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第一篇是“立命之学”,是讲授命运的原理。了凡先生15岁遇到孔先生,命运被算定,二十年来没有改变,在37岁遇到云谷禅师,才明白“立命之学”。
了凡先生就是用一生的经历来证明云谷禅师所传授的“立命之学”。这就叫“信、解、行、证”,首先你相信它,并学习它、理解它,然后按照这些道理去实行,最后你证实它,发现他讲的确实是对的。你证实了,那这些利益你就得到了,这就叫圣人保佑我们了。
圣人所讲的道理绝对是对我们好的!绝对是千真万确的!我们要去认识!
了凡先生明白“立命之学”之后,第二年就改变命运,中了举人,以后又生了儿子、中了进士、寿命延长到74岁。
因为在他的命里没有举人、更没有进士了,也没有儿子,寿命只到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他延长寿命21年。
他改变命运算非常快的了,因为他确确实实按照这些道理去实行!
第二篇是“改过之法”,改变命运最关键的就是“改过”,因为命运的主人就是我们自己。命运就是我们自己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一点一滴积累的结果。如果发现自己的过错,并将其改了,我们的命运不就改了嘛。
为什么很多人的命运能够被算准呢?因为大部分人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出不去一个范围。在没有接受圣人教化之前或者没有特殊缘分改变命运之前,他今天做点善、明天做点恶,善恶间杂,善恶的力量大差不差,所以命运没有改变,所以人家算的就很准。
其实他算的只是当下的你的命运情况,就是在你不改变的情况之下的。假如你第二天改变命运了,你再去算,他算的结果就跟昨天的不一样了。所以,你想算得完完全全准,你得天天算。因为你的命运时时刻刻都是个变数。只是普通人变数不大而已。
就像你下载东西,预计四十分钟能下好,但是他那个预计的时间是不停在变的,一会可能变成三十九了、一会可能变成四十五了,时时刻刻根据当时的网速来测定。假如网速平均起来没有太大改变,最终可能就是四十分钟下好了。
命运的原理跟这个是完完全全一样的。所以,不要觉得神秘,命运是很平常的事情。你应该觉得神秘的倒是你的行为,你的行为哪些是善、哪些是恶、哪些是大善、哪些是大恶,这些你应该要好好搞清楚。
第三篇是“积善之方”。“改过之法”是基础,你改了过,你才能知道什么是善恶,也才能看清什么是善恶。然后力行善事、多积功累德,自然能改变命运。不仅改变命运,而是让你的命运更加的饱满、更加的幸福。
正如我们常说“这个人上辈子修的”。这个“修的”,就是做善事做的。所以这辈子才这么有福。
修福、修福,五福临门;过年的时候我们都贴“福”字,“福”就是要行善积福。这些文化其实我们平时常常接触,只是不太在意或者不明白其中的深意。但是我们一提,大家就知道。这就叫文化底蕴。耳濡目染,底蕴是很深厚的。大家要珍惜自己的底蕴,好好学习。
在没有这些底蕴的地方,你讲这些文化,他是不大容易理解的,就是我们说的没大“有感觉”。所以,大家要珍惜。
第四篇“谦德之效”是讲谦虚。为什么最后一篇着重讲“谦虚”?这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刚刚接触这些文化的时候,都会非常的高傲,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终于知道命运的原理了”。就像得到了武功秘籍一样,掌握了人生的秘密,很自以为是!尤其是看到别人不懂这些原理,甚至还不相信这些原理,你会觉得自己足够幸运、足够有福报,就会傲慢。
一傲慢,就会阻碍你前进的步伐,所以第四篇要着重讲“谦虚”。而且谦才能受教。为什么很多人接触到了好道理,但不知道学习或者不接受,就是内心里的一种傲慢阻碍了他。之前的固有观念太强,固守着自己的观念认为是对的,而不去平心静气的想想别人说的是否有道理。
这些仔细体会一下,能体会到自己内心的变化。多向内反问一下自己,容易破除自己的傲慢。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很现实。不管你信不信,假如它是真的,你信,它是真的,你不信,它也是真的。而你不信,你就错失了让生活变好的机会。我们都想要幸福,而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得到幸福的方法。
假如它不是事实,你信了,你多做了点善事、少做了点恶事。这有什么坏处吗?
假如它是事实,你不信,你少做了点善,多做了点恶,生活就多了点灾难。生活一点点的小灾难,对我们人生都是重大的打击。我们不用多说,自己想想就能想明白。目前灾难这么多,就是因为不相信这些导致的。哪怕我们稍微努力多做一点善,我们的人生可能就会挽回很多灾难。
我自己是深有体会,我假如不碰到这些文化,我的生活会惨不忍睹。深入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的思想与所做所为,如果当时不知道改,后果不堪设想。也是吃了不少亏,碰到这些道理,才立马去相信。真的很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