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21000000015

第15章 文化概论(13)

关于“牛首慈云”来历,佛门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佛祖释迦牟尼云游四方,讲经说法。当从普陀山、九华山、五台山、峨眉山来到牛首山时,突然霞光万道,满山一片金红。西天寺众僧十分惊奇,出门观望。只见一位僧人披着袈裟,双耳垂肩,头上长满了大大小小肉疙瘩,放着光芒。他面目慈祥,满脸微笑,双手合十,口念阿弥陀佛,说吾乃天竺国人氏,到处云游说法,今日来此宝山,拟开坛讲经,不知众位师傅意下如何?”众僧一听是佛祖驾临,便匍匐跪拜,并请入斋房献茶。

释迦佛喝完一杯清茶,住持僧又下去端。茶房说:“不巧,今日水用完了,请住持马上派两个人下山去担水。”住持僧不好意思地空手进人禅房,释迦佛似看透了他的心事,忙说:“不要紧,我会帮你们的。”随即打开宝瓶,用中指轻轻一点,甘露水便洒遍牛首山,从此遍山有了泉眼。

佛祖在西天寺讲经九九八十一天,使众僧大彻大悟,慕名前来听经的善男信女更是络绎不绝。临走时,为感i射众僧及信众诚意,佛祖将随身佩带的一个玉石香炉留作纪念,经手指轻轻一弹,那小巧玲珑的香炉便落在了半山腰万佛阁寺前,化作一个玉石兽。玉石兽毛色光亮,双眼圆睁,海口大张,虎虎有生。它面对着寺前的椿树沟,无论白天黑夜都从嘴里喷出清香烟雾。烟雾袅袅不绝地顺着椿树沟弥漫到大寺沟,从大小西天所处的两个牛首山主峰腰间缭绕于观音台寺,恰似茫茫白云,人们就把白色清香烟雾称作“牛首慈云”。

实际上“牛首慈云”则是一种自然景观。

牛首山群峰林立,高耸人云,西麓紧靠黄河。黄河在这里绕了一个弓形大弯,形成许多大小湖泊和草滩,加之黄河两岸一望无际的农田,都为水汽蒸发提供了条件,也使牛首山形成了小气候区。每当晨曦初露,旭日东升之时,只见那白色烟雾透过万道霞光,如纱似绢地铺向山巅。那山峦在霞光辉映下恰似峰峰镀金,壑壑抹黛,远远看去,宛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随着太阳逐渐爬上山头,那蓝莹莹的山峰被淡云薄雾缭绕,显露出“重峦叠巇势撵云,崖阁参差映日曛”的景色。清代诗人金蔚堂写过一首名为《牛首慈云》的诗:“触石凌空布锦文,侧峰横岭其氤氲。欲知法雨频敷处,试看苍山一段云。”

诗的深邃意境和内涵,吸引着游人登上大小西天去领略“风清而纤尘不到,月上而石砌玉明。慈云出而峰峦增翠,法雨过而岗阜重青”的美景。故而,山寺中有副对联寺院有福清风扫,山门无尘慈云封。”每临此山,游人方能明了“牛首慈云”的真面目。

牛首慈云景观的绝妙之处还在于“慈云航渡”。牛首山有主峰两座,一曰武英,一曰文华。武英峰上有大西天寺,文华峰上有小西天寺,两寺相距约500米。文华峰南侧有观音台,是牛首山的次高峰,峰顶有观音台寺。三座山峰以武英峰最高,海拔1781.5米,文华峰次之,海拔1677米,而观音台海拔只有1250米。当然,面对其他建筑,观音台寺算是高高在上了,“慈云航渡”景观就出现在这里。

茫茫云雾从大小西天的山腰间,顺着大寺沟缓缓向观音台流去,把观音台围成一个云海孤岛。此刻,若站在观音台寺的山门前,看云海浮动,似乎站在一条大船的船头。当仰望悬挂在云雾中的小西天时,会觉得自己是在向小西天航渡,而遥望大西天又似向大西天航渡。此刻,若站在小西天寺放眼群峰,而那些露出云端的峰顶,又如点点小舟在慈云中航渡,仿佛要把佛家弟子引向西方圣界。小西天寺中有一个门楣上刻着“佛海慈航”四个砖雕大字,意境与“牛首慈云”之美景有异曲同工之妙。西天寺中又有一个门楣上刻着“云峰妙巅”四个砖雕大字,大概就是对牛首慈云景象一个恰如其分的注脚吧!

