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93500000022

第22章 摇角龙类恐龙(3)

如同所有角龙类恐龙,短角龙是草食性。在白垩纪期间,开花植物的地理范围有限,所以短角龙可能以当时的优势植物为食,例如:蕨类、苏铁、针叶树。它们可能使用锐利的喙状嘴咬下树叶或针叶。

戟龙

戟龙又名剌盾角龙,在希腊文意为“有尖剌的蜥蜴”,是草食性角龙下目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坎潘阶,约7650万年前到7500万年前。戟龙的头盾延伸出6个长角,两颊各有1个较的角,以及1个从鼻部延伸出的角,这个单独的角约60厘米长15厘米宽。这些角状物与头盾的功能已经争论很多年了。

戟龙是种大型恐龙,身长5.5米,高约1.8米,重约3吨。戟龙拥有短四肢,以及笨重的身体。戟龙的尾巴相当短。它们有喙状嘴,以及平坦的颊齿,显示它们是草食性恐龙。如同其他角龙类,戟龙可能是群居动物,以大群体方式迁徙,这理论从化石可以透露出来。

戟龙是由劳伦斯·赖博在1913年命名,是尖角龙亚科的成员。戟龙已知有3个种:埃布尔达戟龙、卵圆戟龙、帕克氏戟龙,但最后一种常被认为是埃布尔达戟龙的异名。其他曾被列人戟龙的种已经改列为其他属。

戟龙与人类的体型相比戟龙的成年个体身长约5.5米,重达2.7吨。头烦非常巨大,拥有大型鼻,原型标本鼻部上高大的角有50厘米长,头盾上有4到6个尖角,数量依物种而不同。头盾上4个最长的角,每个几乎跟鼻部的角一样长,约50到55厘米。戟龙头盾的较低部分有较小的角,类似尖角龙头盾上的小角,但较小。友卩同大部分角龙科恐龙,戟龙头盾上有大型窝窗。嘴部前方是缺乏牙齿的喙状嘴。戟龙眼睛上方有微、未发展的眉角。

戟龙的庞大体型类似犀牛的体型。戟龙的强壮肩膀用在在物种内的打斗中。戟龙有相当短的尾巴。每个脚趾有蹄状爪,由角质包覆。臀部有10节愈合的荐椎,数量超过其他恐龙(不包含鸟类)。

戟龙以及角龙科恐龙的四肢姿势有过不同的假设,包括前肢直立于身体之下,或是前肢呈现往两侧伸展姿势。最近的研究提出戟龙最有可能采取两种说法中间的蹲伏姿势。古生物学家格里高利·保罗,以及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动物博物馆的佩尔·克里斯坦森,基于角龙类的非两侧伸展式足迹,提出大型角龙类如戟龙能够以大象的方式奔跑。

戟龙是尖角龙亚科的成员,尖角龙亚科的特征是突出的鼻角、次等大小的额角、短头盾与短鱗骨、高大的脸部以及往后方辐射的鼻部窝窗。尖角龙亚科演化支的其他成员有:尖角龙、厚鼻龙、爱氏角龙、野牛龙、埃布尔达角龙、河神龙、短角龙以及独角龙,但最后两个是疑名。因为尖角龙亚科不同种、甚至不同个体的差异性,所以一直有争论哪些属、种是有效的;尤其是尖角龙与独角龙是否有效属,还是不同性另1J的成员。在1996年,彼得·达德森发现尖角龙、戟龙、独角龙之间有足够的差异性可成立独立的属,而戟龙与尖角龙的关系较亲近,而离独角龙关系较远。达德森认为独角龙中的M.nasicornis可能是雌性戟龙。他的论点只有部分人采纳,其他研究人员并不接受M.nasicornis是雌性戟龙的观点,或独角龙为有效属。较早的角龙类恐龙原角龙被假设为两性异形,但没有证据显示角龙科恐龙为两性异形。

戟龙的演化起源因为早期角龙下目恐龙的化石非常稀少,所以很多年来无法确定。在1922年发现的原角龙,稍微显示出与早期角龙科恐龙的关系。在90年代晚期发现的祖尼角龙,是已知第一种有额角的角龙下目恐龙。而隐龙是已知第一种侏罗纪角龙下目恐龙。这些新发现非常重要,并描绘出角龙类恐龙的起源,它们起源于侏罗纪的亚洲,而真正有角的角龙类出现在晚白垩纪之初。

