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83700000040

第40章 不要让慈善事业变味(3)

有人认为,如果每年筹集到300万英镑,那么伦敦目前存在的一切苦难就都可以消除了。但是事实上,即使投入这些钱,苦难也不会消失,甚至会持续增加。这是否是因为那些慈善家捐赠的财物除了无法克服的一些苦难以外,同时又在无心地制造出自以为可以消除的苦难呢?那些好吃懒做、大字不识一个的人们,倘若他们看到有人毫不费力,依靠施舍就可以维持生存的话,他们也就再不会去努力工作,用自己的力量来生计了。如果我们靠节俭、仔细获得的一切,都有慈善家捐赠给我们的,那么谁还愿意坚持过一种节俭、精打细算的日子呢?一个无须付出的人,竟可以轻松地得到只有付出才能获得的所有好处、舒适和享受,这种不劳而获的生活方式,难道不会使一切的努力、尊严和自立都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了吗?人们设立的这种慈善捐赠的机构,难道不是在诱惑他们去放纵、去挥霍、去浪费,走向永远贫穷的不归路吗?

不知道努力、奋斗、争取幸福快乐的人通常是最容易得到别人帮助的幸运儿。我们使最卑劣的人过着最舒适的日子;而那些努力工作,依靠自己的能力维持生活的人们,却往往要为这些一无是处的人的生存支付大量的济贫金。慈善事业的本质就是向社会上最腐化、无耻、堕落的那一部分人伸出援助之手,但是人们对那些努力挣扎、艰苦奋斗、诚实不讹的人却不闻不问。就像卡莱尔说的:“哦,我善良的朋友们,你们的处事方式就是只要事情还能将就,就不愿意去干预,反而用新税率、新的财产估价方法,把它抓得牢牢的,直到它失去任何作用,甚至是完全腐烂。但是,这个时候你们还是紧攥着它不放,并且说:‘快,我们有必要再帮帮它。’”

单纯地施舍财物只是一种毫无意义的纵容,而且在通常情况下,它还是一种恶习;因为纯粹施与穷人钱财并不能从根本上达到慈善的作用。不久以前,一位作家说:“德行可以导致人们犯下罪行,虔敬可以造成亵渎,聪明可以使人表现得愚蠢,但是这一切也许都比不上由于仁慈而导致的残忍。世界上,智者所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是为了弥补那些好心人所犯的过失。”

已经辞世的里顿勋爵曾说:“社会上的慈善事业,实际上已经成为人们对肆无忌惮的懒惰、堕落和无耻的一种奖赏。当我们感受到这一点,并且了解到人类智慧中所包含种种误解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会因此接受一个多么不幸的教训啊!它是多么地浪费人们的同情心啊!个人的过失,给国家的道德品质造成了多么大的扭曲啊!慈善行为是一种可以满足人的骄傲心理的情感,也是一种贵族式的感情!当穆罕默德同意淫乱——这最无法控制的罪恶——存在于社会上时,当他鼓励慈善——这最易于实践的美德——在社会上广泛发展的时候,他证明了自己是一个赋有洞察力的人。”

伦敦的一些神职人员认为,慈善事业与宗教的传播不能同日而语。例如斯通牧师认为,“当一位牧师在看望穷人的时候,如果他的手里只拿了一本《圣经》,而不是面包、毯子或者钱币的话,他就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出现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我们现在设立的慈善救济金体制,正是在教唆人们养成贪图享乐、追求物质享受的恶习,并且证明他们的那些私欲是多么的合理。上帝赐予我们一个最重要、最有益处的教训:人的生活状况必须与他的行为、事业有关。但是我们设立的这套救济金体制,并没有使人们真正用心地领略这个教训,而是告诉他们,贫穷本身就一种获得救济金的理由。换句话说,这种体制就等于是鼓励他们放纵、堕落、奢华、欺诈。”而真正的慈善家,会努力地消除人们的种种不幸,抵制人们对救济的依赖心理和改变贫穷的人的生活现象。真正的慈善家尤其会尽力地帮助穷人实现自立。这也是“教区妇女传教协会”与众不同的地方。她们在伦敦的几个教区,和穷人们进行亲密、友好的沟通交流,在许多方面努力地帮助他们。但是她们并没有在教区内大量地施舍钱财,她们追求的目标是帮助穷人自立,使他们能够感到自己拥有自立的能力,从而可以提高他们的品质。在各个阶级中,慈善事业都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在地位较高的女妇中,如果能够找到一个愿意参与这项事业的人的话,那将是最令人高兴的事。

近年来,社会上涌现出了大量的慈善组织协会。他们纷纷发现了许多更合理、更完善、更能体现基督教精神的慈善形式,这让人感到欣慰。这类协会的工作内容十分广泛,例如:改善工人的住宅;为大众建造澡堂和洗衣房;为工人、海员和仆人建造舒适的住房;培养工人养成节俭并且能够为将来着想的习惯;让人们充分享受到知识的好处。只有这些协会,才是真正地为人们着想,帮助人们树立信心,使人们真正做到自立,而不是剥夺人们自立的权力,更不是瓦解人们原本坚定的信念;只有他们——真正的慈善组织,才值得我们称赞、鼓励。他们改善了人们的总体状况。应该说,他们是博爱精神的最高体现——他们不仅有高尚、良好的动机,而且还愿意追求美好的结果。

