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81600000002

第2章 伟大的失败者(2)

他们并没有得到什么物质的好处和回报,可是他们得到了什么呢?一种像礼物一样的感觉。

迪士尼公司闹过一个笑话。我们知道现在的小孩子都是看迪士尼卡通片长大的,有一个幼儿园的老师为了哄小朋友开心,就在学校外头的围墙上画了很多迪士尼的卡通人物,结果被迪士尼公司的律师看到,控告这个幼儿园侵犯了迪士尼的知识产权。

这个荒谬的例子其实能够提醒我们很多问题,我们常说要保护知识产权,但是这种保护到底有没有界限?尤其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上的下载互传都很容易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难道要把所有的网民都逮捕起来控告吗?面对这样的现实,法律又该如何适应呢?REMIX这本书谈的就是这个问题。

作者劳伦斯·莱斯格是研究与互联网有关的法律和版权问题方面的著名学者,他一直提倡“Freeculture”,就是自由文化这个观念,希望人们能够从版权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当然对现有的版权观念构成极大挑战,但它的提出也有一定的现实基础。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说有一个妈妈在家里放音乐,她的小宝宝刚刚学会走路,听到音乐突然跳起舞来,妈妈很高兴,就马上拍下来,还传到网上去,结果居然被唱片公司控告侵犯版权。难道这个妈妈真的是想免费给大家听音乐吗?只不过这段音乐刚好让她的宝宝跳舞了,她想让大家注意的是宝宝的舞蹈。

从这个例子看,现在的版权观念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作者又举了个例子,他的一个好朋友是文学评论家,在评论一本书的时候,他大量引述了书中原文,然后再把它们结构成一篇完整的、有逻辑的文章。这当然是很有创意的,但是你能认为他侵犯了作者的版权吗?如果他要评论海明威,是不是也应该写信给海明威的遗产委托人申请许可?如果我们引述别人的文章不算侵犯知识产权,那么引述音乐和电影为什么犯法呢?

作者指出,其实上述所有例子都是一种“REMIX”,就是混合行为。不管妈妈用音乐逗宝宝跳舞还是作者引述别人的语言进行创作,都是混杂现有的文化产品,并将它们改造成一个新事物。在这里,原来的东西已经被赋予新意义,有了新面貌。

其实这种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源远流长的,从前人们读书的时候可以随便在上面评点批注,听音乐的人多半自己也会唱歌、玩音乐。但是到了20世纪,大部分文化反倒变成了“只读文化”,大部分人只是消费音乐、电影和文字而已。

作者还提到了一件小事,说自己有一次在飞机上遇到一个人,拿了一大堆自己翻录的碟片正在看。劳伦斯·莱斯格教授本人一向鼓吹自由文化,倒不觉得这样的行为犯法,他还忍不住问:“你有这么多电影,我给你钱,我们一起看好吗?”没想到这个小伙子非常不悦,说:“你可以跟我借啊,为什么要给我钱呢?”

由此作者领会到,原来经济活动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Commodityeconomy(商品经济),另一种是Shareeconomy(分享经济)。显然这个年轻人奉行的是一种分享经济,就像维基百科一样,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义务在它上面提出问题并帮助解答和修正。也许有人会说,他们并没有得到什么物质的好处和回报,可是他们得到了什么呢?一种像礼物一样的感觉。

在日常人际关系中,有很多行为与这种分享经济有关,比如我送个东西给你,你也送个东西给我;我跟你说早安,你也会跟我说早安。在互联网世界中,我们彼此间的关系也像这种有来有往的分享关系,当这种关系聚成一个群体比如维基百科,大家就会觉得自己应该对它承担某种义务,而我们是不会对当当网承担什么义务的,因为那只是个商品网站而已。

所以作者认为有必要区分清楚,其实今天的很多文化行为并不是版权盗用,因为大家都没有想到钱的问题,我们只是在分享一些东西,这就是REMIX,当然它也难免会对商品经济造成一些影响和打击。

