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83900000002

第2章 供与求(1)

1.如果鹦鹉会说“供给、需求”,鹦鹉就是经济学家

经济运行的良性循环是指:在不过分依赖政府投资的条件下,靠经济自身的力量使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基本平衡,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要知道,政府投资在任何时期都是存在的,政府投资刺激了社会总需求,拉动了经济增长率。问题在于“不过分依赖政府投资”,而要靠“经济自身的力量”来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

——厉以宁(著名经济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

经济学领域有一句笑谈:如果能教会鹦鹉说“供给”和“需求”,那么鹦鹉就能成为经济学家。虽然只是笑谈,但亦颇有道理。因为供给和需求的分析方法,是经济学家们独有的思考问题的方式。那么究竟什么是供给?什么又是需求?我们先来回顾几则新闻:

新闻一:截止到2012年5月10日,某地的猪肉价格已经连续5周出现下降的趋势,其中里脊肉的市场零售价最低一度降到10元/斤,与上一年的最高价格持平。业内人士认为,买肉的人少,需求下降,是导致猪肉价格下降的主要因素……

新闻二:相关调查结果表明,某地高峰时期生猪的销售量每天超过100头,现在只有60头,也就是说,目前猪肉的需求正在下降。当问及猪肉价格会不会继续下滑时,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受北方暴雪天气的影响,河南毛猪的收购价已经从原来的6.5元/斤涨到6.9元/斤,猪肉价格继续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猪肉的价格趋势还不明朗,猪肉价格究竟是涨是跌,主要还是要看市场需求的大小……

从上面两则新闻中可以看出,人们对某一商品的需求减少,就会导致商品价格下降。而所谓的“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在经济学中,需求可以用公式来表示:需求﹦购买欲望+购买力。当一个人有所需求时,就会有购买的欲望,要想满足欲望,就要出动购买能力。

再看下面的案例:

1996年上海汽车展览会上,参观者人山人海,但看的人多,买的人少。同年,作为全国汽车销售晴雨表的北方汽车交易市场,上半年销售量只相当于上一年同期的三分之一。尽管当年轿车产量多达75万辆,但一季度销售量不过11.7万辆。当时富康轿车还算走俏,销售量仅次于桑塔纳,但一季度只完成全年销售计划的14%。面对这种局面,汽车厂家陷入无奈的境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消费者对于汽车的需求与其他物品一样,都取决于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决定购买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的收入,以及对未来的预期。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欲望是强烈的,问题在于缺乏购买能力。

价格高昂始终是制约汽车需求的一个关键因素。中国的汽车价格普遍是欧美国家同类汽车的两倍以上,这是很多国人并不知道的事实。而且,在购买价格之外,又有各种附加费用,如车辆购置附加费、城市维护建设与教育附加费、临时牌照费、车辆移动证费、车辆年检费、污染监测费、道路增容费、停车费,等等。有些地方购买一辆十几万元的轿车,汽车之外的其他费用就高达七八万元,这势必制约消费者购买汽车的能力。

对于需求的测定,主要考察需求价格与需求量。需求价格,就是指消费者对一定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市场上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一般与其价格呈反方向运动。即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斤苹果3元钱,我们一个月可能会购买10斤苹果;如果一斤苹果涨到5元钱,那么我们可能会购买7斤;如果一斤苹果涨到10元钱,我们就会购买3斤。据此,我们可以画出一条线,这个线就叫做需求曲线(如下图)。

我们再来看供给。所谓供给价格,是指生产者为提供一定量商品所愿意接受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呈同方向运动。即价格上涨,供给增加;价格下跌,供给减少。仍以苹果为例,假如每斤苹果的价格是1分钱,那么就没有人会供给苹果;如果苹果的价格是3元钱,有人每个月会供给10斤苹果;如果价格是5元钱,有人每个月会供给15斤苹果;如果价格是10元钱,有人每月会供给20斤苹果。显然,苹果价格越高,生产者(如果农)愿意供给的苹果就越多。据此,我们可以画出供给曲线(如下图)。

很多消费者可能都还记得:2004年,河北固安的大白菜获得了丰收。当时的收购价低到1分钱/斤,许多白菜烂在地里没人管,甚至有人用白菜喂羊、喂猪。同期,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的大白菜批发价为7分钱/斤,最低4分钱/斤,创下了六七年来的最低纪录。由于价格太低,使得许多农民都不愿意种白菜了。这自然会导致次年产量的减少,但这又必然导致2005年白菜价格一路猛涨。看到这种情况,农民们在2006年又大量种植白菜,结果又再次出现了白菜价格走低的现象。

