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92000000033

第33章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之一

1.安旗,薛天纬,阎琦.李诗咀华.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

2.安旗.李白诗新笺. 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

3.蜀道难新探. 西安:西北大学学报,1980(4).

4.主编.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全三册).成都:巴蜀书社,1990.

5.常秀峰,何庆善,沉晖等.李白在安徽.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

6.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北京:中华书局,2006.

7.房日晰.李白诗歌艺术论.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

8.复旦大学古典文学教研组选注.李白诗选.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9.傅东华.李白诗选.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

10.葛景春.李白思想艺术探骊.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11.葛景春.李白研究五十年. 太原: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3).

12.葛景春.李白与唐代文化.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13.葛景春.李白与中国传统文化. 台北:台北群玉堂出版公司,1991.

14.郭沫若.李白与杜甫.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

15.郭云鹏. 分类补注李太白集. 见:四部丛刊.

16.胡云翼.李白诗选.上海:亚细亚书局,1932.

17.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

18.瞿蜕园,朱金城合编.李白集校注(全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9.李白研究学会编.李白研究论丛:第二辑.成都:巴蜀书社,1990.

20.李太白文集.北京图书馆藏宋蜀本残卷,用清缪曰芑影宋本配补,即北图本.

21.李珍华,傅璇琮.河岳英灵集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2.

22.梁森.谢脁与李白管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23.林庚.诗人李白.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4.林庚.唐诗综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25.刘忆萱,管士光.李白新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26.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27.罗宗强.李杜论略.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

28.孟修祥.谪仙诗魂.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29.牛宝彤主编.李白文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

30.裴斐,刘善良.李白资料汇编金元明清之部.北京:中华书局,1994.

31.裴斐.李白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32.裴斐.李白与历史人物.李白研究论丛:第二辑. 成都:巴蜀书社,1990.

33.裴斐主编.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

34.[日]平冈武夫. 李白の作品. 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58.

1985年成都巴蜀書社根據《李白の作品》影印件翻印出版《李太白文集》.

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李白の作品》的中文譯本.

35.乔象钟,阎琦.李白诗集导读.成都:巴蜀书社,1988.

36.乔象钟.李白论. 济南:齐鲁出版社,1986.

37.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全十五册),1999.

38.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2.

39.舒芜.李白诗选.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

40.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1.陶新民.李白与魏晋风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

42.王辉斌.李白家世之迷破译. 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学报,2003(1)

43.王慧清.李白长篇历史小说.北京:长征版出社,2001.

44.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6.

45.王琦.李太白全集(上、中、下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

46王文才.李白家世探微.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79(4).

47.魏嵩山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48.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

49.胥树人.李白和他的诗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50.徐连达.唐朝文化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51.杨海波.李白思想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52.俞平伯.李白的姓氏籍贯种族的问题.文学研究,1957(2).

53.郁贤皓,尹楚彬.李白诗的辑佚与辨伪.唐诗研究(第三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4.郁贤皓.八世纪以来李白研究的十大热点.文史知识,2001(10).

55.郁贤皓.李白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6.郁贤皓主编.李白大辞典.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

57.詹福瑞,刘崇德,葛景春等.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58.詹锳,陶新民,张瑞君等.李白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

59.詹锳.李白集版本源流考.//詹锳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4537~4672.

60.詹锳.李诗辨伪.//李白诗论丛.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61.詹锳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全八册).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

62.张才良主编.李白安徽诗文校笺.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63.张瑞君.李白与盛唐诗新探.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

64.周勋初.诗仙李白之谜. 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96.

65.朱自清.诗第十二.//朱自清.经典常谈.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9.

66.朱宗尧主编.李白在安陆.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参考文献之二

1.班固.颜师古注.汉书(全十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

2.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全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陈寿.裴松之注.三国志(全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

4.范晔.李贤等注.后汉书(全十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65.

5.葛洪.抱朴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6.管子.诸子集成. 北京:中华书局,1986.