(主讲梁文道)

《伟大的失败者》

伟大的失败者与冷酷的成功者

伍尔夫·许奈达(WolfSchneider),德国著名的亨利·南恩新闻学校校长,培育了许多新闻人才。早年曾任美联社驻慕尼黑新闻特派员、《世界日报》总编辑及北德电视台(NDR)访谈节目主持人。著有《新闻工作最新指南》《学校忘了教我们的生活德语》等。

我们常常以为很多重要而伟大的事情都是由成功人物做出来的,这本书却告诉我们,成功人物往往只是比较狡猾冷酷和心狠手辣。

我最怕别人提“成功人士”这几个字,一听就会起鸡皮疙瘩。什么是成功人士?我们为什么那么渴望成功?《伟大的失败者》这本书告诉你失败者也可以很伟大。

书中介绍了历史上很多“失败者”的故事[5],他们明明很有才华,而且为自己的事业付出了艰辛努力,但也许运气不够好,也许竞争太残酷,总之最后还是失败了。坦白讲,看完这本书,你会觉得这里面的一些人恐怕还算不上是失败者,倘若那种失败也叫失败,就真是虽败犹荣了。

隆美尔就是一位很威风的失败者。他是二战期间享誉全世界的德国名将,做过纳粹陆军军团的元帅,绰号“沙漠之狐”。当年,隆美尔在北非与英国作战的时候,德军完全处于弱势,人数及装备等各方面都远不及英军。但是隆美尔偏偏能神出鬼没地运用“闪电战”技巧,把大量坦克集中到前线一字排开,光这种气势就震住了英军,在好几次战役中都把英国人打得落荒而逃。

他了不起的军事才能就连他的对手都十分佩服。在他带领德军把英国的北非军团打得屁滚尿流之际,英国报界送给他一个封号——“沙漠之狐”。丘吉尔也在英国国会上公开称赞:“隆美尔是一个伟大的统帅,尽管他在战争中让我们无比惊恐,我仍然要这么说!”

然而他后来被调回德国,在很多事情上与希特勒意见相左。后来他的一些部下想要发动政变刺杀希特勒,隆美尔并不赞成这样做,但他肯定知情。这便引起了希特勒的怀疑,趁着他重病做手术的时候让他服毒自杀了。如果单从结局来看,隆美尔也算是一个失败者。

但这样的失败也许还不是最可怜的,书中还提到了一位英国化学家罗莎琳·富兰克林,她死的时候才37岁。我们现在都以为,人类遗传基因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是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沃森还写过一本书《双螺旋》,大肆吹嘘自己的发现多么了不起,而事实上,罗莎琳·富兰克林才是“双螺旋结构”真正的发现者。

富兰克林是一位对实验数据非常认真的化学家,她用“X射线绕射”分析做了将近一年的实验,发现沃森跟克里克推论出来的模型是错误的。然后她不眠不休地继续研究,终于在1952年7月第一次成功做出一张完美的X光绕射分析摄影图。在这张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基因DNA的双螺旋结构,她第一个拍出来并证明这个结构是真实存在的。

但这张照片在未经她许可的情况下,被她的一个同事偷偷拿给沃森看了,沃森看到这张照片恍然大悟,它启发了他的整个研究。1953年4月,沃森和克里克在权威期刊《自然》上发表论文宣称自己发现了双螺旋结构。

这算不算是偷窃呢?就像当年比尔·盖茨偷窃苹果的灵感,或者苹果偷窃实验室用滑鼠[6]的灵感一样。对这些,富兰克林完全默默忍受,毫不做声,直到1958年死于癌症。而沃森和克里克在1962年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对富兰克林的贡献只字未提,甚至在后来的自传中还不断贬低她,说她不过是个“技工”,是个“满头乱发、衣着邋遢”的女人,总之描述得非常不堪。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常常以为很多重要而伟大的事情都是由成功人物做出来的,这本书却告诉我们,成功人物往往只是比较狡猾冷酷和心狠手辣,相反,很多失败者到最后反而是带着微笑的。

