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注民生,从《同心曲》到《真情互动》
20世纪80年代,物质还不是很丰富,社会上依然存在着抢购风潮。
当时,大白菜是北京市民冬季里的当家菜,每年北京人都要为大白菜的收获、销售、冬储忙活一阵子。1988年下半年,正值大白菜即将收获和冬储的季节,北京市委宣传部领导认为大白菜最具“典型性”,而电视已经进入了首都的千家万户,是最直观、最形象、最迅速、最有影响力的传播媒体,因此,提出以大白菜为题拍一部名为《大白菜的诉说》的电视专题片,期望产生最佳宣传效果。
这部电视片从“民以食为天”和大白菜对北京人的重要性入手,报道了为让北京市民吃上大白菜,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市长和专家,每年都要特别过问大白菜的产销情况,形象地说明为了保持大白菜的销售价格不变,市政府每年要补贴3700多万元人民币,相当于少建两座立交桥;运用大量电视画面和采访生动地展现了政府有关部门和全市许多行业人员,为让市民吃上优质大白菜,及时冬储大白菜付出的辛勤努力,从而使全市人民对每年能吃上香甜可口的大白菜有了深入了解。
《大白菜的诉说》于1989年2月22日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应观众要求,先后重播了4次。它的成功,使首都新闻界受到许多启示。在它的启发下,为进一步缓解社会矛盾,振奋群众精神,从1989年2月开始,以北京电视台为主,抽调23个单位的一百多名专业人员,组成17支拍摄队伍,投入了电视专题系列片《同心曲》的拍摄。
《同心曲》共21集,每集30分钟左右。拍摄宗旨:以“沟通理解、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建设北京”为主题,以北京人衣食住行的主要问题为题材,采取新闻纪实手法和电视报告文学的形式,通过真实、具体、生动的视听形象,朴素、平易、亲切的艺术风格,全面介绍国情、市情。在内容上,努力做到有历史、有现状,有对未来的思索;有成绩、有不足,有对问题和矛盾产生的分析和逐步解决的前景;有国内外情况的对比;有哲理、有知识、有人物、有感情;充分肯定新中国成立4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10年来的成绩,阐明国情是前进中的国情,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各行业之间的沟通理解。
这21集电视系列片,从肉、蛋、奶,到煤、水、电;从住房、公交、医疗卫生,到铁路、环保、中小学教育,几乎涉及北京人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它们是:(1)《咱们的菜篮子》,(2)《城市动脉》,(3)《红十字旗下》,(4)《乌金的忧思》,(5)《古都珍贵的相册》,(6)《警灯在闪烁》,(7)《打开一扇窗》,(8)《我们与环境同在》,(9)《墨绿色的歌》,(10)《话说社会公德》,(11)《百年树人》,(12)《迷人的蓝火焰》,(13)《寒冬话供暖》,(14)《我们温馨的家》,(15)《地下之光》,(16)《走出窄胡同》,(17)《水,困境与抉择》,(18)《电荒觅电》,(19)《大动脉的呼唤》,(20)《彩色奏鸣曲》,(21)《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
《同心曲》经过一年的拍摄,于1990年1月4日至24日在北京电视台播出,立即引起首都市民的强烈反响。电视台先后收到一千多封观众来信,称赞《同心曲》“既替政府说了话,也替百姓做了主”。
宣武区进行的社会调查表明,全区有70%的人收看了《同心曲》,市民对这部系列电视片的关注程度几乎超过了任何电视节目。2月22日,《同心曲》还没有播完,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就受中共中央宣传部的委托,举行了《同心曲》座谈会,与会的首都新闻界、文化界、大专院校和有关行业的代表一致认为《同心曲》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结合得非常好的电视系列片,也是一部实事求是、贴近群众、有思想有深度的好作品。2月23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都在显要位置对《同心曲》进行了报道。《人民日报》的主题是《电视片(同心曲)架设理解桥梁》,眉题是《抓住生活热点,推动政通人和》,副题是《首都各界座谈希望今后多拍这样的好电视》。《光明日报》的主题是《首都文化新闻界人士同赞(同心曲)》,眉题是《沟通理解贴近生活特色鲜明》。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同心曲》贵在同心,它的播出为如何开展群众的思想教育,国情、市情教育,密切党、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进行了有益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充分利用电视的优势,让奉献者走上荧屏,展现普通劳动者的风采。《同心曲》在21集系列片中,先后采访了49位各行业的优秀人物,237位普通市民和各级领导,通过电视屏幕,让他们诉说各自的劳动和思考、欢乐与苦恼,并通过500多个数据显示了首都的发展变化。
