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81700000018

第18章 真爱的功课(1)

《真爱的功课》

什么才是真正的和平

真空法师,越南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过比丘尼生活,1968年追随一行禅师离开越南。

一个人从战争中学到的居然是连杀手都能原谅。在这样的前提下,所谓和平才是真正的和平。

前不久一行禅师[1]带着他的僧团来香港弘法,很多人都过去听他的演讲和开示。僧团里有一位比丘尼格外引人注目,就是七十多岁的真空法师。她看上去总是笑容可掬,非常慈爱。《真爱的功课》这本书是真空法师的自传,副标题叫“追随一行禅师50年”。我们通过此书可以了解越战前后越南的社会状况,以及一行禅师和他的弟子们在那个时期的工作与生活。

说起越南佛教,中国人可能不大了解。它也属于汉传的大乘佛教,不过在越战前后,当地很多佛教徒都放弃了与世无争的寺院清修生活,积极参与各种社会运动,如同我们今天所说的人间佛教的另一个版本。

当时越南的僧人有很多惊世骇俗的举动,有的还去自焚[2]。但这种行动并不是为了对抗某个目标,既不对抗越共也不对抗美军,只是希望双方能够被感化而放下屠刀。因为战争会让很多平民百姓受苦,对交战双方来说也是很痛苦的。

《真爱的功课》记录了很多诸如此类的悲惨往事。佛教徒们开始是遭到美国支持的南越政府的镇压,他们被看成是越南共产党的傀儡。而越南共产党取得政权之后,又把很多法师关押起来,再坐一遍牢,有些法师还被毒死。

真空法师说,那个时候她还年轻,想要学习英文,但一翻英文课本,里面全是空袭、机关枪这些词。有多少人学英文会从这些单词学起呢?这就是当年越南最流行的教材。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越南佛教徒对和平的呼吁变成了一种全世界的行动,一行禅师也通过这些行动为世人所知,还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1966年,一行禅师在华盛顿召开记者会,发表他的五项和平建议:一、美国应该发表声明,帮助越南人民建立真正顺应民意的政府;二、美国应该停止所有轰炸;三、美国的军事行动应该只限于自卫;四、美国应该明确表示会在某个时间撤走所有军队;五、美国应该帮助越南重建国家,但不附带任何政治和意识形态条件。

声明发表之后,南越政府当然把一行禅师他们视为叛徒,说他们都是越南共产党的走狗。反过来,那些左派进步青年也指责他们,说他们呼吁停止战争就等于承认美国派兵的合法化。在他们看来,战争应该一直持续到美军撤出为止。

那个时候真空法师还没有正式出家,但已经是一个佛教徒,当时有一所给他们佛教徒办的学校,叫青年社会服务学院。那儿的学生都积极投入和平运动,有的还冒着炮火到战场上收尸、救护伤员,但这些佛教徒同时遭到两边政府的仇视。

1967年7月5日,学院里的四个学生一起被杀了。那些杀手动手之前还问他们:“你们是青年社会服务学院的吗?”他们说:“是的。”杀手说:“对不起,我们要杀了你们。”然后就开了枪。

事发之后,越共说这是CIA(中央情报局)特务干的。南越政府说,这是共产党干的,你们要谴责就谴责他们吧。而在佛教徒看来,不管是谁干的,都是残忍的暴力行为。为此,真空法师三天三夜没有睡觉,自己禅修,思考这件事。因为从一个幸存者口中,得知杀手们说:“对不起,我要杀了你们。”她最后写挽词告诉大家说,我们要感谢这些杀手,因为他们说“对不起”,就证明并不是自愿这样做的,他们也是被迫杀人。我们希望这些人有一天会放下自己的无奈,参加我们的和平工作。

法师说得很好,没有谁是天生的杀手,背后都是有很多原因的。一个人从战争中学到的居然是连杀手都能原谅。在这样的前提下,所谓和平才是真正的和平。

(主讲梁文道)

《你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一个日本医生发起的心灵运动

山本敏晴(1965-),出生于日本仙台,医学博士,曾以“无国界医师”、“日本医疗救援机构”医师身份在阿富汗、西非等地进行医疗援助。著有《她们所梦想的阿富汗》《世界最短命的国家》等。

为了这朵花,世界上可不可以不再有战争?