你愿意做哪一种人呢?相信大部分人还是要做成功人士,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人在鼓励、教育大家如何迈向成功,而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到最后都不过是一个失败者。所以,与其学习怎样成功,还不如先学好如何做一个微笑的失败者。

(主讲梁文道)

《少做一点不会死》

改变既不快乐又不健康的生活

李奥·巴伯塔(LeoBabauta),作家,素食主义者,现居关岛,有六个孩子。他在“禅习惯”博客(http://zenhabits.net/)上忠实记录自己如何利用“少”的力量达成自我目标,“禅习惯”已跃居全球热门博客前五十名。

一定要搞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么。

金融风暴之后,许多美国人都开始反省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觉得像过去那样拼命工作、挣钱,到头来反而不知道生活有什么意义。其实这不只是美国人的问题,也是所有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地区的人需要共同面对的。

拿香港人来说,我们每个人从早到晚忙得一塌糊涂,见面第一句话通常是:“你最近在忙什么?”如果你回答说“我不忙”,大家一定会觉得你有问题,好像整个人的存在都没有价值了。到底我们该不该这样生活呢?《少做一点不会死》这本书谈的就是这个问题。

这本书的英文版叫做ThePowerofLess,也可以译成《少的力量》。内容大多来自作者李奥·巴伯塔的博客,他的博客名字是“禅习惯”,已经进入全世界浏览人数最多的博客前五十名,每个月都有几百万的点击量。大家到那里除了想看看他怎样教人们生活,也希望能够建立一些联系,共同进行一些改变生命的计划。

李奥·巴伯塔本来也是一个超级工作狂,但是他后来搬到离美国非常遥远,离日本反倒比较近的关岛过着隐居的日子。整本书所表达的观点非常简单,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减少工作,过一种简单的生活。关键是要做自己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像那些统筹学家所说的,教给大家同时去做好几件事。作者还发现,当你减少了工作量之后,反而能干成很多你一直想干的事儿。

他在过去几年就达成了以下目标:每天慢跑,参加过两次马拉松;健康饮食,减掉20公斤的体重并且戒了烟;写了两本畅销书,辞去工作在家自行创业;顺利还清所有债务,并存到了人生第一笔急难基金。

听起来好像十分美满,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一定要搞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么。他对那些管理学书籍提出质疑,它们好像总是在教人怎样提高效率,而李奥·巴伯塔认为,重要的不是如何提高效率,而是为什么提高效率?作者说,多工种往往效率不佳,因为每多一个新工作,你就多一道切换程序,这个程序不仅会造成更大的压力,也提高了出错的可能性,甚至很容易让人发狂。

作者还教我们如何建立更好的生活习惯,但是一次只要培养一个习惯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对自己说:从今天开始我要戒烟、戒酒,同时开始慢跑,还要带家人出去玩,这是很不切实际的。关键是要把习惯的改变落实到位,最好是执行好一个目标再做下一个。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我们必须要学会说“不”。现代人在工作中通常会答应很多事情,但是又做不完。其实我们不需要承诺那么多,搞得自己那么累。如果有人找你帮忙,不答应好像又不好,怎么办呢?作者说,其实你有一个很好、很重要的理由可以拒绝,那就是——你的时间宝贵而且有限。

同类推荐
  • 自尊的独语

    自尊的独语

    美丽、孤寂、荒芜、甚至罪恶,才可能徐徐燃起自己的生命火焰,才可能造就人类的光……人,确实是“无价”的;而一切卓越的有利于人类前景的创作,便是“无价之人”的“文”:无论是文义文采的“文”,还是文质彬彬的“文”。尽管我们对文学、对世界、对人自身的探究是无止境的,但我还是觉得韩少功是那种相对成熟或健全的作家,早先在读小说时就有这种印象,如今再读散文,这种印象便显得更清晰更深刻。
  • 生活的情趣