富人们,在他们临死的时候,总是格外地关注自己的钱财。假如他们从未结婚,没有财产继承人的话,他们就会因为终身累积下来的财富无人继承而感到烦恼,因为他们不能把这些财富都带进坟墓里,他们不知如何处置这些钱财。这时他们就必须立下遗嘱,把财产转让给某人。从前,有一个富翁,为了要净化自己的灵魂,把他的大部分钱财都捐给了社会——现在许多人也许仍然这么做。他的钱一部分用来创建救济院,一部分用来修建医院。富人们累积下来的钱财,最终都是用作施舍、慈善事业,分发给了穷人;或者散发给那些与他们同宗教、同行业的人。今天富人们依然采用这种做法,但是这种做法往往给受益者造成灾难。例如,埃尔温有一个叫弗格森的富翁。在他临死的时候,他不知道该如何处置他的钱财。虽然他的财富已经超过50万之多,但是这笔巨款却不能为他延长一个小时、哪怕是一分钟的生命。他请来两位牧师帮他立遗嘱,并且要求在他死后,将这份遗嘱公布于众。弗格森将一部分财产分给了他的亲戚——其中多数是穷人。拿到遗产的亲戚中,绝大部分的人都放弃了工作,终日饮酒作乐,奢侈挥霍,甚至于有些人因此而丧命。左邻右舍对他们的行为表示深恶痛绝。另外一些人,虽然不喝酒作乐,但是也丢下了工作,追求一种奢华、享乐的生活。总体上说,弗格森为他的亲戚留下的这笔遗产,除了给他们带来灾难以外,毫无益处。但是另一方面,那些受托管理他的慈善事业的人们,从他的财产中拨出一部分,用来设立了3项授予优秀人士奖学金的机构;对于他的捐赠,可以说有一部分还是发挥了较好的作用的。

斯蒂芬·杰拉德是美国的一位大富翁。在他去世后的遗产捐赠方式就与其他富人不同。杰拉德是一个孤儿。从小他就在一艘客船上做侍者,在他十一二岁的时候,他就开始了他的首次航行,目的地是北美。杰拉德几乎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没读过几本书,也不认识几个文字,他唯一追求的就是能够多挣一点钱。终于他开了一个小店。当他在纽约的水街居住的时候,他爱上了一个叫波莉·卢姆的姑娘。波莉的父亲不同意他们在一起,并且阻止他们结婚。但是杰拉德坚持不懈,最后如愿以偿娶了波莉。可是这场婚姻实际上并不像他们想象中那么完美。由于妻子对他没有丝毫感情,他变得性情乖戾、暴躁。于是他离开家出海远游。在他40岁的时候,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帆船,在纽约、费城和新奥尔良之间开始了海上贸易。

后来杰拉德定居于费城,成为了一个商人。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意上,因为他决心要成为一个富翁。虽然杰拉德已经积累了一些财富,但是他还过着极端节俭的生活,不管什么工作,只要能够挣钱,他都来者不拒。杰拉德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是麻木不仁的,他完全被挣钱的欲望支配着,对于他开来说,生活就是无休无止的劳碌与奔波。但是我们要记住,杰拉德的家庭生活并不是快乐的,假如上帝能够赐予他一位令他感到幸福、满意的妻子的话,他就会变得温和、热情得多。他与波莉共同渡过了近10年的痛苦时光,之后她患了精神病,在宾州医院里住了20年后离开了人世。

事实上,在杰拉德的心中,并不是仅仅充满了坚硬 、严厉和麻木,在他的潜意识的深处,存在一些非常人道、仁慈、平和的东西。1793年,费城大流行黄热病,杰拉德在这段时期就表现出了他天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当时,黄热病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人人处于恐慌之中,就连医院里都找不到一个护士来照看病人,因为当时人们认为,照料病人就等于自寻短见。

暴君,不为钱财所动,不受美色所诱,

它的威严使一切都变得枉然;

穷人,没有朋友,更没有随从,

他们只有在救济院里——穷人的家,与世长辞。

越来越多的人感染了黄热病。就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杰拉德将他的生意抛到脑后,主动担任起公共医院的主管职务,并且任命彼德·海姆为他的助手。他的生意在这个时候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公共医院中,杰拉德发挥了他惊人的组织能力,他的工作也立刻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从前混乱不堪的医院,现在到处都是那么井然有序,干净整洁的景象代替了从前的污浊杂乱,节俭代替了浪费,警惕代替了疏忽大意。杰拉德使医院中的每一个病人都得到了细心、周到的照看。有时他会亲自去照看那些忍受疾病折磨的病人,并且伺候那些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是主动料理死者的后事。最终,灾难结束了,杰拉德和他的助手海姆又回到了他们从前工作的岗位上。

