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27700000020

第20章 给你的家庭财富做一个完整的规划(2)

比如我的理财目标是400万,现在一年投入30万,可能其中有24万是做的教育保险、教育储蓄和国债,剩下的6万投入股市,在市盈率偏低的时候选择合适的公司进去,长期持有,等到几年后股价高了,就把它卖掉。如果是前几年,你还可以用十万二十万去投资房产,现在卖掉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但现在再去投房产就不合适了,因为政策走向已经变了。但是你有资金的话,可以考虑投资商铺,尤其是地段好的,利润会很高。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花了50万做风险较高的投资,计划做15年,但是8年以后50万就变成150万了,此时还有7年时间。很多人就会觉得,我可以再做几年,等资产再增长一些才退出。对此,我的建议是见好就收,或者当你达到预期的投资目标后,可以吧大部分资金都撤出来,保留一小部分,比如20%在里面继续增值。如果赚了最好,如果亏了,问题也不大,因为你的目标已经达成。

3.你需要多少养老储备金?

2010年,北大金融研究中心的教授钟伟在一篇文章中称,再过20年,你手里面至少需要五百万才能够养老使用,而在京上广这些一线超级城市里面,恐怕你有一千万养老金日子都会过得紧巴巴。

他是在危言耸听吗?

我觉得这个计算模式其实是有道理的。为什么现在说一千万可能感觉很多,到时候一千万可能都不够?因为通胀!通胀是养老面临的最大压力。比如说,你在20年前,也就是大概90年代年的时候,说一个人有十万块钱是不是觉得这个人太有钱了,简直是富豪?因为那个时候普通家庭一个月的工资才两三百块钱,而且通胀率很低,现在你再来看,很多家庭一个月都是一万多的收入,资产超过百万的家庭到处都是。那么不难想象,在高通胀的背景下,再过20年我们的生活资金需求会有多高。现在你可能觉得一百万养老足以,但20年过后,一百万根本算不上什么。

如果你还是不够清楚,那我再举个更具体点的例子:

比如说盒饭——去年我在楼下买盒饭,一份是6块钱,今年去买就是10块或者12块。不要小看这几块钱的涨幅,算下来就是60%~100%的增幅了。

别说60%了,就算是6%的通胀,20年后我们吃一顿盒饭可能就要花50块钱。按照这个价格来计算,一天是150,两个人就是300,一个月就是1万块钱。一年光吃盒饭就能花掉12万!假设你今55岁退休,活到85岁,光吃盒饭就能花掉360万,这还不算后面30年的通胀,所以一千万你觉得很多,但到那个时候可能根本不算什么,买不了多少东西了。

通胀对购买力的损害有多大

为什么日本这些国家货币面值那么大,就是经历了一个通胀的阶段——日积月累的通胀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让我印象很深,说成都有个老人,33年前在银行存了400块钱,当时的400块钱是个什么概念呢——可以买一套房子了,或者几百瓶的茅台。但存到现在,这笔钱别说房子了,半瓶茅台都买不到。

还有我的一个博士朋友,现在在一家企业从事技术方面的工作,他就觉得自己生活还不错,一年收入三四十万,日常开销也不大,没必要做什么理财规划,投不投资都没关系。可能很多人跟他想法一样,觉得自己收入不错,又有社保,又没有供养父母的压力,拿到钱就去消费了。但是你要知道他所经历的年龄正是他的黄金期,每年30多万,面对一年6%甚至7%的通胀都不觉得,像盒饭一样,从6快涨到10快你不觉得有什么,从10快涨到20你也不觉得,但有一天涨到50块钱的时候,你想对当时的财富就会觉得消费成本太昂贵了!

今天不去做投资,未来的账是还不起的。现在30多万的钱只能挣25年,满打满算也就是750万,除去吃穿住用可能剩下400万,但是如果没有理财,你想用这400万去应对剩下的50多年纯消耗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那个时候正是消费不断上涨,你又逐渐失去赚钱能力的阶段。

所以通胀对于养老的压力很大,除了期待政府持续控制通胀外,我们更要做的就是给自己规划养老理财。

而我们去做养老金的理财,一定高抓住一个核心——连续性!

