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83900000028

第28章 价与值(3)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马克思说,资本必然追逐利润,如果有20%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利润,那么资本根本就懒得理你。在这个资本决定一切的时代,性价比并不明显的新能源不受青睐实属正常。

比如被誉为“最清洁的能源”的风能,科学家们计算得出,人类只需利用全球风能的20%,就足以满足全人类所需的全部能耗。但问题在于,利用风能并不简单,“呼风唤雨”那可是神仙才能做到的事情。退一步讲,即使能有效、充分地利用地球上的风能,经济上也不划算。首先,利用风能必须制造风力涡轮机,按美国科学家雅各布森的说法,仅为满足美国一国所需的能耗,就需建造风力涡轮机70万台。那么全球呢?你能想象生产、建造这些钢铁庞然大物需要耗费多少铁矿石及其他金属吗?而铁矿石又是不可再生能源,用不可再生能源去生产新能源,这从理论上看起来就有点可笑。更何况风能还有其不稳定的弱点,风停了,生产也就停了;风太大,又可能损坏风机。因此而导致的电流的忽高忽低,还会对电网造成影响,所以时至目前,很多地方的风机并未联网,大多数风机其实都停留在晒太阳的尴尬境地——至少中国如此。

与之类似的是太阳能。万物生长靠太阳,从理论上说,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前者我们讲过,只需利用全球20%的风能就能满足全人类全年所需,但与太阳能比起来,这实在是自找麻烦,因为我们只需利用太阳照射到地球上一个小时的能量,就可以解决同样的问题。不过太阳能同样有一个性价比的问题。风能需要制造风机,而太阳能需要制造光伏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不仅需要铁矿石,还需要大量的硅,而后者是比铁矿石还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另外,生产硅又需要耗费水和其他能源,还有潜在的环境隐患,加之太阳能只能在白天发电,又不好储存,所以时至今日,太阳能也只能为人类提供1%左右的能源。前几年,“无锡尚德”着实火了一把,但这种靠着政策扶持的火,伊如不可再生能源产业一样,毕竟是不可持续的,所以其在短期内从繁荣走向没落实属必然。

生物质能如何呢?答案是同样不乐观。

生物质能的实质其实也是太阳能,即把植物靠光合作用转化、贮存于体内的能量再次转化成可供人类使用的燃料,目前主要是生产乙醇,部分替代燃油。我们知道,一般来说,植物的种子是几乎能量贮存最多的地方,换言之,人类生产乙醇的最优质的原料就是作物的种子——粮食。同时我们也知道,世界上还有接近五分之一的人口长期生活在温饱线以下,因此生物质能从一定程度上说等同于从穷人口中夺粮,很不人道。而且由于其效能比同样差强人意,所以其不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危机,还会直接造成粮食危机。当然,如果能尽量避免这一问题,生物质能算得上一种很不错的思路,比如中国目前大力推行的纤维素类生物质能生产技术,就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替代方式。

至于核能,则是众所周知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想想两年前的“福岛核泄露”事故,其巨大的潜在安全隐患实在令人胆寒。提到核能,人们还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核武器,如果相关的原料或技术不慎落入不该拥有它们的人手中,全人类都有可能命悬一线。此外,核能的主要原料铀矿也是不可再生能源,随着蕴含量并不太丰富的铀矿的不断消耗和核能的推广应用,铀矿的成本势必走高,与经济性逐渐拉大距离。

除了上述几种备受关注的新能源,诸如地热能、潮汐能、水能、可燃冰、页岩气、油砂等等或新兴或传统的能源获得方式,也都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还是经济问题,投入与收益不成正比的问题。人们总是说,“能源是经济的命根子”,但对新能源来说,这话似乎应该倒过来。

最后要说的是,我们说新能源不经济,只是从狭义的角度来考虑的。其实,新能源之所以难以突破目前的尴尬瓶颈,只是因为目前地球上还有一定储量的煤、石油、天然气,还能让那些以追逐剩余价值为己任的能源商们继续算计自己的得失。

6.跟着感觉走,还是跟着价值走

不能跟着感觉走。经济的运行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用理论归纳的,而很多理论是可以被量化的。

——马骏(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曾在北大发表演讲)

先提一个小问题:

假设有人准备资助你十万块钱下海经商,同时给你两个选择:A、在某偏僻小区开一家小型便利店;B、在某繁华地段的大商场里承包一个柜台。你会怎么选择?

