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38700000017

第17章 基因上的变与不变

吴仲义

自然选择有两个非常不同的层次:第一,把不好的突变丢掉(汰新留旧);第二,以新的好的突变取代既有的基因(汰旧换新)。

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每一种生物的传家百科全书。物种如何成长、生育、饮食、代谢、防御,全在这本传家字典里订的一清二楚。在人类群体中,那些拥有一模一样“传家字典”的孪生子,在身高、体重甚至性格上都非常相似;而拥有相似“内容”的传家字典的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之间,也能看到彼此特征的影子,这就是遗传的强大力量。

因为每种生物家族里成员太多,所以这本“遗传宝书”还得每代复抄几次,各家拿一份。在抄录过程中,多少总会有失误(遗传上的字眼是突变),每家版本也因此略有不同。在一万代之后,各家的行事律法恐怕就颇有差异了。而一万代在演化历史上仅是一瞬间而已。差别累积到一定地步,就连求偶生育的做法都不同了。这就是演化学上讲的生殖隔离。变化到这种地步,不同“家”就算是不同种了。我们现在若是要看人、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与猕猴之间的亲缘关系,只要把各家的传家宝书拿出来对照对照就是了。你猜人与黑猩猩的DNA序列差了多少?这两个版本每1000个字母仅有12个字母不同(1.2%说来不多,但是这个版本30亿个字母里算来也有3600万个不同。加上有些地方是整段漏抄或是章节颠倒,读者绝对不会看了唐诗以为在念宋词)。人与大猩猩的差异大约是1.5%,与长臂猿是3%—4%,而与猕猴就有7%了。所以看了这些宝书之后,你大概可以接受人与黑猩猩过去是一宗的讲法了吧!我想你也可以继续回溯至大猩猩、长臂猿、猕猴等等以此类推。我们的DNA复制每个字母大约会有1亿分之一的机会出错。从1亿年前(大约是哺乳类动物兴起的时间)到现在,若没有自然选择把有害的突变筛选出去,我们的DNA很早就是一堆废物了。自然选择有两个非常不同的层次:第一,把不好的突变丢掉(汰新留旧);第二,以新的好的突变取代既有的基因(汰旧换新)。绝大多数的突变是有害的,因此,自然选择的作用通常是汰新留旧。一般生物科普文章里提到的自然选择指的则是第二层含义——汰旧换新。达尔文物种原始论所提出的也是汰旧换新狭义性的自然选择(以下自然选择指的是狭义性的)。自然选择的力量与效应可以是非常巨大的。

自然选择万能论的最大弱点可以从鼓吹这点最力的一本书的书名看出来——《都是基因惹的祸》。这本书谈贪心、外遇、酗酒、好色等等,而且是从这些征状的基因谈起。同样的,每一本自然选择万能的书也全是从基因谈起(这是因为自然选择运作的对象是基因)。既然大家都谈基因,再从基因回来谈自然选择,你一定认为自然选择万能论者手上不知有多少基因可以用来分析——酗酒的基因、好色的基因不一而足,对吧?答案是一个也没有,这些基因都是虚拟的。读者也许觉得笔者吹毛求疵,知不知道基因的存在真会影响我们对演化的了解吗?

自然选择运作的对象是基因、个人、还是群体?假定有个突变基因,能使成年公鹿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让群里非亲非戚的幼鹿先食,这个鹿群一定能比别群蓬勃发展。可惜这个利它行为的突变在它自己的族群内几代就会消失。道金斯所著《自私的基因》强调的就是,个体或群体好坏并不重要,自然选择只看对基因有没有好处。偶尔利它行为也会在自然界观察到,这是嫡系自然选择(kin election)的结果。以族群遗传法则而言,牺牲自己救三个兄弟(或九个表兄弟),从基因的角度来看是行得通的。

既然基因是自私的,是自然选择的单位,那么从基因的结构来研究自然选择应该比从形态、性状、表征来探讨更直截了当才是。这类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1968年日本的木村资生(M.Kimura)提出的“分子演化中性说”成了研究基因演化过去30年来的主流。中性说的中心主题很简单:决定DNA演化的力量是突变,汰旧换新的狭义自然选择是很次要的因素。这对自然选择万能说看来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可是也不完全如此。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基因变异很可能只有一小部分是跟种与种之间的功能分歧有关。

前面提到人与黑猩猩的DNA有3600万的“字母”不同。如果只有3万个字母决定两个种之间的功能、形态、行为的分化,那么即使这3万个字母中的每一个都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就整体3000多万个变异来看,自然选择的力量也好似微不足道。自然选择的重要与否完全视你所感兴趣的基因来决定。

