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39800000022

第22章 强围安庆(6)

曾国藩无心再巡视了,叫康福进壕通报。曾国荃一听,忙带着弟弟和一批营官亲来迎接。曾国藩见两个弟弟风尘仆仆,营官们也都满面风霜,遂不忍心指责,在接风宴上,他对吉字营贞字营大大地作了一番夸奖慰勉。晚上,在卧室里,他严肃地对两个弟弟说:“过去,我教你们作文写字,都强调一个‘气’字。文求气昌,字求气贯。文气不昌,虽道理充分,其文不足称;字气不贯,虽笔笔有法,其字不足观。带兵亦然,军营中最重一个‘气’字。做统领者,应时时在军中培植新气、勇气,涤除暮气、惰气。打仗为极苦极烈之事,哀戚之意如临亲丧,肃敬之心如承大祭,方为军中气象。故军中不能有欢欣之象,更不能有桑中之喜,骄浮淫乐,必招大败。昔田单之在即墨,将军有死之心,士卒无生之气,此所以破燕复齐。及攻打狄时,黄金横带,前呼后拥,士卒有生之乐,无死之心,鲁仲连策其必不胜。围安庆一年多进展不大,其原因即在军中气不正。明日即严令前壕外一切酒楼烟馆妓院统统撤除,官勇一律在壕沟内训练,有未经允许私出外壕者,斩不赦!”

国荃、贞干谨遵大哥之命。几天后,军营气象果然大大改观。

这天,曾国藩仍着便服,带上康福,到前壕外再去亲自查看一番。一路上,原先的烟馆酒楼妓院都已关了门,过去人烟稠密之处,现在明显地萧条了,所见到的湘勇,都是带着伙夫采买油盐菜蔬的什长哨官,不再是嫖客醉鬼了。曾国藩颇为满意,既然知错能改,且雷厉风行,看来两个弟弟值得造就。一时喜欢,见前面山林荫翳、小溪长流,不觉生出一股游兴来。他对康福说:“久闻安庆山水好,我们到前面去看看吧!”

康福陪着曾国藩向山林走去。果然林木青翠,溪水晶亮,真可去污涤浊、陶情冶性。山水虽好,人事却令人气沮。本是水稻收割的季节,眼前却是稻稀草密,田野荒芜,走了两三里路,除见到几个老头瘦妇在有气无力地捋谷外,田里不见一个壮年人。“打仗真是件作孽的事!”曾国藩轻轻地自言自语。

山嘴背后是一个山坳,康福眼尖,指着远处说:“曾大人,前面大柏树下有个小屋子,我们到那里去坐坐,讨碗水喝吧!”

二人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座小小的寺庙,庙门上方横写着三个字:弘毅寺。

曾国藩笑着说:“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寺名。”

“这怕是用的曾子的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康福猜测。

“和尚不识字,请读书人取寺名。读书人不懂佛经,只懂孔孟,就从《论语》中选了这两个字,造成了这个儒释结合的庙名。你说是这样吗?”曾国藩问。

“我想也可能是一个受了挫折的有志之士,曾在这里隐居过,为激励自己,干脆将原庙名改为这个名字。反正这里偏僻,没有几个人来,也不怕遭别人的谴责。”康福提出他的见解。

“你说的也有道理,这是桩解不开的公案。”曾国藩边说边进了庙门。

这个寺庙真的小,小到就一间一丈见方的屋子。正面供着一尊尺把高的小菩萨,菩萨面前有个石香炉,里面插着几支残香。左边一张床,床上整整齐齐叠着几排书,壁上挂一把剑鞘,真个是三尺宝剑半床书。右边一张书案,一条凳子,书桌上摆着笔墨纸砚,正中有一页写满字的宣纸,一个朱红玛瑙雄狮镇纸压在上面,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书案前方墙壁上挂一副对联:“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

“好,写得好!”曾国藩称赞,笑着对康福说,“还是你说得对,现在这里就住着一位隐士。”