为什么巴菲特的基金可以做到几百亿美金的资产,就是因为他有持续的盈利模式,他每年持续盈利大概是25%。假设你每个月投入1千元,按照25%的收益计算,持续10年,你的资产将达到50万,而你的投资只有12万,也就是收益为38万,收益率超过300%。

你可能会问,我做什么投资工具可以达到这种收益?

首先要做的,就是我强调了许多次的开源!

就像之前说的,你有一千万,哪怕存银行,3%的利息,什么都不做一年也有30万。相当于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一年努力工作赚来的薪水了。所以用资本去赚钱才是最有效的理财手段,但是资本积累必须有一个过程,所有资本的累积都是从小开始一点点滚雪球滚出来的。所以要有不断投资的理念在里面。

比如说基金定投,之前我说了基金定投的不足,但那是站在最近两三年的行情上去看的。而你要做养老规划,就是几十年的事情,所以现在两千多点开始,你持续去投,十年以后有没有可能上四千点?完全有可能!到时候你再把它卖掉,就会发现这是很大一笔盈利。

理财就是厚积薄发,靠时间的累积去换取财富的方式。所以我们不能靠短时间去衡量。之前说了财富自由拐点的概念,通常来说一个人进入这个拐点在30岁以后,从30岁到55岁退休,只有25年时间来进行积累。而靠自己赚钱自己消费的时间则是从22岁开始一直到最后,可能持续六十多年。所以在这个阶段,一定要做长期投资,要有投资的敏感性。

这就回到了第五章的内容——你一定要去发现自己周围有没有独特的投资渠道,比如可以入股的公司,或者比较容易把控风险较小的兼职,又或者对自己进行提升和包装,拓展人脉资源寻找合适的创业渠道,这些都应该是你在事业上升期就抓紧做的事情。

除此之外,还有我一直强调的,一定要去学习股票方面的知识,哪怕每个月只拿出几百块钱来先试水都可以。等熟练以后,拿出收入的20%左右去做这件事情,保持一个合理的风险资金容量,让这笔钱去帮你赢得更多的养老筹码。就像我说的,你只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入场,就像最近2400这种低点、交易量呈现地量的时候,一般就是底部信号,是可以入手了,哪怕再跌,也不影响你的长线利润。同时,选择历史悠久,盈利模式成熟,目前股价低于5年平均价格的企业长期持有,那么若干年过后,你一定是获利丰厚的。

4.配置养老资产,合理选择保险

我们都知道基尼系数这个概念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重要指标之一。我查了一下相关资料,国家统计局在2004年以前都在官方渠道公布了中国的基尼系数,比如1978年是0.3,2000年是0.4,2007年是0.47之后就没有了官方统计,而根据经济学者估计,201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在向0.7迈进。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跟凝聚一般概念,基尼系数在0.2以下的,就表示这个社会贫富差距不大,基本上是你有我有大家有的状态;0.2~0.3是相对平均;0.4是贫富差距警戒线,而0.5以上,就说明社会贫富差距悬殊。

姑且不论民间学学者统计的数字是否准确,中国这些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说一般家庭可能觉得我有几十一百万的资产就不错了。但可能就你身边就有好多资产超过千万的家庭,而根据胡润研究院2011年8月最新的报告显示,其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六个城市调查的数据表明,资产过亿的人超过5万,资产千万的人大概有80万个。

而这只是现在的情况,马太效应还会继续发挥威力,未来20年,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现象还会继续。我们将来面临的贫富差距会更大,现在都差不多的家庭,几十年以后可能有的人就很有钱,可以开着房车到处去旅行,可以一年几次出国旅游,可以衣食无忧,顾专业的人去照顾。有的人可能就一个月拿着几千块钱只够吃饭的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生病了都不敢去医院。如果到老年还过着这种生活,就会很惨。