历史上有过不少这样的例子,有些医生突然发生转变,立志拯救国家和人民。比如孙中山和鲁迅,他们开始都学医,后来却放下了这个行业,希望从医治个别病人转向医治社会,医治整个民族。

《你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的作者是位日本医生,也是一位“无国界医生”[3]。他曾到过很多战火连天的地方救护贫民,不仅医治病人,还帮助当地人培养自己的医生,建立医院和医疗系统。但他最后发现,原来这些努力都不怎么管用,他们在阿富汗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医疗系统很快就被战火摧毁了。

于是山本医生意识到,还是医治人的心灵更重要。后来他发起了一个运动:你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并用相机记录了活动过程,希望通过艺术的方式感染世人。在柬埔寨,他交给一个小女孩一盒画笔和一张画纸,请她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画下来。小女孩就在教室的课桌上开始画,最后她画的是什么呢?一所房子。房子前面,她爸爸正在地上编竹子,原来一家人住的房子是爸爸一手用竹子编出来的。房子旁边是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很美。这就是小女孩心目中的家园。

有个叫普恩·萨美陀的小男孩画的是一头牛,这头牛画得非常逼真,他觉得他的动物伙伴最重要。另一个男孩孟·萨姆隆画的是落日下的吴哥窟,他认为国家历史和遗迹是最重要的。吴哥窟的确是柬埔寨人的骄傲。

可是现实中的柬埔寨仍然很落后,因为它经历了太多战火。还有一个孩子画了一只兔子,兔子正在跟旁边的小孩说话。它说,不要靠近那颗地雷,不然就会被炸断腿。柬埔寨大概是世界上埋了最多地雷的地方,受害者无数。作者说,他在那儿看到了太多这样的场面,有个小女孩被炸断了腿,靠在一辆帮助她行走的小车上,可是脸上还挂着笑容。

这个国家经历了太多苦难。越战期间,美国和越共不仅在越南土地上打,还把战火蔓延到柬埔寨。布拉赫依这个孩子画的就是他们一家人站在一起,表情似乎有点无奈。对他来说,家人是最重要的,但是战争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还有一个孩子生活在垃圾堆上,就在柬埔寨首都金边附近。很多人住在这里,靠捡垃圾过活。这个孩子在纸上画了一朵花,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一朵花。也许这本书就是想让读者看到,无论一个人在什么样的境况下生活,他们心里都有这样一朵花。为了这朵花,世界上可不可以不再有战争?作者拍下这些照片,进行这个活动,就是相信这个世界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可以共同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主讲梁文道)

《曼德拉的礼物》

牢狱生涯让心胸更开阔

理查德·斯坦格尔(RichardStengel,1955-),美国记者,《时代》杂志执行总编,曾和曼德拉共同执笔《漫漫自由路》,并任纪录片《曼德拉》的制片,该片获1996年奥斯卡奖提名。

任何人都有善良的一面,哪怕是你的敌人,也可以在你的激发下显现出善良本性。

监狱无疑能彻底改变一个人。有些人从监狱出来之后,可能痛改前非,也可能变成更坏的罪犯。还有些正直有良心的人,因为社会不公而坐牢,出来之后可能变得非常褊狭和愤怒,对整个社会充满了仇恨。也有人因为坐牢而变得更成熟、冷静、宽容、博爱,就像这本书的主人公曼德拉[4]。

作者理查德·斯坦格尔曾与曼德拉共同执笔他的自传《漫漫自由路》。这本书讲的是他与曼德拉相处过程中的感受。有趣的是,在他笔下,曼德拉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圣人,相反有很多地方不完美。