胜金雄兵胜金关位于中宁北山南麓、卫宁平原中部丘陵地带,是中卫、中宁分界点。关北山峦起伏,沙丘纵横;关南黄河滔滔,像一条白色的玉带蜿蜒东下。包兰铁路穿山而过,卫(中卫)青(青铜峡)公路傍关横贯。关城下面有一座隧道,洞口陡峭石壁上镌刻着“胜金关”三个遒劲端庄的大字。这里山河阻隔,雄关要隘,自古兵家扼守,又是着名古战场。

明代弘治六年(1493年),西路中卫参将韩玉在关西修筑城池。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重修。关城依山傍水,雄踞腾格里沙漠东南沿。路通一线,扼银川至中卫咽喉,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清朝《乾隆中卫县志》中,载录周守域《胜金关怀古》诗一首,描写了这座雄关的地理位置和险要形势:“云茫茫,峰兀兀,雄关崛起势滗举。北有沙漠之纵横,南有长河之滂淳。银川到此启管键,襟山带水不可越。”1226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铁骑,经此关隘挥师东进,南涉黄河九渡。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秘不发丧,又北上攻下兴庆府,即今银川市,灭了西夏。元代在胜金关以西设应理州,明清两朝均以重兵扼守。

明王朝与蒙古民族矛盾比较突出。胜金关是北方蒙古游骑入侵宁夏的四条主要通道之一。弘治年间,中卫参将韩玉修筑胜金关,目的在于防御贺兰山西部蒙古骑兵入侵。弘治以前,蒙古部族骑兵时常窥伺南侵,入塞劫掠,少则出动五六千人,多则一二万人。至嘉靖年间,一次竟出动十几万人。中卫城以北的卫宁北山,沟宽岭秃,对蒙古骑兵入侵阻碍不大,特别是自镇关墩至胜金关近50公里,蒙古游骑不时出没袭扰,甚至抢掠中卫城郊。那时,百姓耕牧必须成群结伙,手持兵器。成化年间修筑了一条由甘肃靖远经中卫、中宁,北上接贺兰山的长城烽燧,约240公里,还在各口隘要点矗立烽火台,遇有敌情白天点狼烟,夜间举明火,在千里边防线上依次传递,迅速报警,用以抵御蒙古游骑的威胁。中卫是宁夏的军事重镇,胜金关周围的堡寨、关隘则是西路驻军的重要据点。据《嘉靖宁夏新志》载,明代西路中卫驻参将,拥有步兵、骑兵达7641名。

