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28200000014

第14章 吉木狼格:还差13条狗(6)

吉木狼格:呵呵,三剑客,你说的吧?许多朋友和读者感觉我们三个的关系紧密、特殊,这有一些道理。我们三个曾经分别写过一篇同题文章《我与非非》,发表在《今天》杂志上。在这篇回忆性的文章中,我们讲述了各自与“非非”的关系。而我们之间的关系,严格意义上讲就是因为“非非”,通过“非非”我们成了朋友。在杨黎编写的关于“第三代人”的《灿烂》里,我们三个都写了文章,我写何小竹,何小竹写杨黎,杨黎写我。你知道,当年的“非非”作为一个诗歌流派,聚集了许多人,来自全国各地,但后来该分的分了,该散的散了,不愿意交往的也不交往了,而我们三个因为情趣相投,联系得紧一些,看起来就像死党,相当于F3。

张3:SHE吗?那是商业包装,三人没有真实关系。

吉木狼格:我们除了没有商业包装,该有的都有。我们是因为诗歌聚在一起的,我们没有被商业搞,是被诗歌搞了。80年代,我们三个分散在三个地方,何小竹在涪陵,我在西昌,杨黎在成都,时不时都在互相串,特别是杨黎,爱往西昌跑。当然我和小竹也爱往成都跑。不在一起时,都有书信往来。

张3:今天已经没人写信了,挂在QQ上也常年不聊天。

吉木狼格:书信,也就是联系一下,交流都说不上。我们之间写信,不会讨论文学、写作的问题,更不会讨论理论上的问题。就是有事说事,生活中的事情,说了就行了。不像现在,打个电话或上个网就解决了。而当时写完信,还要把它放进信封,还要贴邮票,还要到邮局投递,你说的话,对方要两三天之后才能看到,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有点意思。

张3:这些信保存没有?

吉木狼格:都会保存吧,不过几次搬家,我有一些手稿和信件,丢了很多。

张3:80年代之后你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吉木狼格:80年代,我们都有单位,都在上班,杨黎不上班比较早。有一天下午,他受哥们(诗友)的召唤,从单位走了就再也没有回去。接着我也离开了单位,接着是何小竹。离开单位后,总要找点事情做,除了诗歌写作和诗歌活动之外,还要谋生。我在凉山采过矿、承包过厂、开过餐馆、酒吧等。90年代初,蓝马、杨黎、何小竹、尚仲敏和我在成都搞了一个广告公司,你一听这几个人,就知道这个关系来自诗歌。当时每天都工作在一起,吃、住在一起,说是公司,但更像是一个诗歌公社。没过多久,不到两年的时间,公司就解体了。我回西昌,小竹留在了成都。虽然在生活中分开了,但杨黎、小竹和我,感觉上还是保持着某种一体化。

张3:说说“非非”的诗吧。

吉木狼格:你从当时《非非》上的诗就能看出,每个人的诗都不一样,都很有个性。特别是《非非》的主编周伦佑以及《非非》的理论大师蓝马,他们两个的诗各写各的,相去甚远。和他们比起来,杨黎、小竹、小安、刘涛、尚仲敏和我,在诗意的追求上,还有一点亲戚的意味。杨黎的诗发在《非非》头条上,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一代宗师初现端倪。小竹当年被称为鬼才,他的诗如《葬礼上梦见红公鸡的安》,怪异、奇特。90年代后,他的诗风发生了改变,到新千年,又发生了改变,他的诗歌历程就是对自己的诗歌不断放弃的过程。

张3:新千年之后,生活节奏快了吗,变化对你有什么影响?

吉木狼格:新千年之后,我又来到成都。节奏是快了,不像80年代,感觉几年如一日,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心态也相对稳定了。八九十年代毕竟还年轻,凭着一股热情,什么都在想,什么都想做,而新千年之后基本明白了自己最愿意做的是什么,自己最擅长做的是什么,其余的变化都是外在的。

张3:2000年左右,是《99诗年选》和《年代诗丛》出版的时候吧?

