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在把学校的档案整理完以及一些后续工作做完,填完志愿之后,温凉忆就收拾行李去了妈妈那里,暂别那些纷扰的事情,也不想考后分数的高低,只是想单纯的放松一下,放逐自己。
正好妈妈朋友的女儿也在这边,两个比她大一岁的姐姐,一个活泼,一个老成,人都挺好的,交流起来很是轻松,没多久就熟悉了。因为妈妈们不想出门,所以就她们三个一起去旅游,到其中一个姐姐的家里商量好计划后,就各自回家收拾必要的东西,准备旅游去!
她们按照约定的路线一路走,一路看,温凉忆第一次觉得自己见识短浅,孤陋寡闻,这一次旅行实在是饱了她十八年来所没有过的眼福,在这一刻,她下定了决心:今后一定不会让自己再像以前活的那般闭塞,那般低下,要誓做人上人。
三天旅游结束,还是要面对现实,志愿是早就填完了的,现在回来要看录取情况,因为在家填志愿的时候没有听妈妈的话,也没有听妈妈特地给她找的那个与叔叔关系好的老师的建议,自己一意孤行的填完了志愿,妈妈要给她改一下,她不听,连密码也不告诉妈妈,妈妈被她气得好几天不理她,最后还是没办法,过了修改的日期,木已成舟,谁也改变不了了。只能祈求老天也会帮助她了。
她的分数并不算太高,只是高出当年的分数线9分而已,但她却执意放手一搏,就是因为再去学校整理档案的时候,班主任彭老师说他们可以冲一冲。就是因为这句话,温凉忆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而彭老师在听说她就快要掉档时,竟提出让她回校复读,这些更让温凉忆恨透了他,以至于后来的高中同学聚会她一次也没去过。
高考录取开始了,温凉忆几乎天天守在电脑前,看似成竹在胸的她,其实内心也很紧张,就这样一天过去了,她的录取状态还是没有变,而其他同学好多都已经被录取了,又接连几天过去,她的录取状态还是没有一点变化,她渐渐开始焦虑了,而当她去问当初说好要把她们在《文科》杂志上看到的一个二本学校填做保底学校的孙晓晗时,他告诉他的竟是她已经被录取了,而且就是那个要做保底的的学校,她把它填在了第一志愿。
哼,这还能不录取吗?
这一下温凉忆心都凉了,她确确实实是被孙晓晗摆了一道。当初是温凉忆看到的这所学校,孙晓晗是后来问起她的时候才说要和她考一样的学校,还说好都填保底,填最后一个,可孙晓晗竟违背了她们的约定,改了志愿也没有告诉她,只有她,还傻傻的守着所谓的朋友约定,多么可笑,多么可悲啊!
本来孙晓晗的高考成绩是没有过二本线的,因为省内的学生填报她们省的省属高校会给农村独生女加十分,所以孙晓晗才被录取了,而且她还老跟人说她和温凉忆考的分是一样的,这一点让温凉忆觉得她很是爱慕虚荣,不说真话,都说在利益面前是不是真朋友一下子就能够分辨出来,果然如此啊!
温凉忆跟妈妈说了这件事,妈妈说了一句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再说她本来分就低,怎么还敢冒险填别的学校,当然是把最可能录取的填第一个啊!你以为谁都像你这样傻乎乎的,被人卖了还在替别人数钱。
那一天晚上,彭老师也打来电话,说看她这么多天状态还没变,估计是掉档了,可以回来准备复读了。温凉忆听完,更是伤心,一个人坐在房间的地板上,什么话也不说,只是一个劲儿的流眼泪,妈妈多次劝说未果,也就由着她去了,直到快天亮了,妈妈又来拽她,好说歹说总算是睡了一会儿。
她不信命,她只信人定胜天!
起来后还是一言不发地打开电脑,今天是录取的最后一天了,如果再不录取,她真的会像昨天晚上跟妈妈说的那样去自杀,她不会去复读,这么多年的单亲家庭生活已经让她的性格变得偏激,只不过还不会太明显,只有在一些她认定了的事上她才会如此固执、偏激。虽然昨天那些话很伤妈妈的心,但她就是这样一个人,改也改不了的性格了。
又一次刷新状态后,终于,录取状态变为了已投档,到下午的时候,已经变成已录取了。果然,老天还是厚待她的,录取的是一所朗安市的二类师范院校,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最主要的是,离妈妈所在的津市很近,只要1个半小时的车程,别的什么都不重要了,已经录取了就足够了。
暑假将要结束的时候,叔叔开车带着她和妈妈去学校看了一下,学校正在整修,看起来不太好,但总体还是令人满意的,用妈妈的话说就是:有学校要你就不错了,还挑三捡四的,知足吧,丫头!
或许我们的人生中有太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会抱怨,会嫌弃,但请记住一点:知足者常乐,人生不如意之事八九,常想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