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83900000022

第22章 调与控(3)

不过正如一棵死果树再怎么施肥、剪枝也不可能结出果子一样,当一棵树已经疯长到一定程度时,调控尤其是小规模的调控往往很难奏效,但大规模的调控又风险过高,弄不好甚至会把树调死。比如房地产调控,政府如果想让房价下来有何难事?只需下个文件就行了。但是,一旦房价大幅下调,必将引起房地产企业及相关行业企业的大量破产,地方政府救都救不过来,银行的坏账也会直线上升,届时政府为保银行,势必会发行更多的货币,老百姓手里的钱就会进一步贬值。这无疑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场景。

不过老百姓最不愿看到的还是别人买得起房而自己买不起。不论你给出什么理由,只要房价不降,老百姓就不满意。当然这里的“老百姓”只是针对那些还没买的老百姓而言。对于那些已经买了房的老百姓尤其是房奴来说,房价涨到月球上才好。至于火中取栗的炒房团、抱团取暖的房产商和靠卖地生存发展的地方政府,他们当然也不想放下预期中的利益。可以说,相关利益群体始终在与老百姓有意无意地拔河,至于谁能最终取得胜利,关键要看中央政府这个终极裁判的态度。

那么中央政府的态度如何呢?客观地说,即使只是为了调控因房价而起的越来越多的负面情绪,中央政府也深知有必要对房价进行调控。事实上中央也是这么做的。只是中央政府必须总揽全局,整体把握。一味打压房价,罔顾房地产业及相关产业如钢铁、水泥对GDP的巨大贡献,和这些行业创造的相应的工作岗位,势必会打乱国家的整体经济部署,不利于楼市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中央的调控策略始终显得过于谨慎,这样一来就势必被“望风”的房产商等群体看在眼里,进行一定意义上的自保或反击,我们所看到的每次调控之后房价报复性的上涨的现象,大概就源于此。这种情况的出现,虽然标志着中央调控政策的失败,但也刺激了中央新一轮调控政策的出炉。只是这些新出炉的政策仍然过于谨慎,从而再次陷入与房产商等群体的博弈之中。如此反复,房价反倒越调越涨,于是被网友们形象的称之为“中央空调”。

有学者曾在网络上指出,政府其实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让房价下跌,政府根据自身利益考虑,选择的是一条不温不火的路,即只要房价不过度疯涨就行。换言之,中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不论是制定还是执行,都需要加码。

除了国内因素,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有时也会导致调控政策失效。我们知道,一项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往往需要至少几个月的时间,而其间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很可能导致初始政策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种情形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表现得尤为明显。几个月前还在大力宣传抑制房地产和股市泡沫呢,几个月后经济形势便急转直下,无奈之下,只得把房地产重新推进扶持、振兴的行列。

从本质上来说,房地产行业也不应该像今天这样被千夫所指,万人唾骂。所谓商品房,商品房,它不过是商品的一种,如果经济实力不够,就不应该去购买,也不应该为买不起着急上火,恨天怨地。作为政府,也不应该将调控仅仅停留在调控房价上。想一想,结合当今的房价和房产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调到底又能调下多少?5万元买不起房,4万元老百姓就能买得起吗?关键还是要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多建经济适用房和保障房、廉租房,或者对老百姓施行购房补贴政策等。如果市场上有足够的廉价房源,就让房地产商为有钱人去建贵房子好了,就让炒房团去炒房好了,老百姓绝对想得开。

6.国家发行多少钞票恰到好处?