“这个隐士到哪里去了呢?”康福四处张望,指着小菩萨旁边说,“大人,这里还有一道门。”

门虚掩着,一推便开。门外是一块四方土坪,一个人正背对着他们,在土坪上舞剑。那剑舞得真好!进如闪电,退若飙风,上下左右飞动起来,划出一个耀眼的银盘,如同中秋明月落到人间。

“好剑!”惺惺惜惺惺,康福看得呆了,脱口称赞。

“谁?”那人急忙收起剑,回过头问。

曾国藩这下看清了,舞剑的人三十余岁年纪,面白无须,身材适中,正如联语中所写的,是一个喜欢舞剑的读书人,不是江湖上的拳师侠客。曾国藩最不喜欢那些走江湖的剑侠。在祁门时,有一人前来投奔,自称皖省名侠许荫秋,武艺的确很好,但曾国藩不收留。幕僚问他何故,他说这种剑侠大多无赖流氓,邪多正少,不遵法度,留之则坏军纪。名侠尚且不留,此后再无侠客一类的人来投奔了。

“我们是两个过路的客人,想到这里讨碗水喝。刚才多多冒犯,请足下海涵。”康福答话。

“啊,是两位客官,请屋里坐!”那人豪爽大度地将曾国藩、康福让进屋里坐,一边倒茶,一边问,“听口音,客官不像是本地人?”

“我们是湖南人,听说安庆正在打大仗,特地来看看。”曾国藩暗思此人必非等闲之辈,有意向他透露点身份。

“客官胆子也太大了,打仗杀人的地方,有什么好看的。”那人笑着说。

“足下一人在战场边的荒郊古寺里读书用功,胆子岂不比我们更大。”康福插话,眼里流露出敬佩的神采。

“实不相瞒,我在这里等着见一个人,三个月了,一直无机缘。”那人说话坦率。

“足下想见谁?”曾国藩好奇地问。

“湘勇吉字营统帅曾九爷曾国荃。”

曾国藩和康福心里同时一怔,互相对望了一眼,康福正要答话,曾国藩先开口了:“足下为何要见曾九爷?”

“想告诉他破安庆之法。”那人毫不隐瞒。

“你为什么不去找他呢?”康福奇怪地问。

“咸丰八年,我曾经亲自闯进曾九爷的哥哥六爷曾国华的帐中,告诉他不要打三河,转攻庐江。曾六爷不听我的话,结果弄得全军覆没。后来我总结出了教训,这些带兵的主帅大概看不起毛遂自荐的人。我这次改变做法,长期住在这里,我想总有一个得见的机会。”

这人的话勾起了曾国藩的记忆,那夜温甫不是说过这事吗?

“足下是江苏阳湖人?”曾国藩两目灼灼发光,注视着对方。

“是的,在下正是阳湖人。”那人惊奇起来。

“足下大名叫作赵烈文?”曾国藩进一步追问。

“正是!客官何以知道?”那人越发惊奇起来,也盯着曾国藩。

“赵先生,我与你神交已久了,不想今日在此相遇,真是天幸!”曾国藩激动地站起来,走到赵烈文的身边。

“客官你是?”赵烈文也站起来,拉着曾国藩的手。

“赵先生,他就是六爷九爷的大哥曾大人。”康福介绍。

“曾大人!”赵烈文纳头便拜,“大人万安,小人有眼不识泰山。”

“快起来,快起来!”曾国藩扶起赵烈文,“请赵先生收拾书剑,我们一起到九弟军营里叙话。”

听说来者正是那年阻止攻三河的赵烈文,国荃、贞干都另眼相看。吃完饭后,曾氏三兄弟向赵烈文请教破安庆之策。赵烈文从从容容地说:“长毛守城,有句老话,叫作守险不守陴。就是说,精兵良将都放在城外的险要之处,城内的反而是老弱病残。破安庆,就要从这里下手。安庆的险要首在北门外的集贤关。破了集贤关,安庆城一半到了手。次在菱湖石垒,菱湖石垒一下,安庆就是一座孤城。不出十天半月,即使外面不攻,内乱亦必自起。”

