了20多本书。赢得普利策奖的《出类拔萃之辈》是关于越战最好的历史书之一,其书名甚至成为了英语的固定词组。他这种描述政治大人物的独特手笔延续到其他的领域。1979年出版的《媒介与权势:谁掌管美国》是美国新闻史上的浓墨重彩之笔,正式确立了美国媒体在政治和公众生活中的地位。

哈伯斯塔姆最为成功的报道是他的战争三部曲,其中有关1990年代巴尔干战争的《和平年代的战争》被称为美国20世纪90年代政治和外交决策最权威的记录。2007年4月,他在前往旧金山采访的路上遭遇车祸罹难。

事件背景

1954年,根据日内瓦会议的决议,越南南北部以北纬17度线暂时分治,南部称“越南共和国”(通称南越);北部为胡志明领导下的“越南民主共和国”(通称北越)。美国在南越扶持了独裁者吴庭艳政府。然而,吴氏政权的腐败无能与倒行逆施,却在短短几年中就耗尽了华盛顿的耐心。1963年11月,美国发动的一场精心策划的军事政变,使吴庭艳惨死在自己主子的手里。

1963年6月10日深夜,美联社驻越南西贡(今胡志明市)记者马尔科姆·布朗,接到了老朋友释德业和尚的电话。后者有些神秘地告诉布朗,如果他明天去市中心的刹罗宝塔,肯定会目睹“一件历史性的大事”发生。

布朗此前曾调查过南越佛教徒反抗只提倡天主教的政府的运动,而且了解到这个运动正在逐渐扩大升级。新闻嗅觉敏锐的他立刻预感到此事大有玄机,第二天黎明就赶到了刹罗宝塔。那里已经挤满了人,和尚们披着绛红的袈裟,尼姑们穿着灰色的法衣。庭院里的空气潮热而凝重,弥漫着熏香的味道。上百盏油灯青烟腾起,僧侣们口中念念有词,沉浸在古老的经文里。

布朗在这样的场景中坐了半个小时。忽听一声令下,所有的和尚和尼姑起身鱼贯而出,跟在一辆老式轿车后面上了街。在西贡主干道黎文阅路的一处十字路口,队伍停下脚步,游行的僧人们自动围成圆圈,封死了四周的通道。

一位长老被人搀扶着下了车。在人行道正中央,侍从们放下正方形的坐垫,帮长老打好莲花座,接着又从车里取出一罐汽油浇在前者身上。那位长老一边拨弄手中的佛珠,一面低喃着“南无阿弥陀佛”,待弟子们退后,便划燃一根火柴扔到自己腿上。瞬间,他那瘦削的身影便消失在冲天而起的烈焰中。

微风拂动着他脸前的火焰。虽然他双目紧闭,但是难以想象的痛苦令他的表情极度扭曲。在整个自焚过程中,尽管空气中充满了焚烧人体的味道,他既没哼一声,也没动一下……两个和尚展开一大幅布制的标语,上面写着:“僧人自焚为抗议政府压迫。”

僧人在西贡街头自焚的消息震惊了世界。第二天,布朗拍摄的照片就放在了肯尼迪总统的办公桌上,似乎暗示着南越统治者吴庭艳的无能。

对于美国方面的动作,吴庭艳及其同党也并非毫无知觉。

1963年10月29日下午4点20分,肯尼迪总统在白宫召集了15位高级外交顾问和国家安全专家,吴庭艳的命运将在这里接受裁决。正如录音资料记录的那样,会议代表们对政变意见不一。然而更奇怪的是,现场居然没有人对这些疑虑作出回应,没有人要求大家投票表决,也没有人系统地讨论政变可能带来的后果,就连肯尼迪本人也没有主动询问反对者的意见,用他自己的话说:“让洛奇他们看着办吧,到时候一切就都清楚了。”

