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的道家思想精髓,被华尔街演绎得淋漓尽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急于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并为此打开国门,积极引进外资及国外企业的先进管理方法。华尔街选中这一时机(高盛前CEO、后来的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到访中国七八十次),利用中国的这一需求,将掠夺之手伸向太平洋彼岸的中国。他们惯用的伎俩,首先是大肆唱空中资银行和中国股市。
2002年12月,高盛出台了一份研究报告,宣称中国银行系统不良贷款率为40%,成为亚洲最差的银行。到2003年上半年,英国《金融时报》、高盛、穆迪和里昂证券纷纷对中国银行系统进行警告,一再强调中资银行不良贷款存在极大的风险,如果处理不当,就将毁坏中国经济的改革成果。那些西方媒体和金融机构众口一词,在国际国内大造声势,尽其所能地贬低中国银行业。
转眼到了2003年年底,标准普尔等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将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定为BBB级,是“可投资级”中最低的级别;还把13家中资银行的信用评级定为“垃圾级”,以便国际金融财团在股权收购交易谈判时可以拿到谈判的价码。
2004年1月6日,当国务院公布了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试点并注资450亿美元的消息后,立刻引起海内外舆论及业界的极大关注。恶狼闻风而动,进攻的机会终于来临。国际大财团自2005年开始,纷纷打着帮助中资银行改革的旗号,大举挺进中国。为争夺中国这块肥肉,恶狼们拼得硝烟弥漫、烽火连天。我们来看看,这些打着友好旗帜的“善霸者”是如何吞噬中国资产的。
在摩根士丹利的穿针引线下,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于2005年注资中国建设银行30亿美元,占建行9%的股份,每股定价仅094港元。2008年又再从汇金公司手中增持了60亿股,追加至19%。2009年1月7日,美国银行在中国香港,以每股 392港元售出25%的建行股,账面获利133亿美元。建行股当日立刻下挫584%,中国香港恒生指数跟着下跌053%。同年5月12日,美国银行又以每股496港元售出35亿建行股,获得73亿美元。美国银行不到4年,从中国建行获利接近100亿美元,投资回报率高达 200%,还不包括每年几亿美元的红利!
无处不在的高盛
如此肥沃的生意自然少不了高盛的身影。2005年,高盛亲自出马拉来了安联和运通公司。他们共同出资378亿美元入股中国工商银行,收购了大约10%的股份,把股价定在每股116元。截至2009年2月月底,他们抛售套现了992亿美元,账面获利614亿美元,回报率也高达162%。
此后,瑞银集团、苏格兰皇家银行、新加坡淡马锡和亚洲开发银行,总共投资中国银行878亿美元,入股定价每股仅为122元,套现获利却高达4135亿美元。中国银行证实,苏格兰皇家银行2009年年初将所持有的1081亿股的H股股权全部抛售。离开禁售期满还不到半个月,中行连续遭遇三家外资大股东减持股权。
汇丰银行更是早在2004年就捷足先登,注资交通银行175亿美元,占交行186% 的股权,总共持有931亿股。2009年2月月底前套现566亿美元,账面获利391亿美元,回报率更是高达223%。
那些国际金融大财团就是高盛所谓的“外资战略伙伴”。他们与中资上市银行的战略伙伴关系,就是在适当的时机,以最低的价格获得中资银行的股权,借用上市的游戏劫掠一票之后,就像装满战利品的海盗船那样鼓起风帆开溜了。中资银行业成了他们的取钞机,肥水流进了外人的田!由此可见,华尔街上市的游戏和定价权的垄断,是多么厉害的武器。
高盛开给中资银行的那张“药方”是炮弹外包裹着帮助中国银行业改革的糖衣,是“新八国联军”的“攻城战略”。中国为何会上当?那是因为咱中国人民太善良,因为自身善良,看出去也全是善良之人;而那些华尔街豺狼,因为自身是豺狼,所以从他们眼里望出去的也全是豺狼。他们撕咬对方时,越血淋淋就越过瘾,血腥味越浓也就越香甜,指望他们心慈手软,想都别想!
