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位朝鲜大哥的口才和记忆竟如此之好,好些天前发生的事儿,现在说起来就像刚发生的一样。
他润了润嗓子接着说:“我一眼就认出了躺在草丛中的是一名志愿军战士和一个美国佬,我亲眼看见他俩抱着滚下了山崖,当时我心里说,这下完了,这俩人必死无疑。没了枪声,也没人喊叫了,我就慢慢地挪到了崖下,当我接近那两个人的时候,看到那个美国佬压在了志愿军战士身上,把他压昏了过去,我上前把那个美国佬翻了过去,我怕他不死,搬起一块大石头砸在了他的头上,顿时脑壳儿迸裂,确认他彻底完蛋了。然后我背起这位志愿军战士跌跌撞撞的回了家。”
“您家离山崖有多远?”李扬用不太标准的朝语问到。
“我家离悬崖下面有近两公里的路程,当时我不知道一个活着的都没有了,害怕后面有人追过来,所以,我背着他不敢走大路,是顺着山脚下的羊肠小道回家的。”
“我住的地方比较偏僻,且气候还好,平日里很少有人光顾,所以这位志愿军战士在我那儿养伤是安全的。”
“到家后,家人不知道怎么回事,经过我跟他们解释,他们非常理解,腾出了最好的房间给这位志愿军战士住。经过我的详细检查,发现他虽然浑身是伤,但都没有伤到要害,可能是在摔下来的一霎那,美国佬的身体给垫了一下,又摔到了草丛中。于是我用传统的中草药给他敷上,一日三顿鸡、肉,熬鱼汤增加营养,经过十几天的治疗,这位志愿军战士的身体基本得到了恢复,这不刚好点他就要急着归队吗。”
“你们家也不太富裕,哪那么多的鸡鸭和肉给他吃呀。”李扬不解地问。
“都是自养的,硕大的山坡什么养不了。”朝鲜大哥很自豪地说。
“小宝他也不认识这儿,你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李扬问。
朝鲜大哥继续说:“那次打仗的地方原来可是野花遍地,树木葱茏的好地方,我们经常到那个地方放羊和玩耍。现在再看那个地方,满山都是弹坑,烧焦的树木随处可见,一派惨状。当时作战的双方人员全部阵亡,其他志愿军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我一边采药,一边打听,后来听说在这个山沟里驻扎着一批志愿军,不瞒你说,我来过一次,试探着问了问,问了几个人都不认识,再后来我又问了一个当官的,他说只要是我们的弟兄,你就把他送来吧。我回去后,连夜我们俩就来了。”
“太谢谢你了,你为中朝友谊立了大功。我代表志愿军全体将士,代表他的家人感谢你。”李扬手指着小宝说:“他叫小宝,是我们志愿军的一个连长。在你家养伤的这些天,你不仅治好了他身体上的伤,而且在生活上还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给你及家人增添了不少麻烦,再一次感谢你们。”
“你们太客气了,你们离开家人来到这里帮助我们打鬼子,应该感谢你们才是,这点小事是我们应该做的。”
小宝站起来说:“我说我命大嘛,李扬大哥你是不知道哪个山崖有多高呢,反正当时我也没看清,我想怎么也有五十多米高。大哥有吧?”
朝鲜大哥马上说道:“足够六十米开外,还竟是荆棘之类的丛林呢。”
“李扬哥你听到了吧,摔不死也得扎死,但我除有点儿骨折外,几乎毫发未损。我的命是不是大呀。当时我抱着美国佬往崖下滚的时候,我就把他垫在了我的身下,在着地的一瞬间,是他先着的地,可能是把我垫了一下,具体他是怎么跑到我身上去的我就全然不知了。”
“行了,说你咳嗽你还就喘上了。没有这位大哥相救,我们早给你开追悼会了。”
石柱在县医院经过四个月的疗养,伤口痊愈,可以出院了。按照当时的规定,对赴朝作战负伤的志愿军来说,在国内伤愈出院后的去向有两种选择,一是回部队继续服役,二是转业到地方进行安置。
石柱出院后暂时回了家。
那是一九五三年的五月十日,风和日丽,天空格外晴朗。石柱在金环的陪同下,乘车向阔别三年的李各庄驶去。
汽车很快驶上了通往李各庄的石子儿公路。公路两边的变化让石柱感到陌生:“变化太大了,你要不说我都不认识了。哎,司机师傅,找个宽敞的地方停一下。”
“你要干什么?”金环问。
“我要下车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汽车在一处较宽的路面停了下来,金环扶着他缓慢的走下车,站在田埂上四下望去,看到漫山遍野春的景色,他醉了。
“金环。我在医院住院的时候,护士经常给我们念一些散文,虽然我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我对文学很感兴趣,这些散文中不乏有描写春天景色的,刚才在车里看到外面迷人的景色,我忽然想起了一段散文,忘记作者是谁了。你不想听听吗?”