就在这样一个可以说是轻率的会议上,发动政变的决议被最终通过了。

11月1日星期五,亲吴派的南越“海军司令”胡晋俊上校在去吃午饭的路上,被他的副官一枪打死。这件事本不在计划之内,不过当杨文明得知消息后,他明白此刻只能孤注一掷、提前动手了。随着一声令下,早已串通好的步兵、骑兵和空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市内的机场、警察局、广播站、海军指挥部和整个邮政系统。为防止外省的保吴派前来救援,叛军还在各条交通要道上部署了重兵。

次日凌晨4点,叛军的大部队向嘉隆宫发起了猛攻。天明时分,“总统府”的一扇窗户里飘出了白旗。走投无路的吴庭艳意识到自己的死期不远了。为拖延时间,他亲自打电话给叛军首脑,说准备在一个天主教堂里投降。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早在几个小时之前,政变的主谋们已决定了他的命运---“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杨文明亲自挑选了一班得力人马,其中包括他的保镖,一位身手不凡的刺客。不一会儿就找到了那个天主教堂。吴氏兄弟被铐着塞进了装甲车。没人知道这一路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当装甲车的舱门再次打开时,只见吴氏兄弟已经满身枪眼,气绝身亡。

美国中央情报局随后得到了一组独家照片。上面的吴氏兄弟被砍得血肉模糊,双手被牢牢地反绑着,死状惨不忍睹。

报道原文

在南越错综复杂的阴谋活动中,密谋与反密谋的斗争最终导致星期五的军事政变。在导致吴氏家族统治垮台和吴庭艳总统及其弟弟吴庭儒被杀的一连串事件中,野心勃勃的年轻将军孙室订的虚荣心看来起了关键的作用。佛教徒中早就潜伏着对吴氏统治的不满,不满情绪终于在今年夏天以游行示威和暴力冲突的形式爆发出来,并为政变准备了气候。将军们曾多次考虑过政变的问题,这次开始严肃计划了。他们需要的第一批同盟者就包括孙室订。

孙室订,38岁,这些年来平步青云,已当上准将。他的发迹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吴氏家族对他的信任,获得这样信任的其他将领只有一位,就是黄文高。吴氏家族把西贡北部的指挥权交给孙室订,指望他能挡住来自那个方向推翻政府的任何企图。于是,当对吴氏家族不满的将军们说服孙室订参加他们的阴谋时,吴氏家族精心设计的自我防卫系统出现了一个大漏洞。这个家族没有想到漏洞竟会是他们如此信任的孙室订。

孙室订虚荣心强且野心勃勃。他喜欢穿一套裁剪得很合身的伞兵制服,戴一顶红色贝雷帽和黑色墨镜。他身后平常总是跟着一个高个子、不说话的柬埔寨人做他的贴身保镖。给孙室订拍照的报社摄影记者总是受到热情的接待。与吴庭艳意见不一致的将军们就是利用他的虚荣心,促成了他的背叛。以下是到今天为止所能搜集到的关于整个关键时期阴谋分子秘密集会和政府官员秘密会议的概况。

今年春天,当政府禁止佛教教旗同国旗挂在一起以后,佛教徒对信奉天主教的吴氏家族的不满就公开暴露出来了。他们提交了一份请愿书,要求纠正政府对他们的压制现象。政府答应采取行动,但实际上什么行动也没有。佛教徒开始游行示威,要求实现他们的权利。仅仅在顺化的一次示威活动中,9名佛教徒被杀。顺化是中部地区的首府,它既是佛教势力强大的中心,也是总统的另一个弟弟吴庭淑主教的辖区。佛寺---佛教徒参拜活动的中心,成了既是宗教又是政治动乱的中心。