看一看,当打扫这片哀鸿遍野的战场时,满目疮痍,我们的心在滴血!那些国际金融大财团,在抛售了中资四大银行的股权之后,总共获利接近236亿美元。而中国四大上市银行2008年的利润总额为29537亿元,平均增速达到 305%。其中,建行实现净利润高达92642亿元,增长3399%;中行63539亿元,同比增长13%;交行实现的净利润达到28423亿元,同比增长3856%;而工商银行的净利润就高达110766亿元,同比增长363%。
可遗憾的是,真正分享高额利润的是谁呢?不是广大的中国股民和四大银行本身。真正分享高额利润的,是那帮吃人不吐骨头的华尔街豺狼。仅举建行为例,美国银行抛售了建行股之后,依然拥有建行1075%的股权。也就是说,美国银行还要刮走建行10% 以上的净利润,接近100亿元。据最保守估计,单单一年外资就从中资银行身上剥夺利润超过1万亿元,约1471亿美元(按1∶68计算),再加上抛售股权所得236亿美元,总共从中国人民身上掠取1707亿美元。
这是一笔怎样的巨款呢?在当前形势下,这笔巨款足以收购三家大型商业银行的控股权,比如花旗集团;可以拯救美国三大汽车巨头9次以上。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建立一支核动力航空母舰战斗群一直是中国海军的梦想,这1707亿美元,可以购置15艘核动力航空母舰,包括舰上的全部舰载机,使中国海军一举成为当代的“海霸”。
“小盗窃钩,大盗窃国”。我们普通投资者也许无力与国际投行抗衡,但至少要学会保卫自己的财产。为什么哪只股有潜力,哪个产品风险太高,高盛都要告诉你呢,投行难道是活雷锋?你难道没有发现,每次退潮后,在海滩上裸泳的人正是你啊?
老奸巨猾的高盛没有一刻消停。曾在2011年4月预测原油价格将大幅下跌的高盛,5月6日又突然改口唱多,口口声声称:原油价短期仍将下跌,但由于原油供应紧张问题,原油价格将在2012年重新升回甚至突破近期高位。现在,你能猜到高盛此番“放风”背后的用意了吧?同是金牌分析师,结论为何大不同?知名文化人洪晃前不久在微博上爆料,她在德意志私人银行开设的个人投资理财账户“越理钱越少”。她怒斥:“我快被他们给理成无产阶级了。”无独有偶,在2008年,利比亚总统卡扎菲把13亿美元交给高盛来打理,不到短短两年的工夫,这笔巨款亏损超过98%。这让我们不禁感叹高盛真“牛”!就是普通人携带这笔巨款,即便去赌场豪赌一场,也很难输成这副模样。
如果你觉得大款栽在大银行手里的例子太遥远,那么回想一下自己的理财经历。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遭遇,禁不住某位炒股大师在电视上唾沫横飞地强烈推荐,一冲动拿出积蓄买了那只被推荐的股票,一心等着这只神鸡快快下金蛋,最终不仅蛋没等到,连鸡都死了。于是你困惑,你不解,这是大师的偶尔失手吗,还是他根本就是个信口雌黄的大骗子,可骗子怎么能上电视?
猩猩比大师更聪明?
记得2010年7月一个炎热的夏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了两位财经专家,请他们预测一下今后股指和黄金价格的走势。一个信誓旦旦地说:“两年内道琼斯指数将从目前的1万点拦腰斩断,跌至5000点。而黄金将从每盎司1200美元涨到3000美元!”另一位则说:“两三年内,道指将在1万点上下徘徊,上不过11000点,下不低于9000点。而金价将从每盎司1200美金跌到600美金!”
这两位资深专家摆数据讲道理,分析得头头是道,但结果却南辕北辙。观众看傻了:到底该听谁的呢?
我不禁想起,每到年底,电视台都会请来华尔街金牌分析师,总结当年的股市并预测来年的指数。他们每一个都口若悬河,信心饱满,可给出的数字却截然不同。我曾特别留意,并在第二年作了核实,结果发现:他们的预测基本不准!记得有一年年底,电视台照例请来几位大师,同时还牵来一只猩猩。主持人等大师们大放厥词预测了之后,也让猩猩对准写好的一排数字扔飞镖,被扔中的数字作为猩猩的预测。等到了第二年年底,猩猩预测的准确率竟然超过绝大多数大师!