比如曼德拉对陌生人很热情,对熟人却很冷淡,他那亲切温暖的笑容只留给外人。在儿女和亲友面前,曼德拉是个不苟言笑的人,对他们的事情也漠不关心。

作者说,曼德拉对物质方面的享受都不感兴趣,对汽车、沙发、手表诸如此类的东西也不在乎,但是有一次派了一名贴身护卫开了一小时车去拿他最心爱的笔。他对自己的孩子很大方,但是对餐厅里的服务生就没那么慷慨了,每次给小费都一个硬币一个硬币地慢慢数,实在太小气了。

曼德拉说,不仅亲切能够装出来,勇敢也可以装出来。50年代的时候,曼德拉还很年轻,有一次开车在街上不小心撞到一个骑脚踏车的白人男孩。男孩受了惊吓,不过没有受伤。曼德拉的第一反应是弯下腰,赶快把前座上他们非洲民族议会成员爱看的报纸收起来。因为有这么一份禁刊,就可以判你五年。

不一会儿警察来了,一看到他就骂:“黑鬼,你今天要拉屎了。”意思是你今天要倒霉了。曼德拉回答:“我不需要警察告诉我去哪里拉屎。”这话说得很强势,其实曼德拉吓得要命,但他提醒自己一定要装出勇敢的样子,一个人装得久了,最后就真的勇敢了。

对于民主,曼德拉强调“乌班图”[5]的部落传统,就是在部落会议上民主决定事情。有时候他带着自己的想法去国家执行委员会开会,如果有些人不同意他的想法,即便他深信他们错了,最后也会听从,这就是民主。在他看来,个别议题的重要性不如民主过程的运作本身重要,虽然个别议题输了,但让民主制度得胜更重要。可以想象,做到这一点,需要多么宽广的心胸。

曼德拉几乎从不说人坏话,哪怕是那些想处死他的人。南非前总统约翰尼斯·福斯特[6]曾感慨地说,真后悔当年没有处死曼德拉。后来有人问起曼德拉对福斯特的看法,曼德拉很真诚地说,他是个文雅的人,起码对我们都使用了礼貌的称呼。

曼德拉在罗本岛上的时候,有个囚犯和他关系不好,后来接受作者访问也表达了对曼德拉的很多不满。可是当作者问起曼德拉怎么看这个人时,曼德拉说,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勤奋工作的重要性。

监狱生活让曼德拉的心胸更开阔而非心怀怨恨。在罗本岛的监狱里,开始那些囚犯总是被典狱长欺负,后来典狱长离职时,突然用很温和的态度对他们说,祝你们将来好运。曼德拉非常吃惊,随即向他表示感谢。通过这件事,他才知道这些人并不是没有人性,而是身上被强加了一些东西,他们的行为动机没有那么残酷。

当然这种态度曾招致很多人的批评,认为他太天真了,是软弱的表现,是对敌人罪行的姑息。但是曼德拉相信,任何人都有善良的一面,哪怕是你的敌人,也可以在你的激发下显现出善良本性。

(主讲梁文道)

《狱中书简》

对他者的责任

瓦茨拉夫·哈维尔(VáclavHavel,1936-2011),捷克剧作家,“布拉格之春”后发表“七七宪章”等自由言论批判捷克政府,1979年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半。捷克民主化以后,曾于1993年到2002年间担任捷克共和国的总统。代表作有《乞丐的歌舞剧》《无权力者的权力》《反符码》等。

我们对他人负有责任、怀有同情心这一点已经超出了自我意识之后的那个自我,是比自我在逻辑上更早存在的。

从古到今,我想全世界所有在监狱里写出来的文学作品、思想笔记或其他任何著作,加起来大概也能放满一整座图书馆了。这座图书馆不妨就叫“监狱图书馆”。

监狱是一种很独特的生存场所,身在其中的人与世界是隔离开的。在这种状况下,人与自身可能也会隔离。这时候,人到底是清醒还是迷狂?他会用文字构建出一个怎样的精神堡垒呢?

