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81700000020

第20章 真爱的功课(3)

听起来还真是很奔放、很好玩,这就是森林小学的教育特点,他们希望学生能够在舒畅民主的课堂上接受独特的、有品质的教育。当然,这对老师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朱校长提到了一个叫林雄的孩子,是学校里唯一听力有障碍的学生,要戴助听器才能勉强交流。有好几次,这个孩子被人反映说偷了同学的东西,她决定找林雄来谈一谈。

他们只能用笔谈,她写一句,林雄回答一句。然后校长就傻了,这个孩子究竟在说什么呢?她没有想到,长期的听力障碍使林雄根本无法抓住每一个信息,这不但简化了他的世界,更影响了他与别人的沟通能力。两个人就这样开始了夹缠不清的漫长笔谈。

比如她问林雄:“另一个小孩的忍者龟不见了,怎么在你的柜子里找到了?”林雄写:“我不要忍者龟。”她再问:“你的意思是说,这些忍者龟是你的?”林雄却写:“我是忍者龟。”这是什么意思啊?

然后她再写:“你有没有说实话?”林雄写:“我掉了。”我的天哪!简直让人头晕。但校长还是坚持跟他慢慢写下去,试图读懂他的意思。后来她发现,林雄开始逃避现实了,不肯再正面回答问题,只是一直说我好累,我要回去睡觉了,等等。

校长只好把那些指控他偷东西的同学都叫进来做个见证。大家一起写,后来纸不够用了。校长就跑出去又拿了一沓,她已经快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了,现在证据确凿,这个孩子怎么还不认错?

最后她决定再问一次:“我们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说实话,犯错没有关系,要诚实才能改过来。我再问你一次,到底有没有拿国义、诺诺的忍者龟?”林雄也急得脸都憋红了,他颤颤地在纸上写:“我拿忍者龟给诺诺、国义,我没关系你。”

这时候,校长恍然大悟。天哪,原来林雄的“我没关系你”就是“对不起你!”而“我没关系你”在他笔下已经出现不下十次了。从他承认妈妈不肯给他买忍者龟的时候起,就已经在道歉了,但被自己的语言及情绪模式阻碍着,表达不出来。

由此作者试着问自己,当一个人使用我听不懂的语言和我交谈,我会生气吗?当别人学不会我的语言,我该生气吗?如果林雄不会与我沟通我就可以生气,那我也不会跟他沟通,他该生气吗?如果没有这样的自我审视与批判,教育民主如何成为可能呢?

(主讲梁文道)

《地狱里的温柔》

卡夫卡的惨淡童年

林和生(1954-),学者、作家、翻译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著有《犹太人卡夫卡》《绝望的一跃:孤独天才克尔恺郭尔》等。

他缺失的童年所带来的创伤正是他一生暗淡的阴影。

《地狱里的温柔》的封面上有一句话:“没有人能唱得像那些处于地狱最深处的人那样纯洁。凡是我们以为是天使的歌唱,那是他们的歌唱。”这是卡夫卡的话。有人曾形容卡夫卡的文字像是来自地狱里的歌声,有一种骨子里的温柔,同时也让人感到不寒而栗的恐惧。

这本传记讲述了卡夫卡的爱情、家庭以及病重后的时光。要深刻了解卡夫卡并不容易,他的作品让人感到高深莫测、神秘不安,不过这本书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想象的依据和空间。

要了解卡夫卡,首先要理解他和犹太文化的关系。犹太民族对现代文明史作出了重要贡献,著名的人物有斯宾诺莎、爱因斯坦、毕加索、卓别林等,当然也包括卡夫卡。卡夫卡的苦难是犹太民族的缩影,在他们的性格中,格外秉承了虔诚、希望和奉献精神。

书中引用了卡夫卡的一句话:“除非是逃到这个世界上来,否则怎么会感到高兴呢?”这话让人感到绝望、哀伤和彻底的无奈。卡夫卡的父母都没有愉快的童年,他也没有。他出生在布拉格一个犹太人的旧城区,房子里充满了霉味,床褥散发出陈腐之气,到了夜间,暗淡的烛光下只有耗子打架的声音。

这样的环境会在卡夫卡六岁以前的记忆中留下什么呢?他潜意识里一定潜藏着这种童年的阴影。多年以后,他与朋友聊起童年时说,其实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总会有一些阴森黑暗的角落,像漆黑的窗户、肮脏的庭院,在那里,我们坐立不安,心在不停地战栗。

卡夫卡的性格中带有一种病态的敏感。在他的印象中,父亲并不亲切,相反总是带有一种威胁性的粗野。他成年以后给父亲写过一封很长的信,开头他这样写道:“亲爱的父亲,您最近问我为什么对你感到恐惧,这个问题如同往常一样让我无从回答。一来我确实对您感到恐惧,二来畏惧的缘由太多了,很难说清楚,只能试着用书面形式回答。即便如此,我在写这封信的时候还是非常畏惧,也许会影响畅所欲言的表达。”

