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大夏乾元5年,即公元289年,地点:长安城内城皇宫内。一夜的鹅毛大雪,让整个皇宫都披上了厚厚的银装,一大早,宫女太监们便忙碌着扫雪清路。这活可不好干,精力旺盛的皇子、公主们兴奋地在雪地上跑来跑去,扔雪球,堆雪人,有的皇子过于顽皮,不停地飞脚踹路边的松树、柏树。宫人们一个不小心,雪花就会飘入脖领内;一个躲闪不及,就会有大团的雪球飞临身上。这都不算什么,但地上被皇子公主们踩得跟冰镜一般,却是实实在在大大加重了他们的工作量。
外面世界的喧闹更衬显得偏阁暖室的安静,诸葛里披一件银狐毛裘,怀抱着小暖壶,平静无波的望着外面的热闹,侍女们有的忙着研墨,有的在照看着药壶。诸葛里瞧了一会,叹口气,回到书桌前,拿起毛笔,歪头想了想,缓缓提笔继续写下:
“震古烁今的一代帝皇诸葛瞻,带着遗憾和安慰,不舍和期待,静静的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诸葛瞻是那么的安详,不时流露出童真般的笑容。或许,那一边的世界,才是他长久以来所一直向往的吧,那里有他尊敬的父亲诸葛亮,有黄承彦、祖渊、褚仁、许蒙等爱他疼他的长辈,有他一生钟情的红颜知己银雪,有他父子两代宿敌司马懿。而这边有什么还值得他留恋不舍呢?百姓的爱戴?士人的膜拜?小辈的请安?万国的宾服?
不,这些诸葛瞻都不在乎,他最想要的是心灵的契合,知己的沟通,但随着身边一个个知己好友的逝世,这已越来越成了一种奢求。孤家、寡人之称呼,对诸葛瞻来说确是名副其实。作为大夏王朝的缔造者,朝廷典制的首创者,诸葛瞻本可以颐养天年,与各位王爷游戏天下。只要他在,大夏的天下就不会乱,百姓就有依靠。这一点群臣明白,百姓知道,就是诸葛瞻自己,也很清楚。可是,他仍然选择了昼夜操劳,批阅奏折,处理家事,似一盏油灯,慢慢熬得油尽灯枯。或许他所要的,就是早点去那边,去见他的所爱,去见他那些值得尊敬的长辈和宿敌。
但是不管诸葛瞻如何作想,他毕竟是为世人留下了一个真正的盛世,留下了一套至少确保大夏天下百年太平的规典。在以后的历史上,诸葛瞻毕竟要作为一代圣皇,比肩商汤周武,甚至超而越之。”
诸葛里艰难的写完,搁了笔,却想了想,又提起笔,在末端加上“不孝女里手书
乾元5年辛丑月丁亥日”
然后慢慢合上书,纤细的手指抚摸着书面上的烫金大字:“诸葛世家”,缓缓抬起头,已然泪流满面,吃力的起身,向西遥祝:“父皇!您看见了吗?您听见了吗?您多年的心愿,里,帮您完成了!”未说完已声泪俱下,突然口吐鲜血,昏倒在地。骇得屋里的侍女急救的急救,叫太医的叫太医,一片忙乱。
这时,轻柔一阵风,将桌面上端放着的大部头《诸葛世家》哗啦啦翻着,豁然停留在“惊逝”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