其实,正如立场决定观点,屁股决定大脑,卖花儿的总是说花儿香,卖瓜的总是说瓜甜,理发师永远要你理发,房产经纪人永远劝你买卖房子。因此,当大家看(读)财经新闻时,特别是带有预测性的言论,要特别留意那些发言的大师和专家都来自何方。如果他们是投行内的所谓“经济学家”或“首席经济学家”,你就要多长个心眼了。请恕我直言,他们充其量是投行派来的超级销售。即使他们水平再高,对形势看得再清楚,一般也不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只能向着投行的利益发表演说,因为这是他们该遵守的职业道德。他们只须对自己效劳的公司负责,而无须对你负责。
投行的话要反过来听
在这里教你一个小窍门:通常来说,投行准备做多时,往往会唱衰大市,这是在为他们的进场作准备;反之亦然。所以,听他们说话要像听球王贝利的“乌鸦嘴”那样反过来听。比如前两年,高盛已经做空油价,就在油价超过120接近130美元/桶时,他们忽悠别人赶快进场,否则油价会涨到200甚至400美元/桶!结果,等大家都进场之后,油价一路下滑至30美元/桶,高盛因此赚得盆满钵满。谁亏了呢?聪明的你一定知道。
同样的道理,放话的专家,即使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只要是政府的雇员或顾问,那绝对会站在政府的立场替政府说话。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宣传人民币币值至少低估了25%~40%就是个例子。他曾强硬地表示,如果不拿出强硬的威胁措施,美国不会取得任何进展。这样的话,我们该怎么听呢?又如美国的失业率数据。在金融危机中,美国真实的失业率其实早已突破17%。这是公开的秘密,只要下点工夫就能查明白。但好些经济学家就是有本事把失业率“降”到10%以下;再看美国楼市,明明依然深陷沼泽,房价依然“跌跌不休”,可不少专家就能解读成市场见底回升了;这两年奥巴马的救市举措只不过解救了闯下大祸的华尔街而已,市场依然疲软,金融危机正在向纵深蔓延,可有些专家却睁着眼睛说瞎话,胡诌危机已然过去……
就像我们在之前的章节中说过的,就连股神巴菲特的话都不能全听。对于投资者来说,和你同在市场中的巴菲特是你的竞争对手。他把投资的秘诀告诉了你,你赚多了他不就赚少了吗?这是个简单的“利益冲突”的道理。
普通大众很容易盲目相信权威,一听介绍是某某投行的首席经济学家、美国顶尖大学的终身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被他们迷惑了。但其实,经济学并不是数理化那样极为严谨的科学,很多结论都是在假定的模型下得出的。金融牵涉的是方方面面的利益,而市场又是瞬息万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谁能准确地预测呢?更何况,许多学者专家教授背后的靠山是大投行等金融机构,他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的只能是他们的靠山。不认清这一点,被忽悠进场的投资人,就很容易成为利益集团的牺牲品。
曾经是华尔街金牌分析师的凯斯勒,在他的忏悔录《华尔街的肉》中讲了一个故事:当英特尔的股价在20美元时,凯斯勒分析它的前景看好,应该会涨到35美元。但他的同事罗森——当年高科技企业的头牌分析师,非要他把目标价格调整至50美元。就这样,靠着分析师不断提高价格目标,作出建议,推高股市,从而形成了泡沫。过后泡沫破灭,凯斯勒和罗森的桌上堆满了投资人激动与愤怒的电话留言纸。凯斯勒向投资人一一回电致歉,但罗森竟然连错误都不愿承认。罗森认为他有说话的权利,至于买不买是投资人自己的决定,亏损当然得自己承担了。
奇怪但又普遍的是,人们往往不爱听实话,偏偏喜欢听神话。金融财经说穿了只是个常识问题,即1+1等于2,永远不会等于3。
让我们回到开头那个CNN采访两位专家的例子。我通过谷歌搜索找到了那两位专家的背景。原来,他们一个是黄金指数基金的经理,另一位是某投行的分析师,而这个投行正在做空黄金…… 投资是场信息战
——小心被国际炒家忽悠国际原油价格飙升至金融危机以来最高水平、商品价格出现两年来最大跌幅、白银一周崩盘式狂泻2781%……2011年春天,市场动荡的新闻轮番轰炸着投资者。在这暴涨暴跌的背后,有人赚得盆满钵盈,有人输得血本无归。
在贵金属市场,资本大鳄索罗斯一面唱空一面做多;高盛则和摩根士丹利唱对台,一个看空一个看多。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投资者怎么去判断取舍、怎么去分析理解呢?
先来看2010年的一个小麦期货价格战的例子。
利用期货高杠杆做空做多
2010年8月17日,芝加哥大宗商品期货交易所,谷物期货全线上涨,小麦期货价格的涨幅接近17%,同时小麦和大豆的期货价格也有不同程度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