今年6月,佛教危机开始从一种宗教纠纷演变成一场全面的政治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三位将军开始密谋活动。这三人包括杨文明(又叫大明),是一位战功卓著的军事指挥员,但因吴庭儒嫉贤妒能,杨文明被撇在一边坐冷板凳;第二位是陈文敦,毕业于法国的西点军校---圣西尔学院,他温文而雅,有一副贵族派头;第三位是黎文金,他是一位几乎闲置的将军,有一位军人称他为最精明干练的将军。他们认为,政府正在挑起一场严重危机,拒绝佛教徒的某些要求实在是太狂妄了,简直是拆自己的台。他们逐步把其他主要军官拉过去。在整个早期的策划过程中,杨文明的声誉使得计划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军官们行动缓慢,赢得第二兵团阮庆将军和第一兵团杜高智将军的赞同。他们尚未制订出明确的计划,可供利用的部队也太少。最大的问题是怎样把部队调进西贡。

吴氏家族设置了一个防止这种威胁的军事体系。它把重点放在高级军官的忠诚上,尤其是西贡市内及其南北两方的高级军官的忠诚。这样做有两个理由:首先,一个不忠的指挥员可能让部队调过头来,带领他们沿公路来到西贡,冲击总统府;其次,一旦其他部队发动叛乱,吴庭艳和吴庭儒可以把忠于他们的指挥员召来。过去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1960年,伞兵在他们发动的政变几乎就要成功的时候,开始同吴庭艳谈判,结果总统从第七师调来坦克和忠于他的部队。总统府依靠两支精锐部队,这就是特种部队和总统卫队,这两支部队共有24辆坦克。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一旦发生叛乱,顶住叛军,等待忠于总统的部队前来解围。所谓忠于总统的部队,指的是西贡北面孙室订指挥的部队以及西南面黄文高指挥的部队。黄文高也许是同共产党游击队(即越共)打仗最卖力的人,他在部队将领中以政治性最强而闻名。由于他对吴庭艳的个人忠诚,他也是飞黄腾达的军官。

8月份,这些秘密活动的持不同政见将军炮制出智取吴庭艳当局的计谋。他们向吴庭艳和吴庭儒建议:宣布首都戒严,并从较远的地区(在那里这三位将军拥有支持者)调部队进市区。三位将军打算部队一进城就发动政变。

吴庭儒一直在计划用他的特种部队和警察袭击佛寺,他听到将军们的建议后,决定把他们的想法纳入他的计划。吴庭儒把他信得过的孙室订将军召到西贡,让他负责制订袭击佛寺的计划。对佛寺的袭击于8月21日进行,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袭击是残暴的,这给西贡与美国---南越在同共产党人的战争中的主要主持者---的关系留下伤痕。对与共产党的战争的进展已经越来越不安的军方,对军队被用来掩盖对平民的暴力袭击更为恼火。

袭击佛寺以后,孙室订自以为他是共和国的英雄。他私下对其他军官说,他“击败”了在袭击发生时到达西贡担任美国大使的亨利·洛奇。他说:“他是为政变而来,但是我孙室订把他征服了,从而拯救了国家。”不久,孙室订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

这次记者招待会为持不同政见的将军们争取孙室订的支持打开了方便之门,从而注定了吴庭艳统治的命运。将军们利用了孙的虚荣心。在记者招待会上,孙室订谈到“外国女冒险家”的阴谋,间接地把美国中央情报局称为“隐蔽的共产党”,骂佛教徒是共产党分子。为此,孙室订受到记者们的严厉质问。他是一个脾气急躁的人,经人一问就大动肝火。记者们---包括政府控制的报纸记者---对这位将军的一些指责报以嘲笑。这使他火上浇油。

