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65900000009

第9章 情倾山乡(2)

车罗海拔1400多米,一到冬天北风怒吼,冰雪遍地。有年冬天深夜,欧迪才睡得正香,突然被爷爷一阵急促的声音叫醒:“迪才,迪才,快起床,把火烧好。”天气冷,穿得少,况且又是深夜,欧迪才极不情愿地起了床。来到堂屋,就看到爷爷在帮另一个身穿黄色军装的人用力拍打身上的积雪和冰块,爷爷惊奇地问那个人:“你去哪里了?怎么忙到这个时候啊?”“我去武陵大队了,乡政府决定明年在那里发展烟叶,我组织开完群众会后,又去了几个小队长家做动员工作。”穿黄军装的人回答。爷爷告诉欧迪才,这位客人是乡里新来的干部,要他叫施伯伯。

欧迪才心里琢磨着,武陵离我们家有20多里,是一处比我们这里环境更恶劣的老高山,一路是悬崖峭壁,山陡路险,加上又是冰天雪地,这半夜三更怎么走的啊?想到这里,年少的欧迪才心里不不禁打颤。欧迪才迅速把火烧旺,把水温上,帮施伯伯揉搓裤脚上的冰凌。由于农家床铺有限,那晚,施星灿和欧迪才在一张床上睡了两三个小时,第二天清晨,他就早早地走了。

从那以后,施星灿常常来欧迪才家,欧迪才对他的了解也逐渐多起来。偶尔有空的时候,他就会向欧迪才讲述北平解放和抗美援朝的故事,欧迪才就会被那些战场上的惊险情节所吸引,而每次这样的时候,他便会话锋一转,告诉欧迪才:“是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你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环境,好好学习,以后为国家多做贡献,把家乡建设好。”而且在这时,施星灿会提出一些毛主席语录来让小伙子们背诵,欧迪才记不住的,他就会多教几遍,甚至用粉笔写在墙上。

施星灿在车罗的时间一长,关于他的故事也多了起来。

施星灿来到车罗后,在做好税收工作的同时,全身心投入到烟叶发展之中。他自己不懂技术,就首先学习,再来到百姓家讲解示范。施星灿每次下乡时总是背着泥瓦匠的一套工具和一本烤烟技术手册,帮群众修建烤烟房,为他们传授烤烟技术。

有一次,施星灿帮助一家农户烤烟,当时下着小雨,风很大,火烧不燃,开始大家以为是烟囱堵了。施星灿那时已50多岁,依然不顾危险,爬上4米高的烟囱,半边身子趴在烟囱上,拿长棍子向下用力捅、左右搅。从烟囱顶上下来后,施星灿满身是泥巴,脸上被熏得黑黝黝的。烟囱掏空了,可火还是不燃,他又找来一个手动鼓风机,使劲摇,硬是把火烧旺了。一房烟叶烤下来,施星灿吃住在烤房,被子也不要,往往要在烤房的苞谷壳叶上睡上一个星期。车罗的老百姓都说:这个施老汉真的吃得苦,纯粹就是一个农民,哪里像个干部?有的人好奇地问他:“你这么辛苦,图什么啊?”施星灿回答说:“比起在战场上的枪林弹雨,这算什么苦啊?老百姓是我的衣食父母,他们好过了,我们这些当干部的才有饭吃嘛。”

在车罗的日子里,施星灿不知疲倦地寻找税源,没日没夜地发展生产,从来没有考虑自己的享乐得失。一次,施星灿一进欧迪才家门就喊:“迪才迪才,快来帮我抓蚤子,身上太痒啦。”欧迪才接过他脱下的衣服,看到他身上满是小红疙瘩。一问,才知道,为了加强税收宣传,施星灿在当晚开完屠工会后,住在一位农民家里,房子太小,几头猪和人混居,睡着睡着,就有猪仔来到腿边拱来蹭去,他身上也被蚤子咬得奇痒难受,所以身上爬满了虱子。

