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孟非这个南京将军,虽然算是有名号的将军,但军衔不过才是少将而已,虽然说是拱卫京畿,可是大家都知道,四京只是一道巩固边疆的重要门户。
大皇帝居中都,做个中都将军,才是真正的天子近臣,而这东、西、南、北四京,大皇帝一辈子也不定有几次机会,能驾临四京。
所以说这四京将军算是半个虚衔,除了能掌握几个野战军,在中央内阁眼中不过是个小小的封疆大吏。
要是坐上四国将军,那才真正进入帝国的核心,四国将军:镇国、辅国、奉国、刑国,每一个国字辈将军都代表掌管帝国一个重要的部门。
镇国将军,就像现在的总参,制定军队调防、作战,位居中央,统筹一切,自成体系,直属皇帝负责,虽然没有直属兵权,但在军中威望,仅次于皇帝。
辅国将军,位居内阁大臣,是皇帝在内阁的代言人,也是军中情报部门首领,负责军中的情报工作,也算是皇帝和内阁的军事顾问。
奉国将军,是皇帝的贴身将军,代天子掌管近卫军,只向皇帝一人负责,出兵不许经过内阁批准,因为这一将职极为重要,故而只在宗亲中选拔。
刑国将军,掌管军中将士违纪、升职、嘉奖等事宜,就是宪兵、组织部、财政部的结合体,权势极大。
四国将军总揽朝中一切军务,威势极大,本来辅国将军这个位子一直都是孟家人把持着,可是不知为什么,现在的辅国将军,却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后人,霍家当代家主——霍庭珏。
要说这霍庭珏,倒也算战功赫赫,自从军以来,东征西讨,南征北战,那是真正的从死人堆里摸打滚爬出来,又是中都大学的高材生,当这个辅国将军,倒也合适,但是他的军功和孟非相比,便相形见绌。
孟非如今也不过是个四京将军,而霍庭珏却已经是四国将军之一,帝国真正的核心领导人之一,这一点让对这个世界已经有些了解的孟汉,有些迷惑不解。
秦国对法律看的特别严格,更不要说军法,可以这样说,秦军军法,已经到了严苛的地步,对军官升迁,更是无比看重。
没有军功,即便是赢氏子孙,也只能当个小兵;有军功的,奴隶都能当将军;就是因为秦军重奖罚,不徇私情,使得无数人趋之若鹜。
带着这样的疑问,孟汉回到自己的房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怎么也睡不着,最后不得不祭出催眠大法——数绵羊。
“一只小绵羊”
“两只小绵羊”
···
“九千五百六十四只绵羊”
终于数到一万只绵羊,可还是睡不着,孟汉有些怀念前世上学的时候,当年上学的时候,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在下边孟汉就将书堆起来,整个身子埋在书中,没一会儿便呼呼大睡,有时候还会打鼾,可惜那种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在这个时代,学生要是敢在上课睡觉,先生的教鞭会毫不客气的落你身上,要是敢反抗,哼哼,把你打成猪头三,都没人管你,回到家中,还要跪祠堂。
第二天还要去给老师赔礼道歉,老师的威严在这里,达到了制高点,当然要是遇到那种禽兽老师,轻者绞刑,重者车裂,那绝对是有杀错、没放过。(又扯远了)
就在孟汉胡思乱想的时候,只听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连敲门都没有,就直接闯进来了,不用看,孟汉就知道,进来的肯定是母亲——林宛如。
这些年孟汉十分注重自己的威严,不知整了多少不听话的人,搞得下人们对他,又怕又喜,怕的是他的重拳,喜的是孟汉出手大方,凡是帮他做事,赏赐必定不少,整个孟家会在晚上来看自己,又不敲门的只有自己的母亲,要么就是刺客,不过要是堂堂孟家混进刺客,那不成了天大的笑话。
看见母亲满面忧色的走向自己,孟汉先是行了个礼,轻声喊了声‘母亲’,见母亲并未回应自己,只是面带忧色的看着自己,眼中闪烁着莫名的光芒,很是复杂,远不是现在的孟汉能够读懂的,
只见林宛如来到儿子身边,伸出一只白嫩嫩的手,轻轻的抚摸着孟汉的头发,脸上满是忧色,轻轻的说道:“汉儿,明天想吃些什么?娘亲亲自给你做”,声音中充满着溺爱之情,声音甜的发腻,就是孟汉这前世遍阅美女图片,饱受‘儿本‘片儿摧残的宅男,都禁不住全身发软。
眼见儿子一副痴呆的样子,林宛如‘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原本的忧色一下子消失了,一瞬间这原本昏暗的房间,变得明亮起来,百花争艳也不过如此。
林宛如笑眯眯的,轻拍了一下儿子的脑袋,将孟汉揽在怀中,轻轻的抚摸着脸上的忧色更浓烈了,眼中泛起泪光。
