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56500000021

第21章 撷文论(2)

在全球化与现代性逐渐成为横向与纵向坐标之际,乡村不仅仅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的区域,同时两者还被纳入了传统与现代的对立。然而当文学卷入乡村与现代性之间复杂的历史纠葛时,文学之中的乡村俨然已超出了传统与现代的二元结构。我想,高耀山想必也认可这一点。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乡村世界变得不再单纯,甚至随着城镇化趋势的加快,乡村面临着急剧的转型与危机。而作为乡村世界载体的村庄,在历史演变过程中不仅仅是一个地理空间、生态空间,更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空间。“作为作家乡土想象的产物,它携带着作者的主观认知、社会理想、美学趣味,携带着一个时代政治的、文化的、心理的信息。”(韩春燕:《文字里的村庄》,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版,7页)在《烟火人家·后记》中,高耀山指出,《烟火人家》也可叫“远离城市的村庄”,从中可以辨识出作者的创作动机在于将乡村想象为一个前现代的文本,以此来对接农业文明视域下乡村世界所呈现出的传统价值与理念。可一旦具体操作起文本的建构时,高耀山显然面临着现代性阐释的焦虑问题。远离城市的喧嚣虽然能够确保乡土世界引以为傲的传统美德,但也意味着隔断与现代文明之间的血肉关系,更何况,现代性所拥有的重塑机制和强大的改造功能,使得王原畔村不可能避开现代性话语的吞并据守特殊的一隅。一旦进入生活的真实处境,小说就无法回避王原畔村村民的生存问题。然而,在生存这一初级链条中,物质的匮乏导致村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乡土世界的封闭与顽固,现代性与村民的精神需求发生了契合,在这一片冰封的实体中出现了裂缝。但这种裂缝背后所蕴含着强大的反现代性的力量,致使现代性遭遇滞重的跋涉。小说中,王原畔村村民对现代城市文明所表现出的蠢蠢欲动是可以感受到的。为了获得物质上的丰盈,小说中涉及了最为主干的两件事:修路与劳务输出。围绕着修路与劳务输出展开小说的叙事。无论是修路还是劳务输出,都是王原畔村村民逐渐迈向现代文明的标志,可问题是,无论修路还是劳务输出都难以形成有效的共识,并遭遇多方面的阻挠,致使这两件事情的进展非常缓慢,效率低下。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王原畔村,最早商业意识萌醒的是二元的媳妇——兰花。虽然兰花是因为与丈夫二元的不和而出走到城市中做饮食生意,可长时间的经营已经让兰花意识到,传统农业模式在现代性的洗礼下已经走到尽头,于是坚决不再回村,既是与丈夫二元的告别,也是与传统生活方式的告别。与此相对应的二元,虽然被作家有意地拔高(作为老村长的工作能力和威信),但他极力反对女性经商,他认为女人做买卖伤风败俗,其骨子深处的价值观已经被挡在了现代性的话语之外。从长远来看,二元作为幕后的政治力量,其言行左右王原畔村的发展轨迹,在半封闭状态下的乡村世界,二元的智慧能够在短期内起促进作用,可是一旦进入更加全面开放的社会模式,二元的认知能力及其传统经验将会成为王原畔村向前发展的瓶颈。另外,回乡探家的三元作为启蒙者的身份介入到王原畔村的发展,他被认为是有高度有思想的领导干部,虽然已经退居二线,但在王原畔村民心中俨然还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每次开会,研究对策,都积极吸纳三元来献计献策。我更愿意把三元看作是作家的自我投射,作家通过三元将小说中碎片化的故事串联起来。三元在各种场合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有趣的是,三元的政治话语陷入曲高和寡的境遇,不仅本地政府的官员不买他的账,连王原畔村最后的决定也很少采纳他的意见。更为尴尬的是,三元作为二元与兰花重归于好的和事佬,结局也是以失败告终。总之,在王原畔村这样尚处于蒙昧且亟需祛魅状态下的村庄,现代性的改造能力还没达到风卷残云的态势,现代性的展开只能裹扎伴随着政治话语而得以在夹缝中存在。想必高耀山也意识到政治话语在乡村世界的独特性和强势地位,在众声喧哗的语境下,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话语成为这个乡村世界有效的现代性阐释和有力的启蒙思想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讲,《烟火人家》与“十七年红色经典”的故事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不难看出,高耀山这一代作家仍然摆脱不了“影响的焦虑”。