7.郭庆藩.庄子集释. 北京:中华书局,1961.

8.黄侃着,吴芳点校.文心雕龙札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9.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00.

10.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1.蒋天枢.楚辞校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2.李大明.汉楚辞学史.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13.郦道元.陈桥驿点校.水经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4.刘义庆.世说新语. 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

15.彭裕商.文子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06.

16.十三经注疏(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

17.史记三家注(全十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

18.孙星衍.陈抗,盛冬铃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6.

19.孙诒让. 王又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

20.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 北京:中华书局,1981.

21.王利器.盐铁论校注. 北京:中华书局,1992.

22.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全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3.徐干.中论.百子全书(第二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24.袁珂.山海经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3.

参考文献之三

1.白俊耀.语素识别中的问题. 石家庄:河北师大学报,1992(3).

2.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论丛编委会编.词汇学论文汇编.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9.

3.陈宝勤.汉语造词研究. 成都:巴蜀书社,2002.

4.陈海波.史记并列式复合词语的语序制约机制//石家庄:汉语音韵学第七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1.

5.程湘清.变文复音词研究//程湘清.隋唐五代汉语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6.董秀芳.汉语的词库与词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董志翘.中国文献语言论集.成都:巴蜀书社,2000.

8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9.范新干.汉语复合词的词义构成.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3.

10.冯蒸.说文同义词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1.符淮青.汉语词汇学史.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12.顾野王.玉篇.北京:中国书店,1983.

13.管锡华.史记单音词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0.

14.郭在贻.训诂丛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5.韩陈其.汉语词汇论稿.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16.何九盈,蒋绍愚.古汉语词汇讲话. 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17.洪成玉.古汉语词义分析.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18.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9.蒋绍愚.白居易诗词语诠释.国学研究(第2卷),1994.

20.蒋绍愚.杜诗词语札记.语言学论丛:第6辑,1980.

21.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2.蒋绍愚.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3.蒋绍愚.唐诗词语札记(二)//蒋绍愚.词汇学论文汇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4.蒋绍愚.唐诗词语札记. 北京:北京大学学报.1980(3).

25.L.R.帕默尔.语言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6.李伯超.汉语语素融合与融合词论兼议汉语词汇的历史发展规律,湘潭:湘潭大学学报,1992(1).

27.李如龙,苏新春编.词汇学理论与实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8.李索.古代汉语修辞学.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29.刘公望.汉语语素的特征及功能分类. 甘肃:兰州商学院学报,1993(1).

30.刘君惠,李恕豪,杨钢等.扬雄方言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2.

31.刘叔新.汉语复合词内部形式的特点与类别.中国语文,1985(3).

32.刘志成.文化文字学. 成都:巴蜀书社,2002.

33.刘志成.中国文字学书目考录.成都:巴蜀书社,1997.

34.陆志伟.汉语的构词法. 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35.陆宗达,王寜.训诂方法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

36.陆宗达,王寜.训诂与训诂学.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83.

37.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8.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3.

39.钱惠英.特殊语素辨识谈. 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1(3).

40.沈家煊译.[英]戴维·克里斯特尔着.现代语言学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1.石安石.论语素的结合能力与一用语素. 北京:语文研究, 1993(1).

42.宋永培.当代中国训诂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43.宋永培.古汉语词义系统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

44.宋永培.说文汉字体系研究.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5.宋永培.说文与上古汉语词义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1.

46.苏宝荣,宋永培.古汉语词义简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7.

47.苏宝荣.词义研究与辞书释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8.孙良明.词义和释义.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

49.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0.王艾录,司富珍.汉语的语词理据.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1.王筠.说文句读.北京:中国书店(影印本),1983.

52.王力.汉语史稿. 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53.王念孙.钟宇讯点校.广雅疏正. 北京:中华书局,1983.