如果你的答案是后者,那你基本上算是选错了,因为包括我的姐夫在内的很多人都是这么选择,也是这么赔的。用他的话说:“现在看来,大商场无非就是看起来体面些,但这种体面是有代价的,商场里的费用实在太大了,辛辛苦苦一年到头,还不够交租的。”

如果仅凭上述的案例,就断言开小店比在大商场承包柜台赚钱,未免不负责任,我们探讨“价”与“值”,绝不能仅限于性价比、投入、产出等经济问题,我们更应探讨经济问题背后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本质问题。

大约在我十二三岁的时候,父亲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布匹生意。说是做生意也不尽然,因为布匹都是顶债顶来的,所以父亲的想法是只要能保本就行,根本不指望赚什么钱,因此当时最好的布料“将军呢”他也只标价8块。但第一次把布料运到附近的集市上售卖时,整整一天,居然一尺布也没卖出去,很多顾客都是一问价就走。是不是嫌贵呢?父亲特意装成顾客广泛调研了一下,发现问题并不在此。那到底是什么问题呢?一位伯伯一语道破天机:不是贵,而是卖得太便宜了!中国人就是得了便宜还要卖乖,他不承认你便宜,他认为你是质量不行,穿这样的衣料上街,人家一问,才8块,掉价!原来如此。再次赶集时,父亲把“将军呢”涨到了88块,结果没等到散集,父亲带去的几匹布便卖得精光。

时光荏苒,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将相呢”早已进入了国人的历史回忆,但国人类似的心态依然固我。

听没听说过这样一句广告词——某某地板,德国品质,德国工艺,真的很德国——不必在乎其中的语法是不是有问题,单是“德国”两个字就已经让中国的消费者们羡慕至极了,而且人家还是“真的很德国”,因此这款地板在很短时间内迅速铺就了很多中国家庭的地面。为了让自己也让亲朋好友们更好的感受德国品质,很多中国人向电影中的外国人看齐,学会了光脚踩地板,时不时地还开个光脚party什么的。一时间,是不是装了“真的很德国”的地板,俨然成为一个中国家庭是不是有地位、有修养的分水岭。但事实却是,这个“真的很德国”的品牌根本不是“德国制造”,只是个看似有着高贵血统的假洋鬼子。当央视“3·15晚会”爆出这一新闻时,很多买了这款地板并将其融入进了自己的生活的消费者一时之间很难接受,要不是该品牌迅速见光死,喊打喊杀的消费者们肯定轻饶不了它。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如果一定要怪,只能怪我们自己崇洋媚外。欧洲的地板再好,不也得踩在脚底下吗?如果我们能以一颗平常心看待类似对生活品质并无多大实质影响的商品,以一颗包容厚德的心包容一下国货,人家犯得着贴牌造假吗?事实上,类似的品牌造假是一回事,但其质量却绝对说得过去。只是由于它“真的很中国”,所以它的命运要么是上不了台面,要么是打着“真的很德国”的幌子上台。

类似的例子还有外国车与国产车。中国汽车业起步较晚,技术较差,这是事实,但是对于普通的中国小老百姓而言,这又有多大的影响呢?说难听点,外国车好是好,但穷人买得起吗?可笑的是,很多买都买不起的中国人偏偏说起外国的名车却如数家珍,你如果跟他说说吉利、比亚迪之类,他肯定眼睛一斜,脖子一歪,言下之意:那也叫车?即便买得起,但我们也要面对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很多包括宝马在内的外国名车,其实都是在中国贴牌生产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买不到国外原装进口车,但想想中国的交通现状,性能再好,能发挥得出来吗?

