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82400000026

第26章 姑姑张茂渊:做剩女,挺有意思的(1)

这就是张茂渊,她太真实,这种真实与勇敢相伴,使她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不用那些矫饰,来抵挡素朴到灰色的真相。张茂渊的一生,有如一杯清咖啡,黑得纯粹,苦得彻底,永远永远,不在里面勾兑进去哪怕一丁点儿庸俗妥协的牛奶和糖。

1.关于她的爱情故事

2013年最热的电视剧是《咱们结婚吧》,据说有一半中国人看了这个电视剧,但是我对它很有一些意见。从一开头起,它就在说,做剩女,是件特别没意思的事,家人担忧,外人歧视,连工作都丢了,赶紧的,找个好人就嫁了吧。已经21世纪了,这种思想还这么有市场,我都觉得挺抱愧张爱玲她姑姑的。

对,是张爱玲的姑姑张茂渊,她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前,就坦然地做她的剩女了。

是不是每个家族都会有一些特别的传统?以张爱玲家族为例,打张佩纶这边下来,是坚硬,打李菊耦这边下来,则是剩女。李菊耦二十三岁才订婚,在遥远的19世纪末,这是一个有着失嫁风险的年龄。张爱玲本人二十三岁与胡兰成结婚,听上去不算晚,但是她的同学张如瑾,初中还没有毕业,就匆匆嫁了人。不过,在这个传统里,最彪悍的还是中间那一环-张爱玲的姑姑张茂渊,一直到七十八岁才把自己嫁掉,可谓把剩女做到了极致。

传说张茂渊很年轻的时候,去英国留学,邂逅一位名叫李开弟的青年才俊,她用湿漉漉的文笔(一半热泪一半口水),描述那初见的辰光,该男生怎样对她大献殷勤,风起的时候为她披衣,寂寞的时候为她诵诗,但我总怀疑这些桥段是跟琼瑶老奶奶借来的,在此略过不赘。总之她很自然地爱上了他,可惜没有“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的幸运,李开弟早有婚约在身。

也有人说李开弟另有一个原因,作为激进的青年学生,他不能接受张茂渊这个“大卖国贼”李鸿章的后代。持这种说法的人,估计没看过什么书,翻翻梁启超那本《李鸿章传》,就知道当时的有识之士,对李中堂评价颇高。

不管什么原因吧,他们为张茂渊编织的故事都不出“守望终身”这美丽的俗套,但是,从张爱玲以及张子静文章的字里行间读出来的“姑姑”,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她的剩女生涯,也许与这个男人有关,但,我想,那不见得就是全部。《小团圆》,在这部自传体的小说里,更证实了姑姑经历了两场非主流的爱情:爱慕嫂子的情人,与表侄恋爱。大家族中,难免有这样在外人看来荒唐的故事,本文无意于考证真伪,只想说,即使是这样,她还是有机会带着无望的爱情与其他男子结婚的,许多女子不都是这样的选择?为何,张茂渊一意孤行地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剩女,令家族中人想起来都不寒而栗?

1928年,张茂渊从国外归来,这一年她二十六七岁,名门出身也许反倒是一种连累。《围城》里方老爷子的看法是,女中学生应嫁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应嫁男留学生,至于女留学生该嫁给谁,方老爷子没有提出个适宜的方案,大概他觉得这类人属于天生嫁不掉的一类,不说也罢。

用现在的话说,张茂渊是一个“三高”人士。高学历:不知道她在欧洲拿了个什么学历,反正是一个留过洋镀过金的海归,盖得过普通女学生。高收入:遗产也应该算一种收入吧,打了折仍然不菲;再说她还是职业女性,一度在电台读社论,工作半小时,就能拿几万元的月薪;高门槛:这里还得引用方老爷子的话,他说,嫁女须胜吾家,娶媳须不胜吾家,更加通俗的话叫,抬头嫁女儿,低头接媳妇,对张茂渊这样的名门之后,免不了要给予敬而远之的待遇。

