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4400000010

第10章 脏腑经络养生防病(8)

最后是以两条腿为主的体育锻炼。人们总在说,人老腿先老,要想腿不老从青年就要把腰腿锻炼好。怎样既炼好腰腿又能防其老呢?简单的方法就是采取一种以两条腿为主适合个人的体育活动,使腰腿的生理功能维持在一个健康的水平。比如,打太极拳、健身武术、小步慢跑、室内健身活动等都可以。我建议中年人以选择散步为佳。因为散步主要锻炼两条腿尤其是双足,而足心之涌泉穴是肾经的原穴,又是补肾的要穴,散步对涌泉穴的良性刺激能起到很好的补肾效果,对肾虚腰痛的病人能辅助治疗。以两条腿为主的运动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两条腿各有足三阴、足三阳六条正经运行。这十二条经络加上奇经八脉,包括主管人体活动的阴跷和阳跷脉,主管阴阳平衡的阴维和阳维脉,都在两腿循行为主。有目的的锻炼双下肢,自然地激发了这近二十条经络的经气。另外,腿部的肌肉运动,也需要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引起上肢躯干和全身运动并刺激心血管、呼吸中枢,增加心脏的输出量和肺的通气量,使全身气血通畅,新陈代谢加快,这无疑对健康养生有利。

针灸与养生

针灸养生,就是用银针或艾灸刺激一定的穴位,以激发经络之气,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从而起到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目的。

针灸养生分针刺养生和艾灸养生。先说针刺养生,是用银针刺激一定的穴位,运用迎、随、补、泻的手法以激发经气,使人体新陈代谢机能旺盛起来,达到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目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为历代中医养生家所重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针刺养生与针刺治病的方法基本相同,二者没有严格的界限,但又各有侧重。健康或亚健康而施以针刺治疗,着眼于强壮身体,增进机体代谢能力,旨在养生延寿;治病而用针刺法,则着眼于纠正机体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扶正祛邪,意在祛病除病。当然,在临床具体操作时,更多的是把养生与治病合二为一,兼而顾之。这样详细分之,是因为时下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不断重视,选择绿色针刺养生的人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把针刺养生的内容来做专门介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用于健康养生的针刺疗法在选穴、施针、手法等方面还是有自身的特点,大原则是,选取那些具有强壮功效的穴位,手法刺激强度宜适中,选穴宜精而不宜过多。

针刺之所以能够养生,是由于刺激某些具有强壮功效的穴位,可以激发体内气血运行,使之正气充盈,阴阳平衡。针刺的治疗机理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就是“通经络,行气血。”《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指出:“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气血。”这里的微针即指银针。针刺过程中一些操作手法,如催气、候气、得气等都是以银针作为中介体,对患者进行经络、气、血、阴阳的调治过程。如果机体某一局部的气血运行不利,针刺即可激发经气,促其畅达。所以,针刺的作用首先在于“通”,经络畅通无阻,机体各部分才能密切联系,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新陈代谢活动,人才能健康无病,同时能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人体的脏腑功能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各自独立又相互协调的生理活动。中医称这种正常的生理活动为“阴平阳秘”。即使在健康状态下,人体也会随时出现一些虚实盛衰的偏差。比如,体质的盛衰,体力的强弱,机体防御机能和耐力适应能力的好坏,在特殊环境下抗病能力的大小等,肯定地说,对于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时期,上述种种情况都会有一定的差异。针刺养生就是在中医四诊、八纲的理论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治,进行个体化调治,有的放矢地纠正这种偏差。以“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为调治原则,补泻得宜,从而使弱者变强,盛者平和,最终使机体健康无虞。

中医认为,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关键。针刺则可以通经络,调虚实,使机体内外交通,气血畅通,营卫调和,阴阳平衡。这样,机体新陈代谢能力就会旺盛,升清降浊的能力就不会发生障碍,自然也就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就是这个道理。现代针灸学研究证明,针刺某些强壮穴位,可以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和抗病能力,同时还可以引起硫氢基酸系含量提高,硫氢基为机体进行正常营养代谢所必需,对机体抗病和防御的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这就从现代医学角度证实了针刺保健确实具有健康防病,延年益寿的功效。