曾国荃插话:“集贤关我们打过几次,石垒坚固,更兼刘玱林凶猛异常,这块硬骨头不好啃。”

赵烈文微笑着说:“集贤关硬攻不能奏效,要采取另一种办法。”

“惠甫先生,你若帮我们破了集贤关,家兄一定重重保荐你。”曾贞干说。那夜,他亲耳听见六哥说过赵烈文。在他的心目中,此人是个奇人。

“保荐不敢。”赵烈文谦虚了一句,继续说下去,“集贤关的五千人,的确是安庆守兵的精锐,刘玱林也可谓长毛中的名将,但刘玱林的副手程学启和他的一班子兄弟,却有空子可钻。”

“程学启是个什么人?”曾国藩问。

“破集贤关就在此人身上。”赵烈文这句话,将曾氏兄弟的情绪大为提高了,“在下这几年在安徽,对此人颇有所了解。他是桐城人,咸丰五年在本省投的长毛。”

“程学启家里还有些什么人?”曾国荃问。他心里突然冒出一个主意:将程学启的家人抓起来,以此来要挟。

“程家启家里没有人了,他从小父母双亡。”

“呵!”曾国荃很失望。

“父母死后,程学启靠乞讨糊口,在下九流中长大,混得了一身好武艺,在桐城县里称王称霸,为非作歹,从县衙门到老百姓,个个都怕他。县太爷明里奈何他不了,便使了一个暗法子,用钱买通了庐江城里几个无赖。咸丰五年三月的一天,程学启过二十六岁生日,那几个无赖接他到庐江喝酒。喝到半夜,程学启酩酊大醉,无赖们将他的手脚死死捆紧,扛到江边,对着他的胸口刺了几刀,登时血流满地。无赖们见他已死,便一走了之。第二天凌晨,庐江城郊一个姓穆的老太婆到江边洗衣服,见一个全身是血的大汉在呻吟。穆老太婆吓了一跳,立即回家叫来儿子穆老三。穆老三把程学启背到家中,一进屋,他又昏死过去了。穆老太婆给他抹去血,洗净伤口,穆老三又拣了草药替他敷上。程学启醒过来,想起昨夜的事,万分感激穆家母子的救命之恩,当即认穆老太婆为干娘,与穆老三拜了把子。一个月后,程学启复了原,他知道自己的仇人太多,混不下去,于是干脆投了长毛。程学启有本事,打仗不怕死,很受陈玉成赏识,年年升官,现在已是监军了。程学启在贼中得了势,当年一班痞子弟兄都来投奔他,这些人大部分也当了官。程学启对任何人都不讲情义,唯独对穆家母子的恩德不忘。这些年给了穆家不少银子,但穆家不承认,可能是怕惹祸。”

曾国藩说:“程学启能知报答穆家的恩,可见良心尚未完全泯灭。”

赵烈文说:“正是大人这话。我想如果能够买通程学启,要他在内部发难,外面再配合,集贤关就可以破了。”

曾氏兄弟都认为这条路子值得一试,于是请赵烈文先去庐江找到穆老三,打听程学启最近的情况。

几天后,赵烈文从庐江返回,禀报曾国藩、曾国荃:“据穆老三讲,程学启近来心思颇不安定,叶芸来、张朝爵、刘玱林等人都是两广老兄弟,对他始终不能以心相待,监军当了一年多未得提拔,心中不满,又对安庆能否守住有怀疑。”曾国藩听后大喜道:“此人可用。”

