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最大的水族馆。
她仰望从水底通道游过的鱼儿,周围有说有笑的游客在她眼中仿佛并不存在。
啊,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人整个都在水中一般,仿佛一闭上眼,便化作了水里的鱼,不用去思考外界的烦恼。
“就像海豚?”
有人这么说道。
她睁开眼,惊讶的看着站在她面前的男人。
短短的头发,温和的神色,看起来也不过十多岁,却一看便知道是职场人士。男人上身穿着白衬衫,却没有打领带,着装似乎介于正式与随意之间,让人难以猜出他的工作。
“DOCTOR?”
她不由说出论坛中她所见过的回帖上的网名。
男人笑了笑。
“嗯。”
她着实吓到了,但是恐慌的同时有种难以描述的激动在蔓延——就像探险。是的,这是一场属于她的冒险。
“您是怎么找到我的?”
她问。
“论坛上有水族馆的广告,我稍加利用了一下。”
“可是你又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说不定我不会来。”女孩反驳。
“嗯,但是我知道你会来。因为你在透过你的诗篇求助,你渴望有谁看出诗歌中的含义,将你从恐惧中解救。是你找到了我,想跟我说话。所以,你才会来这个地方,只因你渴望见到我。”
女孩知道别人不知道的秘密。
她无法跟别人来分享或诉说这个秘密。
当看到有人察觉她的苦闷,她渴望跟这个人倾诉,可惜她又不能明言。
所以,当这个人提到水时,她下意识的想要去水族馆,一个‘接近’这个人的地方。
不是暗示也不是陷阱,只是人类正常的心理。就跟走路累了,口渴了,便靠着喷泉坐下一样。渴望诉说,又不得不保持秘密的女孩面对有人提供的一个能保持秘密的场所,便不由自主前来,希望诉说,又希望保守这个秘密。
“我很害怕。”
女孩说,她没有说清自己怕的是眼前的男人,还是别的什么。
男人却懂得了她想表达的意思,朝她伸出手。
“来吧,我会带你离开恐惧。”
“——再动一下,我就以诱拐儿童罪逮捕你。”
“……??”
蓝麟回身,诧异的看到李青正抱着胳膊斜视他。
“对、对不起,教授。李队长说有急事找你,我看到你买了水族馆的票子,所以……”
站在李青身旁的秦晓琳不好意思的尴尬解释。
李青走过来,在女孩面前蹲下。
是的,因为这名他们一直在寻找的嫌疑人,实际上才十一岁。
真是出乎预料的结果。
“你好,我是李青,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女孩没有回答,而是迅速跑到蓝麟身后躲起来。
李青头上青筋浮现,秦晓琳却忍不住笑出声。人,真的是需要看外表的不是?
“教授,您早就知道她是小孩子?”
蓝麟抬手摸摸孩子的头。
“这可是意料之外,我也没料到能写出那么美丽诗篇的是这么小的孩子。”
同时,李青也明白了明明知道案发详情,嫌疑人却没有报警的原因——知情者实在太过幼小,连成人都恐惧的事,她理所当然的害怕着。
“她的监护人呢?”
李青理所当然的问蓝麟,仿佛这男人真的应该无所不知才对。
“在上班吧,这个时间。”秦晓琳看下表推测,“小朋友,你是旷课出来的吗?”
女孩羞涩的点点头:“我请假了。”
“那么走吧,到——”
“我们哪里都不去,就在这里。”蓝麟打断他的话。
“你!!”
“你是想让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到警局去录口供吗,何况她的口供根本不会有法律效力。就在这里,她比较放松,对她而言这里是安全的地方。”
“开什么玩笑,这么多人……”
说到一半,李青也明白了蓝麟的意思。
很多人,正是最合适的掩护。没有谁会注意他们是谁,说了什么。同样的,这样开阔的视野也能注意到任何可疑人员靠近。
“那么就由晓琳来问吧。”
“咦?我、我吗?”
秦晓琳觉得教授肯定是在报复自己透露她的行踪,可惜她也只好硬着头皮上。
要怎么问比较不突兀?她想弄清事情,又怕吓到孩子。
“我是秦晓琳,初次见面,这位是蓝麟,我的雇主兼老师。这一位是李青,是特案组的队长。我们现在正在调查一个案子,所以要了解一些情况。嗯,请问你的那些诗歌的灵感是从哪里来的?”
女孩还是没有吭声。
“不用害怕,我们会保护你。”
尽管秦晓琳这样安慰,女孩还是不肯做声。
李青想了想,蹲下身,直视女孩的双眼。
“有人死了。”
他说。
“不该有谁再无缘无故的死去。”
平稳的的声音诉说着,像请求,更像命令。
“告诉我,你为什么会知道。”
一种奇异的威严从他的语句中透露出,仿佛字句中都带有力量。
“画。”
女孩回答。
“我哥哥的……画。”
瞬息,秦晓琳脑海中转过之前所获得的情报信息。
女孩很害怕……不是害怕杀人凶手跟凶案,而是害怕这件事跟自己的亲人有关!
没有错,之前教授说过,她害怕的是镜子——自己的象征。
她害怕,揭穿真相会令亲人遇到麻烦的自己。
女孩在他们惊讶的目光中从自己的书包里掏出一个上网本。她进入一个网站,打开页面。
这是一个私人主页,也只有有密码的人才能登陆。在页面上展现的是一些画作。内容跟线条都很模糊,大部分以抽象的颜色来代表物体跟形状。
的确,看过案发现场照片的人,根据颜色能够将场景代入。
“这么说,她哥哥跟案子有关?”秦晓琳忍不住问道。
李青看了两眼后开口。
“单看画,我完全看不出它们跟凶案有关。”
是的,只有看过案发现场照片的人才会有这种代入感。如果是一个从未见过案发时场面的人,单看这些颜色,无从联想到凶案的场景。
这些东西,不足以成为证据或理由。
还有其他的什么——缺少关键性的东西,将这些画与现场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