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媒体,也有个人通过正常渠道对SOHO进行批判,曾有一份匿名信被交到现代城客户、媒体和业界同行的手中。作者在信中激动地指出SOHO是“明显违规违法”,甚至有些气急败坏地说:“但问题在于,一是为什么北京买家这样不成熟,甘愿受广告诱惑?二是有关部门为什么袖手旁观,容许违法违规,夸张宣传?”甚至当争论发展到一定程度之时,又有人质疑这是潘石屹精心导演的一次“炒作”,目的是推广自己的现代城销售。
任志强对于SOHO概念及产品的批判可以说是潘石屹在塑造SOHO品牌过程中最引人关注的事件。面对任志强对SOHO概念及现代城产品的质疑,并由此引发的争论,潘石屹应该作出怎样的回应,才能在消除质疑的同时提升自己的SOHO品牌形象呢?
潘石屹的战术
1.积极回应各种质疑
任志强的万言书出来两天之后潘石屹才从一位老总那里得到。看到信之后,潘石屹非常紧张,如果不能对任志强心中所提出的针对现代城的问题进行很好的解答,很可能引起SOHO品牌形象下降,进而影响SOHO产品的销售。潘石屹立即召开公司主要领导、设计部及有关专家的会议,对任志强提出的所有问题逐一咨询研究,进行答复。
之后,潘石屹花了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给任志强敲了一封长达5000字的回信,题目叫做《创新是需要勇气的——“二道贩子”给“菜农”的回信》。在信中,他对任志强给予回敬,对任志强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技术层面的答复。并且,潘石屹指出:我们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实质上都是观念上的差异。
对于,媒体及其他人对潘石屹的批评,潘石屹都看在眼里。
客观地讲,这次争论的确让SOHO现代城名声大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SOHO现代城的销售。因此,潘石屹也觉得大家对自己的口诛笔伐其实是在变相地给自己打广告。当然,对于一些恶意诽谤的行为,公司还是通过报纸向对方发出了严正的律师函予以警告,这种行为才被终止。
2.透过批评进行品牌建设思考
在争论逐渐平息之时,潘石屹也对整个过程进行了思考,他认为正是由于这种争论才让自己在SOHO品牌建设上取得不断地提高。潘石屹觉得有必要跳出孰是孰非的思维去回顾整个队SOHO现代城的批判过程,并从这个过程中总结品牌建设的有益内容。
于是,潘石屹组织人把这次批判SOHO现代城的重点文章言论都收集起来,集结成书,取名《SOHO现代城批判》,作为楼书免费发放,后来这本书被出版商看中,最后成了公开发行的正式出版物。
在策划制作《SOHO现代城批判》一书的过程中,潘石屹要求策划人员:不要怕潘石屹和任志强受不了,所有不同的声音都可以说,所有另类的设计都可以做。别人有意见我去解释,但要在超越语言限制的情况下,来讨论人和建筑、人和环境的关系。
一般的楼书都是将自己的楼盘吹的天花乱坠,而潘石屹却极其冷静地批评自己的楼盘存在的问题。潘石屹后来表示:“制造者只有不断地修改自己的产品,才能不断地生产出更好的产品。通过《SOHO现代城批判》,我们只是提出和思考这样的问题:房子到底应该怎么样?我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房子?
我们可能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可我们能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要允许不同的意见说出来,把所有的意见和评论都说出来才可能有正确的判断。”
坎外真经
1.认真对待批评
批评其实不是坏事,虽然批评大多逆耳,但无疑正是因为批评,我们才能更加看清自己的缺点,寻找到改进的方法,获得前进动力。一味的颂扬和夸赞,只能满足人的虚荣,并让人在这种虚荣中麻痹自己,走向堕落和毁灭的深渊。回看我们浩瀚的历史长河,每一个政治清明的朝代,必定是一个广开言路,良臣忠言进谏,甚至不惜直言犯上的时代,正是因为君王听得进这些批评,才能创造时代的繁荣;相反,每一个政治黑暗、腐化堕落的朝代,君王必定沉迷酒色、好大虚荣、不思进取,听不得半点批评。有过则谏、“闻过则喜”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批评对于我们进步的重要意义。
客观地讲,关于批评的价值,每个人都懂,但实际行动上,接受批评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有些人要么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要么意识到了也不愿付出努力,加以改变。而一旦没有了行动,所有的一切都将失去意义。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企业更应该重视来自外界的批评,不管是专家、同行、媒体还是顾客。美国商人马歇尔·费尔德就曾说:“那些向我埋怨的人是我的老师,他们纠正我的错误,让我天天进步。”只有认真对待那些批评,企业才能从中找出不足,实现进步。潘石屹在处理现代城批判事件的过程中,可以说给地产行业认真对待批评开了一个好头。他制作的《SOHO现代城批判》一书,超出了是非的纠缠,只是为了获得做出更好的产品的动力。
2.品牌建设必经坎坷
一个著名品牌的建立绝对不是一件易事。企业在塑造品牌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很多挫折。苹果公司于2012年8月成为世界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现在苹果品牌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但是苹果品牌在建设过程中也绝对不是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众多坎坷和困境。
1989年,苹果在设计Macintosh的便携式集成键盘时,轨迹球(1鼠标的衍生物)和单色液晶显示器640×400分和40MB的硬盘重量竟然为7磅,这是一个沉重的代价,让每个产品都损失了6500美元,后果相当严重。还有MacOSX系统,其在2001年发布第一个版本存在者许多错误。2007年,苹果电视被认为是DVD的杀手。因为电视盒扼杀这些互联网公司所提出的相同的功能,所以苹果电视的许多功能都不能使用,这会让销量大减。2011年,苹果与三星爆发专利大战,然而法院却驳回了苹果关于禁止三星使用的申请。从2010年开始的苹果与唯冠的IPAD商标之争更是耗时长久,甚至一度影响苹果品牌声誉,最终苹果已败诉,并赔偿6000万美元而结束。不过苹果并没有在这些坎坷面前倒下,而是通过努力在一次次的坎坷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