不过这封信还是长达三万五千字。卡夫卡在信中说,他的世界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属于他自己的,在那里他像奴隶一样生活着,饱受各种约束;第二部分是父亲的世界,而他好像永远在发怒,离他无限遥远;第三部分是他和父亲以外的世界,那里所有人都过着快乐、自由、幸福的生活。

卡夫卡与父亲的关系是这样的,他的母亲呢?母亲总是忙于生计,完全无暇顾及她的第一个孩子卡夫卡。他缺失的童年所带来的创伤正是他一生暗淡的阴影。卡夫卡说过,伤口是生活的表象,而童年是他最大的伤口和缺失。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能感觉到卡夫卡的敏感和脆弱,他好像一直都在生病。不过从照片上看,他是个高大英俊的人,据说有一米八三,眼睛也很漂亮,清澈而深不见底。

卡夫卡一生有过三次婚约,不过后来都解除了。因为肺结核的缘故,他常常去疗养院休养,在那里很容易和某位红颜知己发生短暂的恋情,甚至在订婚之后也是如此。有一次,他的未婚妻和情人围着他进行了一次审问,那个场面给卡夫卡带来深深的罪孽感,毕竟他是个精神上十分脆弱的人。不过正因此,他写下了不朽的名著《审判》。

(主讲沈星)

[1]一行禅师,1926年生于越南中部,16岁出家,越战时任越南佛教和平代表团主席,并创立青年社会服务学校、梵行佛教大学等团体。后定居法国,并在那儿建立禅修者活动团体--梅村。著有《正念的奇迹》《般若之心》等。

[2]为了抗议南越吴庭艳政权对佛教徒的高压政策,1963年6月11日,越南佛教界德高望重的僧人释广德在西贡闹市用汽油自焚身亡。他在火焰中被烧成焦炭的惨烈场面被西方记者拍成照片,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强烈愤慨。这张照片和一张西贡警察当街处决嫌犯的照片一起,成为南越政权残暴的象征。

[3]无国界医生(DoctorsWithoutBorders)组织于1971年12月20日在巴黎成立,是全球最大的独立医疗救援组织,每年有2000多位志愿人员在全球60多个国家服务,其成员深信全人类都有获得医疗的权利。该团体获得1999年诺贝尔和平奖。

[4]纳尔逊·曼德拉(NelsonRolihlahlaMandela,1918-),为推翻白人的种族主义统治进行了长达50年的抗争,铁窗面壁28年,终于为南非开创了民主统一的新局面,被尊称为南非国父。1993年获诺贝尔和平奖,著有《走向自由之路不会平坦》《斗争就是生活》等。

[5]“乌班图”,即Ubuntu,这个词语来自于祖鲁语和科萨语,大意是“人道待人”,被视为非洲人的传统理念和民族观念,是建立新南非共和国的基本原则之一,与非洲复兴之路密切相关。

[6]约翰尼斯·福斯特(JohannesVorster,1915-1983),1978年起任南非共和国总统,执政期间,推行种族隔离政策。

[7]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Gramsci,1891-1937),意大利共产党领袖,1926年被捕入狱,《狱中札记》是意大利现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

[8]帕托契卡(JanPatocka,1907-1977),捷克哲学家,主要研究现象学。曾任教于洪堡大学及弗莱堡大学,1977年与哈维尔和伊希·哈耶克联合发表《七七宪章》。著有《自然世界作为哲学问题》《否定的柏拉图主义》等。

[9]伊曼努尔·列维纳斯(EmmanuelLevinas,1906-1995),法国哲学家,曾先后任教于普瓦提埃大学和索邦大学,1989年荣获巴尔扎恩哲学奖,著有《从存在到存在者》《伦理与无限》等。

[10]路易·康(LouisIsadoreKahn,1901-1974),美国现代建筑师,曾任教于耶鲁大学和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著有《建筑·寂静和光线》《人与建筑的和谐》等。

同类推荐
  • 斯人独憔悴

    斯人独憔悴

    1919年发表。南京学堂学生代表颖铭、颖石兄弟俩参加请愿斗争,身为军阀政府官僚的父亲停止了他们的学业,将他们关在家中。后兄弟俩当了办事员,在苦闷中低吟“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诗句。
  • 老骥琐谈

    老骥琐谈

    仲冬时节,良金同志送来他的书稿——《老骥琐谈》。书稿收集了作者四十篇散文随笔。其中有赞赏故乡的风土人情,有异地他乡的旅行札记,有现实生活中的人生感悟。读罢掩卷之后,犹如一汪清泉,润泽着心田。
  • 朱自清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朱自清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泰戈尔抒情诗选