施星灿和群众打成一片,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做,和老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车罗,几乎没有一个人不知道施星灿的名字。老百姓常常在茶余饭后提起他,哪天为张家挑了水,哪次为李家打扫了院坝,哪回帮王家挖了药材……他的音容笑貌、他的足迹身影,留在了车罗的莽莽群山之中,也印在淳朴、勤劳的山里群众心中。

后来施星灿工作调离,欧迪才很少看见他。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欧迪才从当初的小孩长成了大人,成为了当地的一名小学教师,施星灿教导他的话却时常在耳边回响。

“施星灿是一名永远没有退伍的兵”,很多熟悉施星灿的同事谈起他都有这个印象。施星灿的一言一行,都是一名军人的作风。无论在哪里,他都坚持把轻松的任务让给其他同志,自己则选最重最困难的工作。不仅出色完成税收任务,还想方设法培植税源,为当地农民造福。任何苦,在他眼中都不算什么!诚然,和他经历的枪林弹雨、生死考验相比,这些苦已不值一提!

40多年风雨征程,从部队到地方,从乡村到城镇,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沉稳干练的中年,再到炳烛之明的老年,岁月在不停更替,时代在不断变迁,可留在施星灿身上的那种一心为国、一心为公的胸怀却没有变;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精神却没有变;立足岗位、坚守信念的高尚品德却没有变。他一路走来,传递给人们的是立德立言的至信和做人做事的至诚。

不仅施星灿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而且他的爱人周秀兰也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利川的父老乡亲。

刚开始,周秀兰在农具厂上班。1973年农忙季节,农具厂员工下乡支农,帮助大塘村农民插秧,平原出生的周秀兰不会下水田,开始下水田的时候需要人扶,可是一下田,聪明的周秀兰很快就学会了插秧。一次插秧时,一个蚂蝗叮在周秀兰的脚上,她不知道怎么处理,用力将蚂蝗扯出来,没想到蚂蝗侵入人体后不能用力往外扯,周秀兰的脚感染了。农民朋友帮周秀兰进行了处理。周秀兰拖着红肿的脚仍坚持插秧,有人劝她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周秀兰却坚持把秧插完,当时社员们都对这个平原来的姑娘高看了一眼。

周秀兰平时乐观、为人随和,从不在背后说小话,从不与人争吵,但有一次却与人争吵起来,那同样是她一心为公,刚正不阿的性格使然。

那是1974年,当时大塘农具厂的杨姓副厂长到利川市毛坝区推销楠竹筷子,杨在下乡期间不仅贪玩,还阳奉阴违,两面三刀,经常占点公家的小便宜。周秀兰在对账中发现杨贪污公款,在党员会上与杨大吵一番,杨迫于压力,将贪污的40元钱退还给单位。

杨姓副厂长事后多次给周秀兰道歉,周秀兰义正词严地说道:“我参加工作10多年了,从来没有占过公家一分钱的便宜,我从来都是公私分明,对别人占单位和国家的便宜,我看不惯,对那些说一套做一套的人,我也看不惯,一个单位、一个集体,只有靠大家一起维护,事业才能做大做强!”周秀兰一番话,说得杨副厂长哑口无言。

原大塘农具厂厂长、党委书记朱占常回忆起与周秀兰一起共事的日子,至今仍记忆犹新。1973年,周秀兰从原文斗农具厂调入大塘公社农具厂后,一直任出纳和农具门市营业员。当时的农具门市主要经营锄头、铁器、木器等“五小”农具。虽然业务繁多,但周秀兰从来没出过一分钱的差错。1976年,农具厂从大塘搬到普庵,周秀兰兼任伙食团长,后来又开设了一个面条加工厂,每年结算后的资金全部交周秀兰保管,当时经营人员交给周秀兰的钱是500元现金,时隔四年之后,也就是1980年,当新任厂长清理账务,盘点现金时,500元钱不差一分,并且有些钱已经被虫蛀了。周秀兰公私分明、大公无私的做法感动了厂里所有人员,一些员工纷纷表示,要是像周秀兰这样的同志再多一些,农具厂的发展壮大就会大有希望。