这就是古今中外历史上反复出现的“谷贱伤农”现象。粮食丰收了,老百姓不仅不能从中获益,反而会因为粮食价格的下降而导致收入降低。不难看出,老百姓种粮能收获多少利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产量和粮价。二者的乘积就是老百姓所收获的利润。但这两个变量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当粮食丰收时,粮价下跌,对粮食的需求量就会增加。因为粮食是一种必需品,所有人都会对粮食有需求。当粮食大幅增产后,老百姓为了卖掉手中的存粮,就会竞相降价,因为只有降低粮价,才能把手中的的存粮卖出去,从而导致粮价下跌,乃至大幅下跌,从而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却减收的情况。

除了价格,影响需求与供给变动的因素还包括消费者收入、替代品价格、互补品价格、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等;而影响供给变化的其他因素也还有生产技术水平、生产要素价格、相关商品价格等,具体应用时不可不察。

2.最少的往往就是最贵的

不要被“免费”吓倒,拥有“稀缺性”就拥有了破解免费魔咒的武器。过去有一本书叫《免费》,未来以软件形式存在的内容都会免费的。这会让我们很多立志于制造内容和软件的公司都非常绝望。并不是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就可以在市场中找到价格,比如空气对所有人都非常重要很有价值。但是没有人去买卖这个空气,为什么呢?太多了,这里面提到一个价值重要前提,就是稀缺性。

——马化腾(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曾在北大发表演讲)

物以稀为贵——这是没上过学的人都知道的道理。不过知道不等于理解。因此我们有必要为大家着重解释一下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概念。

稀缺性,又叫做稀少性或者缺乏,在经济学中特指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而言,经济物品或者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等的相对有限性。人们常说的“人类有无穷的欲望,但只有有限的资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收藏界有一个经典案例:

在一场珍邮拍卖会上,一位印度藏家带来了全球仅存的两枚黑便士邮票,所有藏家都渴望得到它们,因此价格节节高涨,有人已经出到了40万美元的空前高价。

突然,角落里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200万美元!”

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心想居然有人会开出这个难以想象的价钱来购买这两枚邮票。

但是好戏还在后头,更出乎意料的事情还未发生。这个得标的中年人上台拿到邮票之后,立即把相连的两枚邮票撕开来,并且掏出打火机,将其中一枚邮票点燃烧毁。

这个一下子烧去100万美元的举动,立刻引起会场上的骚动。台上的中年人扬起双手大声喊道:“各位,不要紧张!我之所以高价买下这两枚邮票,是因为在这邮票当中,藏有一个无价的惊天秘密。而这个秘密,必须得烧掉其中一枚邮票之后,才能展现出来。现在,我将把这枚邮票再次拍卖,谁买下邮票,我就把那个秘密告诉他!”没有人不想知道这个天大的秘密,拍卖场内的气氛立刻陷入疯狂。众人此起彼落、争相出价,最后得标者终以900万美元的高价,将那枚邮票卖出。

这位新中标者兴高采烈地冲上拍卖台,取过邮票,他请之前烧掉一枚邮票的中年人告诉自己邮票中隐藏的秘密。中年人接过邮票,微微一笑,在他的耳边轻声说道:“秘密很简单,就是你手上的这枚邮票现在已经是全球仅存的一枚邮票,因为独一无二,所以价值连城。你一定要小心保存。”

想想看,假如世界上存在着几百张、几千张甚至更多黑便士邮票,或者说仅仅还存在两张,那么上面故事中的邮票还会不会拍出900万美元的高价?自然不会。尽管这个故事颇有些骗局的意思,我们也无从考证其真实性,但至少在经济学理论上,先前那位中标者的逻辑是没有错误的。而且这一逻辑也不仅仅适用于收藏界,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不乏类似的现象。

比如,我们坐火车时,都有列车员卖盒饭,他们的盒饭在市场上大约10元左右,但在火车上却最少标价18元。而且列车员每次在餐车上只放很少几盒盒饭,卖完了才回去取,在本就拥挤得车厢里来回跑,除了极少数乘客会感到纳闷:“火车又不是放不下,为什么不多放几盒呢?”大多数乘客都只是烦他们来来往往。其实这是列车员采取的一种销售策略。多年的经验告诉他们,当乘客看到盒饭较少时,就会产生一种卖完了就再也没有了的心理,就会爽快地掏钱,并且不讲价格,这样盒饭就会卖得又快又赚钱。相反,如果列车员一次带很多盒饭,即使吆喝得再好听,也会有乘客讨价还价。还有些乘客心里会想,等一会儿卖不完的时候肯定会降价,到那时再买吧!这样不仅影响销售速度,还会影响最终利润。