胜金关还是清代平定新疆、青海的军运枢纽。清初平定青海罗布丹津和天山北路厄鲁特部之乱;乾隆年间平定准噶尔等反清武装集团,胜金关均为历次战役中清军重要的进军路径和军械粮草运输线。清朝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一月,皇太子胤稹即后来的雍正皇帝,曾亲率大军由北京出发,兵分三路进军青海。翌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大军到达今中宁县枣园堡,随后由胜金关经中卫至甘肃永登县,开赴安西。同治年间,西北地区燃起了回民反清斗争熊熊烈火,胜金关、石空堡一带是清军和回军反复争夺之地。回军曾奇袭胜金关,数次攻占这座关城。据民国《朔方道志》载:“胜金关为县北雄关,然其地三面受敌,一面临河,无险可恃,似属绝地。”同治四年(1865年)正月,金积堡回军分路进袭石空寺、胜金关等处。战阵上清军守备鲁刚泰被斩杀,清军曹克忠部闻讯后决定弃中卫不援,乘回军不备突袭罗山,接着退兵宁安堡,即今中宁县城,威胁石空、胜金关等处回军的侧翼。同年秋,回军击破胜金关,全歼守军,主力进驻关西雷家沙窝,准备相机攻占中卫城。雷家沙窝距中卫城只有22公里,此时的中卫城东关已被回军先遣部队夺取并放火烧毁,但回军不明虚实,中了清军“空城计”,最终放弃中卫城,自行撤退。同治五年(1866年)闰五月,陕西回军首领白彦虎所属的马正和、俞彦禄、毕得材等部,以轻骑日夜兼程奔袭定远营,即今阿拉善左旗巴音浩特。蒙古阿拉善王根据当地沙漠大、水源少的地理特点,以重兵扼守沿途水道,并堵塞沿途水井。回军大队人马苦于无水,困在茫茫沙漠之中,被迫撤出。这支沿贺兰山西麓南下绕出沙漠的回军,乘清军不备突袭胜金关,歼灭守军,清军守将梁生岳提督幸免于难,只身逃回广武营。而胜金关清军尸骸累累,两年之后方由清军统领黄鼎掩埋。仅一河之隔的清军提督曹克忠收容胜金关败兵,由恩和堡退至宁安堡,继而退至盐茶厅,即今海原县城,旋即退至甘肃靖远县。

这次战役后,清军闻风丧胆。战报传到京城,同治皇帝十分震恐,命令曹克忠整编收容数营兵将,立即进驻胜金关,卡住通往甘肃、青海之路的咽喉要隘,随后又调集川军黄鼎部到中卫增援。

本来明代参将韩玉修建胜金关是为防御北方鞑靼游骑入侵,此关因其地傍山临河,形势险要,便夸张地比喻该地胜过金徙潼关而得名。然而,后世许多战火在这道关隘上蔓延,一再验证着它的雄关地位和军事作用。“沙岗参错路重重,心醉西南只数峰。一色紫云三十里,飞来大地化狞龙。”这首诗表达了清代一位宁夏知府路过胜金关的心境,也反映了这一座雄关的镑礴气势。时代的列车在前进,胜金关早已变成通衢大道,令人不胜感慨。

黄河古渡黄河径流中宁县境68公里,水利开发历史悠久,引黄灌溉区人口稠密,经济繁荣。两岸居民谙熟黄河水性,自古扼“丝绸之路”关津孔道。境内最早黄河渡口为眴卷县码头,西汉时期设置。据北魏《水经注》记载,城在当时的清水河口以东。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薄骨律镇将军刁雍奉命在今舟塔乡黄河南岸设置船坞,一冬造船200艘,首开河套航运业之先。从此,在舟塔形成一个码头城镇,时称黑城。黑城背靠清水河谷,是原州大道跨越腾格里沙漠的一条近道,地理位置特别优越。唐朝在黑城南边设置丰宁城,作为黄河六城水运使的兵防要地,在接济北岸丰安军及河套各处驻军方面起了很大作用。明朝以后,黄河南汊淤塞,新建的宁安堡城取代丰宁城。据《乾隆宁夏府志》记载:“宁安堡当孔道,通商贩,其集市之盛殆与州邑等。”民国时期开通包(头)兰(州)公路,宁安渡设大船摆渡汽车,一直使用到1986年中宁黄河公路大桥通车为止。

宁安渡从西汉置眴卷渡算起,经历了2100多年,属于卫宁沿黄众渡口中最古老、最悠久者。明朝兵部尚书王琼描写当年军务的着名诗句有鸣沙古渡急钲笳,铁骑云屯晓济河。”鸣沙古渡的繁忙景象由此可见一斑。鸣沙渡始设于北魏,是扼黄河青铜峡上游一段航运业的州(县)级津渡,以眴卷渡着称。隋唐时曾在北岸设丰安县作为对应单位,鸣沙渡沟通“丝绸之路”和河套航运,连接环庆大道,商务繁华,是卫宁黄河南岸的经济文化中心。