“你还懂得散文呢,那我得听听。”金环高兴地说。
“刚才说什么着,我对文学情有独钟,所以记得就牢。现在我把它说给你听。我对原文做了稍加修改,使它更加贴近了咱们现在的情景,你听:
是啊,冬天刚过去,春天就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我们的鹊山南麓,像是约好了似的,到处都换上春装。今天,我约了恋人去欣赏家乡春天的田野。
我们手拉着手漫步在家乡的田埂上,迎面吹来了阵阵春风,觉得舒服极了。因为春天不像冬天那样寒风刺骨,只略带有一点点寒意。恋人你瞧,脚下沉睡了一冬天的小草,此时已苏醒了,倔强地把头伸出了略带薄碱的地面.虽然只见一点嫩绿,大地却充满了生机。一些不知名的小花,这一朵,那一簇的洒在田埂上.翠绿欲滴的蚕豆苗整齐的立在田埂旁。
我俩举目望去,眼前是一望无垠的庄稼.金黄的油菜花儿开的正旺。辛勤的小蜜蜂,一会儿飞到这儿说些悄悄话,一会儿又飞到那儿吻一吻。还有这一片,那一片,绿得发亮的红花草,自然地绣上了几朵小紫花,好看极了。正在拨节的麦苗儿,像绿色的地毯,厚厚的铺在田野上.看到此景,亲爱的恋人,我忽然想起了一句谚语:一年之际在于春.啊,这是农民辛勤耕耘的希望。
我喜欢家乡春天的田野。它像一幅展开的画卷,充满着诗情画意。于是我高兴的对恋人说:可惜我不是画家,否则我将会用彩笔画下这家乡迷人的田野,让它永远铺展在我们的眼前。恋人说,不,我们都是画家,我们正在描绘着新中国的美好未来。是啊,全国人民都是画家,祖国的美好未来就是从我们的笔下描绘出来的。
金环依偎在石柱宽厚的肩上,看着他朗诵散文时充满春意的脸庞,问:“石柱,你将来准备干什么?”
石柱捋着金环乌黑的秀发,说:“未来的一切由你决定,只要与你厮守在一起我这辈子知足了。”
金环无语,缓慢地低下了头,止不住的眼泪夺眶而出,洒在了石柱的胸前,洒在了家乡肥沃的土地上。
村口儿的大槐树下,石大爷早早的就来到了这里,他站在大石头上,手搭凉棚,极目远眺,看到耕耘回来的乡亲就说:我家石柱今天回家了。乡亲们看着石大爷说,石柱不是抗美援朝去了吗,现在还没把美国佬消灭了,他回不来。石大爷每每听到这句话,眉头都皱一下,白了说话人一眼,又告诉别人了。
离大槐树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金环突然看见大槐树下站着一个人,细细看去,是石大爷拄着拐杖站在大石头上。这时,石柱的双眼已经湿了,想必他已经看到三年未见的老爸了。汽车在大槐树下还没有停稳,石柱早已打开了车门,快速下了车,跑上大石头,抱着爸爸痛哭起来,嘴里一个劲儿地喊着:“爸爸,你看看,你的儿子回来了。”
石大爷半天才从嘴里说出了一句话:“这是真的吗,你是我的儿子石柱吗?”当他看到石柱毫发未损地回到了自己身边时,堆满皱纹的老脸顿时舒展开来,“好儿子,是我的好儿子回家了。”石大爷高兴的喊了起来,“我儿子回来了,我儿子从朝鲜回来了。”
“爸爸您看,不但您儿子回来了,您的儿媳妇也回来了,咱们回家吧,今后咱们再也不分离了。”
金环上前搀着石大爷走下大石头。石柱没有马上离开大槐树,他抚摸着沧桑的树干,心里想了很多。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儿时小伙伴在大槐树下玩耍的场面不断地浮现在眼前,石柱眼含着泪花,站在大石头上,极目远眺,李各庄变了,变得既熟悉又陌生。