虽如此说,只要愿意俯就,这世上就没有嫁不掉的女子,张茂渊的问题在于第四高:心气高。张爱玲说,她找起事来,挑剔得非常厉害,因为:“如果是个男人,必须养家活口的……怎么苦也得干……象(像)我这样没有家累的,做着个不称心的事,愁眉苦脸赚了钱来,愁眉苦脸活下去,却是为什么呢?”她所否定的这种生活状态,是包括本人在内的大多数人的写照,没来由地做着不快乐的事,除了随波逐流的天性,还有就是不把自己的感觉看得那么重要,就像在公交车上,木着脸隐忍地看窗外风景转换,不大去想为何踏上这段旅程。

张茂渊则敏锐地追问自己的感觉:“却是为什么呢?”同理,当喜欢的人不出现,出现的人不喜欢,她一定会选择“一直孤单”,哪怕“就这样孤单一辈子”。按照上面的格式去想:或是为父母所逼,或为经济所迫,或是像张爱玲笔下的那些女子,生活在大家庭里,无法忍耐手足间的挤压与倾轧,就算没有爱情,看不上对方,也是会劝自己俯就的。而张茂渊,父母早亡,因为遗产的问题,跟两个哥哥都闹僵了,经济上前面说了,虽不算富有,一个人也还过得去,那么,愁眉苦脸地嫁一个人,愁眉苦脸地活下去,却是为什么呢?

她不把惯性考虑在内,不把闲言碎语、他人的眼光考虑在内。

她是个太真实的人,没有一点儿自欺。比如她老爸张佩纶,仕途上是混得差了点儿,但是和李菊耦人所共知的爱情传奇,却为他失败的下半生增光添彩,他自己也挺喜欢说这个事,动辄在日记里晒晒幸福。少女张爱玲未能免俗,对这段“我爷爷我奶奶”的故事很来劲,缠着张茂渊说家史,张茂渊却很煞风景地来了句:“我想奶奶是不愿意的。”传奇陡然落到尘世,跌得七零八落,张爱玲简直不愿意听。

海德格尔说了,人,诗意地栖居。人们有着将人生诗化的需求,假如自己实在没料,那就去拔高父母好了,所以我们经常看到那样一些表扬稿,把父母塑造成勤劳善良勇敢坚定的楷模,高级一点儿的,就往佳话上靠,将父母打造成神仙眷属,与芸芸众生迥然不同。只有张茂渊,她说,我想奶奶是不愿意的。一句话,将那个勇敢追求传奇恋情的奶奶,还原成无数心不甘情不愿地执行父母之命的旧式女子中的一个,她那爱晒幸福的老爸,则更显尴尬。

这就是张茂渊,她太真实,这种真实与勇敢相伴,使她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不用那些矫饰,来抵挡素朴到灰色的真相。这份特质,一部分来自张佩纶的遗传,另一部分,则与她走过的路程有关。

2.“刀截般的分明”与“刻骨的真实”

《对照记》里有一张张茂渊和她两个哥哥的照片,异母兄张志潜最大,站在中间,张志沂和张茂渊分立左右,张爱玲都说这张照片像爷儿仨。

李菊耦去世后,遗产由张志潜代管,直到张志沂娶妻生子后才交割清楚。据说分得颇不公平,张志沂和张茂渊联手跟那位哥哥打起了析产官司,关键时刻,张志沂丢下妹妹倒戈,张爱玲说是她继母趋炎附势从中拉拢。张茂渊吃了个大大的闷亏,从此便不大与哥哥往来,声称不喜欢“张家的人”,只对张爱玲好一点儿,因为是她自己贴上来的。

张茂渊跟她家族的关系,让我想起《红楼梦》里的惜春,都是被生活的污秽所伤,而心灰意冷,张茂渊受到的伤害,可能比惜春还要大。惜春自小在贾母这边长大,与她那荒唐的哥哥往来不多,感情上没有太多牵扯,张茂渊是在哥哥的照管下长大的,很可能存有许多温情的记忆,就像那张“父子仨”的照片上呈现的那样,当亲情陡然转身,露出狰狞的面目,那种坍塌带来的幻灭感,比惜春以及张爱玲所经受的更甚。