54.王寜.现代汉语双音合成词的构词理据与古今词语的沟通//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建所45周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5.王寜.训诂学原理.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56.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57.王云路,方一新.中古汉语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8.向熹.简明汉语史(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9.向熹.诗经词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60.向熹.诗经里的复音词.//诗经语文论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61.徐通锵.语言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62.徐中舒主编,李格非、赵振铎副主编.汉语大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5.

63.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3.

64.许威汉.二十世纪的汉语词汇学. 太原:书海出版社,2000.

65.严修.二十世纪的古汉语研究.太原:书海出版社,2000.

66.杨克定.李白诗歌中的自然V.程湘清主编.隋唐五代汉语研究.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403~404.

67.殷孟伦.谈谈汉语词汇研究的断代问题.北京:文史哲,1981(2).

68.俞理明.佛经文献语言. 成都:巴蜀书社,1993.

69.张斌主编.现代汉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70.张国宪.并列式合成词的语义构造原则与中国传统文化.汉语学习,1992(5).

71.张世禄.“同义为训”与“同义并行复合词”的产生. 扬州: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81.

72.张世禄.词汇讲话//张世禄语言学论文集. 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

73.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北京:中华书局,1959.

74.张永言.词汇学简论.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

75.张永言.关于词的“内部形式” . 北京:.语言研究,1981(1).

76.张永言.语文学论集(增补本).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77.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78.赵克勤.古汉语词汇问题.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

79.赵振铎.中国语言学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80.钟如雄.说文解字论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81.周荐.汉语词汇研究史纲. 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82.周荐.几种特殊结构类型的复合词. 北京:世界汉语教学,1992(2).

83.周绍珩.欧美语义学的某些理论与研究方法.语言学动态,1984(4).

84.周祖谟.汉语词汇讲话.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

85.周祖谟.汉语骈列的词语和四声.北京:北京大学学报,1985(3).

86.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4.

同类推荐
  • 橙红年代(壹):风云乍起

    橙红年代(壹):风云乍起

    刘子光做保安的父亲在值班时被流氓打成重伤,于是他顶替父亲,成为一家物业公司的保安。他有一双所向披靡的铁拳,这注定他要生活在风头浪尖。他单枪匹马击退了来小区滋事的黑帮团伙,却被物业公司老总当成了眼中钉。
  • 中国军旅文学50年

    中国军旅文学50年

    《中国军旅文学50年》编写前后历时7年,数易其稿,以新中国1949——1999为期50年的军旅文学发展历程为考察对象,以62万字的篇幅,全面梳理了半个世纪以来军旅文学的历史,深刻总结了军旅文学发展进程中的若干重要理论问题,以系统的理论规范和宏阔的学术视野将诸如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理论批评、戏剧、电影、电视剧等不同文体的创作悉数纳入研究范围,以客观的批评品格和敏锐的审美视角将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的作家、作品和独具艺术特色却被长期忽略的作家作品一并纳入研究的范畴。
  •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戴望舒精品选

    戴望舒精品选

    戴望舒是我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人物,被称为“雨巷诗人”。在他的作品中,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均有体现。他不作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而是采取情与理的统一,通过象征、暗示、意向、隐逸、自由联想和语言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进而曲折地表达他复杂的思想和微妙的情绪感受,颇具内涵之美。
  • 潇洒的人生

    潇洒的人生

    本书辑录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新诗人和散文家徐志摩论及时代、人生、社会、理想等话题和谈个人经历、心路历程、感情世界的散文31篇,日记及书信百余则,内容销有别于目前已出版的几种以体现作家思想脉胳和艺术特色为编辑宗旨的徐志摩散文选,就编选角度而言,这是一次新尝试。当然,既然未脱离散文作品的编选范围,则同样也希望入选文章具有较强的文学性,且能体现徐志摩轻灵汉走,活泼如同“一汪跳着溅着的生命水”和色彩“浓得化不开”匠散文艺术风格。
热门推荐
  • 凤逆九天:绝世倾城三公主