中宁境内的宁安、鸣沙两处渡口,相距仅20公里,都是州(县)级军政单位所在地。在“丝绸之路”上还有许多黄河渡口,如广武渡,曾是灵州通往凉州的捷径;黄羊湾渡,是南通中卫宣和堡的捷径。羊皮筏属于这一时期最古老的渡河工具。

芦沟烟雨曾是明代“中卫十景”之一,1933年中卫、中宁分治后,遂为“中宁八景”之一。

沿跃进渠顺流而下,到渠口农场西部的明长城脚下,可以看到一个清澈透明的小湖泊,这就是明清时期闻名于世的“芦沟湖”。芦沟湖北面是羊头山,山脚下有寺庙。芦沟湖环境幽雅,风光秀丽,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建避暑宫于附近。芦沟湖曾是一个水面十分辽阔的大湖,四周长满杨柳树、沙枣、红枣等各种树木,而白杨、垂柳最多。这些树木把湖水重重围住,俯视则恰似一块镶边的明镜。白杨的挺拔,垂柳的婀娜,湖面的波澜,绿茵的幽雅,自然倍受人们青睐。盛夏傍晚,芦沟湖岸上树木远远望去翠绿一片,乍看像一团烟雾,此时天际的云朵披着五彩霞光扑向湖面,泛出层层金波,透过暮色像是镶嵌在深碧色玻璃框内,而天幕上的云朵时而像陡峭的山峰,时而像奔驰的骏马,时而像山坡上的羊群,时而又像装束艳丽的少女……似一幅流动着的国画,令人叫绝。清代中卫提督俞益谟《芦沟晚霞》诗云:“残角吟风晓弄奇,霞天归雁宿芦时。边城赤帜连三塞,天际红云覆九嶷。色照黄河波有艳,彩飞绿野暮相宜。方期光耀随朝现,何事西晖日影移。”

其实,芦沟湖景观中最负盛名的是“芦沟烟雨”。湖中长着大片大片的芦苇,每到芦花开放季节,被风吹落的芦花恰似漫天飘雪,煞是好看。而芦花落在水面上被风赶积一处,更似湖中堆雪。暖风晴日,湖中蓝天映白云,芦花荡雪波,成群的白鹭在堆雪般的芦花间嬉戏,野鸭、章鸡在碧绿的湖面上游弋……此时此刻,游人观赏着“雪”景,沐浴着暖风,心中遐思油然而生。若遇蒙蒙细雨天气,水生烟,树罩雾,山影朦胧,树影摇曳,亭台楼阁,寺庙殿宇,田园村庄,一切皆在诗情画意之中。明代《嘉靖宁夏新志》佚名诗云:“芦花飞雪涨晴漪,烟雨溟蒙坐益奇。点点白区鸟深处浴,扁舟遥动五湖思。”

清朝道光《续修中卫县志》载有胡官升《芦沟烟雨》诗作一首:

暖风晴日草如茵,景入芦沟总是春。

夹谷娇莺留醉客,隔山啼鸟唤游人。

杏花带雨胭脂湿,杨柳含烟翡翠新。

愿得琴书身外乐,海鸥洲鹭自相亲。

旧时,李元昊建有避暑宫一处,现从残迹中可辨认当年宫殿、庙宇、亭台、楼阁的基址。原有的芦沟大湖也变成了如今的小湖泊,存有泉数眼,水源、林荫已成牧羊人饮畜和乘凉所在,湖旁的菜园子里种蔬菜、玉米等,四周长满柳树、红枣树、沙枣树等,蒲草茂密,生机勃发,多少还有点当年世外桃源的味道。

隋唐秧歌隋唐时期,中宁川区得到开发,经济发达,黄河两岸同时设县,即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设置丰安县,属灵武郡;开皇十九年(599年)置环州,辖鸣沙等县。这里是丝绸之路上内地同西域交通的要道,民间艺术也得到融合和繁荣。逢年过节,民间社火闹得红红火火,隋唐秧歌便是流传在鸣沙曹桥一带颇具特色的社火形式。