如果是曹七巧式的女人,可能会暗中恨得咬牙切齿,却仍不妨照常走动,无他,惯性使然,交际欲望使然,为了避免将自己边缘化,她宁可在污垢中跌爬滚打。但张茂渊不然,精神洁癖让她不惜“对自己狠一点”,与虚伪的情意一刀两断,要“刻骨的真实”和“刀截般的分明”。

但水至清则无鱼,真实到极处,可能就会缺乏人情味-人情味常常是由半真半假的寒暄成就的。我们并不一定需要别人实打实地付出,我们只是需要对方呼应照顾我们的情绪,那些嘘寒问暖,那些唏嘘感触,即便口不对心,我们还是愿意被它打动,起码会觉得对方比较亲切。活在这个世界上,谁都有脆弱怕冷的一面,若真实的关心不可得,我们愿意退而求其次,以那些即使缺乏诚意的语言取暖。

另一方面,每个人也都有表现善心的需要,有时候显得冷酷,是因为成本太高,若是可以低成本高回报,比如说,只要费上些唾沫星,就可以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好人、善心人,大多数人还是会趋之若鹜的。别的不说,就看网络上,有多少人在貌似激愤实则兴奋地表现正义,就知道,有多少人会迷恋这种一本万利的道德消费,以自己为观众主体的道德演出。

但张茂渊明显不属于上面说的这些人,后面会说到,她对张子静的冷淡,她知道那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对他“吧达吧达”眨动的潮湿的眼睛,有着深刻的印象,在这种情况下,她只要随口关心他几句,或者陪着掉几滴眼泪,就能完成一次圆满的道德消费,但张茂渊就是没这个心思,赶到饭点,也会翻脸撵他走。张爱玲一走,她就没商量地对他关上了自己家的大门。之后的数十年,他们彼此不通音问,张子静倒是想过问候她,却没有这个勇气。

张茂渊固然显得不近人情,不过也情有可原,对张子静,她也没这个责任,又不是她把他生出来的,凭什么要强迫自己喜欢他?但对于还比较喜欢的张爱玲,她似乎也不怎么流露感情。

张爱玲说起这位姑姑,亲热里又有一点儿距离感,她认同姑姑的真实,认同中,又带点儿似笑非笑的不习惯。当年她从父亲那里逃出来,投奔母亲,母亲和姑姑住在一起,张爱玲跟这两位同住,心里是非常紧张的。

同类推荐
  • 死亡密码

    死亡密码

    他们是世界近现代政坛上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特出的人生经历,使人们对其死亡的原因也更加关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档案栏目编著的死亡密码通过解密档案和对历史线索的再梳理,与亲历者和专家学者们一起探究他们的死亡真相。破译历史密码,还原历史真相。不论是革命领袖,抑或是大国政要,还是敌对阵营里的头面人物、政要、间谍,从他们的身上以及围绕着他们发生的一切,会让读者深刻体会到政治斗争的严酷,以及人生命运的多变。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隋炀大帝杨广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隋炀大帝杨广

    隋炀帝杨广被后人称为是中国历史上最荒淫腐化的昏君。他凶残弑兄杀父,登上皇位,当上了皇帝的杨广大肆奉行享乐主义,美人为重,江山为轻;游玩为重,社稷为轻。开凿了南北大运河,使数以万计的百姓死于劳役。他的残暴统治最终在起义军和反叛军的威逼下宣告结束。让我们拨开了笼罩在炀帝身的上重重迷雾,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炀帝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
  • 王莽发迹史