在《咱们的菜篮子》中,那位30个大年初一守着奶牛度过,从他手中挤出的鲜奶可以喂大4200个婴儿,而自己的外孙女却不认识他的屈得宝师傅;那些每到育雏期,为了避免鸡雏感染,而“禁闭”自己四五十天,隔窗与家人招手的鸡场女工们;那位每年有一半“蹲”在青海,为北京的菜篮子拽来成千上万吨牛羊肉的采购员李有和;《警灯在闪烁》中,那些别人在风雪天往屋里躲,他们却往风雪里钻的交通警察们;《百年树人》中,那些为教育事业忘我工作英年早逝的青年教师和满头霜雪的老教师们,通过电视屏幕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心曲》还算了几笔账,例如,每瓶15公斤的液化气,成本十多元,售价却只有3.60元,仅此一项,市财政每年就要补贴6000多万元。当时,北京居民和外地进京的流动大军共有700多万人,如果把这700多万张嘴加起来,足有23个篮球场那么大!这23个“篮球场”,每天要吃掉1万头猪、28万公斤鸡蛋,需要200辆130卡车运输;喝掉的55万公斤牛奶,相当于一个标准游泳池的容量。《同心曲》通过电视生动地展现了人民生活的问题。
看过《同心曲》的观众普遍反映,一天一集《同心曲》,连续看了20多天,真让人心里震撼,了解到不少事情。有人说:“看了《同心曲》才知道上级领导为咱老百姓也没少忙活,我过去还以为他们整天闲着没事喝茶看报纸呢!”市公交系统反映,该系统有不少职工说:
“以前总认为自己干的这一行最辛苦,最困难,《同心曲》让我看到各行各业都不容易!”有一位过去训斥过公共汽车售票员的乘客,看过《同心曲》后,主动到汽车上认了错,还送去苹果,表达对司售人员的理解和关心。1990年1月28日,《同心曲》播完没几天,恰逢大年初二,有一些小学生端着热气腾腾的饺子送给公交的司售人员,场面非常感人……
《同心曲》唱响京城,《同心曲》贵在同心。它是思想教育,国情、市情教育与电视结合最成功的一次探索,它的成功展现了思想和电视的巨大魅力。
1995年以后,北京台相继推出《北京特快》、《点点工作室》、《元元说话》、《第7日》等栏目,这些栏目坚持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本土文化和个性化播报,具有民生新闻的鲜明特质,一推出就受到北京市民的喜爱。
《北京特快》定位于大众经济生活节目,它的成功除了主持人胡紫薇知识型的个性化主持外,还在于坚持选取平民视角和百姓关心的播报内容,快节奏、大信息量地进行报道,令观众耳目一新。《北京特快》曾报道过一则《清华厨师竟是“英语天才”》的故事,讲述了清华大学某餐厅青年厨师张立勇因卖饭时需要与外国留学生交谈而自学英语的故事。由于他刻苦好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满分为670分,他考了630分,比许多在校大学生考得还要好。在采访中主持人没有请张立勇讲述学习外语的经验,而是请他谈自己的身世和打算。
张立勇是农民的儿子,到清华当厨师激发了他学习的愿望,他正在写一部关于个人经历的小说,他的经历说明了“勤奋改变命运”和“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这个故事感动了电视观众,也感动了不少和他一样打工的青年。
《点点工作室》、《元元说话》、《第7日》,以及北京电视台2002年推出的《7日7频道》栏目,在风格上一脉相承。这四档民生节目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主要得益于节目制作者敏锐、独到的选题视角和主持人刘元元的个性化主持。在节目中,主持人刘元元显露出“视角独特,以小见大,关注民生,鞭辟入里,舆论监督”的特点。
1999年,北京电视台创办周播节目《第7日》后,采用“讲新闻”
的方式进行报道和点评,形成了自己质朴、鲜明、犀利的主持风格。
《第7日》最高收视率达到11.29%,平均相对占有率为33%,创造了北京电视台周日午间时段收视的新高点,很快成为北京地区的名牌栏目。
2002年,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创办日播节目《7日7频道》后,更加重视贴近百姓,报道普通人的生活,开设了“想说就开口”、“理不讲不清”等小板块,让普通人在镜头面前直抒胸臆,拉近了电视与观众的距离,许多观众认为《7日7频道》主持人元元是他们的知心朋友,每天晚上都要坐在电视机前,听元元点评百姓身边的大事小事。
2002年创办的《生活面对面》栏目,以“贴近北京生活、服务北京大众民生”定位。栏目下设几个小板块,它通过《第一关注》介绍百姓关心的医保、理财、股市、市场等方面的最新政策和最新动态;通过《怎么办》请当事人讲述生活安全知识和回避危险;通过《趣味生活》讲述普通百姓的故事;通过《生活体验》帮助百姓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寻找正确的答案。2005年,《生活面对面》还开设了《的哥说事》和《观众DV》两个节目板块,让奔波于京城大街小巷的出租车司机讲述他们碰到的新鲜事;让爱好摄影的孩子,充当“小记者”,手拿DV摄像机,拍摄他们眼中的世界,发挥了栏目“趣味信息有效传播”的特色。
北京电视台与北京市民政局2001年推出的大型公益栏目《真情互动》,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宗旨,通过主持人刘文燕与受访嘉宾的真情对话,直击普通百姓和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在电视节目中采访了与命运抗争“感动中国”的洪战辉、我国第一块残奥会金牌获得者平亚丽、断臂女大学生左晓萍、用双脚拥抱世界的残疾人研究生汤展中等一大批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优秀人物,用普通人不普通的命运,树立生活的榜样,激发大众的爱心,鼓励社会大众自强不息、团结互助、促进和谐。节目开办8年间,制作了400多期节目,利用北京电脑福利彩票筹集的部分公益金1200多万元,发放给被采访的贫困人物,缓解了800多个家庭的生活困难,化解了几百起社会矛盾。