作者简介

吴仲义,美国芝加哥大学生态与进化学系主任,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所长。长期以来,他十分热心国内进化生物学的发展,为促进中美国际学术交流,培养我国在进化生物学方面的人才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005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心香一瓣

什么是遗传?作者运用精妙的比喻,对基因、突变、生殖隔离、自然选择等有关概念进行了介绍,使文章读起来引人入胜。

作为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体现了自然选择的力量。自然选择使物种由低级到高级一步步进化,越来越适应自然,但也可能使物种原有的不利性状遗传下去。

而且,自然选择虽然受制于一定的遗传规律,但它对基因的影响仍具有非常大的偶然性,所以,作者在文末说:“自然选择的重要与否完全视你所感兴趣的基因来决定”。这种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共同作用,使得“适者生存”成为物种进化的一条永恒的规律。

同类推荐
  • 王汶石文集(第三卷)

    王汶石文集(第三卷)

    本书收有中篇小说《阿爸的愤怒》、《黑凤》;剧本《边境上》、《复仇》和诗词《毕业歌》、《太阳一出满山红》、《黄河恋》、《有我后来人》等。
  • 在屋脊上行走

    在屋脊上行走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是毛泽东的话。感谢生活是所有从事文学艺术创作者的切身感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理想,很难做到感同身受。而当一个写作者真正具有了这两种生活的时候,他的感受就具有了天然的真切、哲学的思辨、刻骨的铭记,是多姿多彩的生活,让《在屋脊上行走》在记录生活的主人公们艰难行走的同时,《在屋脊上行走》折射出了他们所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我感谢生活。
  • 有幸集邮

    有幸集邮

    《王宏伟有幸集邮》是“王宏伟系列集邮图文集”的第一部,为《中国集邮报》资深记者王宏伟2005年创作的集邮图文作品汇集,由《记者调查》、《特别报道》、《人物春秋》、《邮界新闻》、《邮海指航》、《封片简戳》、《邮展殿堂》、《学术探究》、《甘苦心知》等9个部分组成。
  •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小事物语(读者精品)

    小事物语(读者精品)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回家人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热门推荐
  • 特工之王楚雪传

    特工之王楚雪传

    楚雪的梦想是高中毕业后进入特种兵大队,可惜阴差阳错之下,他的梦想被打碎,以学生的身份成为一名国家安全调查局的一位秘密特工。从此他的人生路进入一个铁血与柔情交集缠绕的绚丽灯光中,在九死一生的血海中杀出一条波浪壮阔的舞台!
  • 量子鬼怪

    量子鬼怪

    学生关耳误入量子科学家的居所,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一步步走进了光怪陆离的鬼怪世界
  • 雪祭紫夜

    雪祭紫夜

    他无法在生活中追寻自己解释的一切,所有执念,关于亲情,爱情,友情。孤注一掷,只是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离不弃。
  • 葬天之焰

    葬天之焰

    坠天地狱,葬天之龙,扶摇纵晴空,俯视亘古大陆!
  • 惘风

    惘风

    风是天地的吹息,或写意或轻松,但她也能带来迷茫,千古的英豪为何来到这家小店?这家看似平凡但又神秘的小杂货店里有个奇怪的店长他自称能办到任何事,但只限有缘人。。。。迷惘的风啊,要往哪吹呢?
  • 生死玄道

    生死玄道

    我是谁?我怎么是从墓里面出来的?这里是哪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死亡诅咒又要爆发了。修炼,升级,我才能生存。
  • 论娇花的养成

    论娇花的养成

    新人开坑,大家多多关注Y(^_^)Y有很多以我同学为原型的人物
  • 做人要放下“架子”

    做人要放下“架子”

    从一定意义上讲,放下“架子”,就是自己解放自己,就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一个人真正放下了“架子”,就会真正正视现实,在人生道路上就能多几分清醒,就能给自己带来缘分、带来机遇、带来幸福!放下“架子”即智慧,放下“架子”即欢乐,放下“架子”即财富。欧阳吉强所著的《做人要放下架子》以鲜活的案例,告诉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那么请放下“架子”!
  • 江湖进行曲

    江湖进行曲

    每个人都有一个江湖梦,就想写写一个武侠。
  • 苍穹之剑尊

    苍穹之剑尊

    万年前的,神王破空神游,众神发动神变。与此同时,一直受神族欺压的人类中无数强者纷纷现身。奈何即使神王离去,众神的力量依旧不是人类可以抗衡,直到人类发现那个神界的最高机密。在付出无数强者之后,众神陨落。当时人类至强者战无极坐上了神王之位:冰封王座。岂知,就是这一时之为,为人类带来一次又一次的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