孙室订怒气冲冲地离开记者招待会。他自认为是“共和国的英雄”,却在西方人和本国同胞面前丢了脸。而这正是三位持不同政见的将军希望看到的---一个被激怒的孙室订。这三位将军自己不掌握发动一次成功的袭击所需要的军队,而孙室订有军队。他们需要他。于是,他们开始利用他那受伤的自尊心。阴谋的策划者决定让孙室订亲眼看到吴氏统治声誉扫地,动摇他对吴氏兄弟的忠诚,使他相信自己被吴氏兄弟利用了。他们对他说,他是个伟大的民族英雄,全国都敬重他。他们说,吴庭儒对他很不公正。他们还告诉他,他对佛寺采取的军事行动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必须跟着采取政治行动,而陈腐、徒劳无益的吴氏家族内阁难以做到这一点,内阁应吸收年轻活跃的军人。将军们说,部队为了保持士气,需要加强对游击队的进攻势头。他们建议孙室订找吴庭艳谈谈,运用他的影响。他们还劝他说,这是因为他毕竟是共和国最杰出的英雄。

将军们相信,这些想法一谈出来,吴庭艳和吴庭儒一定会大发雷霆,会拿孙室订撒气。孙室订听了这些将军的话,信以为真,果然去见吴庭艳。他要求给军官们委以新任务,让他本人担任内政部长。吴庭艳对警察控制权和军方作用极为敏感,听了孙室订的话大吃一惊。他最不愿意干的事情就是让军人参加内阁,尤其不愿任命孙室订为内政部长。他断然拒绝孙室订的要求,并把他狠狠地训斥了一顿。他让孙室订暂时离职,到大功去休息。他说:“别过问政治,政治让我来干。”孙室订离开总统府,就去了大功。他觉得自己在其他将领面前丢了脸。他没有执行吴庭艳要他把政治留给总统府的命令,他成了密谋者。

同类推荐
  • 阎锡山“绥西屯垦”研究

    阎锡山“绥西屯垦”研究

    本书对“绥西屯垦”的历史渊源、组织管理、成效、作用、影响等内容作了研究,分析了正反两方面的意义,做出了客观评价。具有史料价值及研究的创新性。
  •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最伟大、最高尚、最科学、最有力量的思想。本书是对经典的浓缩,是对大师的一种怀念。精心选取了人文类、宗教类、管理类、哲学类等各个领域的思想经典,记录了世界思想史上的每一个脚步,是大师智慧精华的缩影。内容精彩,版块丰富,值得每一个人用心去品读。
  • 周有光百岁隽语

    周有光百岁隽语

    周有光先生一生工作有三个阶段:五十岁前是金融工作,期间也教书;五十岁后,是语言文字工作;八十五岁之后是研究人类史、文化史、文明史。三个阶段一以贯之的理念是:“语言使人类有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有别于野蛮,教育使进步有别于落后。”这三句话可说是他生命的纲领,核心是启蒙。而作为启蒙思想家,第三阶段无疑是最亮的亮点。因为,还在延续的第三阶段,老先生已经达到了横扫中外,贯通今古的境界,并且仍在扩展和提升。他的历经前清、北伐前民国、北伐后民国、人民共和国的丰富的人生经历,他的百科全书式的厚重的知识结构,加上惊人的终身学习的毅力和效果,经过疏理、锤炼、融合、升华,使他当之无愧,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
  •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效能和广泛用途的文书,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是一种体现了相关机关领导的意图和主张的写作活动,是一种领导的意志和主张得以贯彻与实施的有力工具。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各行各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和个人与某个团体之间的交往活动越来越密集,致使公文的种类也日趋丰富,其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使用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写好办公室各类常用公文,是形势所需,是社会所需。
  • 语言理论与实践

    语言理论与实践

    这个集子收录的是个人零散的思维碎片,如果其中存在一种教学思想的话,这种思想可以说属于“工具论”。这种“工具论”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与现在绝大多数国家认识高度统一后推行的语文教学思想与方式(形式训练)高度一致。
热门推荐
  • 水墨乾坤