所以现在开始,用越长的时间去规划养老,你将来的生活就越轻松。

而规划养老财富,除了风险性的投资以外,更重要的是合理配置你的养老储备金,这样才能确保无风险,持续稳定的收益。

这个资产配置的模式不能盲目,不能说我今天想到可以去炒股,就花一半的资金去买。明天发现一个朋友开的公司可以去入股,又把股票卖了,全部拿去投资。这样一来风险更大,二来无法用更长的时间使复利威力体现出来,最终肯定无法实现你的理财目标。

我的建议就是不管什么时候,一定要牢记配置现有资产的原则。你可以买一些养老保险,做一些固定储蓄。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确定4321公式的运用,比如你确定自己每年除了日常开支、教育支出、意外和重疾保险以外,还要留下10万左右作为养老储备金,那么就可以把这个钱分散开,比如40%去做无风险或者低风险的投资,家庭成长性较好,风险抵抗能力较强的人可以做30%的长期有风险投资,例如买股票,或者做天使投资等;20购买养老保险,10%作为备用金。

当然,这个比例也不是不可变的,比如你只有10万,其中30%,也就3万块钱去做天使投资当然不够。那么你是不是可以去做股票?又或者,你本身就有100万的闲置资金了,先拿出30万来做天使,剩下的70万,按照合理比例去分配,而每年能额外结余的10万元,主要集中投资在低风险和无风险的工具上,这样也会比较合理。

方法多种多样,只需要把握一个原则——应该坚持下来去做规划,不能盲目,否则可能养老赤贫。

这里我要重点提一下商业养老保险。它是我目前觉得,在无风险或者低风险投资里面,最能够保持稳定收益,又可以稍微跑赢或者刚好对冲通胀的理财产品。无论是安全性还是保值性来说都比较好的一款理才产品。虽然利润率低,但是持续几十年下来,收益还是很客观的。所以作为养老金的储备来说,是一定要去买的。

但是,养老保险也并非越早买越好,而是要根据自己的生命周期来选择合适的时间去购买。比如按照我们之前说的生命周期理论,20多岁的时候应该偏重保障性,那个时候购买寿险是为了万一发生意外和疾病时不要给父母带来压力。而且那个时候没有太多资金积累,还要供房子,就可以买一些便宜的,固定保障期限的保险。

终身的养老保障应该是在进入财富自由拐点以后,资金慢慢积累比较多了,大概是从30岁开始,就应该尽早考虑在社保之外购买一些商业养老保险,因为这个时候开始,规划的时间比较长,缴费期可以集中在自己财务状况最好的20年,不会给生活带来太大压力。而且这个时候是身体最好的,购买起来保费也是比较低的。

举个例子,30岁购买一份基本额度20万的终身养老保险,可能每年需要交费8000多,但是到你40岁再开始交,可能每年需要缴纳保费1万多,累积下来也是四五万块钱的差别了。

此外,在选择养老保险的时候,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关注该保险公司以前的经营的分红状况,因为过去的成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未来的收益能力。尤其是很多养老保险是按月复利计算的。这是什么概念呢——比如说你每年缴费1万,连交20年,成本是20万,按照5%的年收益计算,30年以后你有56.6万。但如果是月复利,哪怕年化收益率只有3%,你大概不到10年就有超过50万的收入了。因为它周转快,利息成长也快,所以这也是值得在选择养老保险的时候关注的一点。

5.配置家庭资产时的一些原则和误区

其实说了那么多,理财,我总结了就两个方面:

首先是把钱放在合适的地方,其次就是要放合适的容量。比如说,你不能把所有的钱都放在股市里面,也不能把所有的钱都拿来买保险。但是你把20%的收入投入股市,把另外20%的钱投资保险,这就没有问题。

就像之前所说,每个家庭的情况各有不同,决定了理财的模式不应该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如果你要进行财富规划,我建议最好去找专业的理财规划师来帮助自己完成。尤其是针对剩余闲置财产较多的家庭,理财规划师可以很好地帮你完成资产配置。

但是针对一般家庭,可能你只有二三十万的钱,就可以自己尝试着根据我之前提到的思路来做一个置产配置。通过实践,逐步找到最合适自己家庭的理财模式。

那么在尝试的过程中,有这样几个地方我觉得应该特别关注一下:

要有可以及时变现的资产(备用金)

每个家庭都可能面对不同的风险,而这个风险往往是不可预知的。比如投资失利、意外伤害等等。这时候,如果有充足的及时可变现的资产可以迅速对冲风险。

比如银行定期存款,可以抵押变现的资产、或者提前支取的投资。特别需要提示的是,如果你买了商业保险的话,这也是可以抵押的。

很多人不知道,保单可以提供贷款,而且贷款利率也比较低,一般可以贷到价值的70~80%,也就是保额的一半左右,头天贷第二天就能拿到。这比你为了获得周转资金而退保要划算得多。

除此之外,如果你有较高额度的信用卡,也是很不错的补充。

原则就是如果你有可以短时间内变现的投资,现金储备就可以少一些。基金和股票虽然变现比较方便,但是如果遇到行情不好的时候,变现就会遭受损失。比如说房子,本来可以卖80万的,但急于变现可能只能卖70万,那样就会遭受10万块钱的损失。

备用金的作用就是为了避免因为变现时间太急遭遇的资产损失。

投资和资产的配置要适当的多元化

你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旦风险来临,肯定鸡飞蛋打。所以多元化的配置资产是最好的风险防御模式。

比如对比较年轻的家庭来说,只要你有生小孩的打算,就一定要及早去做教育保险,这将来会省掉你一大笔开支。可能孩子刚刚生下来,每年给他存一万,存20年,这可能会对一些家庭而言稍稍有些压力,但是20年以后,加上复利可能就会有40万。如果今天不去做规划,去存这20万,未来有一天可能就面临一下子拿出40万的压力。是一年拿一万容易,还是让你一下子拿40万容易,这显而易见。

同类推荐
  • 跟着赢家学赚钱:看盘实战

    跟着赢家学赚钱:看盘实战

    本书从看盘的基本要素与技术出发,从零开始,全面讲解了看盘的相关知识与操作技巧,全书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看盘必备的基础知识,开盘与收盘看点、分时图看点、盘口看点、K线解读、趋势看点、量价分析、技术指标的应用等内容。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快速学会看盘的各类技巧,培养良好的盘面感。
  • 每天学点理财学

    每天学点理财学

    说到投资理财,无非有两个方面:一是积累财富,二是运用财富,简单说就是如何赚钱和如何花钱。只要对自己拥有的钱财作了运用和处理,就是理财。《每天学点理财学》的宗旨就是让每一个普通人都成为精明的理财高手,运用简单而有效的投资理财策略,最大限度地获得回报。
  • 雪球专刊第014期:要买就买科技股

    雪球专刊第014期:要买就买科技股

    毫无疑问,20世纪最伟大的投资者就是巴菲特,全球成千上万的投资者想模仿学习他,每年巴菲特的股东大会都会有上万的人从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去参加,膜拜心中的“股神”,这种狂热一点都不输给每年去麦加朝圣的景象。巴菲特20世纪最成功的投资大部分来自消费股,包括可口可乐、吉列剃须刀等。当然也有富国银行这样的“神股”!20世纪也是美国甚至全球消费股的大牛市,包括麦当劳、沃尔玛、耐克等等。然而21世纪的“股神”会靠什么领域发家呢?我个人的观点是来自于科技股。
  • 女人不懂理财,注定辛苦一辈子

    女人不懂理财,注定辛苦一辈子

    没有理财智慧的女人,永远都无法成为真正的好命女。不懂理财的女人也许会赚钱,但却守不住钱;也许会守钱,但却不知道如何让钱升值;也许懂得如何让钱升值,但却不懂得如何给自己的未来提供一份保障;也许懂得给自己提供一份保障,但却不懂得如何通过钱财让自己持久美丽……我们不要做这样的女人,我们要做既有钱又聪明的女人!《女人不懂理财,注定辛苦一辈子》用丰富的案例和精彩的理论告诉大家:女人如何变有钱,如何快乐一辈子;如何用最小的投资换取最大的收益,用最低的成本打造最奢华的生活;做女人就要懂得理财,就要让自己活得更精彩,有财力的女人才能活出最好的自己。
  • 雪球专刊第015期:寻找十倍股