上面是针刺养生的机理。接下来要谈的是针刺养生的取穴原则。首先弄明白什么是针刺所选用的穴位。穴位在针灸临床上的专业术语称“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聚结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病防病的处所,是体表与经络、脏腑相通的点。腧穴在《黄帝内经》中称气穴、骨空,在皇甫谧《甲乙经》中称孔穴,到元代《金兰循经》中称经穴,发展到现代称穴位。人体有361个经穴,另有众多的经外奇穴和阿是穴。针灸临床不论是治病还是健康养生,总的治疗原则是理、法、方、穴、术的综合运用。针灸处方中穴位的选择以阴阳、脏腑、经络和气血等学说为依据,其中最基本的原则是“循经取穴”,这是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而来的。具体来说取穴有这样三个原则:一是近部取穴,即在病痛的局部和邻近部位选取穴位,它以穴位近治作用为依据,其应用非常广泛,大凡病人的症状在体表部位反映较为明显和局限的病证,均可按近部取穴原则来选取穴位进行治疗,如眼病取睛明、承泣、攒竹、风池,面瘫取地仓、颊车、阳白、四白,胃痛取中脘等,都属于近部取穴;二是远部取穴,即在病痛较远的部位选取穴位,它以穴位的远治作用为依据,这是针灸取穴的又一基本方法,体现了针灸疗法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的思想精髓。临床上远部取穴多选择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来进行治疗,在具体应用时,既可取所病脏腑经络的本经穴(本经取穴法),如心病取内关,肝病取太冲等,也可取与病变脏腑经络相表里的经络上的穴位(表里经取穴法),如腰痛取肾俞、太溪、委中等,或者取同名经络上穴位进行治疗,如偏头痛取手少阳经之外关和足少阳经之阳陵泉等;三是随症取穴,即辨证取穴,是指针对某些全身症状或疾病的病因病机来选取穴位,这一取穴原则是根据中医理论和腧穴的主治功能而提出,需要医者有较为扎实的中医针灸理论基础才能完成。因为在临床上有许多病症,如发热、失眠、更年期、盗汗、惊风、神疲、虚劳等全身性疾病,往往难以定位,必须根据疾病的性质,运用中医四诊合参、八纲辨证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再按照辨证取穴的原则选取恰当的穴位进行治疗,这是针灸治疗的最高境界。如心肾不交而导致的失眠,辨证病因在心肾两经,故取心经神门,肾经太溪来治疗效果就会显著。

掌握了取穴原则,还要知道配穴方法。配穴是在选穴的基础上,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的穴位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有似于中药方剂中君臣佐使的配伍应用法。其目的是加强穴位防病治病的协同作用。配穴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最终的治疗结果。临床常用的配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上下配穴、前后配穴和左右配穴等,选用配穴时应处理好主穴与配穴的关系,尽量少而精,重点突出主要穴位的治疗作用。如咳嗽、咳血为肺系病症,选取手太阴肺经的尺泽、鱼际(本经取穴)为主穴,可以配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表里经配穴法;可以配足太阴脾经的太白穴,同各经配穴亦即上下配穴法;可以配足厥阴肝经行间穴,辨证配穴法以治木火刑金,肝火犯肺。又如,胃脘疼痛属胃的病症,可选取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为主穴,同时配足太阴脾经的公孙是表里经配穴等,均为针灸临床上常用的配穴法。

针刺保健,可选用单穴,也可选用几个穴位为一组来进行。如果是增强机体某一方面的功能可用单穴,旨在突出单穴力专效宏的作用,如正气虚弱,元阳不足者则单取气海穴大补元阳,卫阳不固,反复受寒者取大椎穴助阳散寒等;如果是对脏腑的病理状态进行调理,可选用一组穴,以增强穴位间的综合治疗作用,比如,我的老师北京中医研究院的高立山先生调治胃肠功能紊乱就善用一组穴位,中脘、内关、气海、足三里、三阴交诸穴,再结合中医辨证配穴对消化系统疾病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用针刺法来养生保健,操作时手法宜轻柔,刺激量适中,少用或不用那些复杂的补泻手法,以平补平泻为基本要领,进针深度要根据身体状况、病因、病机、气候、时令、年龄大小、身体胖瘦等客观因素灵活掌握,以中病即止,切忌猛浪乱刺。留针时间不宜过长,以传统留针时间半小时为佳。