戟龙戟龙与其他角龙类常在大众读物中以群居动物的形象出现。在埃布尔达省恐龙公园组发现了2个戟龙的尸骨层。这些尸骨层由不同形式的河相沉积层所构成。证据显示这个环境当时是季节;性干旱或半干旱环境,所以这些大量死亡的戟龙可能是非群居动物,而在干旱时期聚集到水坑中。

戟龙的相关信息比它们的近亲尖角龙还多,显示戟龙在环境改变的时候取代了龙。

戟龙是草食性恐龙;因为它们的头部高度,戟龙可能主要以低高度植被为食。然而,它们也可能用头角、喙状嘴以及身体,撞倒较高的植物。戟龙的颚部前端具有纵深、狭窄的喙状嘴,被认为较适合抓取、拉扯,而非咬合。

角龙科的牙齿排列成齿系。在上方的较老牙齿被下方的年轻牙齿所取代;这个取代方式在动物的一生中不断地进行。角龙科的齿系是用来切割,而鸭嘴龙科的齿系是用来磨碎。有些科学家认为角龙科是以棕榈科或苏铁为食,而其他科学家则认为它们以蕨类为食。达德森则假设晚白垩纪的角龙类撞倒开花植物,并以它们的树叶与树枝为食。

戟龙戟龙的大型鼻角与头盾!是恐龙之中最特殊的面部装饰物之一。自从首次被发现有角恐龙之后,它们的角与头盾功能长久以来都是争论的主题之一。

在20世纪早期,古生物学家RichardSwannLull提出一个假设,他认为角龙类的头盾是用来提供颚部肌肉的附着点。他稍后注意到戟龙头盾上的尖刺,使它们看起来较为恐怖。1996年,达德森支持Lull的肌肉附着点理论,并制作了戟龙与开角龙头盾的可能肌肉附着点图示,但他并不赞同头盾的窝孔充满了颚部肌肉。然而,C.A.Forster则认为没有证据显示这些头盾上有大型肌肉附着点。

长久以来,角龙类恐龙被认为使用它们的角与头盾来抵抗同时代的大型掠食者恐龙。角龙科头颃骨上的凹洞与其他损伤,常被认为是打斗所造成的伤害,然而2006年的一个研究则认为没有证据可以显示这些伤痕是因为打斗而留下的,也没有感染或复原的痕迹。而骨质流失、或不明的骨头病理,被认为是这些凹洞与损伤的成因。

戟龙与其近亲的大型头盾也有可能有助于增加身体的表面积,以利调节体温,如同大象的耳朵。另一个类似的理论也认为剑龙的骨板具有体温调节功能,但这些理论并没有考虑角龙科不同成员的头盾,所拥有的不同变化性。

在1961年,Davitashvili首次提出这些头盾是作为求偶展示物的理论,而这个理论获得越来越多赞同。不同种的有角恐龙,拥有不同形状的装饰物,这个证据支持了头盾作为求偶或其他社会行为的视觉辨识物。此外,现代拥有角状物或装饰物的动物,也将它们作为视觉辨识物使用。

野牛龙

野牛龙是角龙科下的中型恐龙,属于角龙亚科,其化石在美国蒙大拿州的双麦迪逊组发现,年代为上白垩纪,约为7500万年前。属名是阿尔冈昆语“野牛”与古希腊文“撕蜴”的意思,而种小名则是拉丁文及古希腊文“向前弯的角”的意思。

野牛龙的化石只有在美国蒙大拿州被发现,所有已知的化石现都存放在蒙大拿州落基山博物馆。目前已发现最少有15头不同年龄的野牛龙化石,包含3个头颅骨,以及发现于2个低密度尸骨层的上百件骨头。这些化石都是由杰克·霍纳于1985年发现,并由落基山博物馆的挖掘队伍在之后4年间陆续挖出的。这些尸骨层原先被认为包括了戟龙的新种化石。

野牛龙是于1995年由史考特·山普森正式描述及命名,他也把相同尸骨层的其他化石命名为河神龙。野牛龙是草食性恐龙,身长估计可达6米长。野牛龙通常被描绘成有一个低矮、大幅向前弯的鼻角模样,就像一个开瓶器,不过这个角可能只在成体中才有。野牛龙与有明显额角的角龙科(如三角龙)不同,它的额角是低、圆形的。在较小型的头盾顶端有1对大的尖角伸向背部。

低密度的尸骨层代表有群体动物在灾难(如旱灾或洪水)中集体死去。这证实了野牛龙及其他的尖角龙亚科(如厚鼻龙及尖角龙)都是群居的动物,就像现今的美洲野牛或角马。相反的,开角龙亚科(如三角龙及牛角龙)通常被发现的是单独的化石,因此它们被认为是独居的动物,不过有足迹化石推翻这种假说。就像其他的角龙科,它有复杂的齿系可以咬碎最粗糙的植物。