吉木狼格:80年代有《非非》、《他们》等,90年代相对做得少一些,也做了,比如杨黎和小竹在成都搞过《新作品》。《99诗年选》是韩东、朱文从南京过来,于坚和伊沙也来到成都,大家一起聊诗歌,觉得该做点事,于是就有了这个年选。《年代诗丛》是因为楚尘与河北教育出版社有合作,是他和韩东一道策划、编辑的。而之前的90年代,虽然做得少一些,但并不是说我们这些所谓下海的诗人就跟诗歌无关了。从我个人来说,恰恰相反,我在90年代写的诗,数量远远超过80年代。90年代大家都在做事、经商,但越是忙,越有写作的冲动,现在看来,我的诗差不多有一半是90年代写的。我在矿山开矿的时候,曾经写过一组诗,叫《山中》,那是在矿山的夜晚,在简易工棚的马灯下用几张烟盒纸写成的。那时候只要空闲下来,就做一件事,写诗。

B.张3:谈一谈诗对你意味着什么,你觉得诗、诗人、写作这三者是什么样的关系?

吉木狼格:写诗是我一生的爱好,或者说是生来就注定了的爱好。18岁的时候,我决定写诗,那时我身边没有一个人跟文学有关,突然想写诗,这个念头冒出来,连我自己都吓了一跳。

张3:跟阅读没有关系?

吉木狼格:没有关系。开始写诗后,才在杂志上看到北岛他们的“朦胧诗”,当时大有眼前一亮的感觉。那个时候官方杂志上的诗,都是假大空,没有一句人话。要不就是很大,要不就是很土,真善美,对应的词就是假大空。“朦胧诗”跟之前的假大空虽然不一样了,但他们还是继承了使命感、责任感之类的东西,把诗人作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火炬手、呐喊者,等等。也就是说,他们代表的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而之后的“第三代人”,他们只代表自己,回到个人、回到生活本身,他们写自己想写的诗,说自己想说的话。

张3:你写诗,注重首先回答诗是什么吗?

吉木狼格:我没这个能耐。回答诗是什么,太深奥了,是一个无底洞。换一种说法,我们说一个诗人,是不是所谓的自觉的诗人?什么叫自觉的诗人,什么诗人又是不自觉的?其实很简单,自觉的诗人,他是为写诗而写诗,他生来就对诗歌这个形式敏感。不自觉的诗人,他写诗是把诗歌作为工具,以满足自己急于表达的欲望,就像青春期。80年代有很多人写诗,但青春期一过,他们就不写了。当然还有一些人继续在写,那是他们继续需要用诗歌来表达,但他们需要的是表达,而不是诗歌。一个自觉的诗人,他就是为诗歌这个形式而写。

张3:自觉的诗人,是不是急于回答什么是诗,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有没有一种放下的疲惫感?诗意会不会被这个回答本身消解掉?

吉木狼格:不会,刚好相反,当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一下就轻松了,诗意就再也跑不掉,并且越发的浓厚。“同意所有关于诗歌的言说,同时对所有关于诗歌的言说表示怀疑。”我在一篇文章里这么写过,其实后面还有一句——“并且不屑一顾”,但是我把它删了。你得承认,有些诗歌理论还是很棒的,比如杨黎的“废话诗学”,它是很高的,很少有人在诗歌言说上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

但从绝对意义上来讲,诗歌是什么,没有人能够最终解决得了。我们试想,你我这代人解决了诗歌是什么的问题,那你的儿子、孙子,他们是怎么看待诗歌的?

五百年以后的诗歌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吗?我们难以想象五百年以后的诗歌会是什么样子。你让唐朝诗人李白来想象今天的诗歌,他能想象吗?我相信他想象不到,把今天的诗歌拿给李白看,肯定要把他吓死。诗歌是走在思想之前的,已经写出来的诗歌,成为了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我说诗歌在文化之前,这不准确,也不成立。说诗歌在思想之前,在知识之前,在所有已知的人类文化之前,或者在人类文化的最前端,这样好理解一点,也就是说,面对文化,诗歌具有超前性,至少靠前性,它永远在前方,在我们下笔之前谁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这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我说过愿意用一生去靠近它,但是离它越近,越得不到它。所以我还在写,还得写。

C.张3:你现在和曾经的写作状态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不同?