监狱书写中诞生了很多重要作品,比如意大利共产党前总书记葛兰西[7]的《狱中札记》就是学术界的经典名作。《狱中书简》也是一本狱中名作,作者是捷克前总统瓦茨拉夫·哈维尔。

哈维尔坐牢时给妻子奥尔嘉写了很多信,这些信的内容很复杂。

哈维尔在很多人眼中是英雄人物,可是从信上看,他对自己的妻子简直冷漠无情。入狱第一年的那些信上全是命令,让妻子不要忘了给自己送这个送那个,甚至指挥她在外面需要做的事情,看得人挺心烦。但是你要明白,妻子是当时哈维尔与外界联系的唯一管道,他的一切要求都集中在这个管道上,整个人也就显得特别刻薄。后来他也意识到这个状态,有一封信他说要写一个剧本,关于监狱的。坐牢的人去写一个关于坐牢的剧本,自己也觉得可笑。但他认为,在某种程度上。监狱环境就是人类普遍境遇的隐喻。从这些信中可以看出哈维尔受过的哲学训练,他常常使用一个存在主义词语“抛掷”。人就像被抛掷到这个世界上一样,监狱就是一个人被狠狠地抛掷到孤离陌生状态的隐喻。在监狱里,一个人只能不停地面对过去和回忆,因为眼前没有什么新东西,未来也只能是编织的一些幻想。

哈维尔发现,身陷囹圄对生活的影响程度远远超出自己的预料。它渗透了日常生活的一切方面,从清晨到傍晚,从活动范围、行为举止、日常习惯到生活方式,简言之,它渗透到一切当中。不管他在思考什么,总能在这些思考中发现深陷囹圄留下的痕迹。它一直在那里,仿佛咒语一样无法脱身,甚至睡觉都躲不开。

因此他说,监狱给我提供了一个不可避免的框架、背景或坐标系,就像现象学中讲到的地平线概念。牢狱成为他生存的地平线,决定他的存在,无孔不入地渗透他的思考、情感以及对世界的认知。

他讲到有一天跟太太会面,感到特别紧张,很不自然,完全不像他们以往相处的状态。他感到很抱歉,同时也疑惑,本来他和狱友们都好好的,为什么在探望那一刻会变得这么古怪呢?那是因为他们突然间接触到了一个刺破监狱状态的人。很多人坐牢都难免越坐越褊狭,越坐越悲愤,也许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监狱怎样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己。这种影响效果比身体所受的苦还要深远沉重得多。

捷克有很多知识分子都深受德国现象学影响,其中有一个人发挥了重要作用,就是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学生帕托契卡[8]。他把现象学带到了捷克,作为一个异见分子,他在大学没教多少年书就转到地下了。哈维尔是他的学生,深受现象学一脉的影响。

《狱中书简》的后半部几乎全是哈维尔一个人的哲学思考和对话,信写给妻子不过是个借口,写给谁并不重要,这只是他继续思考的一种方式。哈维尔在狱中对很多现象进行了观察,比如有一天他跟囚犯们看电视新闻,报天气预报的播音员说着说着突然卡壳了,声音消失,只剩下一些画面。意识到这个情况后,她非常尴尬。如果导播有经验,这时候应该马上切掉画面,但是导播没有处理,观众们就一起看着这个播音员在屏幕上沉默着。最后,她哭了。

同类推荐
  • 弘一法师全集02:书信

    弘一法师全集02:书信

    法师的书信部分,书信大多是写给友人的私人信件,有的信件同时随附明信片,所以有些书信在正文内容结束之后,另有法师的“附白”或“又白”等另附的内容。个别书信因保留不全,无法查证收信人姓名,遂本着求真、求实、求全的做事风格将,将此类书信中现有内容编入书中,以期读者能看到法师的最全最真的著作。
  • 飘过的一瞬间

    飘过的一瞬间

    本书是一本诗歌集。作者是一名基层团干,他热爱本职工作又热心公益事业,多年来一直笔耕不辍。他用独特的视角和饱含深情的笔触,讴歌时代,欧歌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事业、对人生、对人性的深情博爱,充满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催人奋进,发人深省。
  • 我的书斋生活