我认为,我们可以用货币发行总量的变化大致估算货币购买力水平,具体到某一项资产价格,我们可以用供求关系来加以判断。我们可以用这种办法来分析房价、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

——王亚伟(经济学硕士,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副总裁,曾在北大发表演讲)

据历史学家考证,中国最初的货币是原始社会末期使用的海贝,因此很多与钱有关的汉字都从“贝”。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开始出现了金属货币和铸币。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统一了币制,以黄金和方孔圆形的铜钱流通全国。直到宋代,才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

在我国,纸币的大量发行和使用,是近代以后的事情。早在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先生为筹集粮饷、军械和革命活动经费,便在国外发行了筹饷券。武昌首义后,南京临时政府为扫除清政府的残余势力,应付军政急需,发行了陆军部“军事用票”和中华民国南京军用钞票。随后,各省响应武昌起义,相继独立,成立军政府,亦在各自范围内发行纸币,这些纸币在推翻清朝政府,建立民国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民国后,“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与尚用旧名的“交通银行”一起被定为国家银行,继续发行兑换券。后袁世凯称帝,引起了讨袁战争,接着各地军阀混战,国内财政状况极端恶化。二行遂于1916年停止兑现,结果引起了粮食和各种商品价格飞涨。1924年,孙中山先生为调节金融,活跃经济,在广州设立了“中央银行”,代理国库,发行货币,履行国家银行的职能。接下来的历史我们都知道:国民党政府为掠夺财富,于1935年实行“法币改革”,禁止银元在市面上流通,并强制将白银收归国有——实际上是为四大家族所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法币急剧贬值。最严重的时候,人们上街买一些日用品,也要带上成摞成摞的法币。

至此,我们便已经可以解答那个许多人头脑中都有的疑问了,那就是——既然国家可以印制钞票,为什么不多印一些?多印一些钞票,发给老百姓,人人都成了富翁,岂不是好事?答案很简单:印制钞票太多,就会导致钞票的购买力下降,甚至成为一堆废纸。

那么,一个国家究竟印制多少钞票才恰到好处呢?这涉及到一个经济学概念,那就是“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

为准确理解这一概念,我们先来回顾一份资料:

2008年7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2008年上半年的各项经济数据。其中有一项是:货币供应量基本稳定,存款余额增加较多。6月底,广义货币(M2)余额为44.3万亿元,同比增长17.4%,比去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15.5万亿元,增长14.2%,回落6.7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30181亿元,增长12.3%,回落2.3个百分点。

在类似的经济报道中,经常会出现M0、M1、M2,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呢?在我国,M0是指流通中的现金;M1就是狭义货币,即M0加上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M2则是广义货币,是在M1的基础上再加上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在日常生活中,M0数值越高,证明老百姓手里的钱越多,幸福指数越高。M1则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M2反映的则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

一般来说,当经济萧条的时候,通货紧缩,东西越来越便宜,失业上升,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主导部门的央行,就要降低利率,鼓励大家贷款,发展经济。当经济过热的时候,通货膨胀,东西越来越贵,央行就要提高利率,减少贷款,减少社会上的货币量。

比如5年前,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印钞机一直马达轰鸣。而中国作为全球五大“印钞机”(中国、美国、日本、欧元区、英国)之一,虽然对货币供应量有所控制,但无论从绝对水平还是相对水平来看,至少也没有太落人后。相关数据表明,过去4年,中国货币供应量激增了50万亿元,几乎翻番。其与GDP之比,也一路水涨船高。截至2012年末,中国M2余额已达人民币97.42万亿元,居世界第一,接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普通读者可能对这些数据不太敏感,但大家基本上都听过这样一句话——4万亿投资计划——2008年,为应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启动了规模达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如今,4年过去了,我们固然看到了可喜的收获,但借用某外国媒体的话说,过去几年,中国是用信贷急剧扩张的方式维系了繁荣,但同时也埋下了货币快速贬值的隐患。国内一些学者也认为,4万亿投资计划根本就是饮鸩止渴。为什么这么说呢?很明显的一点:4万亿从哪里来?即使这4万亿不全是新印的,也有一大部分是印出来的。正因为如此,当我们刚刚尝到一点经济复苏的甜头的时候,即2009年底左右,我国的CPI便连创新高。凭空多出来那么多钱,而这些钱又势必要寻找出路,同时社会上与之相匹配的财富和机会却没有变,物价怎能不高?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中国的货币发行量还与外汇储备挂钩。中国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赚到美元后,按照中国的外汇管理规定,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换成人民币。假设甲企业挣了1000美元,那么就要换出约7000人民币。这1000美元再由外汇管理部门投资到美国,存入专门账户,或者买美国国债。这样一来,中国境内的基础货币就多了7000人民币……中国近年货币量急剧增长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货币发行机制与外汇有关。尽管如此,中国目前的货币发行量目前也只能用“只多不少”来形容。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印钞机”的中国,是时候刹刹车了。