吉木狼格:新千年开始,家里买了电脑,我开始集中时间写小说。在买电脑之前我写过几个短篇小说,是用笔写的,和写诗不同,那的确很辛苦。我们都觉得诗歌应该用笔来写,而小说应该用电脑来写,用电脑写小说,那是解放生产力。我记得当年小竹办一份报纸,他叫我给他写一篇小说,我拖到当天下午就要交稿了,快到中午才爬起来用笔开始写,好在一稿就写完了,中间改了几个字,几句话,涂了几个疤,还算看得清楚。那仅仅是一个短篇,如果再长点,时间肯定就来不及了。而在电脑上就不存在,这一段你觉得不好,咔嚓,删了就行了。

所以电脑啊,真该用来写小说。我非常羡慕写作状态很好的人,比如韩东和小竹,他们要写作,可以什么都不管,尤其是韩东,他说这辈子只干一件事,就是写作。他把计划定好,上半年写什么、下半年写什么,今年写什么、明年写什么,照着计划写,从不耽误。而我这么多年来就没有做到过,所以我觉得我真正的写作还没有开始,所谓真正的写作,是指用一整段一整段的时间来写作,我越来越期待这个时间的到来。

张3:韩东、小竹他们的职业生涯安排得比较好。

吉木狼格:什么都不管,像那样去写作,其实只要愿意,每个人都能做到。

但不是每个人都那样去做了,是因为面对写作,还有一些生活中的杂念。假如把写作说成出家,我还有些尘缘未了。总体来说,我的生活还算比较稳定,但肯定有许多不舒服和烦恼,当然我不会把它们带到这次采访中来,请你原谅。

张3:谈谈《月光里的豹子》吧,里面有爱情?

吉木狼格:新千年,我在写小说的同时,想写一本诗集,这本诗集不是由零散的一首首诗组成的,而是专门写的一本诗集,如果愿意的话,你可以把它看成一首长诗,但里面的每一首诗又绝对独立。嗯,爱情,诗集里有一章就叫《情诗》,那是我有意取的名字。诗集是虚构的,并非我的生活经历,或爱情经历。

我选择写什么,那只是组成一首诗的素材而已。90年代我写过一首诗,叫《写作与生活》,我在这首诗里写道:“我把激情用在生活中,而在写作上坚持一片安静。”我认为爱情、亲情、友情,不管什么情,它都属于生活。写作是写作,生活是生活,虽然写作里有生活,生活里有写作。写作仅仅是生活的一部分,你相信“艺术来于生活,高于生活”吗?这句话真的很差。

D.张3:你真的一本书也不读吗?你身上的文化来自哪里?可以聊一聊你从小以来接受的文化,和你记得住的感受,或者,你一直在抛弃什么文化,有什么样的感受?

吉木狼格:我没有那么高的境界,我也没有那个本事一本书都不读。相反,我喜欢看书,这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爱好。除非我今天喝醉了,看不了,平时每天看书不低于几个小时。它是一种爱好,和写诗一样。说不读书,是在80年代的环境下,带有某种针对性的戏言。当时中国有很多人,包括诗人,他们如饥似渴地趴在书上,把一切大师(尤其是外国大师)的东西奉为经典,神圣不可超越,就像教徒之于《圣经》。改革开放,大量的文学作品、文艺思潮涌入中国,那个时候大家读的书都基本一样,掰着指头数都数得出来。只不过读书的方式和态度不一样,就像写作的方式和态度不一样。不读书,而写诗,那我简直不是人,应该是神,至少是鬼。读书跟写作是相通的,你用怎样的态度来读书,就像你用怎样的态度来写作是一个道理。读工具类书目的明确,不用说,读艺术类书实际上是在和作者交流,如果我把这本书读得完,我和作者的交流就要彻底一些,如果我读不完,就说明我不愿意再和这个作者交流。就像我们看一部电影,看得下去是愉快的,看不下去,我不看了就完了。我喜欢晚上躺着看书,每天基本上都是3点以后睡觉,有时也翻一翻电视节目。

张3:你最近都看些什么书?

