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过头去看我当时写的那些文字,自己都觉得肉麻不堪。可当时我可是全身心投入在写,而且有好几次程遥都看哭了。也许那是因为人年少的时候总是容易被感动的原因吧。
那时候程遥一个劲的追问我:“你喜欢的那个女生究竟是谁?”
我笑着回答说:“没有。”
她撇嘴表示不信,说:“如果没有,你怎么能写出那么动情的文字?”
我当时只是笑,没有勇气告诉她我喜欢的那个女生不是别人,正是坐在我身边的她。而她也一直认为我有喜欢的女生,只是我不愿意告诉她而已。直到后来周静玲出现,她笃定的相信我喜欢的那个女生就是周静玲。
记不得那时候我到底写了多少封情书给她看。只是后来我发现我已经养成了写情书的习惯,一天不写就感觉浑身不自在。程遥建议我说:“现在你可以试着去写一些其他的东西,毕竟考试中是不允许写情书的。”
于是我听从她的建议,开始编一些小故事和写一些抒情散文。她看过我编的那些小故事之后,戏谑我说:“哎呀,再过几年,你都能赶得上琼瑶了。”
虽然那时候我有看过很多琼瑶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比如《新月格格》《还珠格格》《梅花三弄》《情深深雨蒙蒙》等等,但我根本就不知道琼瑶是谁。于是我问她:“琼瑶是干什么的?”
她有些诧异的看着我,“你竟然不知道琼瑶?”
我突然间觉得不知道琼瑶似乎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儿,讪笑着脸一下子就红了。
她见我确实不知,便耐心的告诉我说:“琼瑶是台湾的一位女作家,她擅长写言情小说……”
听她说起琼瑶的作品,我很是惊讶的说:“呀,她的那些作品我都看过电视剧诶。”
她说:“我觉得吧,看电视剧没有看原著好。看原著既能增加阅读量,也能学到一些写作技巧。”
我点头表示同意,问她说:“琼瑶的作品你都有看过吗?”
她沉吟着说:“基本上吧。”
为了和她探讨琼瑶的小说,我一有空就跑去学校旁边的希望书社租琼瑶的作品来看。而我再次见到周静玲,也是在希望书社。
那天是星期六,我花了一早上的时间把还未看完《烟雨蒙蒙》看完。中午吃了饭后我便去书社还书,借此机会再借一本回去看。
我站在陈列着琼瑶作品的书架前,思量着到底借哪一本才好。眼光从那一排书上扫过,看到有一本叫《烟锁重楼》,想到我刚看完的那本也有个“烟”字,于是说不如就借这本吧。
心中注意一定,我便伸出手去拿那本书。手刚触碰到书本,一只手突然伸过来抓住了那本书。我怔住,疑惑的回过头一看,看到了一张似曾相识的脸。那张脸的主人也正疑惑的看着我。
“是你!”我们凝视着对方看了半晌,同时认出了彼此,几乎异口同声的叫了出来。
书社里本是一片宁静,我们的叫声使得所有人向我们投来了不友好的眼光。我和周静玲忙歉意的笑着告罪,悄声的走出了书社。
出了书社,周静玲上下打量着我,然后笑嘻嘻的向我伸出了手,“我的硬币呢,还给我。”
我不由失笑,“你那晚不是说送给我留做纪念吗?干嘛现在又要要回去?”
“那是因为我以为我们不会再有见面的机会,既然现在我们又见面了,那就没有了留作纪念的必要。”
仔细一想,她说的也的确有几分道理。
我说:“硬币没在我身上,改天给你行不行?”
她右手握拳抵住下巴,沉吟着想了想说:“其实给我纸币也是可以的。”
我疑惑的看着她,“你很缺钱用吗?”
除此之外,我实在想不到有什么原因使得她非要我还她那一块钱不可。
没想到她居然认真的点了点头,说:“是啊!我最近很穷,很缺钱用。”
我也暂且不管她说的是真是假,从牛仔裤里的后袋里摸出一把零钱来,准备抽一张一块的给她。她却突然上前来一把将我手中的所有钱抓了过去,嘻嘻笑着说:“这些钱先借给我用,我会还给你的。”
说完她就转身跑走了,跑出很远之后又回过身来笑眯眯的大声对我喊道:“对了,我叫周静玲。”
直到她消失在视线里我才反应了过来,顿时有种被戏弄了的感觉。她说会还我钱?我呸!她都没有我的联系方式,她怎么还我钱?难道让我像个****一样天天在这里等她?
“唉!”我也只能怅然叹气,自认倒霉了,“周静玲,我记住你了。”
当时的我没有想到,这个名字一旦记住,就一辈子也忘不掉了。
也许人生,总有那么一个的名字,会让人记住一辈子,直到死去的那一刻还念念不忘。
经此一事,我再也没有心思回书社看书了。倒不是说我心疼我那点小钱,只是我和周静玲并不熟悉。我的钱就这样平白无故的被她“抢”去了,心中难免有些耿耿于怀。
我满怀郁闷的回到住的地方,躺在床上连连呻吟了几声。手机响了起来也没心思去接听。手机响了又停,停了又响,连续响了四五次我才迫不得已将手机拿了起来,来电显示是个陌生的座机号码。
“喂,谁呀?”
电话那头传来程遥的声音:“你在忙吗?打你那么多次电话都没接。”
我陪笑着撒谎说:“呵呵,不好意思,我刚才出去了,没带手机。”
她说:“哦。我还以为你在陪你女朋友呢!我一个人在家很是无聊,我过去找你玩好不好?”
我自是求之不得,“好啊,我也正无聊得很呢,你快过来吧。”
她说:“ok,我最多二十分钟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