    凤逆九天:绝世倾城三公主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这是云浅看见陌离的第一印象。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这是陌离对待云浅的一往情深。墨发倾斜而下,风中张狂。他的心,只为一人倾倒。他的好,只为一人独享。三千青丝雪如霜,缭绕云霄,精致的脸庞,万物失色,天地动容。她的心,永远宛若冰封。她的情,早已烟消云散。爱与恨,究竟该如何抉择?是选择敢爱敢恨,还是就此别过,形同陌路?“既然没有爱,又何来的恨?”忘川水的痛,彼岸花的恋,奈何桥的情,三生石的缘。”既已喝下了忘川水,斩断了三生石,走过了奈何桥,摧毁了彼岸花。你又为何再次出现,勾起我的回忆?“昔日情分,烟消云散。到如今,便从头开始,那份情,你还替我留着吗?那份爱,还在你心中吗?
  • 战匈奴

    战匈奴

    本书是一部讲述大汉与匈奴征战百年的纪实之作。两千多年前,当冒顿单于统一了自猿人时代就一直动乱分裂的蒙古高原,建立了不可一世的匈奴帝国的时候,中原即再一次陷入战乱与分裂。随着西汉帝王的东征西讨,至汉武帝时期,汉朝的疆域空前扩大,一个对匈奴进行呈C型包围的战略浮出水面。经历了数不清的波折与胜利后,汉朝慢慢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作者以麻辣诙谐的文笔、严谨审慎的态度,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于废墟间建立的汉帝国与匈奴帝国间的巅峰对决。
  • 紫华夜:梦锦寒霄

    紫华夜:梦锦寒霄

    五万年前,深爱着寒尧上神的神女夜落纤,在助锦寒上神一统天南一万两千里地后,却毅然放弃封神,宁愿步入生死轮回,也不愿再踏入九重天一步。五万年后,魔魂苏醒,生灵涂炭,一场以拯救四海八荒为目的的封神大战被点燃,也点燃了这个乱世的爱恨情仇。当两人再次在这乱世相遇,中间又出现了个九叔......曦越霜:“爷,好久不贱!?”九叔:“大霜,跟我成亲,否则我就把你拖出去糟蹋了!!”曦越霜:“......睡等糟蹋”九叔:“......霜儿,我们不能成亲了。”曦越霜:“为什么??”九叔:“我勒个去,前面妹子倾国倾城啊!!”曦越霜:“.....贱银”
  • 三千青丝三世情缘:古代篇

    三千青丝三世情缘:古代篇

    这一世,我为你穿越而来,下一世你来找我,第三世我们白头偕老、永不分离,可好?
  • 甜点女贼

    甜点女贼

    “上官修斯,你别过来!我这样你都能下的去口!”潘多多伪装的面具瞬间被拆穿。“我不介意,只要你给我生个儿子,以后想怎么逃都可以。”上官修斯带着邪魅的笑扑过去……她在家是大二傻傻乖乖女,在外是潘多拉组织零失败记录的性感偷盗女贼,唯一一次失败就扑到了一个腹黑男身上。什么,他还是个病秧子,只是为了让她传宗接代就紧追不舍,但看这体力也不像啊!某儿子:“亲爱的妈咪,你就别跑了,爹地已经在前面了。”某女汗颜,她就不信甩不掉那个狗皮膏药!
  • 旅游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旅游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以下几大省市的旅游常识:北京市、河北省、江苏省、安徽省、山西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香港、澳门、海南省、陕西省……等等。
  • 浩渺即虚无

    浩渺即虚无

    浩渺·灾,看似是一个十分柔弱的少年,唯一与他人不同的便是身体里的两个强大灵魂体,可这只是冰山一角罢了……
  • 吞云志

    吞云志

    英雄者,虽非生于乱世,而必造乱世。英雄者有其二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辰幻苍穹

    辰幻苍穹

    幽幽众生,不复轮回,华夏年轻杀手之王江辰意外重生,拥有异禀的天赋却被世人认为是一个废材,受尽屈辱…………武逆苍天,谁与不服,以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