    水墨乾坤

    一笔一世界,一画一乾坤!肖杰,画宗一低阶弟子,没有背景,没有家族,且看他是如何在弱肉强食的卧龙大陆再现画宗传奇
  • 黎明的守卫

    黎明的守卫

    大雪,斑驳的血迹,透着清冷的刀锋,吟游诗人从阴影中走来,抱起地上的头颅,抬起头,悲伤而又戏谑般的看着我,轻轻唱道:“欢迎来到天际……欢迎来到地狱。”我从夜梦中惊醒,脸上湿润一片,不知是雨,是泪,还是血。
  • 遗落仙境列传

    遗落仙境列传

    这是一个被修仙者遗忘的大陆,种族林立,祭师称雄!一个偶然的机会,火阳族少主玄鸷无意之中得到了一件上古秘宝,并由此招致灭族之祸,无奈之下只得奔走他乡,踏上复仇之路……接着仙家功法、美女佳人接踵而至!靠时运,靠天命,玄鸷一路拼杀,终成一代至尊!
  • 现世鬼神志异

    现世鬼神志异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从福利院走出的林琅,由于自己的身世以及经历的缘故,性格有一种愤世嫉俗的落落寡合,行事也我行我素全凭自己心意,一次偶然的遭遇他接触并融入到了全新的志怪世界,他遇见了各色各样的人和各色各样的妖怪,他渐渐强大,终于深深懂得“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道理。《圣经》新约有言:“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当上帝不再满足于宗教,当上帝想要插手人间俗世,谁又来扮演恺撒的角色呢?而我们的故事,始于一个被林琅敲诈了三千块钱的初三混混的一次寻仇。
  • 燃烧的远征路

    燃烧的远征路

    来到这个世界,承受了绝望的生命。充满仇恨的心、满怀杀意的痛。让他变成了游侠。如果说太阳照耀下的是坚毅的战士,月亮照耀下的是嗜血的豺狼。那么,充斥着恨意却向往阳光下生活的他该站在何处?当日月同升时,他终于展现了自己的力量,选择了自己的使命。……“我向往这个世界,但是这个世界沾满了污点。我不属于这,尽管出生在这里。我想,我明白了自己的使命。”
  • 重回娱乐圈

    重回娱乐圈

    “最佳女配角”覃念的灵魂进入了“国民初恋”楚菡的身体里。最佳女配角的演技+国民初恋的颜值,将在娱乐圈激起怎样的浪潮?--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秀才游戏兵

    秀才游戏兵

    一条短信结束了他和她还没正式开始的恋情,原本以为一切会就此结束,可随着多年后她出现在同他一样的城市里,一切又倒回到了原地.........他,一名小警察,身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家族背景兼歌手双重身份;她,普普通通的人民小教师,一个满载仇恨,一个是为了寻找遗失的初恋,他们之间到底是谁感动了谁?哭泣的天空又是为谁而心疼?
  • 近战法师

    近战法师

    作为魔法师,水系魔法师是很尴尬的。虽然是主战系职业,但是攻击却很孱弱,更多的是当作辅助系的职业来使用。可是索加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个常规,水系法师,也可以无比的强悍!至于如何强,大家一起看下去吧,相信不会让大家失望。
  • 染指娇妻:莫少的私有宝贝

    染指娇妻:莫少的私有宝贝

    为救男友的公司,盛初璐献身给莫霆西。起初莫霆西三个字对盛初璐简直就是恶魔的化身。他冷酷毒舌,对她的羞辱如同家常便饭从不间断。却也愿意在她最困难无助的时候伸手拉她出深渊。她对他慢慢改观,从恐惧变成感激的时候,他却毫不留情的说:“你只是我的玩物。”她伤心欲绝,远走出国,想跟他划清界限。可他却穷追不舍,对她温柔体贴呵护备至。还霸道无比的说:“孩子都生了,还想跟我划清界限?”
  • 现世的创造转换者

    现世的创造转换者

    慢热什么的最喜欢了,但是希望各位可以喜欢吃花写的这部《现转》,我一定会努力写出让你们觉得“这小说好有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