进行针刺养生,遇到过饥、过饱、大醉、大怒、过劳等情况时,不宜强刺激;孕妇和年高体弱者,如果不是专业针灸医生亦应谨慎从之。

常用的针刺养生穴位有以下几个:足三里,位于外膝眼直下三寸,用自己的掌心盖住自己的膝盖骨,五指朝下,中指尽处便是此穴。该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是全身性强壮要穴,也是人体的第一大长寿穴,可健脾胃、助消化、益气增力、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所谓合穴就是阳明胃经之气血流注会合的穴位,如果机体气血不调合或气血虚弱,尤其胃经气血发生阻碍时可用足三里进行调治。针刺1~1.5寸平补平泻留针半小时即可,亦可用灸法。现代社会,工作繁忙,精神紧张,每天下来身体疲惫不堪,如果在睡前用针刺或按摩或拔罐足三里15分钟,使它产生酸胀、发热的感觉,约十天后,人就会变得精神焕发,精力充沛。另外,遇有下肢发凉、无力,针灸足三里亦有效。气海,位于脐下1.5寸,采用简便取穴位,四指并拢取脐下三寸,中点便是气海。该穴为健康养生要穴,前人有“气海一穴暖全身”之誉称,是说气海穴有祛寒、强壮全身的作用。验之于临床,本穴确有调整全身虚弱状态,增强免疫防卫功能,对先天禀赋虚弱,后天劳损太过,大病新愈,产后气虚等证均可取为补虚要穴,常与足三里、三阴交配合使用,以期达到最佳补养效果。针刺与皮肤成45°角斜向下刺入1寸,可施以轻补法。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最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凹陷中,是妇科病的首选穴位,也是女性养生保健美容美体的首选穴位。该穴是脾经、肾经、肝经三条经络的交会穴。只要是妇科病,刺激此穴即有效,业内人士称它是妇科病的百灵丹。它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就是在病理状态下依据个体差异,能产生对机体良性调治作用。它既能通利又能收摄,能活血又能止血,能滋阴又能利湿,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过胖或过瘦(增肥、减肥)、宫寒不孕、手脚冰冷、妇科各种常见病有特效,对胃酸腹胀、食欲不振亦有效。针刺1~1.5寸,得气后留针半小时连续针刺十天为宜。大椎,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第七颈椎突起骨不太明显,可以轻轻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其上则为大椎穴。该穴位于人体背部最高处,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故为阳中之阳穴。具有统领一身之阳气,联络一身之阴气的作用。因此,经常刺激大椎穴,能调节阴阳、助阳散寒、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对头痛、眩晕、落枕、感冒、咳嗽、发热、中风后遗症、颈肩痛、颈椎病、心烦失眠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还能有效地预防感冒,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直刺0.5~1寸,以局部出现酸麻感为度,切不可深刺以免刺伤脊髓。

以上是针刺养生的基本常识,了解这些常对自己的健康养生肯定会有帮助,也会对传统的针灸疗法有一个粗浅的认识,这对国人普及提高中医文化也会起到一定帮助。

拔火罐与养生

拔火罐,是我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俗称“拔罐子”“吸筒”,在清代赵学敏撰写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叫“火罐气”,在明代医家陈实功撰写的《外科正宗》中又叫“拔罐法”。我国古代先民医疗水平相对落后,尤其外科对一些常见的疮疡痈肿治疗方法不是很多,在最初火罐疗法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是把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患处排吸脓血。所以,一些古籍又称拔火罐为“角法”。医学文献详细记载拔火罐治疗疾病的是晋代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最初的牛角逐渐被陶罐、竹罐、瓷罐所替代,现代工艺多用玻璃罐。较之古法,玻璃罐能清晰透视火罐内的情况,准确把握拔罐程度,能及时发现拔罐处皮肤改变情况,防止皮损、水泡等意外情形的发生。治疗范围也从早期的外科痈疮扩展到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临床各科的治疗。现在的针灸科、健康保健、美容瘦身等科室都把火罐疗法作为一种必备的治疗工具以提高临床疗效。针灸拔罐,病去一半,就是长期以来百姓对拔火罐疗效客观真实的评价。

