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枪声响起,枪声就是旗帜,反清的火焰已经燃烧起来了,但是武昌起义绝不是革命党人反抗清廷打响的第一枪。此前,孙中山黄兴等人,布置的前十次武装起义,虽然都以流血失败告终,而武昌起义能够有后来的局面,肯定也不是革命党人所能想象得到的,这里面就要有天时地利人和的问题。
天时很好理解,清王朝气数已尽,当时大多数国人所能理解的是,无论是在皇城的内阁,预备立宪,铁路国有,还是其他事情上,都已经有所反映了。而地利上也是如此,武昌本是中州之地,九省通衢。所谓人和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当政者笼络人才为我所用的能力和意愿,在辛亥革命前的直隶,北洋六镇虽然不太听中央的话,但是只要它们的主公袁世凯还没有和皇上撕破脸,它们就有能力确保不会在北京发生后来像俄国的二月革命,或者十月革命这样的事情,毕竟在封建王朝,维系政权的主要方式还是枪。
同样的道理,在四川,保路运动尽管闹得热火朝天,大有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的架势,但是有赵尔丰这样的死硬派坐镇,革命终究还只是火苗子,成不了大气候。但是在武昌,情况就不一样了,当时坐镇湖广的末代总督是瑞澂,现代史书上记载的是,瑞澂大人听到了武昌枪响之后,吓得屁滚尿流逃到了军舰上。其实当时起义的革命军数量,也就在两三千人之间,持有的武器多是些单发的步枪,最厉害的也就是个炮队,但是当时武昌下雨,城里雾气弥漫,炮队说实在的也发挥不了太大作用。而城内的守军却是义军的三倍之多,而且在各大据点都有大量的机枪,如果真的开打,胜负未知。
但就在打与不打之间,总督瑞澂听了他老婆的话。他老婆当时问他,如果现在开打打不胜,家眷怎么办?于是瑞澂这才携眷出逃。事实上,清醒的革命党人对自己的实力也是有所认识的,瑞澂的逃走是替他们拔除了武昌之地最后一面镇压的旗帜,这功劳当然应该有所归属了。于是在民国建立之后,宋教仁和孙中山分别在上海会见过那位劝瑞澂逃走的总督夫人,并且表彰她是“民国西施”。后人还挖掘出了不少这位总督夫人受革命党的派遣,在瑞澂家卧底,以身许国的故事,中国的政治文化再一次为历史点缀了红颜兴邦的美丽剧情。
一场引发王朝崩溃的逃亡
瑞澂是清末大臣,博尔济吉特氏,字莘儒,号心如。他是满洲正黄旗人,是光绪朝重臣琦善之孙。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瑞澂因留守北京有功,擢升九江道。1905年他调任上海道。1907年他先后任江西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同年10月他升任两江总督,1910年升任湖广总督。
武昌起义前,瑞澂办事不可谓不尽心尽力,他也曾一度以为革命已经被他扼杀。不过事情的发展出乎他的意料,一夜之间,武汉竟然成了革命党人的天下。瑞澂惊慌失措,急召亲信张彪、张梅生和陈德龙等紧急磋商。
师爷张梅生执意坚守待援,声称只要大帅不走,他一定陪大帅到底。第八镇统制张彪支持张梅生的意见,认为应该坚守下去。陈德龙则提出了相反的意见,认为现在局势险象环生,胜负难料生死不测。瑞澂前时曾屠杀过革命党人,一旦革命党人获胜,他的下场可想而知。当时楚豫轮就停在离督署不远的江面上,在兵舰上遥控指挥显然更为安全。
瑞澂在家人的劝说下,决定往兵舰躲避。瑞澂领着儿子、儿媳,潜出府邸。从督署到码头的路并不远,瑞澂一行很快便都上了船。
武昌起义第二天,清政府降旨,瑞澂被革职,仍令权总督事,让他戴罪图功。诏书未至,这个时候起义军已攻克汉阳、夏口。瑞澂慌忙乘兵舰由汉口至芜湖、九江。10月29日,瑞澂逃到上海,向朝廷奏报称,“因兵舰煤尽而至九江,因九江兵变而至上海”。有清一代,作为封疆大吏而溃逃千里的,瑞澂是第一个。瑞澂出逃,同时也给高官显贵率先奔逃树立了“榜样”,武昌之后各省相继起义,各省督抚或逃亡或投降,清朝的崩溃已经无可阻止。
瑞澂生性胆小,身为文官,根本不懂行军打仗的事,更没有实战经验。瑞澂身世显赫,少时纨绔成性,与劳子乔、岑春煊并称“京城三恶少”。他是得益于小舅子载泽的大力推荐,仕宦一帆风顺,才得以出任封疆大吏。
民国成立后,瑞澂存于钱庄的百万财产被充公没收,1912年瑞澂死于上海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