隋唐秧歌又叫“跑大场”,起源并流传于恩和镇曹桥村。相传,隋朝末年奸臣当道,朝政腐败。唐王李渊及一些有识之士秘议谋反,不料消息走漏,朝廷下令缉拿。万分危急之时,一位谋士建议唐王一行扮作秧歌队,于元宵节燃放花灯之时逃出京城……后来,唐王成就大业,便将这次出逃的情形编进了秧歌,从此年节中表演并流传于民间,俗称“隋唐秧歌”,民间艺人李兴成、蒋汉清系本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隋唐秧歌有独特表演形式。表演者由六男四女组成,身着古装,分别扮作唐王、娘娘、大臣、宫女、武士等,其中“唐王”为秧歌队指挥,左手擎万民伞,右手拿“虎撑”,大臣手执拨浪鼓和响铃,另有一支5人的打击乐队。表演者在鼓点节奏下交替走“圆场步”和“便步”,跑出四门斗地、十字穿花、羊盘肠、双蒜辫、单蒜辫等队形。演员步伐随鼓点变化,不同角色随队形变换分别展示固定表演动作,如武士多做“赞步云手”“扑步拍地”,侍女多做“踏步半蹲”。唐王、大臣的飘逸沉稳,武士动作的干净利落,侍女的轻巧妩媚,充分显现出传统戏曲韵味。通常,秧歌队吹、拉、弹、唱样样皆备,白天表演秧歌、拜年,晚间唱折子戏。

同类推荐
  •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天文历法

    古老的中国天文学从萌茅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从天象的观测到宇宙起源的探讨,还是从星象的占卜到历法的推算,都凝结了中国古代人民辛勤的汗水。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今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有世界上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早的日月食记录、早的彗星记录等等。在历法方面,自秦汉以来,中国出现了一百余种古历,实属世界罕见。《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天文历法》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天文历法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古人眼中的天地、奇异神秘的天象、星象和占星、古代历法、杰出的古代天文学家等。
  • 中国起名100法

    中国起名100法

    一个人的姓名,除了具有区别社会成员的身份符号作用之外,还有言志、抒情、寄托、兴思、描摹、纪实、艺术、审美等功能。人一出生,都各被赋予不同的名字。名字是人一生的财富,名字既是代表具体个人的一种符形标志,同时又是向周围传播信息的主要声音载体。当名字成为生命、生活的一部分时,其一言一行,言谈举止,总会自然联想到自己名字的寓义,这就是名字对心理、对个人成长的积极的暗示。一个响亮优雅、有品味的名字、有利于社会交往,提高亲和力,增强人际关系,有利于事业的发展。一个吉祥的名字,对于一个人的健康、婚姻、人缘、幸福都十分重要。
  • 天津老俗话

    天津老俗话

    《天津老俗话》就将这些流传于天津民间的各类老俗话汇集起来,在记录其内容的同时,深入发掘每句老俗话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写出俗话所涉及的人物、事件,特别是与其相关的动人故事。
  • 晋中精神

    晋中精神

    本书以2012年在晋中地区开展的“晋中精神”大讨论为背景,全面详细的记录了社会各界对“晋中精神的”的概括精华:明礼诚信、开放包容、艰苦奋斗、唯实唯先。全书体现了晋中人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明天的美好期待。
  • 天水八拍

    天水八拍

    天水是一座有着两千八百年建城史的老城,这里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相传人文始祖伏羲就诞生于此。伏羲始演八卦,拉开了人类洞悉宇宙机密的序幕。古人曰,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诗人叶梓以细腻的笔触,沿袭八卦生六十四卦的体系,用抒情的笔调写下了老城天水的六十四篇文章。这些文字共分八辑,每辑八篇,相当于一爻一文,涉列了老城的风土、人情、美食、工艺、歌舞、名胜,既是一册天水人文手册,更是一曲唱给加速度的时代里的哀婉挽歌,呈现出缓慢的优美与温情。
热门推荐
  • tfboys之雨中的诺言

    tfboys之雨中的诺言

    清晨的雨,伴随了思念你的眼泪,一滴一滴落下;却不知是泪,还是雨。雨越下越大,思念越来越多,就像那雨滴般,密密麻麻的洒下。每当时光交织,就成了说不清的思绪;我却只有那段回忆。感觉梦醒了,感觉又却被困着,只因这一切都成为你,时间是怎么了?
  • 异客记