孟汉被母亲揽在怀中,感觉很不舒服,又不好挣扎,只能开口将心中的疑惑问出,以转移视线,道:“母亲,为什么父亲立了如此多的功劳,才是四京将军之一”。
谁知林宛如一听,登时脸色大变,一把将孟汉推开,语气异常严厉的问道:“谁让你这么问的?”。
这一下,硬是将孟汉给吓了一跳,来到这个世界三年了,从来没见过母亲这么严厉的跟自己说话,只得木讷的将今天的所见所闻和盘托出。
听完孟汉的话,林宛如的脸色异常的难看,眼中凶光大盛,这个场景只有在刚来时,因为被打,才见到过,顿时心神一沉,静静的看着母亲,脑子不知在想些什么。
片刻之后,冷静下来的林宛如,看着有些吓傻的儿子,暗自责怪自己,本想笑一笑,让儿子宽心,缓和一下气氛,却是怎么也笑不出来,想了想决定告诉儿子一些事。
当年孟非、段熲二人,奉武皇帝之命,率军出京平叛,时间长达五年之久,就是在这五年,让二人真正的成长起来。
五年来,二人率军与叛军浴血厮杀,从尸山血海中厮杀出来,说杀人盈野、杀人盈城都不为过,破国灭族者更是不知凡几,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下来的,又有哪个时简单的角色。
段熲在镇压西方叛乱时,据称杀了四百万人,被西方的蛮子称为‘杀神’;孟非在平定南洋叛乱时,更是杀人不计,更是被南洋的猴子们称为‘陆地猛虎’,两人声名威震四方,深得民心,封侯拜将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随着秦军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胜利,各地叛乱被镇压下来,有力的维护了秦国的霸权,皇帝的威势越来越重,意欲乾坤独断,集大权于一身,甚至已经开始插手内阁政务,各世族面对皇帝的攻势,选择了暂避锋芒,皇帝出乎意料的掌握了内阁,开始军政一把抓。
孟汉、段熲在平叛中功不可没,武皇帝命二人坐镇西、南二地,封准将衔,可在西、南二地独断专行,当时二人才不过刚刚三十,而立之年便坐到准将官,其荣耀之大可想而知。
可是做为两人的同袍战友皇甫规,却还只是个宫廷宿卫,两者相差,直若云泥之别,随着武皇帝权势日涨,控制欲越来越大,在发动了几次大规模战争后,其权势更是达到了巅峰,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利,皇帝甚至想对世家动手。
皇帝秘密诏令皇甫规派兵进京,可是在这个关头,皇甫规竟然将此事告知了太子,这种事自然是瞒不过太子妃,而太子妃乃是白氏后裔,在告知白氏后,白氏大恐,急招四大家族紧急开会,除孟家外,均决议拥太子登基,当晚世族老臣与太子妃劝谏太子继位,太子执意不从,众人苦劝。
武帝自以为胜券在握,以清剿叛贼之命调兵,军中世家子一见调令,大呼‘乱命’,称‘乱命不可受’,拥皇派和世家子吵成一团,差点火并,军中大乱,一些有识之士怕闹出兵变,于是关闭营门,众军士皆不得出门。
皇甫规当时为宫中宿卫,掌管京中卫士,当日未奉帝诏,便引众世族、老臣入宫,武帝大怒,以为世族、老臣要逼宫,一面急调近卫军进京护驾,有感觉不妥,下诏诏令西山老营的八万老卒,当时近卫军关闭营门不出,而西山老营的八万老卒闻皇帝诏,立即起兵进京,。
世族老臣闻听西山老营倾巢而出,大惧,慌忙派出私军阻击,双方激战不到半个时辰,老卒大破私军,行至城门时,被堵。
当夜,守门士兵拒不开门,八万老卒大怒,不要命的攻城,双方在城门激战。
就在一场宫廷政变即将爆发,突然,一切戛然而止,皇帝诏令众老卒回营,几个月后皇帝退位,参与对抗皇帝的老臣全部消失,众老世族元气大伤。
在这次斗争中,只有孟家的势力没有受到伤害,而孟非又是太上皇(武帝)的心腹爱将,很多人对他不放心,向新皇帝进言,新帝下令召孟非、段熲回京述职。
等到两人回来才知天下大变,两人被软禁京城,连太上皇的面都见不到,后来得知是皇甫规,告知太子调兵的事,两人大怒,与皇甫规大打出手,自此割袍断义,成了仇家。
孟非、段熲两人滞留京城多年,在二人走后,西、南二地多次爆发叛乱,新帝性格优柔寡断,没有在第一时间派兵镇压,致使叛乱规模越来越大,而朝中经过那场事变后,能打的将领,都是武帝一手提拔的,对武帝感情很深,老世族不愿意让他们继续掌兵,皇帝也十分不放心,于是这些能打的将领皆赋闲在家。
后来叛乱愈演愈烈,才派遣孟非、段熲二人赶赴西、南二地平叛,西、南二地畏惧二人如虎,加上经营多年,仅四年便平定叛乱,两人同时被封为四京将军。
而皇甫规自从那件事后,主动申请外调,到前线镇压叛乱,四年来,立下赫赫战功,深受新帝赏识,现在也被奉为四京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