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晟一战不成反而被困余阳盆地,赵升得知大喜,当即率兵两万,准备联合尉迟甑,王敬两部围歼,结果在路上被丁锰打了个伏击,王敬离的近赶去救援却被吴晟偷袭了后方阳羡被破,颍州战局突变。
有了阳羡这个落脚之地再想将人赶出去就难了,阳羡战报一送到周太手上第二天大批大批的物资就开始往前线送,这是之前吴晟就指定下的策略,先夺一城为根基,然后徐图。
有数万大军和丁锰守着,赵升再想拿回阳羡可能性已经很小,除非从其他反王处借兵,一边截断他们的补给线,一边围攻,这样才是最稳妥的法子,可周太派出了另一员大将卫骏押运粮草物资,再加上重兵,这就已经断了敌军切断粮道的可能。
“大王,陈宁不愿出兵,他说颍州现在要的是安定,阳羡就先让给他们,他愿付粮五万石给阳羡的大军。”
“哼,好你个陈宁,当日我率全军为你断后,今日你居然跟我说让给他们,好,从今往后我们再无情义可讲。”阳羡被夺赵升自然想到了陈宁,当日颍州三巨头对峙可是他在关键时刻加入陈宁队列这才让他免于被吞并,可现在陈宁居然不愿意出兵助他,任何人心里都会有怨气。
“传令王敬,统兵一万择险要驻扎,让尉迟甑小心守城。”虽然气愤但赵升还没有丧失理智,没有陈宁相助以他的兵力是压制不了江州的,即便将这五万江州兵赶出去他自己的损失也会极大。
在赵升的退让之后颍州进入了和平期,但这个和平有些短暂,仅仅三天之后就被两场小事故给搅乱。
第一件是发生在陈宁后方的吴城,吴城处于一小片平原的中心,也是赵升起家之地,这里的田地比较肥沃也是赵升军队主要的产量区,但因为是平原所以防守起来并不容易,所以赵升在四周两百余里的漫长防线上布下了近百座岗哨,就是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敌军组织兵力。
可结果在一个晚上西北方向连着的三座岗哨都被人给端了,紧接着靠近那三座岗哨的一个村子就被抢了,根据村民描述这些人都穿着铠甲,显然是支精锐,不过没有携带任何能够证明身份的东西,但是有几个大胆的村民悄悄跟上却发现这些人先是往西北走,接着却折向东去了古宁。
第二件则发生在东北部,事件经过和前一件差不多,只不过主角换了两个。
“古戴天,你厉害啊,平常倒看不出我这边一出事你就忍不住想动手了,什么狗屁协议,陈宁,你们三个的协议干老子屁事,传令,集结大军准备出发。”赵升是真的怒了,当初三巨头缔结盟约的时候就没有征求他们几个的意见而是直接宣布,这就已经让其他四王反感了,而今天往日的敌人又对他出手了,这显然是不把协议放在眼里,而赵升最受不了的就是这种背后暗算的人的小人。
“大王不可啊,江州重兵压境,倘若我们出兵远征必定会让对方钻了空子,到时候要是黔源丢了那才是大事。”赵升是愤怒,但他手底下还是有人清醒着的。
“那你们说怎么办。”要赵升就这么吞下这口气显然也不可能。
“大王,臣有一策,不知可行不可行。”
“你?说吧。”赵升看着这个小伙子有些不相信,此人名为章亮,年纪大不还不到三十,平日里在赵升手下也很少说话,只管干着自己的那一点分内之事,今天这样重要的关头他倒是敢站出来说话了,顿时就让人奇怪起来。
“既然古戴天已经撕破盟书,那我们也不必再恪守,不如联合江州北上攻伐古戴天,他领下的华门距离江州也很近,不如就以此地作为交换。”
“人家阳羡占的稳稳的,何必要再多费钱粮去攻华门,你以为人家都是傻子么。”当即有人反对,认为章亮的想法太过天真。
“大人不必着急,这正常情况下当然是不肯了,但要施展些手段微臣相信以吴晟的脑子很快就能答应的。”
“什么手段?”这个时候连赵升都起了兴趣。
“一松一紧,这一松就是和江州结盟,同时帮助江州出兵北上夺取华门同时保证江州军队和商队等经过黔源时的安全,一紧则是威胁,倘若吴晟不肯,大王便放下狠话倾尽黔源六城之力也要夺回阳羡,大王若是微臣,臣愿出使江州,若不成大王即刻下达通缉令,对外宣称微臣盗取大王印玺冒充使者,以求两地之好。”
如果之前人们对章亮还有些不屑,那么现在章亮所说的就让人佩服了,不成功便以死谢罪以此换来黔源江州两地休战和好的可能,这就不是一般人愿意做的了。
“爱卿言重了,你为我出生入死我怎么能做此等遭人唾弃之事,爱卿只管东去,一切后果由本王担着,两地既已开战便无可惧。”赵升也是个笼络人心的好手,这番话说的众人心里那是一个激动啊。
章亮领了使者任命带着随从就往阳羡而去,若是行军需待几天但众人轻装简从只需一天便到了,吴晟也是客气,直接迎了进来。
“吴军师果然厉害啊,早几年就听闻周使君得了一个贤才,接着江州便有了另外一番新气象,在下实在是佩服啊。”章亮见了吴晟直接步入正题。
“使者说笑了,这都是主公的雄才伟略,为臣子的不过是起了辅助作用而已,使者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主公意在天下,若是黔源王愿意归顺,将来封侯拜相也非不可能,使者大人可有意?”吴晟一开口就将江州置于高一等的位置,取得了主动权。
“哈哈哈,军师真谁说笑,黔源兵强马壮,大王手下文臣良将如过江之鲫,在下此来乃是为了两地的将来,若是军师无意相商,在下告辞。”章亮说完转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