野牛龙的化石发现于蒙大拿州的双麦迪逊组,地质年代为白垩纪晚期的坎潘阶中晚期,7500万—7000万年前。同期的恐龙包括:基础鸟脚下目的奔山龙、鸭嘴龙科的亚冠龙、慈母龙及原栉龙、甲龙科的埃德蒙顿甲龙及包头龙、暴龙科的惧龙,以及小型的兽脚亚目斑比盗龙、纤手龙及伤齿龙,反鸟总目的Avisaums,及角龙科的短角龙及河神龙。野牛龙生活于温暖及半干燥的季节性环境。其他与野牛龙一同发现的化石包括有双壳纲及腹足纲,野牛龙的骨头被认为是埋在浅湖之的。

野牛龙在尖角龙亚科中的种系发生学位置有些争议,这是由于野牛龙头颅骨有几个过渡性的特征,它们的最近亲应为尖角龙及戟龙,或是河神龙及厚鼻龙。后来有假说指出野牛龙是厚鼻龙族演化过程中的最早期物种,其后为河神龙及厚鼻龙,鼻角逐渐演化成圆形隆起,而头盾亦发展得更为复杂。不论个假说是正确的,野牛龙似乎是在尖角龙亚科演化的中间位置。

厚鼻龙

厚鼻龙意为“有厚鼻的蜥蜴”,是鸟臀目角龙下目恐龙的一属,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第一个标本由查尔斯·斯腾伯格在1950年于加拿大亚伯达省发现,并在1950年命名。目前已在亚伯达省与阿拉斯加州发现12个部分头颅骨。这群大量的化石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研究,引起大众对于厚鼻龙的兴趣。

厚鼻龙头颅骨的鼻部上有巨大、平坦的隆起物,而非角状物。这些隆起可能用来推撞对手、如同麝牛。头盾后方有1对角往上方延伸、生长。厚鼻龙头盾的形状与大小随者个体而不同,可能是性别差异或其他因素。与厚鼻龙亲缘关系最的是龙。

厚鼻龙身长约8米,重约4吨。它们是草食性恐龙,拥有强壮的颊齿,可协助咀嚼坚硬、富含纤维构成的植物。

拉库斯塔厚鼻龙的颅骨模式种是加拿大厚鼻龙,是在1950年由查尔斯·斯腾伯格命名。

1972年,AlLakusta在亚伯达省烟斗石溪河畔发现一个大型尸骨层。在加拿大皇家蒂勒尔博物馆的协助下,该地在1986—1989年进行挖掘,古生物学家发现大群密集的骨头,每平方米有100个骨头,总共约有3500个骨头,与14个头颅骨。这个有高死亡率的地点,可能是因为动物在横越河流时碰到洪水。在这群化石中,发现了4个明显的年龄层,从幼年体到完全成长的个体,显示厚鼻龙有照顾后代的行。

同类推荐
  • 启迪人生(中华美德)

    启迪人生(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五千年,内容博大而精深。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动力。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本书通过故事告诉青少年孝、义、节、礼等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中国的美”。这对外来文化充斥审美和阅读的今天,有着一种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中华文化,从浮躁到宁静的“回归”的意义。
  • 狂狮部落1:危机潜伏

    狂狮部落1:危机潜伏

    一望无际的卡布莱特草原,名叫“瑞蒙家族”的狮群驻扎于此,这是一个庞大的狮群。月明星稀之夜,受伤的瑞蒙家族战士外出觅食归来,然而,这一次,她的身旁多了一头陌生的雄性壮年狮。孰知,噩梦就此展开,原以为他会成为狮王瑞蒙的得力助手,哪曾想,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和善良的外表下那不为人知的邪恶目的慢慢显现。这名潜入者对卡妮的频频示好是否另有企图?他的魔爪一次次向幼狮们伸去,幼狮们险象环生……如果仅是企图篡夺王位,为何甘愿冒险对一头幼狮下手而打草惊蛇。阴谋家的假面终将被揭开,王者的正面较量终于来临……
  • 鸟奴

    鸟奴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动物小说更有理由赢得读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 我的蛋宝宝 我的蚕宝宝