    异客记

    “此间异客”多年以后当顾扬再度看到这四个大字时,心中百般滋味,只不过他重来没有后悔过。废话!该收的女主你都收了,那个男人还后悔?他怎么也想不到从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开始,命运的齿轮已经在快速的转动。
  •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近现代卷)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近现代卷)

    以风趣的语言将世界历史分为:上古部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中古部分:封建社会与基督教的千年;近代部分:西方世界的兴起与支配地位的形成;现代部分:世界大战、冷战与全球化。在这其中,又对各历史时期的著名人物和著名历史事件进行了客观评价,评价并不囿于固有的历史观点,而是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对他们的历史行为和人生轨迹一分为二。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龙玥惊魂

    龙玥惊魂

    他“高丽国”的世子殿下,她大宋国丈大人的养女。她很爱他,可他却执意要寻找小时候的她,当一切真相大白时,她早已失去了记忆忘记了他,他要将她带走,可她却说,“我是你的弟媳,请殿下自重。”皇上寿辰上南宫琳玥凭着‘蝴蝶仙子舞’一舞倾城,皇上封她为月贵妃,翌日的封妃大典上唯独不见了主角,皇上暴怒,南宫琳玥就算你逃到天涯海角朕也要把你抓回来。*******************************却不知琳玥在逃婚途中落入了李怿的魔掌。李怿挑起琳玥的下鄂轻哼一声,“原来李希在乎的人是你,他越是在乎的人,我越是要毁掉。”琳玥恐惧的看着他一步步向后退......他邪媚的笑着欺身而上更是无情的撕毁她的衣服,在她身上留下他专属的痕迹......他夜夜折磨她只为了他心中多年的恨,却不知他的一颗心在慢慢沦陷......********************************一年后,李怿救了中毒的琳玥并挑断了琳玥的手筋,废去她的武功,让她忘记所有只为将她强留在身边。当李希再次找到琳玥的时候,她却和他的二弟李怿在一起。李希拉着琳玥的手说道:“琳儿跟我走。”哪知琳玥却甩开了李希的手,“我认识你吗?”他使劲摇着琳玥的双肩,“琳儿,我是李希,是你最爱的人,难道你忘了吗?”李怿笑着说道:“没想到世子殿下居然对你的弟媳感兴趣。”琳玥失忆了而且还嫁给了李怿,李希如雷轰顶,他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李怿突然大声对琳玥说道:“南儿,他就是挑断你手筋废去你武功之人,你快杀了他。”琳玥拿起剑就向李希刺去,李希见琳玥真的要杀他心如死灰,他没有还手,任琳玥的剑刺进他的胸膛,顿时血流如注,可李希苍白的脸上依旧保持笑容,能死在琳玥手上此生无憾......
  • 都市逍遥兵王

    都市逍遥兵王

    为了寻找武林大爆炸的秘密,顾清回到了杭城,阴差阳错地多出了一个三千岁的外星人未婚妻。都市生活真的精彩缤纷,且看绝世兵王在和妹子们玩耍的同时,一步步走向巅峰!
  • 左手之约,右手之定

    左手之约,右手之定

    缘之存在,心若之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青春,你好!再见!

    青春,你好!再见!

    苏洋说谁的年少不轻狂?她的青春就是一步步狂过来的。凌沐笑笑,我的青春就是看着你一步步走到我心上的。
  • 如果下辈子,别爱我

    如果下辈子,别爱我

    一次次的被爱利用,他们的把戏,她看得穿,却无法揭穿,谁让她只是这场爱情博弈中的一颗棋子,但他,他们,都走错了这步棋,自以为的步步为营,结果却是满盘皆输;烟花落尽,说不出的悲怆与凄凉;若果有下辈子,别再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