    泰戈尔抒情诗选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一九一三年诺贝尔文学获得者。 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便从自己的孟加拉文诗歌中挑选出他最喜欢最得意的诗篇,经过再体验和再创作,译成洗净铅华的,清新、自然、隽永的散文诗,陆续结集奉献给全世界的读者:《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采果集》、《情人的礼物》等。本书从这些诗集中精选了最脍炙人口的篇目,是泰戈尔抒情诗的集粹。
  • 趣味抓捕方案(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抓捕方案(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热门推荐
  • 红云众生劫

    红云众生劫

    神源石从天际来,天下芸芸皆有缘;三千众生均应劫,无有一人可升天;修行本是逆天举,条条大道均为圣;如若有幸化道真,此人必是龍与鳯。
  • 何从抉择,他还是他

    何从抉择,他还是他

    记忆中,有他的微笑,一直留恋沉迷。而现在,身边有了另一个他,关心照顾,无微不至。当他和他碰撞,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神异志之清歌

    神异志之清歌

    盘古开天辟地之时,一奇书名为《神异志》随之降世,传闻得到此书的人将一统三界,遂引得各路仙魔鬼怪争夺之,阴皇和帝释天大战过程中,此书被一分为二流落凡尘不知所踪,阴皇被帝释天所杀,取其心脏交与天帝,名为蓝魔之心,帝释天亦随之进入休眠。千年之后,一半人半妖的奇女子降生,掀开了一场奇幻爱恋的帷幕。性格各色的女子在追逐爱情的同时,那搅得三界大乱的《神异志》再度浮出了水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群73541044,快来哇!
  • 窗外飘着雪2

    窗外飘着雪2

    这是一部写给青春的小说——只为纪念我们的青春!“窗外飘着雪,洒下对你的思念……”小说主要在写三位主角:林涵(我)、景琰、斯嘉莉高中三年的爱情故事以及由此造成的此后十几年都无法改变的人生轨迹,并由此折射出对青春的思考——青春到底该怎样过?小说以对青春“回忆”的形式,展开对青春的追忆与缅怀,时间跨度为十八年(1995年-2013年),主要情节集中在高中三年(1995年-1998年)以及高中毕业十二年后小说人物又再次相遇的三年(2010年-2013年)。
  • 傲骄丫鬟之尔玉

    傲骄丫鬟之尔玉

    她无依无靠,她历经风雨,但她却在残垣断壁的微薄土壤中绽放了属于她的刹那芳华。当瘦弱的尔玉又一次两眼昏花饿晕在街头时,因为死死的拽住眼前偶然飘过的“馒头”让她成为了南家的小丫鬟。为了吃饱饭她曾经想成为烧火丫头、甚至厨子的小妾……曾经的孤独与饥饿差点就让尔玉彻底迷失了。好在总有“贵人”相助,这个傲骄的小丫鬟在举步维艰的人生道路上,跌跌撞撞总算找到了方向,她立志决不做小妾一定要做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世图

    世图

    因为未知,所以恐惧,当人类身处于未知的世界,巨大的恐惧之中时,总是希望有英雄出现来拯救自己、拯救世界,而英雄,往往也就在此时顺运而生……
  • 生罗夏花

    生罗夏花

    前往异世界的冒险,我们一个都不能死,用生命守护彼此,永生泉,罗生门,欲望之地,险象万生,斗狮王,战幽冥,五年之约,我们还能想见吗?
  • 培根论文集(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培根论文集(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培根论文集》萃取了培根一生著述的精华,内容包括培根对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然等各方面关系的看法。从“论真理”、“论死亡”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情于哲学的培根。从“论权位”、“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涪官场运作的培根。从“论爱情”、“论友情”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从“论逆境”、“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从“论狡猾”、“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 不知缘

    不知缘

    本已染就一生峥嵘,奈何君主两心难忘。那年,他本是将军府的一个庶子。那年,他本是那王府的一个尊贵王爷。身份悬殊之间,被情愫相连相吸。十年后,先皇驾崩,他登基。十年后,他被他亲手发配边塞,临走时,他站在殿下,望着高高在上一袭黄袍加身的他。“你,现在后悔了吗……?”“臣……不悔!”---这是一本耽美小说(●°u°●)
  • 让爱在雨中飘洒

    让爱在雨中飘洒

    他和她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却在他们订婚宴上,她逃走了。不告而别,没有人知道她是因为什么,也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他等了她三年。却因为家里要和另一个女孩订婚。他以为她不会回来,殊不知,在前一天下午,她回来了。当她出现在他的订婚宴上时,他将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