这时,乡亲们听到石大爷的喊声,都走出了家门,见到石柱问长问短,说石大爷养了一个有出息的儿子,为国争了光。同龄的伙伴闻讯赶来了,见面都说石柱变样儿了,变得更加成熟了。小朋友们连蹦带跳的跑来了,拉着石柱的手非得让他讲在朝鲜战场上打击美国佬的故事。
石柱和金环扶着爸爸走在顺着山脉拓展开来的街道上,熟悉的土坯房一户挨着一户,不管是熟脸还是生脸,石柱总是微笑着打招呼。
“你看那边站着的是谁?”金环手指指着前面问石柱,石柱收回四处观望的眼神,顺着金环手指方向,看见一老者站在自家门前,嘴上叼着烟袋,口吐白烟,一副悠闲的样子,石柱说:“那不是我的老丈人吗?”说完他快步走上前去,一把抱住了三年未见的准丈人。
就在这时,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手持照相机征求意见似地说:“今天石柱哥从朝鲜胜利回来,这不仅是石家的光荣,也是我们全村的大喜事,趁着人齐,何不照张相留个纪念呢?”大家鼓掌表示同意。
就这样,石柱还没进家门,就被乡亲们堵在了大街上,和乡亲们照了一张合影相。
石柱和金环说,这时候要是李扬、张帆、英子和小宝他们都在,一块照张相多好啊。可是小宝在哪里?想到这里,石柱的心在默默地流泪,怎么向小宝的家人交待呢?他犯了愁。
金环把二楞和银环找来,就如何与小宝的家人沟通进行了商量。“事到如今,只能随机应变了。”金环说。
话还没说利索,小宝的父母来到了石柱家,寒暄过后问起了小宝的事:“石柱,我问你,小宝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呀?”小宝父亲问。
“我是负伤后回国疗伤的,刚刚出院。小宝没有负伤,所以他没回来。战争还没有结束,他和李扬哥还在朝鲜,临回来的时候他让我代向你们问好,不用挂念。”
“小宝是你兄弟,你要好好的帮助他。”小宝父亲说。金环转过了脸,晶莹的泪珠在眼眶里打转,极力控制才没让它掉下来。
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山区的五月,夜间仍然很凉。乡亲们散去后,
金环点亮了炕桌上的煤油灯,微弱的火苗在空中跳动,金环召唤石柱爷俩上炕暖和暖和。
“到家了。”石柱自言自语的说着,扶着爸爸上了土坯抗,并依偎在爸爸的身旁,听爸爸的唠叨。
忽然,石柱感到土坯抗热乎乎的:“金环,这炕……?”
“在你和乡亲们唠嗑的时候,我把炕烧热了,你刚痊愈,不瞒你说,大爷前些日子也大病一场,并且也住在了县医院,你们爷俩的病房一个在东头,一个在西头。怕影响你们爷俩治病,就没告诉你们。希望你和大爷理解,我想在热热乎乎的炕上度过每一天,肯定是愉快的。”
“理解,你在我和爸爸身上真是用心良苦呀。好了,一切都从新开始吧。回家的感觉真好,有媳妇的感觉更好。”
不大的工夫,金环做好了饭,热腾腾的棒子面馍馍上了餐桌,爷仨边吃边聊。
这时外面响起了敲门声,“有人来了。”金环说着话就往外走,二楞和银环推开院门走了进来,并将一个惊人的消息告诉了石大爷和石柱与金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