也就是说,是列车员用“捂”的方法,制造出了“物稀”的假象,从而产生了“价贵”的结果。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也都知道物“以稀为贵”,但就是很少有人想到有时候“物稀”是一种“捂”出来的假象,是一些人为了赚钱、赚更多的钱的刻意为之。

精明但不厚道的房地产开发商们就深谙这个道理。楼房早就盖好了,就是迟迟不拿出来卖。许多楼盘往往采取挤牙膏式的推盘策略,动不动就说什么“限量版”,让很多潜在买家产生可买的房子越来越少的恐慌心理,不仅促进了销售,还往往导致房价非理性推高。

不过资源的稀缺性也会受一些条件的限制和影响。比如在古代或者几十年前被人们认为是稀少的东西,到现在就已经很丰富了,如粮食。但是过去到处都有的新鲜空气,现在却由于工业污染而变得非常稀缺。

资源的稀缺性也往往因人而异。对于一个没工作的人来讲,时间是廉价的,但金钱却是稀缺的;对于一个热衷于工作、事业有成的人来说,并不缺乏金钱,但时间却是稀缺的;对于一般人来讲,金钱是稀缺的,但对于在森林中迷路的人来说,一瓶水或者一块馒头要比金子还稀缺,还宝贵。

此外,资源的稀缺性可以通过交换实现再分配。从经济学角度来讲,资源的分配不均需要通过交换来实现互补,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实例,比如一个外表平平的男人,只要事业有成,他的伴侣往往是一位漂亮的女人。这是因为相对来讲,相貌是他所缺乏的资源,因此他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用自己相对过剩的资源如金钱,去换取另一半的漂亮外表。从这一角度来说,有些男人的变心也不是单纯的道德伦理问题。

总之,“物以稀为贵”是千古不变的真理。理解了事物的“稀缺性”规律,我们就能理解许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3.钟点工PK上班族

比较优势,简单地说就是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后面两个字是“优势”,每个人并不见得有绝对的优势,所以前面加了一个“比较”。简单说来就是我找一个比我矮的人在一起我就比他高,我找一个年纪大的人跟我一起跑步,我就比他跑得快,这就是比较优势。

——王永(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曾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演讲)

据2012年12月7日的《金华日报》报道,目前家政市场上,口碑好、有经验的月嫂月薪最少6500元,最高的可达8000,一般的也在7000元上下,并且须提早两个月预约。记者就此事专门采访了一位家政公司负责人,该负责人介绍说,工资上涨已成为家政行业的普遍现象。除了月嫂,很多家政钟点工的工资也从15元/小时上涨到了18元/小时,每人每天的工资为100元左右。

月嫂其实也是钟点工的一种,只是钟点较长而已。那么,与专职上班族相比,这些钟点工的工资为什么上涨幅度如此之大呢?首先与物价上涨有关,其次与钟点工的需求量上升有关。如今许多家庭,特别是双职工家庭,工作繁忙,时间紧张,顾得了单位就顾不了家庭,只好请钟点工来打扫卫生、照顾老人和孩子。这种把重要工作自己做,次要工作包给别人的方式,专业名词叫做“外包”。钟点工的工资上涨,说明把家庭杂务外包出去的现象日益普遍,同时也说明现代人更具经济头脑,请钟点工不仅不会家庭负担,还可以让他们在减少家务负担的基础上,集中精力工作,赚更多的钱。

以往,一提起钟点工,我们头脑里立即就会出现身穿围裙、手脚利索的家政服务人员。但现在,“小时化生存”已成为许多拥有一技之长的前卫青年的工作方式。他们所从事的往往是翻译、珠宝鉴定、陪购、家教、市场调查等时尚且高薪的职业,很多白领“小时工”往往月入几千至上万元,生活过得随意且优雅。

与上班族相比,钟点工具有三大特征:一是按小时计算收入,个人可灵活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承接工作,免去朝九晚五的制约;二是可以灵活控制时间,也给身兼数职提供了方便,从而使从业者在享受职业角色转换的乐趣的同时,使收入得到提高。三是可以把个人兴趣和赚钱完美结合起来。许多白领钟点工的从业目的,并非单纯为了赚钱,而往往是在经营一份兴趣,或者锻炼自己某一方面的特长,比如一些绘画、乐器类的辅导工作。