周秀兰开朗乐观的个性、吃苦耐劳的精神、爱憎分明的品质、爱岗敬业的操守感动了农具厂的员工,也给当地农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朱占常至今还记得,施星灿爱读的书是毛主席著作,如《反对自由主义》《为人民服务》等。自己也是当过兵的人,受施星灿和周秀兰的影响,虽然自己当了28年的厂长,但始终坚持两点原则:不贪污、不挪用一分公款;不做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个人做到作风正派,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

施星灿,用行动树起了一面旗,情倾山乡,德感群众。

同类推荐
  • 独裁良相:张居正

    独裁良相:张居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独裁良相:张居正》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张居正的人生故事。
  • 曾国藩的藏与露

    曾国藩的藏与露

    曾国藩,崛起于落后的农村,出身于白面书生,成名于拯救大清。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东南之主、湘军之父、洋务之父,大清王朝的中兴名臣,有清一代的儒学藩镇,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他手无缚鸡之力,却打造出了战斗力强劲的湘军;他长着一副奸臣短命之相。却成了万人景仰的盖世功臣;他功高震主,令皇帝寝食难安,却能全身而退。毛泽东佩服他,蒋介石学习他,梁启超推崇他,李鸿章继承他……在他身上,虚名与实利都得到了集中体现。他享尽了功名利禄,占尽了令人羡慕的一切好处:吃喝玩乐占了,叱咤风云占了,行权用势占了,建功立业占了。
  • 曾国藩那些事儿

    曾国藩那些事儿

    200年来,谁读懂了曾国藩的发迹真本事?曾国藩纵横官场靠的是厚道而精明的权谋术。厚道是他大智若愚的“阳谋”,把精明挂在脸上,并不是好事;精明是他审时度势的“阴谋”,官场如战场,只有懂得参透人心,对局势做出明确判断,才能长袖善舞。本书从曾国藩升迁,搞关系,用人,带队伍等多方面全面展示了他的权谋之术。
  •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梁漱溟称作者是“多年相识的晚辈朋友”,在本书初版时亲自审定书稿并作序介绍。这是唯一一部经梁先生亲自审定的关于自己的传记作品。作者在特殊年代里记录整理了梁漱溟在当时的各次发言以及受批判斗争的情况,在文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记录了梁漱溟所经历的时代变化和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独家披露了包括1953年梁漱溟与毛泽东之争、“文革”中拒绝“批林批孔”等重大历史内容在内的1949年以后梁漱溟先生39年人生轨迹,为海内外梁漱溟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档案材料。
  • 卢梭(名人传记丛书)

    卢梭(名人传记丛书)

    卢梭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本书客观叙述了卢梭的一生,他颠沛流离的生活、他自由平等的思想主张、他传世的经典之作都一一展现出来。希望青少年读者能更好地走近这位伟大思想家灿烂辉煌的人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热门推荐
  • 善睿昭固

    善睿昭固

    天下不乱何以见英雄,武林不乱何以见豪杰。十年前的屠杀到底谁是谁非?如今各个门派的计划到底鹿死谁手?都是一颗下棋的棋子,看谁最晚出局?
  • 那个夏天开始淅欢你

    那个夏天开始淅欢你

    她顾落希到底是摊上了什么事啊?身边厄运不断,车祸,失忆,父母双亡(咳,虽然不是亲的),谋杀,全都发生在了她的身上,她还能再惨一点吗?她发誓要找一个能化解她厄运的白马王子!
  • 妖孽王爷独宠废妃