三人一起细细商讨了半夜。

次日晚上,曾国荃带着彭毓橘、李臣典和赵烈文一起到了庐江城。经过一番威胁利诱,穆家母子终于就范。穆老三利用程学启给他的令箭,畅通无阻地进了集贤关外的第四个石垒,拜见义兄。

“程哥。”穆老三哭丧着脸说,“娘病势沉重,怕只有一两天日子了,老人家一天到晚念叨着你,想临终前见你一面。”

程学启说:“干娘恩德深重,论情理我应该去送终,但战事紧急,我离不开。这样吧,你拿两百两银子去,把干娘的丧事办得风光点。”

说罢,立即要亲兵去取银子。穆老三急了,说:“程哥,银子倒不在乎,你平日送的,我们都存在那里,娘是想见你一面。你无论如何都要去一下,骑马去,后天就可以赶回来了。”

程学启想了一下,说:“好吧,我这就去一趟。”

清早,两人骑两匹快马出发,安庆离庐江只有二百五十里,黄昏时便到了。穆老三将程学启带到老母的卧室。程学启推门一看,不见干娘,心中生了疑。正要发问,彭毓橘、李臣典手执大刀冲了进来。程学启情知不妙,忙向腰间拔剑,彭毓橘早已把剑抽走了。程学启愤怒地问:“你们是什么人?”又转过脸去责问穆老三,“老三,这是怎么回事?”

这时,曾国荃身着正四品道员朝服从门外迈进。程学启惊问:“你是何人?”

曾国荃哈哈笑道:“程将军,久仰了!”

穆老三忙说:“程哥,这位便是湘勇吉字营统帅曾九爷。”

程学启又惊又惧,转身就要出门,穆老三一把抓住:“程哥,曾九爷特来见你,有要事相商。”

程学启见门已关,料想走不脱,只得站着不动。

“坐下,坐下好说话。”曾国荃脸型五官全像大哥,唯独两只眼睛细长,一笑起来,就成了两根线。程学启极不情愿地坐下,心像鼓槌样跳个不停,见曾国荃并无恶意,才慢慢平静下来。

“久闻程将军艺高胆大,恩怨分明,是个真正的大丈夫,只是出于不得已才屈身事贼,家兄和我深为程将军惋惜。”

程学启仍在莫名其妙中,不知这个死对头要干什么。

“程将军,你堂堂一条汉子,何必要顶个贼名呢?”见程学启不开口,曾国荃继续说,“家兄久慕程将军大名,特要我用此法将将军请来,想你不会怪罪。王师围安庆一年多了,各路援兵正源源而来,陈玉成的人马被陷在挂车河以北,不得南下一步,李秀成的南路已退回苏南,安庆不日即将攻克。闻程将军在长毛中备受两广老贼的欺侮,甚不得志,何不反戈一击,弃暗投明呢?”

曾国荃盯着程学启,眼中那股凶杀之气与大哥一模一样。程学启心中又紧张起来,暗思:原来是要我投归朝廷,看来今日不答应是出不了门,好汉不吃眼前亏,不如假意应承下来。

“曾九爷,今日能在干娘家里见识你,真是幸会。我也早闻曾九爷是个英雄,果然名不虚传。我投长毛,的确也是万不得已。我的祖父,也是桐城县里有点名气的秀才。我常想:今后死了,还不知在阴间如何见我的祖宗。我早有投奔朝廷之心,只是没有机会。不知曾九爷是要我现在就跟你去呢,还是回去后率人来归?”

