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56700000013

第13章 我与作家的心灵之约

和朋友在一起

在儿童文学这条船上,周锐既有像任溶溶老师(左二)这样比他老的朋友,也有像简平(左一)这样比他小的朋友,也有像梅子涵教授(左三)这样跟他大小差不多的朋友。(1999年摄于周庄)

去浙江乐清做完活动,返回时顺便游了雁荡山。旁边是出版社的司机小王,很朴实的样子。(2005年摄于乐清)

这就是铺着宋朝的大青石的屯溪老街。周锐为它写了童话《宋街》。从他往右依次为杨老黑、吕清温、林红宾、李开杰、玉清。(1992年摄于安徽)

和冰波在西藏布达拉宫。作家冰波白天要上班,夜里上网聊到12点,就跟网友说:不能聊了,我还有三篇童话要写。凌晨2点时,网友们发现他还在网上,问他:你不写童话啦?他说:已经写好了。比起潇洒的冰波来,周锐是个“笨小偷”,他用一整天的时间只能写一千字。(1992年摄于西藏)

梦一般的九寨沟,老磨坊前的四个好朋友——(左起)作家梅子涵、周锐、班马、沈石溪。(1990年摄于九寨沟)

在第三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上。右边是当时还没写马小跳的杨红樱。(1995年摄于上海)

我和儿子的秘密

儿子读小学的时候,我们住在老房子。那是上海的老式弄堂,“七十二家房客”热热闹闹挤在一起。儿子和邻居孩子常相过从,他们下军棋时我当公证人。现在儿子有时也下军棋,不过是坐在电脑前,到网上随便拉三个陌生人来下四国大战。

搬进公寓以后,新的住宅格局决定了邻居间基本上老死不相往来。在家里儿子没有伙伴了,平时只好给朋友们打打电话。这种电话很容易没完没了,超过二十分钟以上我们就会提醒他:别浪费时间了。而他总说是在讨论功课,其实是功课夹杂着闲聊,或者说是以功课为幌子的闲聊。我知道闲聊是一种必要的信息交换方式和精神上的相濡以沫,但在残酷的高考面前,学生的自由和家长的宽容都只能是很有限的。

与我们的童年相比,也许现在的孩子对伙伴和友情的需要更强烈。他们的生活条件比我们那时优越得多,但他们面临的“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沉重压力也不是我们那时能想象的。因其更累,更容易产生“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愿望。我应邀为《男生女生》杂志撰写专栏,每天都有不少读者来信希望和我结为笔友。他们有的把我当成了同龄人,有的表示,即使我岁数大一些也是可以做“忘年交”的。

我在《该不该让儿子叫我老周》这篇文章里提到,虽然心里不怎么情愿,但有时也只好让儿子叫我“老周”,没有民主氛围就没有畅所欲言。

但他并非不拿我当回事,我在浴室里待的时间长了,他会不放心地敲门:“老周,你还好吧?”我对他的影响主要通过身教,因为我都是在家里干活,我的工作态度他可以看得见。他告诉我,他明白了,“优秀是种习惯”。

我有时也会和儿子一道半夜起来看球赛。儿子是球迷,我其实没有他迷得那样厉害,但他一个人看球没劲,我就要帮他营造点气氛。儿子进入初中后开始隔三岔五地带回歌星磁带,我也就是从那时对流行歌曲渐渐内行起来。比方,我喜欢陶喆的某一首歌,我就会请儿子从网上下载。他玩电脑比我灵,但唱歌不如我……读者们就来信说很羡慕我儿子,说他们的爸爸和他们一天说不到几句话。我想,家长不可能代替孩子所有的伙伴,但也许应该是重要的伙伴。

说到异性伙伴,儿子有一天很遗憾地告诉我,他喜欢的那个女孩要转学了。接着他请我暂时让出书房和电脑,说要写一封信。那天夜里,这封信不知写到几更几点。

第二天早上我去催促儿子起床上学,看到了已打印出来放在枕边的信。我犹豫了一下,照理说不该看别人的信,但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唉,不看白不看……我真是有些吃惊了。我一向怕看儿子狗屁不通、错字连篇的作文,但眼前这封信写得很用心,用了许多像模像样的句子,甚至有点动人呢。错别字也只有两三个。我把信照原样叠好,放回枕边,再叫醒儿子。接着我们洗漱,早餐,谁也不提信的事。

但到晚餐时,我终于经不住煎熬,我要想办法纠正那两三个错别字。我对儿子说:“信还没寄出吧?最好再多看几遍,把错字全改掉,免得被人家笑话。”但儿子说:“我仔细看过了,一个错字也没有。”我说:“肯定有错的,不信我帮你看出来。”他说:“我的信要你看?肯定没错。”我只好点明了:“比方说‘难忘’会不会写成‘难望’?‘破镜重圆’的‘圆’会不会写成公园的‘园’?”儿子叫起来:“好啊,你偷看!”我就引用《成长的烦恼》里的台词(我们经常在一起背诵电视剧里有趣的台词):“‘做父亲的不会监视,只会……’只会什么?”儿子就告诉我:“‘做父亲的不会监视,只会观察’,然后说一声——哦!’”