新的调查资料显示,拥有700多万人口的香港,仅有车辆60多万辆。而内地的大连市也是700多万人口,但车辆早就超过100多万辆了。是大连人比香港人更富有吗?至少财务数据上显示不是。那为什么包括大连在内的很多内地城市车辆越来越多甚至多得不得不限行呢?原因只有一个,盲目攀比、过度超前消费。

众所周知,车辆属于奢侈品,而且是除了房子之外最贵的奢侈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买车,并不是因为他们迫切地需要一台车,更不是因为他们有能力买车,甚至不是因为他们有了车便自我感觉良好,而往往是因为他们周围有人买了车,他们只能本着绝对不能落后、否则就会被瞧不起的心态,匆匆忙忙成为有车一族,哪怕是借钱、按揭、啃老。

一句话:价值就是实质。我们不能太看重那些表面化的东西,不能盲目地跟着感觉走,否则必然要承受相应的负担或苦果。这不仅牵涉到一个人的经济状况的优化、改善,也关乎一个人的实际价值和人生高度的实现。

同类推荐
  • 中国的转型模式:反思与创新

    中国的转型模式:反思与创新

    本书内容包括:过渡经济学与中国的转型模式、市场经济的深层结构与经济转型的内在逻辑、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的改革实践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等。
  • 粉丝经济

    粉丝经济

    对于大部分传统企业,小米的神话既看不懂,又跟不上,究其原因是不了解粉丝经济、品牌社群,更无从下手。而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的突破口,正是粉丝经济。
  • 利率衍生产品发展:条件分析与机制设计

    利率衍生产品发展:条件分析与机制设计

    与其他衍生产品一样,利率衍生产品的基本功能也包括套期保值、套利、投机、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但作者以为,这五种功能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前三种功能基于特定需求而产生,具有内在性,并直接体现了利率衍生产品的作用机理,而后两种功能则基于前三种功能而存在,具有外延性,更多体现的是利率衍生产品发展的意义和影响。切合本书研究主题的正是前三种功能,因此本章仅对这三种功能及其作用机理加以分析。
  • 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全集)

    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全集)

    1862年,晚清经济改革拉开序幕,在执政集团与汉族武装集团争权夺利的过程中,马尾船厂、江南制造总局两大军工项目上马。衙门化的国有企业运作效率极低,在1872年开始的一场国企反腐运动中,改革的大门向民营资本开放。自此,1872年成为国有向民营、局部向整体改革的一个起点,也是晚清王朝为自己埋下隐患的起点。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袁世凯、张之洞为首的官方实力派成为改革的主角,以唐廷枢、胡雪岩、盛宣怀、郑观应为首的新旧商人成为改革的先锋。朝廷与商人的较量,国退民进、民进国退的多年交锋,最终使经济改革倒逼政治体制改革。在一场商业势力助推的宪政改革中,1911年晚清走向灭亡。
  • 我们身边的经济学

    我们身边的经济学

    本羽荟萃了古今中外经济学家的思想和智慧,是读者的一次思想盛宴。不仅把中外经济学家的思想精华原汁原味地调理出来,如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思想,弗里德曼的货币论,马歇尔的外部性思想,“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经济人假设,“籴甚贵,伤民”的生产悖论等。更重要的是把这些经济学智慧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解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
热门推荐
  • 网游之非主流角色

    网游之非主流角色

    对功夫的热爱,让他成为高手对爱情的憧憬,让他走向成熟当一切美好都是骗局,该如何拾起骄傲昂首前行当家族落没人情冷暖,又该怎样斗智斗勇东山再起以一人之力,成传世佳话网游,用一个游戏,书写一段传奇
  • 碎了的梦