    妖孽王爷独宠废妃

    一遭下凡,她成了王府爹不疼娘不爱的废材草包嫡女,堪称天下第一!傻女开窍,从此誓要搅得这个世界天翻地覆!庶妹刁蛮戏弄,让她自食恶果;继母算计陷害,让她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渣男欺辱,一脚踩扁,让他挥刀自宫!欺她者,必还之!一不小心,却惹了东离皇朝的闲王殿下,什么?怎么甩都甩不掉?那就欢喜冤家,收入口袋闯天涯!"
  • 百战伐仙

    百战伐仙

    前世修仙,渡劫身陨,一魂一魄投胎边陲小国。今生化佛,筑基艰辛,心怀慈悲,亦握屠刀!漫天梵音诵唱,既得缘,又忘缘,莫道初心不复在,但见因果十二转,生死寂灭一念间,落地见如来!正所谓,我命由我不由天!《菩提荣枯禅》,《天帝四神相》、《地藏轮回大悲赋》.....萧尘将佛道至高奥义融为一炉,旷古烁今,以残破身躯,再行证道伐仙,阻我长生者,永堕阎罗!
  • 听暖又吟常无忧

    听暖又吟常无忧

    推荐语.早在听暖的季节,常吟无忧又安夏;在黯然失色星辰,最终被夺走了光;我梦想着有一天,天上星星会流泪;会枯萎的双生花,会不会重新盛开;不疯不真不娱么,怎么能叫青春呢;藏你欢喜却无义,怪我深情别梦回;青春笑我别不离,我笑青春太伤感;也或许青春如梦,也或许江山如梦;听暖又吟常无忧,既是暖城怎么凉。类型.随笔的散文故事,周日发布五个小故事
  • 流萤盛夏

    流萤盛夏

    身世迷离,却是在遇见他之后才发现的,该要如何让自己从这里消失,痛的彼岸,又是怎样的花开花谢。你若不喜欢我为什么煞费苦心又来找我保护我?凌辰熙,别跟着我。”嗯,好的”“你怎么又跟着我了?”"哎,对丫,我怎么又跟着你了呢,真是好奇怪”说完继续跟,“我到家了”薄荷无奈的看着他,心中很是感动。明明就是我对不起他,为什么现在还是这么对我和以前一样好?真是男人心如海底针……
  • 愿你余生简单安好

    愿你余生简单安好

    择一座空城,等一个人;弹一张曲谱,送一个人。简安用尽所有天赋花费八年光阴只为追赶一个人的脚步,陌城执着五年换来一曲天空之城。如果我们早点发觉是否还会像今日这般悔过,简安努力了八年,掩藏对陌城的爱慕等待了五年,终于守得云开见明月却不料上帝玩弄收回了生命。陌城:“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一定要在十三年前的舞台上将她认出”简安:“如果还能重获新生,我依旧愿意等待。”
  • 武碎山河

    武碎山河

    世人欺我,辱我,轻我,如何处之?吾有一指“蛮荒杀”,敢叫凡夫从此尽低眉。龙之九子,武能通天,力能撼地,如何敌之?吾有一刀“大唐无霜”,斩尽世间恶龙无敌手。我,陈青山立誓,此生如若天地称雄,定当一手撕天门,泄万千大道与寒门武夫,助天下苦修之士人人可白日化虹。
  • 臣心大乱

    臣心大乱

    沈芜湘原是沈家的千金,全家过着幸福的日子。可是有一天齐宣王把他们家封,是因为沈家钱财太多,想谋反。此后父母都自尽了,而沈芜湘是多么的想跟父母一起去,可她不能,因为她还要照顾她的妹妹沈芜謦可她知道妹妹已经死了,她便绝望了。她死前说,如有来世齐宣王,我一定不会放过你。她到了堂姐的身体,现在开始她开始复仇。谁知,她因被人所害,失去了记忆,把仇人变成了爱人,她不知该怎办
  • 萌妹请站住

    萌妹请站住

    一转眼高三开学了,对于班上的一群恐龙,杨航是对学校没有一点好感,可是班上转来的王婧儿让他眼睛发亮,他对兄弟刘扬放言:这是我杨航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