吉木狼格:我最近看的书,呵呵,你不要吃惊,我在看大量的关于彝族文化方面的书。《彝族历法》、《彝族民俗学》等等,还有凉山州很多个县的县志,厚厚一本,抱都抱不动。我想写一部彝族人的小说,小说里的年代不是现在,所以我必须回到那个年代,而在那个年代的彝族人,他们穿什么衣服、吃什么东西、使用什么样的货币?如果小说里有战争场面,他们使用什么样的枪、都有哪些枪?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是怎么样的?当时的彝族人,他们出门,出远门,是不是要翻历法,看看吉凶?而这些我都知之甚少,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补课。我的床头柜、卫生间全是这些书,当然也不是都通读,想看什么了,就找来翻一下。别的书,比如《明朝那些事儿》,这几年我一直没看,因为它太火了,闹得太凶了,我不想去凑那个热闹。现在看,蛮好看的。

关于吉木狼格的评论

读吉木狼格的诗

何小竹/文

吉木狼格出生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一个地道的彝族人。也就是说,他的母语应该是彝语。汉语之于他是外来语,是上学之后学习的第二种语言。长大后,他用第二种语言写诗,成了一个汉语诗人。

同类推荐
  • 潇洒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潇洒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生活在真实中

    生活在真实中

    崔卫平所著的《生活在真实中》是一本难得的饱含哲思和灵性的书。崔卫平是一位充满智慧和正义感的思想者,她的《生活在真实中》对我们广泛关注的十多位国内外诗人、作家、哲学家进行了生动的评论,她的文字间充满了反复的思辨和诘问,闪耀着智者的光芒,她的那些充满人文关怀的真知灼见,对于我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学创作有很多指导意义。
  • 中华歇后语(第八卷)

    中华歇后语(第八卷)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 禅的心态

    禅的心态

    你知道这些吗:世上最痛快的事就是了断,最智慧的事也就是了断。内心不觉悟,穿金戴银只是乞丐。越放得下,收获越多。不是别人让你不自由,而是自己让自己不自由。我心不动,就没人动得了我。既然哪里都一样,不如留下来。挖人参要挖根,做学问也要挖根……禅,你可了解,你可理解?!禅不是高不可攀,禅可以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其实,我们活在世上,随缘得缘,随便得便,到处都是禅!
  • 微雨中的蝉声

    微雨中的蝉声

    夏日去川南玉屏山森林公园小住,令人感到新奇的是:满山蝉鸣,此起彼伏,自晨至夕,不绝于耳。究其原因,方知遍山所植之树,名日“柳杉”;此类树的特别之处,一是颇利于蝉的繁衍与栖息,二是它的气味能驱蚊灭蚊,所以山中整日蝉声不绝,而蚊蚋则不见踪迹。
热门推荐
  • 音乐王朝

    音乐王朝

    杰出的创作家?出色的歌手?独霸一方的上市总裁?还是心狠手辣的枭雄?音乐宅男变身音乐霸主,只手遮天,独霸王朝。
  • 告诉你我有异能了吗

    告诉你我有异能了吗

    你怎么知道我有异能,我记得没告诉你我有异能啊!作者更新完全看心情(#-.-)还有推荐小说阿宅动漫狂想曲
  • 都市之我的世界

    都市之我的世界

    现代严重污染的社会,净土难寻、降临游戏世界,将面临生存挑战,游戏能力附身异世生存将轻而易举!
  • 坐拥天下:废材嫡小姐

    坐拥天下:废材嫡小姐

    第一杀手穿越异世成废材,被人欺,无灵力,哼,那是你不知道姐的实力,不然吓死你!可是,这些个死皮赖脸的人是干什么的?“走开,我们不熟。”四人邪笑齐说“没事,‘热’一下就熟了。”
  • 魔君,别来无恙!

    魔君,别来无恙!