    碎了的梦

    是梦?还是现实?冥冥之中是否自有定数,当黑暗笼罩整个世间,一切似梦,如真如幻,一场疑似摧毁整个人类纪元的黑雨就这样在黑暗笼罩的世间撒落下来。为了生存还是为了拯救世界?他开始踏上王者之路!终已在巅峰之路以为无敌,可世事难料,自己不过还是沧海之中的小鱼罢了,回首过往,一切皆梦,碎梦!碎梦!碎了的梦,重新启程,只为把梦境修复!
  • 龙血战皇

    龙血战皇

    念力修炼,强大为了谁?为了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爱生活,爱家人,爱自己,爱读者。这个世界没有魔法与斗气的纵横,有的只是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意念之力,还有伴随着意念之力而生的意魄之器。意者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光辉皇者更是意者一生奋斗的目标。破九天,飞升,只是一个传说。
  • 倾世绝恋:霸道竹马恋青梅

    倾世绝恋:霸道竹马恋青梅

    (第一次写,多多支持哦!文笔可能略显青涩,也请见谅!)五年前,他无声无息的离开让苏浅璃心痛至极,在那之后,她变了一个人,也离开了那个令她心碎的城市。五年后,墨夜爵强势回归,那天,关于他回来的报纸漫天而飞。而她,却选择了逃避。霸道如墨夜爵,怎么会让心心念念了十年的人离开他的世界。(ps:青梅竹马外加总裁文,读者们快入坑!)
  • 帝葬冥棺

    帝葬冥棺

    无尽宇宙,群雄并起,万族林立,诸圣争霸,群妖乱舞,万鬼啸天,争天命,夺造化,欲求长生,万载成仙,诸圣尸骨铺帝路,当天道不再公正,帝路被封,世界被打残,无人敢忤逆天道踏帝路时,一具古棺演化轮回,一只真龙横卧星空,一声凤鸣镇压寰宇,一道剑气斩落九霄,一道影遮蔽天际,手掌六道,破灭八荒,逆天改命,红尘争渡,统领万界,重开帝路,欲与天分正邪,一世又一世,悲剧在不停的轮回,不甘天道的欺压,誓要斩邪天,正冥道轮回。
  • 隐宫契

    隐宫契

    契前,宫紫瑕撒泼打滚的要玩儿一出失忆游戏,殿白寻应了!可是后来还是被宫紫瑕坑了!当虚空禁链化作冰晶消散一空,殿白寻只是看着一脸尴尬的宫紫瑕相顾无言。“看,我都说了虚空禁契不靠谱,你居然不信!”“其实,是我算计了你!”露出一个笑颜,宫紫瑕说道,“其实我没想过要这么久,也没想都虚空禁契这么给面子。”“······”你所谓的给面子就是你一个人潇洒去了,我一个人被禁锢在这虚空?还真是给面子啊,殿白寻恨得牙痒痒!
  • 千魂行

    千魂行

    身为大学毕业生的我在一件杂志社工作,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我是绝对不相信这世界存在那种东西的,但是,最近我的身边却是接连发生怪事,我经常看见的那些奇怪的现象,神秘的电话,还有身边那些不断死去的人...
  • 超级灵兽店老板

    超级灵兽店老板

    想要高潜质灵兽吗?来小可爱吧!想要变异的灵兽吗?来小可爱吧!想要美女神兽吗?只有来小可爱了!小可爱灵兽店,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们做不到!
  • 蓝冰公爵

    蓝冰公爵

    神秘强者蓝冰,追求晨国公主前世今生……为爱守护慕容雪灵……凌驾凡间,称霸三界……
  • 生若夏花何以朝朝暮暮

    生若夏花何以朝朝暮暮

    不是所有的等待都会付之东流,不是所有的暗恋都终将另谋出路,且让时间封成情书赠于花开彼岸的你。生若夏花,何以朝朝暮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