同类推荐
  • 最神奇的经济学定律

    最神奇的经济学定律

    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从事着怎样的职业,生活在怎样的人生状态里,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然,也总有针对各种问题总结出的原理或定律。本书介绍了80个神奇的定律,从生活化的场景出发,从经济学家的视角分类解读,力图为读者呈现浅显易懂的经济学定律。
  • 趣味经济学100问

    趣味经济学100问

    经济学并不意味着复杂的数学模型和演算公式,也并不仅仅充斥着晦涩的专业术语,本书帮你找到了通俗易懂、简便快捷、生动形象地学习经济学的好方法。全书用生动的故事和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来解释深奥的经济学原理,突出趣味性,以简洁明了、幽默风趣的方式将那些高深的经济学道理用平白易懂的语言娓娓道出。本书将为那些希望轻松学习经济学的读者提供愉快、轻松的阅读体验,在享受阅读的乐趣中学会有用的经济学知识。
  • 现代西方经济学名著导读

    现代西方经济学名著导读

    《现代西方经济学名著导读》扼要介绍现代与当代五十本西方经济学代表性论著,涉及经济学研究方法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转型经济学发、制度经济学等六个主要领域,内容包括作者简历,主要思想、学术贡献等。
  • 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

    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

    本书在大量吸收我国最新的区域经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我国区域经济实践的思路,系统地阐述基本理论。
  • 知识服务业:都市经济第一支柱产业

    知识服务业:都市经济第一支柱产业

    本书是对知识服务业这一全新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专著。内容从对知识经济和知识产业的讨论切入,对知识服务业的内涵、范畴以及发展前景作了系统、完整的论述,并从大都市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知识服务业的发展潜力。本书不仅理论上有创新,而且国内外相关资料翔实,在实证研究方面也有科学的判断,具有实用和指导价值;适合政府人士、学者及相关企业界人士阅读。
热门推荐
  • 纯备德禅师语录

    纯备德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远去的时空近了爱

    远去的时空近了爱

    她,穿越古代历经二十三年,只为唤醒前世的约定。命运多次转变,她始终没能与他相守,他们相约来世。古代?现代?上官璟?穆程璟?她该何去何从?在古代他们是深爱她的优秀男子,却把自己的爱掩埋在心底深处,只因了解她心中的爱!而她对他们的爱却毫无察觉,是有意还是无意?在现代她依然处处发光,主导着她喜欢的一切,面对他的爱,她的等待到底有没有结果?
  • 大神别宠我

    大神别宠我

    君无痕在电话的另一端问道:“老婆,惊喜还满意么?”郝萌萌睁开惺松睡眼,使劲的揉了揉雅静,登陆游戏界面,呆滞了三秒钟,猛然吼道“啊啊啊啊!君无痕,我要杀了你!”郝萌萌看着全区唯一一个也是最搞笑的称号内牛满面心里想到“西施也就算了,夸我漂亮呗,奶瓶西施是怎么个情况啊?!”(此文超宠,无虐,暖暖在这里给大家跪了,求收藏啊,求点击!!!)
  • 唤魔入圣

    唤魔入圣

    魔说:“我超脱凡尘,不入轮回,不为伪善仙神,一切皆由心定。率性而为,不受束缚,不铐枷锁。人若欺我,我剑指苍生,神若欺我,我屠尽神魔。普天之下,唯我超脱,而你,凡人,蝼蚁无异,生而何为?”叶子珏淡然一笑:“我会唤魔?”魔道:“你当为魔仆。”叶子珏负手而立,眸映苍天:“我当为魔主!”且看叶子珏如何以没落唤魔师的身份,携无尽魔物,在苍穹之下崛起。这是一个凡人的抗争,更是一个男人的宿命!权势滔天?富可敌国?软玉温香?霸绝天下?不不不,远远不够!我要的是主宰我的一切,无上!叶子珏如是说。
  • 黑神道

