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的气概与才具,凡人难望项背。自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无论优劣,均可为官,而出身低微的贤才,却只能埋没人间,怀才不遇者,大有人在。陛下若能于全国选举,必能把举国之才尽入朝中,实是大隋之幸,万民之福。”我赞道。
心中却有些疑惑,要想在全国选举谈何容易?若是张榜天下求贤,虽应者如云,不乏饱学之士,但也难免会鱼龙混杂,一时难辨真假,加之官员品质不齐,恐有人钻此缝子,买官卖官,中饱私囊。
许是看出我的忧虑,杨广笑道:
“爱后以为朕每日在仁寿宫只知**作乐么?朕早已将选举人才的一应细节拟好,只待合适的时机罢了。能入朝为官者不仅需要文才出众,但朕更重品质,所以便设下三关,一是考文,二是考察其品质优劣,朕会派心腹之人亲自考察,最后一关便是由朕亲自定夺,即便有鱼目混珠者,上任无政绩,一样可以罢黜。”
这倒是,若是权贵子弟,不务正事,杨广要罢其官,还要考虑到他背后的势力,而从民间选拔出来的官员,若是无能,自然不会让他居其位,也因此,民间选拔出来的官员必会加倍努力,以求自保。
杨广的鸿图大志,已远远超过我的想像,至此,我对杨广更加叹服,先帝有五子,杨勇平庸,胸无大志;杨俊仁厚少谋,不知收敛;杨秀虽胆识过人,武艺不凡,但却因其残暴而不得人心;至于杨谅——心头揪然一痛,终归是过于痴情了。
唯有杨广,胸怀大志,隐忍阴狠,胆识与气魄更是无人能比,所以他最配为帝。
过得几日,听闻杨广封杨素为楚公,赏千亩良田,数十美姬,以及金银无数。
长孙晟前往边境安抚黎民。
如我所料,杨广要更改选拔官员的制度在朝野引起了轩然**。
先是一众大臣金殿跪谏,然后又是纷纷上表,称病不朝,但这些丝毫没有动摇杨广的决心,他甚至下旨调动军队,不服者,或可罢官,若有逆心,一律诛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