拔火罐法与针灸疗法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拔火罐是通过空腔器对人体局部的温热和负压作用,而引起局部组织充血和皮内轻微的淤血,促使该处的经络畅通,气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结、祛风、散寒、除湿、拔毒的作用。由于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所以在民间历代沿袭,至今不衰。现代针灸临床已把这种疗法广泛运用于各科疾病的治疗,一些成熟的经验发表在国内权威报刊上,使得这一古法焕发了青春,登上大雅之堂,发挥了独特的防病治病作用。

拔罐疗法之所以具有良好的临床作用,是因为它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以火罐在体表进行吸拔为主要手段而形成的一套独特治疗方法,从中医角度来看,拔火罐具有以下几种治疗作用:

平衡阴阳:中医认为,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最基本保障,阴阳失衡就会出现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的格局。发热是机体阳气盛实的表现,而恶寒则是阴气盛实的原因,遇此情况可在大椎穴拔火罐以平衡阴阳治疗发热恶寒;小腹虚寒如宫寒不孕妇女,可在关元穴拔火罐以温暖下元;肝阳亢盛的病人容易出现头晕目赤等阳气亢盛的症状,在肝俞刺络拔罐能平肝潜阳。所以,拔火罐具有平衡阴阳的作用。

调理脏腑:拔罐疗法通过对经络、穴位局部的吸附作用,使穴位周围产生充血、淤血变化,穴位又通过经络与内在脏腑相连,可以治疗各种脏腑疾病。如在肾俞穴拔罐可治疗肾虚腰痛、耳聋耳鸣、月经不调等;中脘穴拔罐能治疗胃脘胀满、食积不化、纳谷不香等。

疏通经络:拔罐疗法通过其温热机械刺激和负压作用,加强了穴位和皮部经筋的联系,而穴位及皮部经筋是与经络密切相连的。所以拔罐能疏通经络,使营卫调和,祛除经络中的各种致病邪气,气血畅通,筋脉关节得以濡养,从而可以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

同类推荐
  • 护理人员形象重塑

    护理人员形象重塑

    将内在美与外在美融为了一体,为病人创造出美的就医环境,使病人产生美感,感受生命与生活的美好。让我们爱美之心常在,共同塑造出一个完美的护理形象。
  • 药理学基础学习精要

    药理学基础学习精要

    本书主要介绍药理学的主要内容,以及其相关学科的知识,如人体解剖、诊断等,有助于对药理学知识的掌握。本书适合医生及医学生使用。
  • 中医外科处方手册

    中医外科处方手册

    本书按西医学系统分类,收集临床常见的168种外科疾病,分为12个章节。包括普通外科疾病46种、皮肤科疾病29种、肛肠科疾病9种、眼科疾病44种、耳鼻喉科疾病20种、骨科疾病20种。每种疾病均统一按概述、诊断要点、辨治原则、处方(基本处方、加减、备选处方)、警示5个部分加以阐述,内容丰富。在诊断要点中吸收西医学的各种检查诊断方法,在辨证论治中既充分反映前人的经验,又着重反映近几十年来的新经验、新方药,并设警示以告知临床中应注意的问题。
  • 沈英森验方验案

    沈英森验方验案

    本书总结了沈英森教授在临证中行之有效的验方92个及相关验案,分为肝系验方验案、心系验方验案、脾系验方验案、肺系验方验案、肾系验方验案。
  • 系统解剖学实验指导

    系统解剖学实验指导

    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的功能系统阐述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的科学。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医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及毗邻关系,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坚实的形态学基础。 学习系统解剖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即通过实验教学,将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与标本、模型、活体观察及必要的临床应用联系起来,这样在学习活动中既有理论知识指导,又能在实践中验证理论,从而获得完整的解剖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热门推荐
  • 春城花又开