    我的蛋宝宝 我的蚕宝宝

    《我的蛋宝宝、我的蚕宝宝》是一本童话故事书。讲述了在护蛋行动中,我的蛋宝宝夺得了冠军,本想创造一项吉尼斯纪录来,没有想到竟然孵出一只小鸡来,而且还要喊我是妈妈,这让我好不尴尬。好在我们相处得很愉快,为了去找妈妈,它不辞而别,不久,我收到一封来自乡下的邀请信……为了完成写观察日记的任务,我养起三条蚕宝宝,没有想到它们那么难伺候,说城里的桑叶不好吃,强烈要求我把它们送回乡下去。为帮蚕宝宝脱皮,我做了一回凶手,另外两条想自杀喝起可口可乐,结果结的蚕茧竟然是黑色的……本书内容充实、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可供低幼儿童阅读使用,也可供一般读者阅读使用。
  • 小儿语·幼学琼林

    小儿语·幼学琼林

    《小儿语》是我国古代经典儿童启蒙读物之一,它主要主张要对儿童进行正确的启蒙教育。本书作者认为当时民间流传的一些儿歌,对品德修养无益。于是他编写新儿歌代替旧儿歌,即《小儿语》。《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同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程登吉。在清朝嘉庆年间由邹圣脉做了一些补充,并且更名为《幼学琼林》。民国时的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对它进行了增补。这两本书对引导孩子们阅读,对领略中华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
热门推荐
  • 女配逆袭之绝色女仙

    女配逆袭之绝色女仙

    一场穿越是人为还是意外?做为一个反派女配是否能摆脱原定的剧情?一路的陪伴,一路的守护。逆袭之路很难,前有女主等着,后有与她一样穿越女配虎视眈眈。夜若离;想要我命的人最后都会命丧我手。
  • 故国三千里

    故国三千里

    一段关于天道、人道的不朽传奇!一个平凡生命的逆袭之路!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玩蛊禁忌

    玩蛊禁忌

    我出生在蛊族,我的身份是蛊女,灵女,通俗些就是蛊婆。我的师傅是道家长老,因为我生下来就特别招鬼,而我们蛊族对这些鬼一类完全没有办法,我妈就只好带着我上道家拜师了。姚琴是师傅最最得意的徒弟,都说小眼聚光,可她一双浓眉大眼却能在黑夜无灯下行走自如。这次被派回大城市,也不知道师傅在卖什么关子。眼看明天就要开学了,师傅那边也没有个动静,不过像学校那种招鬼的地方,莫非师傅是让咱入学有鬼,拔符相助?
  • 天才纨绔

    天才纨绔

    纨绔子弟,泛指不学无术的废材?作为上京城里最大的纨绔子弟,白启觉得自己有必要改写一下字典的释义!看尽天地美景,阅遍天下美女,这才是属于天才纨绔的传奇!走别人的路,抢别人的美女,我是纨绔我怕谁?
  • 泪滴浅笑

    泪滴浅笑

    与他的初识,代价竟是初吻;明明是爱另一个他,为何会为他而心痛;是爱上了他吗?
  • 佣人与我

    佣人与我

    半工半读的高莺莺,每天很认真的生活,虽然她有着看上去很优越的家庭,但是她忘不了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发生的事情,她告诉自己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找到自己的母亲,就在这时生活悄悄正在发生着变化,“你好,小姐,您有时间吗?”抬起头面对着阳光,她本能的眯起眼睛........
  • 武侠影视纵横录

    武侠影视纵横录

    由于刚开始选错了影视的原因,导致效果不是很好,作者决定重新开写,现在作品正在全面修改中……
  • 灰姑娘的陷阱

    灰姑娘的陷阱

    《灰姑娘的陷阱》是塞巴斯蒂安·雅普瑞索早期代表作,结构环环相扣,极尽精巧,法国黑色小说大师蒂埃里·荣凯从本书汲取灵感,写下不朽杰作《吾栖之肤》,后被西班牙大导演阿莫多瓦改编为电影。小说的主人公兼叙述者名叫米歇乐·伊索拉,也有可能不是这个名字。“我现年二十岁。我讲的故事是一桩谋杀案。我是办案人员。我是证人。我是受害者。我是凶手。我集这四人于一身,可我是谁呢?”
  • 唯唯心动

    唯唯心动

    本幸福的三口之家因父亲的离奇死亡变得支离破碎。年幼女孩身世迷离,没人疼爱遭人遗弃的孤儿拼命抓住母亲离开的裙角,疏不知息息相关心心想念的母亲只是将她作为了复仇的工具,坚强自尊地活着,却遇上了他,注定了要将仅剩的尊严揉进泥土里...拼命想活出人样,到头来发现一切都是谎言...在利用与被利用中辗转,在信与不信之间徘徊,原来,他一直敞开心扉等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