    生活的情趣

    本书收有“娘家情结”、“何当共剪西窗烛”、“多余”、“瞧这一片灿烂的风景”等散文。
  • 日暮乡关

    日暮乡关

    江潇在城市霓虹灯杂乱无章的闪烁中和泛起泡沫的酒杯里发现自己再也走不出思想与情感的围城,这就是已成为他精神属性和生命构成的“乡村结”。于是,人们如梦初醒地发现乡村和江潇之间已形成一种相互命名的关系,《日暮乡关》实际上是江潇对自己的灵魂与生存方式的一次彻底的坦白和庄严的命名。在《日暮乡关》这本散文集的整体阅读结论形成后,我们就不得不进行这样的追问——乡村赋予了江潇怎样的性质和生存态度?
  • 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诗集

    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诗集

    余秀华说:“于我而言,只有在写诗歌的时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其实我一直不是一个安静的人,我不甘心这样的命运,我也做不到逆来顺受,但是我所有的抗争都落空,我会泼妇骂街,当然我本身就是一个农妇,我没有理由完全脱离它的劣根性。但是我根本不会想到诗歌会是一种武器,即使是,我也不会用,因为太爱,因为舍不得。即使我被这个社会污染的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而回到诗歌,我又干净起来。诗歌一直在清洁我,悲悯我。” 本书从余秀华近年创作的2000首诗歌中精选100余首,主题涉及爱情、亲情、生活的困难与感悟,生活的瞬间的意义等。
  • 中学生必读的精彩作文(下)

    中学生必读的精彩作文(下)

    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对于培养写作能力与思维能力有非常好的效果。本书精选了部分中学生的作文,以阅读来提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加强文字表达能力,对于提高中学作文写作有很好的帮助。
热门推荐
  • 太上老君外日用妙经

    太上老君外日用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生道

    三生道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道;道泽天下。在这个故事里:有一尊道门,一座道山,和一个少年。---《道门》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
  • 仙界魔神

    仙界魔神

    一少年出生仙气盘绕,结果惨遭毒手致使不能修炼,突有一奇遇获得逆天之术,最终统领人魔仙三界
  • 只是缘一场

    只是缘一场

    我叫秦云,一个消防退伍老兵,在一次出警中,我救下了一个叫做赵蝉的女孩,而她竟然对我许下了非我不嫁的承诺,我以为这只是个玩笑,一笑了之。可没想到,竟然在退伍后又碰到了她……
  • 互相折磨到白发,不放手

    互相折磨到白发,不放手

    她对他的爱只停留在了六年前的那天,那天他妈妈和她在楼梯口起了争执,后来,他妈妈一脚踏空从楼梯上滚了下去,他亲眼看到这幕,不分青红皂白的打了她一巴掌......他以为她对他也只有恨了吧。然而她也认为他对她的感情,应该只剩下恨了。但她不知道,他对她从来就只有爱。然而,不知所以的她独自一人去国外整整生活六年。殊不知,他为了她的微笑等了十年了......
  • 无声的课外老师:社会交往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无声的课外老师:社会交往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大肉”、“胡吃海喝”、只挑喜欢的食物吃、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变化,很多青少年在日常饮食上陷人误区,如“大鱼方便面当早餐、喝浓茶提神、大吃甜食等,如不及时纠正必定会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与身体健康。
  • 中宗祀昊天乐章·豫

    中宗祀昊天乐章·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树生桥

    树生桥

    《树生桥》讲述的是一棵树生出来的桥历史悠久,伫立在美丽的鱼米之乡。
  • 露天

    露天

    七情殇,梦牵魂你血撒苍穹不为正邪,只为唤醒我本已经消亡的灵魂。我已醒你却不在,从此长眠于我怀中。恨欲狂!仰天长啸!!!我以凡尘杀戮了苍生却换不回来你那灿烂的容颜。只能在这腥风血雨的成魔路上为你癫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