一句话,钟点工相对于专职工作者而言,有其优势所在。在经济学中,这被概括的称之为“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

同类推荐
  • 人口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

    人口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

    本书总结了人口预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主要应用模型:尝试将灰色系统模型应用到区域流动人口规模预测,以期更好地描述未来特大城市人口的发展趋势和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其人口政策的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 了不起的中国人

    了不起的中国人

    中国经济奇迹已是毫无疑问的事实,原因却众说纷纭。制度变革,人口红利……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原因。但我们不能忽略,中国人的勤劳、坚忍和奋斗精神在中国经济奇迹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本书作者正是通过对众多案例的梳理,描绘出一群群中国人在海内外奋力拼搏的场景。他们含辛茹苦,背井离乡,奋力打拼。正是他们的勤劳与坚忍,支撑起中国经济30多年来的奇迹和光明的未来!
  • 市场预测与决策

    市场预测与决策

    本书由两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市场预测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主要预测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市场研究的意识、市场预测技能以及实际工作能力;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市场决策的基本理论与主要的决策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市场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以及进行市场决策的技能。
  • 生意兴隆的48条法则

    生意兴隆的48条法则

    本书是日本知名的餐饮业咨询专家氏家秀太,结合其亲自调研指导的250家餐饮店的经营案例,提出如何实现将亏损店做成盈利店的48个方案。
  • 电话营销真功夫

    电话营销真功夫

    本书结合大量真实案例剖析了电话营销的实质。前半部分探讨了电话营销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各种沟通技巧;后半部分主要针对电话营销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案例教读者灵活处理。
热门推荐
  • 泪殇,情魅异世

    泪殇,情魅异世

    【无名原创(未央)出品】 她是一个因失恋而莫名穿越到异世的孤女,偏在最不相信感情的时候遇上了这个隶属极品祸水的男人,还阴差阳错成了他唯一的小妾,穿越的第一天她便扬言要把这个小三角色扮演到极致,至此命运的车轮开始旋转......“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 乱世麒麟

    乱世麒麟

    三国,华夏史上最璀璨壮丽的时段。史家众说纷纭,一个后世人因缘际会之下生在这个世界,当他走出山门,却发现历史正按着演义的方向发展,是天道的玩笑?还是高人的摆弄?
  • 感到读者:哭过的泪不会有痕迹

    感到读者:哭过的泪不会有痕迹

    温室的花是开不艳的。安逸的生活往往让我们迷失,丢了自己的力量,而那些不幸,却敲响了警钟,唤醒了沉睡的力量,为了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创造幸福和力量。他,贾轩,正是那些不幸造就的坚强男孩。他,被抛弃,幼年就尝遍人间疾苦,磨练了他的意志。他贫穷,却不自卑。他优秀,却不自傲。他哭过,却不留痕迹。他幼小,却不稚嫩。他孱弱,却不畏恶势力......他在困难面前有着百折不饶的精神。不管前方有多肯可,他披着与坚强的铠甲从容面对,在噩运中创造奇迹!他,贾轩得以生存下来,也不失为一个奇迹。这里都在述说一个那是爱的故事,因为他的出现,世界真的就变得不一样了~
  • 回望关山

    回望关山

    永乐末年,江湖纷传建文帝尚存人世,一时间,拥建文帝复位的暗流在江湖中涌动不止。楚天舒受命于太师父空心禅师,肩负断水流宝剑,初入江湖,与公爵之女苏舒为复位大业奔走忙碌,亲见了诸多江湖之事……
  • 隐密杀手

    隐密杀手

    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现实的生活因为情感轨道的偏移留下了无尽的悔
  • 佛说华积陀罗尼神咒经

    佛说华积陀罗尼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 Master's Degree

    A Master's Degre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黄箓斋十天尊仪

    黄箓斋十天尊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蓝色玫瑰不凋谢

    蓝色玫瑰不凋谢

    一个从国外回来的混血女孩,在贵族学院里遇到了伍泠,两个家里的父母让他们同居,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他们从相知到相识再到相爱......
  • 重生之混在灰道商途

    重生之混在灰道商途

    这是一个走错路的人想要回头的故事,不过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总有很多人、很多事,不断逼迫着他、诱惑着他,让他再次往歧途走去。苏子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艰难坚持,不断对自己说,我就算做不了一个好人,但绝不能再做一个见不得光的混蛋。对苏子乐来说,在白与黑之间,至少有一片灰,天空中虽然有阴霾,但总有阳光在前路照耀,引导他前行。这就是一个重生少年的灰道商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