中国的很多知名品牌,比如联想、海尔、阿里巴巴等等,在品牌建设过程中也是历经磨难,才得以树立。因此,潘石屹的SOHO品牌在建设过程中遭遇坎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唯有保持良好心态,冷静应对,甚至利用危机,才能塑造起真正过硬的品牌。
第二十三道坎:固有建筑思维的束缚
建筑只有适应市场的需求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前景,潘石屹深知这个道理。但要打破固有的建筑思维束缚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中国做住宅要比做商业地产便利的多,因此住宅地产也成为很多房地产公司的首选。不仅如此,由于受到传统建筑思维的影响,很多房地产公司开发的房子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需求。潘石屹以及其旗下的SOHO中国同样存在这样的困境,前卫的潘石屹能否摆脱固有建筑思维的束缚,建造更具时代感的建筑?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国以平均近两位数的经济增长,成就了世界的经济奇迹。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带动了城市住房的需求。由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仅刚需带动的住宅需求规模就十分巨大。正因为如此,房地产开发商们都希望从住宅市场中分一杯羹。同时,由于国家对于居民住宅的重视以及政策倾斜,地产住宅不仅具有开发资金量比较少的特点,同时其在住宅预售制度、银行按揭制度等方面也具备优势。因此,地产界普遍受到住宅思维的束缚,即做地产一定要做住宅。
潘石屹在起初也受到住宅思维的影响。虽然潘石屹是以前卫著称,但是他所开发的早期建筑其实还是和住宅息息相关。
SOHO的产品,推广的是“居家办公、小型办公”的理念,但其另一个巨大的卖点就是商住一体。任志强曾经非常简单地道明了SOHO产品受欢迎的原因。他说:“现代城热销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就是在金融行业没有推出写字楼按揭业务的时候,潘石屹把SOHO的概念引入写字楼中,以住宅的名义申办按揭。
对于业主来说,等于拿出部分租金支付楼盘的首付款,再用低于商业贷款利率的按揭方式支付月供款,最后自己还能落下一份不动产。我调查了现代城的相当一批业主,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在上述心理支配下出手置业的。”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调控的增强,住宅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由于房价的上涨,人们在住房上的投入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买不起房子,由此产生了一些社会矛盾,人们的怨气开始迸发。政府对于人们的诉求十分重视,先后出台了大量措施,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2005年可以说是房地产调控年,央行的加息、国务院出台的“国八条”以及“七部委”新政和“三税齐收”让调控达到一个顶峰。由此,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直接的作用,房产生意变得不好做了,特别是技术含量不是那么高的住宅。
不仅如此,为了抑制房价上涨,政府出台了经济适用房、保障房、公租房、廉租房的建设方案,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商品房住宅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二手房市场也逐渐开放,这也带来了更大的住宅供应,住宅市场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面对这样的困境,如果潘石屹不尽快走出住宅地产的经验思维,对于很少土地储备,专注北京、上海的潘石屹来说,未来的道路将充满变数。
不仅仅是住宅思维影响着潘石屹,在开发过程中,还有很多固有的建筑思维也在束缚着他,当然也束缚着整个地产行业。
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家,封建社会的文明一度引领整个世界。因此,封建社会所产生的建筑思想对中国的建筑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森严的等级、严格的管理使得中国古代的建筑形成了一种相互隔离的状况,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围墙太多。这种相互隔离的思想曾经一度影响中国建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建筑具有功能分区,被划分的清清楚楚。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这种思维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沟通和往来。
在建筑思维中,还有一种思维也越来越影响着开发商以及设计者们。由于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为了满足人们更多的需求,很多设计者及开发商,将房子设计和建造的越来越复杂。很多开发商希望能增加房子的附加值,以此吸引顾客。不过这种思维,让本就紧张的空间显得更加狭小和压抑……
总之,这些固有的建筑思维也对潘石屹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不过潘石屹是一个敢于创新,不愿停滞的人,他会怎样冲破这些固有思维的束缚,并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建筑精神呢?
潘石屹的战术
1.放弃住宅,进行商业转型
由于政府的调控加强,潘石屹的住宅项目也受到很大影响。
一直致力于商业地产的潘石屹认真分析,认为商业地产的市场潜力更加巨大。在潘石屹个人事业的早期,其项目开发一直致力于北京。本世纪最初几年,北京的写字楼和商业用房并不多。
潘石屹曾经做过统计,从人均写字楼和商业面积来看,北京与上海、香港及其他一些国际化城市相比是最低的。然而北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聚集财富的速度十分惊人,商业地产在北京的市场可以说十分广阔。同时,当时的地产企业对商业地产的研究并不深入。这给潘石屹进行彻底的商业转型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