    王莽发迹史

    有人说他是“野心家”、“伪君子”,有人说他是政治家、书呆子,王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本书《王莽发迹史》在史实的基础上,适当运用小说手法,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矛盾、复杂的王莽。他是一个显赫家族中的没落户,最后却和平接管了国家政权,登上至高无上的权力顶峰;他骨子里是个书生,凡事都从书本上找答案,一言一行都遵循圣人的教诲;他是一个近乎完美的道德超人,靠着自身的道德感召力赢得了崇高的声望和举世的拥戴……畅销书作家磨剑将为读者揭秘王莽的发迹之路。
  • 李自成第四卷:李信与红娘子

    李自成第四卷:李信与红娘子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陈氏家族全传

    陈氏家族全传

    讲陈氏家族不能不提陈其美。陈其美是当年上海市革命军服加身的“大督军”,是孙中山的同盟会骨干成员,是蒋介石参加革命的引路人,又是他将陈果夫、陈立夫托付给了蒋介石。 陈果夫、陈立夫是蒋家王朝的组织部长。他的用人计谋,加剧了四大家族间的豪门恩怨和尔虞我诈的争斗。陈氏家族靠其结党营私,政治势力远大于“宋、孔”两家。 本书描述了陈氏家族与蒋家王朝的关系,以及蒋家王朝败落后陈氏家族成员的悲喜人生。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全球首富

    重生之全球首富

    李江在粪坑抽烟,不幸被炸死,醒来后发现重生到了十年前,一切的一切都可以重头再来,十年的时间,从写网文赚的第一桶金,然后和自己的书迷成立保险公司,用后世流行的直销模式,疯狂聚拢资金,建立中国第一大保险公司,控股58同城,赶集网,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收购爱奇艺,搜狐,土豆,优酷,入股万达,建立私有银行。成为世界首富。
  • 血字的研究

    血字的研究

    为英国著名侦探小说作家柯南道尔的一篇中篇小说,讲述了从阿富汗战场受伤退役的华生医生,和福尔摩斯合租了伦敦贝克街221号乙的一套公寓。很快,他发现这个人具有超越常人的缜密观察力和非凡的推理分析能力,同时,时常有一些神秘的访客出入他们的寓所。直到有一天,他们卷入了一起谋杀案之中。本作推理引人入胜,结构起伏跌宕,人物形象鲜明,涉及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
  • 强者战线

    强者战线

    神秘莫测的火影系统——忍者。吃了便不能游泳的恶魔果实——航海家。高科技产物的铁血战士系统——狩猎者。召唤死灵军团OR黑魔法——异能者。御剑飞行灵宠拉风的修真系统——修真者。体内怎么多一个灵魂?——重生者。试试你的运气,送你一个金手指,欢迎来到强者世界!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混沌世界的魔法师

    混沌世界的魔法师

    本书叙述的内容是,当世界重新回归混沌之后,少年从一个冒险家开始,成为一个魔法师的经历。本书充满笑料的生活气氛,文字简单明朗,内容从生活的平淡到魔法对决的精彩,希望大家收藏。
  • 纨绔公子

    纨绔公子

    纨绔公子张扬被父母逼迫来到江海腾云公司上班,本来不愿意上班的他,因为知道家族面临危机,不得不在腾云公司学习经验。然而,富二代的身份,纨绔的性格,让他身边美女成群,其中不乏御姐,明星,萝莉,总裁……面对形形色色的美女接踵而来,他只想说:“且泡且珍惜,肾好最重要。”
  • 绯色高校:千面特工闯校园

    绯色高校:千面特工闯校园

    两个腹黑千金,两个邪魅少爷,因一次开学的停车事故结下渊源……
  • 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

    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那年那景那人

    那年那景那人

    讲述了在校园里那些青春美好的回忆,同时也是3男3女之间的各种青春的疼痛。他们之间的矛盾以及毕业以后他们的幸福。
  • 岁月之巅

    岁月之巅

    流星的划过代表着生命的结束,也代表着另一个开始!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起点。用岁月的痕迹走向巅峰!异世界看他如何横塌天地,如何破碎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