食和色:民间叙事的面向

在乡土文学研究的话语体系下,“民间”话题已经成为当代小说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当代小说的民间性、民间走向、潜在的民间因素,沪上的学者有过很好的论述。文学史家陈思和在《民间的浮沉——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中,为“民间文化形态”做出详细规范的定义。在阐释中,“自由自在是民间文化形态的最基本的审美风格,民间的传统意味着人类原始的生命力紧紧拥抱生活本身的过程,由此迸发出对生活的爱和憎,对人生欲望的追求,这是任何道德说教都无法规范,任何政治条律都无法约束,甚至连文明、进步、美这样一些抽象概念也无法涵盖的自由自在。它既有民间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的传统背景,用政治术语说,民主性的精华和封建性的糟粕交杂在一起,构成了独特的藏污纳垢的形态。”(陈思和:《民间的浮沉——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版,200页)在学者张清华那里,他又把民间从美学的层面划分为三种形态:城市民间,乡村民间,大地民间。在高耀山的《烟火人家》中展现出的民间美学形态显然是乡村民间。高耀山对民间社会的定位采取了一种客观化的视角,他既没有以启蒙者的身份塑造一个“苦难的民间”,也没有以浪漫主义者的角色营造一个“精神家园的民间”,而是以一种平视的、不带有知识分子眼光去打量他的故土。在《后记》中,高耀山一开头便表达出对家乡陌生的感觉,“时隔二十多年,家乡在社会的变迁中变得面貌全非,我感到很陌生,不止是人,更多的是生活形态,是人们的思想观念。”(高耀山:《烟火人家·后记》,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246页)因为陌生的缘故,高耀山建构小说的基础就落在了人的本性上。他看重的是“原始的生命力紧紧拥抱生活本身的过程”,因此,“食和色”成为高耀山民间叙事的两个重要面向。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食色,性也。作为乡土文学的《烟火人家》,食和色在小说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据笔者统计,在《烟火人家》之中,有十一处描写了吃饭的场景。这些饭菜带有典型的西部民俗文化特征,不仅承载着抵抗饥饿这样最基本的生理意义,背后还蕴含着乡土淳朴的道德情怀。小说中所描写每一处饭菜无疑都是主人家用来招待客人最好的饭菜。而且从叙事者的叙事语调可以看出,叙事者对饭菜的描写包含着溢美之词。生于乡土的人,无论家境如何,做饭是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本能,饮食在中国是一门文化,但在乡村民间世界,农民不会将饮食上升为文化加以认识,而是作为一种待客时主人情感的体现。在作家的描写中,饭菜无意识成为这篇小说的一个亮点,成为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成为民间文化形态中的一个文化类型。

同类推荐
  • 北方的槐

    北方的槐

    本书收录作者《白银的绿》、《高巷》、《四爷》等散文100余篇。
  • 有梦才有远方

    有梦才有远方

    有梦才有远方,没有梦想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之一。《有梦才有远方》中所辑文章,有向命运挑战的呐喊,有为自由而战的宣言,有对苦难与光明的阐释。它们共同奏响了一曲奋斗的主题歌。闽语有:天公疼憨仔。西谚有:自助者天助之。执着于梦想的人,成功绝不会轻易将他遗弃。尼采说:“谁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但愿书中的文章,能够重燃您希望的灯火,能够照亮您前行的征程,伴您梦想成真!
  • 印象乡村