周锐

周锐获奖记录

童话集《拿苍蝇拍的红桃王子》获新时期优秀少年文艺读物一等奖

童话《沙发展销会》获第六届儿童文学园丁奖

动画片《超级肥皂》获日本第二届广岛国际动画电影节教育片组二等奖,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全国影视动画节目展播一等奖

动画片《新装的门铃》获1988年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奖

童话《汗如雨下》获1992年海峡两岸少年小说、童话征文优等奖

动画片《12只蚊子和5个人》获1992年广电部优秀影片奖,1992年中国电影童牛奖,第二届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F组奖,法国第十九届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教育片奖

童话集《扣子老三》获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童话集《周锐童话》获第四届冰心儿童图书奖

童话集《周锐童话选》获第五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

动画片连续剧剧本《大个子老鼠和小个子猫》获1996年全国儿童电影、电视、动画片剧本征集评奖活动“珠达杯”二等奖

中篇童话集《哼哈二将》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系列童话《大个子老鼠和小个子猫》获第四届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

长篇小说《中国兔子德国草》获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十九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动画片剧本《蜃珠鲛绡》获第六届夏衍电影文学奖少年儿童题材优秀剧本奖

童话集《出窍》获第二十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大奖、第六届全国少儿图书奖二等奖

系列动画片《超级球迷》获第七届全国电视动画金童奖

童话《咔!咔!咔!咔!》获第二十一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童话集《向明星进攻》获第四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

幽默问答

您为什么给《幽默聊斋》的主人公起了个“张国荣”的名字?

答:《聊斋》和四大名著不同的是,它是许多互不相干的短篇组成。所以《幽默聊斋》需要一个串联人物。香港明星张国荣和王祖贤拍过聊斋题材的电影《倩女幽魂》,张在片中扮演书生宁采臣。我打算用这个书生做串联人物。但宁采臣这个名字不被大家熟悉,叫起来也不大顺口,所以干脆就叫他张国荣吧。

《幽默聊斋》中有一个兰若院,兰若院里有许许多多的院士,他们各有各的本领。请问,您是怎么想到写这么一个地方,写这些人物的?

答:《聊斋志异》里提到的“兰若”是寺庙的意思,并不是具体的庙名。但电影《倩女幽魂》里就因此出现了一座鬼影幢幢的“兰若寺”。我就设想,大侠燕赤霞把荒废的兰若寺改建成兰若院。这个极其另类的研究院里有许多极其另类的院士,他们研究阴阳通讯、月亮能运用、非生理非心理治疗等专业。我为兰若院设计了一棵巨大的倒长树,它无数虬曲的根须指向天空,树干却深深地伸到地底,伸到另一个世界……

阅读名著是培养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然而名著对于孩子们来说是那么的高深与遥远。而周锐却以幽默的笔调、诙谐的语言、夸张的手法,把现代融入古代,把想象融入现实,创作了那些“幽默名著”,幽默而且智慧,让名著不再那么的高高在上,变得如此的“平民”。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中感受名著,喜欢名著,在孩子和名著间架起一条绚丽的彩虹桥。

——江苏省海门市三和中心小学老师范灵娟

周锐叔叔的图书真是好看啊!

人物在他的笔下,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在他的《幽默聊斋之向地府移民》中,把原本文质彬彬的张国荣变得幽默风趣,更加吸引了我们的眼球,让我们在他的图书中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周锐叔叔把人物变得十分有趣,故事变得让人更加耐人寻味,让我们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在我们以后的写作中也可以借鉴。

——江苏省海门市三和中心小学六(1)班王赛妃

我是一个比较大胆的男孩,最喜欢看探险故事和幽默故事。

自从看了《幽默聊斋》这本书后,我就深深地喜欢上了这本书和这本书的作者周锐。我觉得周锐老师特别幽默、有趣。他还擅长把幽默和一些恐怖的情节融合在一起写,特别吸引读者。尤其是像我这样热爱冒险的男孩,一看到这本《幽默聊斋》就爱不释手。看着看着,神奇的鬼故事仿佛就发生我的身边。

热爱探险的你,请和我一起走进周锐老师的佳作《幽默聊斋》中去吧。

——浙江省杭州市秋涛路小学六(3)班徐恺睿

周叔的幽默系列,跟其他的什么“麻辣”、“水煮”之类的滥炒名著根本是两回事嘛!首先,内容是健康的;其次保留了名著中各个人物的性格,在幽默中看名著会激起小孩对原著的兴趣,再去看原著时,人物之间的性格、关系等等都很熟悉了,更容易看懂;最后,“幽默”与“恶搞”、“搞笑”是不同的,“幽默”不是耍弄文字游戏或者以进行人身侮辱的方式来哗众取宠,而是在字里行间不露痕迹地添加“诙谐”、“机智”的成分,让人在会心一笑之后,能更深层次地思考。

——网友琪琪

同类推荐
  • 热爱祖国(中华美德)

    热爱祖国(中华美德)