二、评论性节目热议话题为改革献策支招
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推出评论性电视栏目《观察与思考》。
宗旨是要通过对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发挥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
《观察与思考》播出的第一个节目是《北京居民为什么吃菜难》。
此后,《观察与思考》又播出了《包产到户后》、《菜篮子里看改革》、《小纽扣大市场》等许多有影响的节目,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继中央电视台《观察思考》栏目后,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国电视评论节目增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广东电视台的《社会聚焦》、北京电视台的《18分钟经济·社会》和《北京电视台夜话》、福建电视台的《记者观察》、安徽电视台的《社会之窗》等。
1989年,北京电视台有几名记者在深圳大学学习,经常可以通过香港电视看到海外节目,由此联想到本台节目创作,萌生了创办一个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为内容的评论栏目的想法,这个想法得到了电视台领导的支持。同时考虑到北京人素有关心时事、崇尚人文的习惯,因此为将栏目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又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和新华社经济信息部的专家、学者共同创办,这就是当时颇有名气的新闻述评节目《18分钟经济·社会》栏目的创办过程。
《18分钟经济·社会》于1991年6月11日播出,栏目以探视管理者成功奥秘,揭示名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追踪经济与社会发展趋势为主旨,通过对改革开放中典型事例的深入分析,启发观众思考,开创了学者参与电视评论节目创作的先例。
由于有专家、学者参与节目制作,《18分钟经济·社会》栏目别开生面,具有很强的思辨色彩,如评述全国改革的《黑龙江黑河中苏边贸》、《上海浦东经济发展》、《北京福利院的孤儿们》、《一针走江湖》、《北京寻找微笑》、《暗访“一日五游”》、《圆梦》等很有影响力。《圆梦》反映了困难地区困难家庭孩子失学的情况,节目播出后,许多北京人满怀热情地参与了“希望工程”。栏目在制作《一针走江湖》、《在北京寻找微笑》、《暗访“一日五游”》等节目中,成功地运用了纪实手法和抓拍手法,加强了节目的真实性和说服力,引起首都有关部门对江湖游医、非法传销、“一日五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清理整顿。《18分钟经济·社会》还采访了德国大众亚太地区总裁、法国着名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等,探讨外国着名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层影响,由于节目新颖、观点鲜明、评论深入,受到北京观众的好评,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一些国外机构认为,从这个栏目可以看到中国新闻的变化。
1993年1月1日北京电视台推出了《北京电视台夜话》栏目,重点探讨和评论首都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当时,北京一些高校、科研单位和报社的中青年学者经常参与节目,话题围绕北京改革开放和市民生活中的问题展开,如“谈消费、侃花费”、“‘房地产热’利弊”等,视野开阔、思想敏锐、评论深入,博得观众赞赏。
1993年8月,中央电视台转播了在新加坡举办的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在这次辩论会的决赛中,复旦大学战胜了台湾大学获得冠军,复旦大学研究生蒋昌建获得“最佳辩手”称号。这场辩论赛的播出,在首都高校产生很大影响,许多高校系与系之间、班与班之间出现了辩论热潮。
受新加坡国际大专辩论会节目的影响,北京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夜话》栏目及时联合北京十余所高校于1993年12月举办了“北京电视台‘万家乐杯’大学生电视辩论大赛”,次年又举办了“北京电视台‘长虹杯’大学生电视辩论大赛”,两次辩论赛都取得了成功。
初赛、半决赛的辩题有:“存钱比消费是否更有利于支援国家建设”、“体育人才外流是否有利于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家长在孩子身上花钱越多是否越有利于孩子成才”、“我国现阶段是否应鼓励私人购买轿车”、“现代社会中金钱的作用越来越大是否是一场进步”、“现在社会的选才标准是否应以学历为主”,决赛的辩题是“就文化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