    印象乡村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大多数国人都是踏着唐诗宋词的韵律走上社会的,我也不例外,小时候,一手被李白的浪漫主义牵着,一手由杜甫的现实主义拉着,开始咿呀学语,习字诵诗。读初中的时候,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候学生中涌动着一股强劲的读诗写诗的热潮,大家都跟着舒婷北岛疯狂,我因生命的底蕴而好诗喜文,就糊糊涂涂地跟着感觉走,渐渐地就走进了诗里。
  • 温泉

    温泉

    诗是什么?这个问题最好摆着,不要轻易试图解答它。因为综观古今中外,诗的原料和配方、用途和销路实在太多了,任何答案再怎样差不离,都无不利少而弊多,无不推重了一部分诗而抹煞了更多的另一部分诗。那些从概念到概念、不以任何创作经验为依据的陈腐见解且不说了;一些饱学之士曾经对中外古诗人的佳作进行过深广的研究,并据此下过各种定义,这些定义大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至少能够帮助我们读懂过去读不懂的作品。但是,你总不能说,古人已经把诗写绝了,作为一门创造性艺术的诗已经到此为止了。而且,老实说,诗归根到底哪里只是为了让人懂得就够了?看来,那些比较科学的定义也未必多么有助于诗的进一步开拓。
  • 八旗子弟

    八旗子弟

    作者作为满族正白旗觉尔察氏一族的后人,用纪实文学的手法叙述了其祖辈、父辈至自己一辈,从清王朝末期到本世纪,三代人在历史大潮中经历的家庭变迁、人生坎坷,折射出百余年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奥特之传承羁绊

    奥特之传承羁绊

    光芒的传承,希望一代又一代的延续.....
  • 守位者:日月之星

    守位者:日月之星

    你是个坏人吗?你有爱的人吗?你爱她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真的爱她就别离开她,不要让她感到孤独。
  • 夙愿之无奈

    夙愿之无奈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 云周释厄传

    云周释厄传

    术魇师、虫魇师、咒魇师、药魇师,号称四大噩梦般的存在!身赋超高灵觉与灵商的神秘失忆少年,在波诡云谲的动荡年代,以刚之韧念,写下专属自己的绚烂篇章,缔造一个又一个无法复制的奇迹!云笼枝头月,周星暗寂寥。释然心若水,厄难奈君何!
  • 换不回的时光

    换不回的时光

    一段换不回的时光,一个永不停歇的步调。曾经那些美好无虑的回忆……
  • 乱世天魔

    乱世天魔

    我,我究竟是谁?九天之上,付云川仰天呐喊,被族人抛弃,心爱的人唾弃,曾经爱自己的人为何最后又要斩杀自己,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为什么。
  • 重生八零年代好生活

    重生八零年代好生活

    上辈子,因为爷奶将苏敏爸妈上缴的钱偷偷贴补给了养了儿子的二叔家里,苏敏一家子只能蜗居在村子里的老房子里,父亲更是因为没钱治病而早早的离开人世。意外而亡的苏敏重生在了自己十三岁的时候。这辈子,父亲还没有因为没钱治病而死去,母亲也是健健康康的,这个家还完整。这辈子,苏敏决定,一定要改变家人的命运,让家人过上好的生活。
  • 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

    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

    市场的深入和成熟的过程也是市场规模扩张和范围分化的过程。随着企业数量的增长和产品供应量的丰富,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激活了企业间竞争,进一步刺激和加速了企业间的分工,迫使企业从无差异市场转向差异性目标市场,不少企业进而选择范围更小的集中性目标市场,它们不再追求在整体市场上取得较小占有率而是在一个或几个小市场上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
  • 三尺江湖

    三尺江湖

    千金小姐遭遇隐士高人,瞒着家人策马江湖,高手朋友交了一堆,自己成为武林霸主,态度很少会去认真,伤害别人也不在意,最终不知道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