    每一个好故事,都会带你种下完美人生的种予;每一个好故事,都是我们领悟人生的一盏明灯;每一个好故事,都是我们人生的一块基石。它给我们智慧的启迪,让我们抓住希望,对于今天更加珍惜,对明天充满自信!让我们一起携手走进本书去温习下我们的传统文化吧。
  • 越玩越聪明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越玩越聪明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方洲新概念·优秀小学生必读:越玩越聪明大全集》是一本培养想象力和进行思维训练的大型谜题宝库。它包括数字类、几何类、概率类、逻辑类、心理类、解决问题类、观察类、创意类等6篇,近500道思维游戏题目。《方洲新概念·优秀小学生必读:越玩越聪明大全集》适合所有愿意挑战自己智慧的人。它可以作为你挑战自己的游戏,也可以作为你的业余消遣,因为它能使你在解题的过程中,活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有效地锻炼大脑的反应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
  • 早期教育成就一生

    早期教育成就一生

    “所有的孩子都是天才,但我们却在他们生命最初的六年磨灭了他们的天资。”研究结果表明,90%的教育基础都是在孩子6岁以前就奠定了的。幼儿时期是孩子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黄金期,是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即使是天资平平的孩子,也可能成为天才!
  • 森林报:夏

    森林报:夏

    这部名著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著者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著者还告诉了孩子们应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 地球谜团

    地球谜团

    《破译天下谜团:地球谜团》分为地球迷宫、地球怪象、地球难题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地球藏了多少秘密;地球有多大年龄;地球生命是如何来的;为何地球上有伤口等。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萤窗清玩

    萤窗清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回到农村当白领

    回到农村当白领

    贫穷小山沟杨树沟村即将发生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该村唯一的大学生、现在北京上班、年薪二十万的本村小伙孟建学,与他的女朋友,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北京女孩董细雨,要回到村子“当农民”!全村哗然。一回到村子,孟建学和董细雨立即与弟弟孟建东——当地有名的马铃薯种植大户一起,开始了马铃薯经济合作社的创建工作。他们要在蓝天白云下创建现实版的“开心农场”!但是,他们的创业计划遭到父亲的坚决反对,更引起了村支书何大拿的“高度关注”。事业能否成功?爱情又会走向何方?在大学生就业一片叹息声中,他们放弃高薪白领,选择当农民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他们又是如何界定和能否改写“农民”与“白领”的生活形态?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惊世骇俗的人生选择,引领时代的创业之路,触目惊心的反腐场面——
  • 巅峰武道

    巅峰武道

    废材少爷周枫,遭毒魔夺舍却被他体内的神秘宝珠吞噬,由此获得了绝世功法和惊天秘宝,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上佳的气运,他一夕蜕变,幻化成龙,天地任其遨游……
  • 狐狸妖娆:为你守候

    狐狸妖娆:为你守候

    爆炸后的穿越,竟然穿越到了狐狸身上了,有没有搞错?不带你们这样的,这么玩狐狸,小心我把你们都给吞了,哼哼,敢惹老娘嗷嗷嗷!三皇子不好惹,赶快换目标!“狐狸,你以为你跑的掉?”某狐装无辜“你选妃,关我什么事?”某皇子“当然有你的事,你给我参加选妃去!”某狐嗷嗷叫道“妹啊,我没有身世背景!进都进不去”某皇子淡笑“无妨,为夫会为你安排好一切,你只要把她们都打败就可以了”狐狸眨眨眼“我可以把她们都吃了吗?”“。。。。。。。。。。”
  • 江城夜泊

    江城夜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之嫡女逆袭

    穿越之嫡女逆袭

    作为镇阳侯府嫡女,叶清雪却是个人见人欺的傻子;母亲刚过世三个月,就被未婚夫上门退婚,成为整个秦国的笑柄;意外发现堂妹跟人偷情,更是被淹死在荷花池!再次睁开眼睛,她一改往日痴傻,锋芒渐露。现代医学研究员叶青雪,灵魂进入到草包叶清雪身体里,开始反抗之路!斗庶姐,虐渣妹,夺太子,废王爷;原来草包只是假象,惊才绝艳才是她的真面目!【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未来吟诵师

    未来吟诵师

    不知道在哪个纪元醒来,居然有了新鲜的身体。不过这个世界也太玄幻了一点,魔法师满天飞的啊?那么,如果不会魔法,也没有魔元力,难道要活不下去的节奏?“你是不是笨?不是还可以修炼精神力吗,成为吟诵者。”某人如是说。“而且很多魔法师都喜欢找吟诵者结合的哦?生命有保障嘛。”某人如是说。但是为什么没人告诉我,一千个修炼精神力的人里面才出一个吟诵者!考大学也没这么难有木有!
  • 双灵记
  • 泪水是眼睛的语言:情感卷

    泪水是眼睛的语言:情感卷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描写情感的文章100篇。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将生活中的亲人、朋友一一述来,展现在读者面前,栩栩如生,使人读来掩卷长思,情到浓时潸然泪下。很多文章经《读者》等杂志转载,受到读者广泛好评。全书文章短小精悍,笔触细腻,犹如与作者促膝而谈,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鲜活,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市场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