    曾经沧海难为水,我是沧海你是水。曾经几次想开口说爱你,却总是阴差阳错,闹出许多误解。曾经几何为你连性命都可以不要。是什么让他如此执着?可以奋不顾身。哪怕赴汤蹈火,为她因此丢掉性命。【时光路过倾城,道路的影子是他最终留下的刻痕】
  • 狐妖老师是妹妹

    狐妖老师是妹妹

    木子飞有一个梦,梦里他是一个狐妖的哥哥,是一个蛇妖的未婚妻,上着妖怪学校,班主任是一只蛤蟆·······最重要的是,这个狐妖未来是木子飞的老师。
  • 擒心宝贝:高冷爹地接招

    擒心宝贝:高冷爹地接招

    他是现代著名画家,京城太子绝少,他就是韩倾绝。清冷高贵,冷漠绝情的他只为她展现笑颜。当画家遇上作家?她是溪家二小姐,被认为是私生女。身世迷离,性格冷清坚韧,无情之人或许也可以深情。总是带着面具般随和的浅笑,她就是溪洛,一个作家。在她破烂不堪的岁月中,阡陌是她唯一的阳光。一次偶然相遇,他救了她,从此一段情缘。之后发现他们小时候就认识,不知因为什么缘由失散十年,他是阿绝哥哥,她是洛洛。堪折城池遗落涯,痴心不改永候她。片段一“绝少,我被下药了?”她踌躇于121总统套房之间,犹豫不决。“你要我帮你解?”他倾城一笑,绝色倾国。“如果你不愿意,我可以……”她囧迫地说,语气间尽是淡漠。“你敢,你记住,你是我的。你要是敢找别人,相信我,我绝对让他生不能生,死不能死,受遍世间酷刑。”他语气霸道冷绝,一把拉她入房中,带入怀中。“可是我找的是你,你也要吗?我很愿意看到这种结果。”她狡黠一笑,眉眼间尽是风情万种。他眼睛微眯地看着她,尽是缱绻柔情万分。片段二“阿绝哥哥,洛洛不会爱了”她淡静浅笑,语气平淡。“没关系,天地之间,除我谁敢爱你”他霸道坚定的语气,王者之风尽显。她嫣然一笑,埋于他温暖怀间。相遇,离散,是重逢的开始。在山本井空的陷阱中,她不知所踪。七年后,她带着安星宝贝强势回归,誓要一报前仇。片段三“阿绝,我回来了。”眼前女子洗尽铅华,深情的桃花眼潋滟流光。“嗯”他紧紧与她相拥,温情万分。“喂喂喂,你干嘛抱我妈咪?不想活了,宝贝的拳头不长眼的。”背后突然出现一个粉妆玉琢的宝贝,笑的优雅绅士,可眼底有着挥之不去的腹黑笑意。“小鬼头,你是洛洛的儿子?”他看向她,眼底不解和愤怒。“是我们的儿子”她看着他们父子,淡笑着解释。“小鬼头,我是你爹地”“可是妈咪说宝贝没有爹地,是从石头里出来的。宝贝对此表示很委屈。”安星宝贝人畜无害优雅的笑容,抵着食指委屈的说道。如果不是她了解他,恐怕真要被他糊弄了。哎,儿子太聪明了,当妈咪的很无奈。“韩倾绝,看我如何一血前耻。报仇,交给我吧!”七岁的儿童,天真的笑容,满是冷寒之意,锋芒毕露,王者的霸气比之韩倾绝有过之而不无不及。想看后续,请多关照。
  • An Occurrence at Owl Creek Bridge

    An Occurrence at Owl Creek Brid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人生没有如果

    人生没有如果

    生活就是一本书,我们都是它的读者。无论怎样,我们都曾快乐过、痛苦过,那种酸甜苦辣的滋味,真是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快乐时,我们希望这种时光长久下去,充分享受人生的美好;痛苦时,我们又急切地盼望这种心境立即消失,换一种心态去迎接另一天。,其实,牛活中大大小小的坑洼太多,甚至还出现人为的陷阱,这些都是你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障碍,因此,我们烦恼着、痛苦着。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