曾国荃说:“如果程将军真心归顺朝廷的话,朝廷仍会真心相信你,你这次先回去,遇有机会做内应。我们内外进攻,打下集贤关。我今天带来了一套副将官服。”

曾国荃转脸对彭毓橘说:“你把它拿出来,给程将军过目。”

当彭毓橘捧出一套簇新的从二品副将官服时,程学启眼睛一亮,尤其是帽子上那颗起花珊瑚顶,令他久看不止。尽管监军的官位也不低,但它究竟比不上朝廷副将的尊贵,程学启的心动了。

“程将军,这套副将官服暂存你干娘这里,待破安庆后,我为将军亲自穿上。”

“愿为九帅效劳!”程学启站起来,向曾国荃鞠了一躬,然后打马直奔安庆。

血浸集贤关

同类推荐
  • 尘封的密室·友谊协会里的陷阱

    尘封的密室·友谊协会里的陷阱

    《尘封的密室》 这是传闻中的闹鬼学校,有一个会跳舞的血骷髅出现在解剖实验室里:校长整日被幽灵追踪;地下室的玻璃窗上出现鬼脸;守夜人竟然是一位“死”去多年的将军……三剑客介入调查。《友谊协会里的陷阱》 欧阳先生被任命为友谊协会的副会长。自此,好运从天而降,大额的钱财与礼品向他扑来。可他却高兴不起来。协会办公室虽然设在他的家里,却从不允许他参加会议;总有大箱子在他眼皮底下抬进抬出。
  • 陌生人

    陌生人

    《陌生人》似乎和加缪的《局外人》血脉相承,但加缪的荒诞是世界的荒诞,吴玄的荒诞是自我的荒诞,而且自我比世界更荒诞。“我”对故乡的陌生感,“我”对女人的陌生感,“我”对自我的陌生感……吴玄打开了“自我”最为黑暗的内部空间,我即是我的地狱。
  • 倒影

    倒影

    本书为著名作家包光寒的中篇小说集。其中收录了《雪春》《女儿岛》《太阳鸟》《爱情解析》《倒影》等多篇中篇小说。小说内容趋向淳朴和节制,语言更接近刀刻般的礁石,没有杂草丛生。
  • 哈尔姆斯中短篇小说集

    哈尔姆斯中短篇小说集

    本书是哈尔姆斯创作巅峰时期的作品汇编,前30篇均来自他最有名的短篇小说集《意外》,第31篇是广为流传的中篇作品《老太婆》,其余四篇则选自他手稿中的情色小短篇。这部作品可以看作是了解、认识哈尔姆斯最好的起点,它短小精悍、幽默诙谐,充满了梦境一样的碎片。有日式漫画中的夸张与无稽,也有暴力与笑料。从题目《意外》就可以看出,整本书就是一个个生活中不经意间发生的故事,主人公们或坠落、或碰撞、或对视、或猝死。
  • 夏娲回归

    夏娲回归

    王晋康是当代著名的科幻文学作家,其作品风格苍凉沉郁,冷峻峭拔,富有浓厚的哲理意蕴,善于追踪20世纪最新的科学发现尤其是生物学发现。语言典雅流畅,结构精致,构思奇巧,善于设置悬念,作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是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很好的结合。他的作品常表现人类被更高级形式生命取代的主题。本丛书收录王晋康大部分经典短篇小说以及一篇长篇小说,是王晋康作品的精华集粹。
热门推荐
  • 凯少那一年初见

    凯少那一年初见

    据说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而我认为却不是。命运的改变,轮轴的转动,你无法预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 九纪仙明

    九纪仙明

    “这天啊,若敢压你,轰碎它便是”望着云层中不断翻涌的雷劫之威,林天低语到。
  • 仙民世界

    仙民世界

    “两万年前,我们的仙祖被迫离开了仙古世界,来到了这片蛮荒世界,成为了仙古遗民。”“而今天,两万年后的今天,我们要回到仙古世界,夺回属于我们仙祖的仙古世界。”“出发!”站在一艘太虚宝船之上,张锋慷慨激昂地说道。在他身后有成千上万艘的宝船,漂浮在被称为界河的虚空之中,随着张锋的一声令下,所有宝船都动了起来,跟随着张锋的太虚宝船,向着传说中的仙古世界驶去。
  • 雄汉再起