    春城花又开

    谁的青春没有意气风发过?谁的青春没有任性随意过?谁的青春没有迷茫无助过?谁的青春没有轰轰烈烈过?谁的青春没有肆意妄为过?谁的青春没有绝望颓废过?谁的青春没有成长担当过?春城的樱花又开了,可惜你不能和我一起采,屋前的榴莲熟了,看着桌上一堆榴莲,他哭得像个孩子!那本你喜欢的书已经坏了,你还要不要?虽然我听不到了,但你说出来的我懂,你没说的我也懂!
  • 爱在北宋

    爱在北宋

    每个人都有专属于自己的爱情且看一个现代女孩如何在北宋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
  • 邪凌盎然

    邪凌盎然

    不信命?信命?一切的美好成为了泡影,高富帅变成了屌丝,如何是好?一场巅峰之战就此开始,凌于天下,盎然世界。
  • 最好的人生在路上

    最好的人生在路上

    拿到人生第一份薪水,她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旅行。那一路,只有三天,却改变了她的一生,她辞去了原有的工作,开始行走在路上。就这样行走在路上,坐上不同的交通工具,火车、中巴、客车甚至是拖拉机,都可以搭载上她的心到达精神的家园;就这样行走在路上,她丢掉了内心的怯懦,成长为一个坚毅的女子;就这样行走在路上,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灵魂伴侣,行走路上不再孤单;就这样行走在路上,她迎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礼物——女儿小媛;就这样行走在路上,年仅四岁的女儿已经去了高原的不少地方;……最好的人生在路上。
  • 宠妻成瘾,Boos大人太多金

    宠妻成瘾,Boos大人太多金

    “顾先生,你为什么不去找夏小姐?而是在她怀了孕以后才去找?”顾顷辰微愣……是啊,他为什么不早点去找她,为什么要在她怀孕的时候才去找她。那是因为曾经夏微凉哭着求他放过她,他不想的,可是最后还是放开了,因为没爱,不是他不爱她,而是她不爱他。在许多年以后,他回想他曾经的过失,面对着已经嫁给他的夏微凉,心里还是难受。(本文稍微虐,简介无能,请看内容~)
  • 黑道枭雄:妻为上

    黑道枭雄:妻为上

    她是外科医生,一个奔走在繁华都市里的孤独灵魂,她淡漠无情,孑然一身,了无牵挂!他身价显赫,为人冷酷绝情,杀伐决断!唯独对她展现柔情“我将生命中所有的不舍都给予你,你可愿意与我共度余生……”初见他一身是血,狼狈至极的躺在家门口,素来淡漠的她,竟鬼使神差的把他拖进家门!扔在沙发上为他疗伤,他终于睁开了一直合着的双眼,犀利的眼神让人不寒而栗,看着这个一脸冷静的女人,虽然没有倾城倾国的容颜,却有一双让人过目不忘的眼睛,像夜空一样深邃,迷人。“女人……这么粗暴不太好……”他虚弱的说道。因为他,她的世界彻底改变,因为她,他的人生有了温暖;两颗冰冷的心渐渐靠近……
  • 泣孤霸主传

    泣孤霸主传

    一个孤儿,为了寻找这个世界的真理!踏上争杀的道路!身后没有人为他撑腰,孤身一人闯荡江湖,最后成为一方霸主!旷世奇遇,坚韧性格使他爱憎分明,他的名字叫泣孤!!!
  • 秀才上大学

    秀才上大学

    一个本该在赶考路上的秀才,机缘巧合下穿越的现代,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大学学生,他在现代校园中会有怎样的经历与奇遇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在盛夏等待最美的青春

    在盛夏等待最美的青春

    她再也不姓萧,六岁的萧语被年轻的夫妇赶出来加门,在美丽的盛夏,一个24岁的年轻的女子收养了她,又名“浅夏然”。“浅”随年轻女子姓,“夏”,因在盛夏遇见,“然”,一生安然。她的生活,因为年轻女子的收养,踏上了美丽的归途。因他踏上了最好的青春
  • 出云界

    出云界

    黄泉族,一个古老的种族。黄泉乡,一处温暖的故乡。离风,火中之风。所过处,熔化一切。却,熔不了她的心。灵武三年,出云界灵武大帝稳固政权没过多久。幽冥域主便因大战所受创伤魂消魄散。其子时年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