    我的书斋生活

    《文化名家谈读书》所选的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的优美散文,如朱湘的《书》、丰子恺的《读书》、鲁迅的《读书杂谈》、何其芳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等,这些文章虽然都是描述书及读书的感受的,但各篇的观点又不尽相同。有的是写读书的甘苦,有的是写购书、藏书的体会。所有的这些甘苦和体会,都是作者从自身的经历、体会、经验,甚至性格、情趣中衍生而来的经验之谈。所以,这些观点都是积极的、向上的,都闪烁着真理的光辉。
  • 孤旅

    孤旅

    这部诗集着意内在情思的直白坦露,并蕴含着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高扬的生命意识,长于用平实的生活语言暗喻哲理,又以意象符号创造艺术意境,因之这些诗超越了繁复的意象而实现了更高层面上的语义简约,使之成为淡泊诗人独抒性灵的精神自传。
  • 名家雅谈:文化名家谈情感

    名家雅谈:文化名家谈情感

    本书选辑了30多位散文名家的作品,包括《初恋》、《恋歌》、《假如你想结婚的话》、《一切有命,莫勉强》、《拾玉镯》、《角落》、《情是根》、《爱的履历》等文章。
热门推荐
  • 剑道破杀

    剑道破杀

    剑破天地之际,少年修行之时。我要修行,不为掌天控道,不为超脱生死,心中执念未息,怎么可以停在这里……
  • 末日之魔卡变身

    末日之魔卡变身

    末世生存法则里,强者为尊,弱者沉浮。末世生存法则里,没有法律,那么我便是法律,末世生存法则里,没有规则那么我便是规则。我这不是猖狂,而是我有这实力罢了。
  • 真理奇迹亦或独裁

    真理奇迹亦或独裁

    真理到底是什么?这个世界真的有吗?真理到底是少数强者的权力还是弱者的福音,我觉得这两个都不是,真正的真理到底是什么呢?在变成强者之后我真的能找到真理并存活于世吗?
  • 网游之全能天王

    网游之全能天王

    一叶青云,引无数网游公会疯抢的强力MT。只可惜,在职业联赛中只能充当炮灰角色,被封神级炮灰。三届WCG都只获得亚军,我已经当够了千年老二,我要当老一!2023年,叶青以千万身价加盟网吧草根战队——百战,再度向世界巅峰WCG总冠军发起挑战……
  • 重生文牒

    重生文牒

    宇宙边缘,一片混沌黑暗之地。身中剧毒的盘古氏,反手抓过背后的开天巨斧,挥动着破开这混沌加速向前。不知在混沌中前进了多久,他终于停下来,开始“聚星”。九个星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开来,大小不等一字排开。按照阵法阵眼分别归位,当神力注入,依次按照九星聚阳阵开始运转开来。看着已经完工的聚星阵法,翻手拿出已在体内炼化完美融合的重生牒文,掷入阵法当中,看着牒文选择蓝色星球消失其中,盘古氏纵身跃向此星。放开神力对毒素的压制,瞬间化为一片飞灰消失其中……
  • 创世魔武

    创世魔武

    上古时期,两界融合,战争四起。创世神临,重分异界,得以安宁。百万年后,时局动荡,两界再开战争。少年天资绝顶惨遭封印,死后遇活了三万年的大魔王居然是自己的妹妹,而封印者居然是自己亲生母亲。少年破除封印后,走向一条救世成神之路...
  • 迎头经:瞿秋白作品精选

    迎头经:瞿秋白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全能农民混都市

    全能农民混都市

    种田、养殖,鉴宝,这都是我的拿手好戏!治病救人?那得看小爷的心情!你说我是农民?切,农民肿么了?我有钱!叶小凡自豪的说……
  • 异界之蜀山剑魔

    异界之蜀山剑魔

    我重临蜀山的时候就是你们该还债的时候了,放心吧!那天不会远的!
  • 十方战神

    十方战神

    一年前,天界浩劫,至尊染血。一年后,凡尘俗世,江寒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