凡是参观过费城贫民窟的旅游者,都会在他们的笔记上记下这样的一段话:“斯蒂芬·杰拉德和彼德·海姆,他们都是委员会的成员。当年社会上流行一种可怕的黄热病。他们注意到,如果医院里没有合适、尽职的主管的话,病人们很可能就会被拒之门外。出于同情,他们主动要求担任医院的主管职务,而由此激起、引发的惊奇和结果,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只能想象,而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

同类推荐
  • 最让你乐观自信的幽默故事(智慧背囊)

    最让你乐观自信的幽默故事(智慧背囊)

    用幽默的眼光观察世界,你会变得更通达、宽容;用幽默的态度对待别人,你会显得更睿智、友善;用幽默的心情审视自己,你会变得更乐观、自信。愿每个人的生活中都能多一点幽默,多一些笑声。
  • 成长不烦恼:青少年必须学会自制与自谦

    成长不烦恼:青少年必须学会自制与自谦

    歌曲《少年》中唱道:“记忆中的那个少年,骄傲地发出宣言,伸出双手就能拥抱全世界,相信所有的梦想一定会实现,一切看起来都不会太遥远……”青春期的朋友虽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但心智还不够成熟,总认为自己已经成熟且长大,面对父母长辈的过多照顾与干预,常常会陷入矛盾之中。《成长不烦恼:青少年必须学会自制与自谦》为青少年朋友排忧解难。
  • 帮助孩子成长的哲理与智慧

    帮助孩子成长的哲理与智慧

    孩子正处于成长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也会有很多迷惑。父母需要的是给孩子讲解一些人生中的哲理与智慧,让孩子通晓事理,提升孩子的智慧,为孩子指点迷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孩子明事理有智慧,才能自我解疑解惑,才能正确待人接物,才能获取快乐与成功。
  • 学会感恩

    学会感恩

    本书内容包括:感恩亲情——血浓于水骨肉情深、感恩友情——好汉全靠朋友帮扶、师恩难忘——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爱情永驻——最暖人心的是爱情等。
  • 岁月深处一支歌(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岁月深处一支歌(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亲情如一首永远唱不倦的老歌,古老的曲调中饱含浓浓的真爱;亲情似一杯淡淡的绿茶,虽不浓郁但却散发着淡雅的醇香;亲情似大海里的一叶小舟,于惊涛骇浪中承载着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誓言。拥有亲情,便拥有了世间一切的美好,让这浓浓的爱、悠悠的情化作一缕春风,吹来桃红柳绿,吹开心底似锦的繁花……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热门推荐
  • 重见天日

    重见天日

    萧冰涛为了证明自己的父亲不是潜伏者,用一生时间去证明
  • 幻想中的彼方

    幻想中的彼方

    乐弦很悲惨的穿越了,然而,他并没有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先天因素,有的,只是对这些动漫中剧情的了解。乐弦对此表示:”坑爹!“
  • 嘉祐杂志

    嘉祐杂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丑丫头,哪里跑

    丑丫头,哪里跑

    【温馨欢快甜宠文】第一次见面,她给他来了一拳。第二次见面,他吻上了她。从此她成为全校女生的公敌,她处处躲避却总被他逮到。“丑丫头,哪里跑!”辛铭一把环抱住她,宠溺的一笑“以后你就是我的人了,不准再逃跑。”林迪不满的看向他:“如果我拒绝呢?”辛铭吻上她的耳垂,在她耳边轻呼一口气写,邪魅的道:“你说呢?”
  • 古今说海

    古今说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停止伤痛的时间

    停止伤痛的时间

    许晨和辛安从小一同长大,竹马青梅,一对冤家。他耀眼如星,她明朗似晨。喜欢许晨的女生总是不断,而辛安自小就被周遭的同性当成情敌对待。慢慢长大的辛安,最大的愿望就是早日寻得一位道行高深的女子快快收了许晨这只妖孽,也省得耽误她的青春年华。一场疾病如宿命般降临,扯乱了他们的交际线。她说他会一直陪在他身边。她说她不说谎,却不代表她不食言,年少轻狂,怎知永远二字的含义有多沉重。
  • 万物造化炉

    万物造化炉

    天魔乱世得到了无上宝物造化炉,从此开始了辉煌的人生,预知后事如何,请看正文部分。
  • 木偶手记

    木偶手记

    原本早已对这伪善的人间感到绝望的子石,在一次死亡后感悟到人间还有真情在,所以回到人间,化身为木偶,倾听人间百态,感悟世间无常。我会用心灵去为这灰色的世界描绘出有色彩的故事!!!!希望大家会喜欢,另外希望大家可以点一下收藏,好让我有写下去的信心。
  • 保险帝国

    保险帝国

    《保险帝国》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中,面对家庭,面对生存,面对机遇,我们努力挣扎。家庭并不是避风港,象牙塔也不是铁饭碗,她手足无措,艰难抉择。而答案,在磕磕绊绊前行的时光中渐露端倪。
  • 卑劣少女和恐惧魔王

    卑劣少女和恐惧魔王

    莲华死后来到了地狱,在这里,她见到了地狱唯一的住客,恐惧魔王:龙王,在欺骗的伪装下,借助魔王的力量,一起回到了人间,展开了她的“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