    雪球专刊第015期:寻找十倍股

    简单地说,但斌先生可能算是国内私募圈内经历最丰富的投资人之一了。他早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体育理论专业,后来获得了人大法学硕士、中欧商学院EMBA。在大学时代,但斌先生深受当时自由主义氛围的影响,希望能为国家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大学毕业后也经历过些许波折。1990年,但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开封化肥厂当钳工,之后辗转广东、北京,并于1992年赴深圳开始正式接触股票,后又曾供职于咨询公司、营业部、君安证券研究所、大鹏证券资产管理公司。2004年,但斌先生正式成立东方港湾投资管理公司,开始投资A、B、港股和海外中国股票;2007年发行首只阳光私募产品“东方港湾马拉松”。
热门推荐
  • 一章一对他和她

    一章一对他和她

    本书以一个个故事为主,一个故事大概一到两章。剧透ing小angel:大叔,麻麻经常叫粑粑老公,老公是什么呀?大叔:你老公就是我。“小吃货,你再不学习,我就不给你做好吃的了!”
  • 四处收刮女尸

    四处收刮女尸

    寿没看见她的头颅,她的一只手拽着水箱的绳子“哗!”又一声冲厕所的声音。寿的神经几乎要崩溃了,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那个女人的脑袋呢?难道她在用水冲洗她没有头的脖子?”寿实在不敢再多想,踉踉跄跄地站起来狂奔出厕所,身后厕所的门在“吱嘎吱嘎”地叫着。
  • 做人的糊涂哲学

    做人的糊涂哲学

    “过程糊涂、结果不糊涂,表面糊涂、心里不糊涂,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这是中国人糊涂哲学的精髓。糊涂哲学体现的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一种谦抑为人的态度,这正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世人会耍小聪明者居多,事事、处处、时时,都在争名夺利,争功诿过,却往往因小失大;而有大智慧者,则知道该舍小利时,便舍小利;该不争时,便不争;该糊涂时,便糊涂。
  • 剑气狂荡

    剑气狂荡

    一次奇遇,少年实力散失。重新修炼,却开始发现他竟是人兽结合的人造体。剑道之中,少年将如何成长……想知道异界的剑气与剑道是如何繁衍发展么?想知道人造之体是如何修炼么?请进入……七级剑道:剑者,剑士,剑客,剑仙,剑圣,剑灵,剑神,(破剑重生)。
  • 寒门弃妇成豪门宠妻

    寒门弃妇成豪门宠妻

    东风恶,欢情薄。“被不孕”、“被离婚”的她独自漂流,原本以为可以平静的过完这下半生,几年离索,一怀愁绪,与谁诉说?却不想,一场离奇的车祸,造就了重生的她。与暗恋自己十五年的总裁相遇,是彼此的信念、是爱恋,让余情未了,让爱继续。
  • 九州剑魔录

    九州剑魔录

    晋天之朝,四方王侯,天下大势谁人掌。前朝旧梦,来世之约,百年恩怨何人知。横扫六合,定国三军,战尽此生不负天。儒门道宗,九霄帷落,几番青史几番过。少年子辰出世,天下再起风澜。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歪侠寻仙录

    歪侠寻仙录

    每个时代都会有那么一个冠绝天下的人,他傲视群雄,风华绝代,追寻飘渺的仙,欲成就那长生不老的道果,可结果呢?随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他们成仙了么?他们得到长生不老的秘法了么?那么一群惊才绝艳之人,他们最终的归宿又是怎么样呢……
  • 医话

    医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情深不悔:帝少的念念情人

    情深不悔:帝少的念念情人

    被戏弄,结果活不过一个月的她强上了帝都最有钱的男人。“不是胃癌吗?”怎么是身体健康啊!白未纱一脸悲催的看着手里的单子。“这下可以和我上床了吧?”华亦天一把撕开她衣不蔽体的遮挡,嘴角笑得魅惑。啊!她不要活了,说好的活不过一个月,怎么变成身体健康了,她不要和这个男人上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