    黑神道

    不平凡的人,定要走不平凡的路。踩血踏尸,血流漂杵,成就——黑神道。
  • 公共关系理论的发展与变迁

    公共关系理论的发展与变迁

    “没有什么,比一个好的理论更实用了。”如果使用得当,理论可以发挥极大的功效。公共关系从发展到现在一百多年,仍有人认为它没有理论。坊间向来不缺公关概论课本,但公关理论的书一向很少,尤其成于一人之手,以宏观视角将过去三十二年的公关理论,依其发展与变迁详细分析比较,再以明白晓畅的笔法写来的书,可以说是没有。 如今各大学广招研究生,不仅为了教学,就算是为了写论文,一本有系统的公关理论专著,也有其必要。这一类书最能让读者受益,可使他们在短期内进入状况,在转瞬间吸收作者的日月精华,就算是业界人士,也应该会觉得受用。尤其本书参考书籍几乎全为英文,即仍能提供读者阅读精致中文的乐趣,可谓功德无量。
  • 兔子先生请入坑

    兔子先生请入坑

    很久以后,顾辰逸在地铁站看到了一个和洛桑一模一样的身影,他兴奋又急切地穿越人潮跑上前,回头的却是一张全然陌生的脸,在他为自己的唐突道歉之时,他知道,那个为了他从南到北的女孩,真的已经离开了。
  • 神魔创

    神魔创

    少年叶流,因体质特殊,不能修炼,在宗门里身份低微,视为废物,常年受人凌辱嘲讽,活的苟延残喘。一个奇异的梦境改变了他的命运,从此,他不再是废物,把受到的屈辱通通十倍奉还,杀尽强敌,抢尽天下美人,成立王者,建立宏伟王朝,一统万里河山,六域之域主皆得臣服,踏上恒古世纪,一代天才即将崛起!我宛如一座火山,需要你们支持与鼓励,都把月票砸给我吧,当我是一个精致无比的玩具,收藏起来吧,为了大家开心,逗了大家,多多宣传,推荐,晨晨在这鞠躬了。
  • 沈园柳老不吹绵

    沈园柳老不吹绵

    那些年,我们爱过,那是朦朦胧胧的好感,喜欢便是喜欢;那些年,我们恨过,那是不含心机的埋怨,讨厌就是讨厌;那些年,我们经历过的,就如同被时光尘封一般;原以为永生永世不会再想起,却怎知只需要一件事,一个人甚至只是一句话,回忆的柳絮便会恣肆的飞舞满天。沈园柳老不吹绵,那是因为那份无论如何真真实实存在的感情已经被时光凋零的所剩无几,只有残存的星星点点支撑着残念,而我,和我爱过和爱着的他们,惟愿在这里,我们的故事永生。
  • 那就别在爱了

    那就别在爱了

    “苏湘怡?你瞒着余婷勾引林圣邮我可是一清二楚,你他妈的和我一样不干净,说白了你就是一个婊子!婊子你懂么?连自己最要好的朋友的男人你也勾引你不觉得自己恶心么?”余婷双眼空洞看着苏湘怡,“苏湘怡,这是…真的么?你和圣邮…”她死死的咬住自己的唇。“对不起,余婷,我真的不是故意的”苏湘怡倒了下来“余婷,陈笑笑对不起”苏湘怡眼泪留了出来,她拽着余婷的长裙,“余婷,对不起,你原谅我好不好,我真的不是故意的,这件事情是有原因的,余婷”“这都是你们两个自找的,余婷你满意了吧?!这都是你自找的!”许久没开口说话的陈笑笑终于说出了口。“不!”余婷使劲摇头。“我现在是多余的了?我滚还不行么!林圣邮苏湘怡我恨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