    雄汉再起

    每个人都有个三国梦,当然我也不例外,我读史书读到光武中兴时,激动异常,读到东汉末年的时候,就叹息不已,我一直在想如果在东汉末年再出现一位扶大厦于将倾,解黎民于倒悬的汉室宗亲,使大汉得到延续,那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啊。三国是一个热血的年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是一个视人命如草芥的年代,同时也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这里良将如云谋士如雨。一首临江仙唱尽了多少英雄往事,有让人脍炙人口的也有让人厄尔惋惜的故事情节,故此我对三国情有独钟,不忍舍弃。我读了好多三国类的作品但是我发现了个问题,就是大多数人都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使一些历史上很出色的良臣猛将得不到重用,使我很惋惜,故一时手痒,挥笔写下此文,小弟是第一次写东西,希望各位路过的高人前辈多多指点一下小弟,小弟在此不胜感激。谢谢。
  • 天诛神迹

    天诛神迹

    来自艾拉诺帝国的皇子到底为何被困荒岛?失忆的他会不会冲出这个牢笼?复仇之路又何去何从?!各怀心机的强国首脑,阴谋与血案并存,他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得到上古四大神兽,还是有更大的目的?皇子默的杀父仇人终于出现,而这一切的诡计谜题都被一步步的解开......
  • 念天者

    念天者

    我......出生时右手骨折,再一次冒险中得到了......从此,我的命运完全被改写了......
  • 韩娱之希望

    韩娱之希望

    一本很简单的韩娱,没有那么多尔虞我诈,也没有那么多爱恨情仇,男女纠葛,有的只有淡淡的温馨,浓浓的爱情。本书单女主,永不暧昧后宫。。。。
  • 宫,美人玉妃

    宫,美人玉妃

    南柯一梦,似梦非梦,前世有缘,穿越成妃。我,二十一世纪大学生,一场意外,我穿越了,穿越到一个不知道名字的朝代,成了皇上的宠妃。宫深似海,人心难测,暗藏杀机,布满陷阱。昏庸皇上,信奉道教,不理朝政,炼丹成瘾。道士献计说:“用幼女的经血炼丹,可以壮阳,可以长生不老。”为了长生不老,皇上不惜牺牲宫女的性命。宦官当道,霍乱朝政。投其所好,收罗天下奇物,献媚皇上。宫女是什么?宫女就是皇上的奴隶。有人给皇上献上一只乌龟,后来乌龟死了,饲养乌龟的宫女们知道,她们的命没有乌龟的命值钱,与其等死还不如起来反抗。受压迫的宫女们决定联合起来刺杀皇上。这次宫变失败了,十几条无辜的生命死在皇后的手上。我就是其中的一员,我想挽救每一条生命,可是我没有那个能力,我无法改变历史。等我梦醒之后,我才知道,我就是一个历史的看客。我就是我,我扭转不了乾坤。本故事纯属虚构,想看的,就当看一个少女做了一场梦。亲爱的读者:兮兮是新人,也第一次写穿越文,没有经验,写的不好。兮兮非常珍惜读者和老师的批评,点评。第一人称,对一个新人来说,真的是很难驾驭,我现在已经写十多万字了,如果现在改成第三人称,工程量很大。我想,我把文文写完,永远免费给读者看。就当我练笔了。下一篇文,兮兮会尽最大努力,不让亲们失望.
  •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职场智慧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职场智慧

    如果你希望自己成为卓越的领导者,有些原则是必须遵循的。本书围绕口才艺术、交际智慧、处世风范、心理攻略、用人之道、人格魅力、创新精神、生存哲学等几个方面,详细系统地讲述政府机关干部、企事业领导必须遵守的91条职场法则,辅以真实、典型、新鲜、趣味、可读性强的真实案例。
  • 让我抱你一次

    让我抱你一次

    每个人都是这个故事的主角,暧昧不近不远的关系总让人难过,于小阳做着爱着。亚明是闪闪发光的,她被他照亮而满足,他却从不为她停留。他挥霍了她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