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干的不错嘛这次,回头得在爷爷面前好好夸夸你了。”萧进带着后续部队进驻了黑土城,当然原泽明面上的老大还是萧询。
“那是,我是谁啊,只要我想,就没有攻不破的城,我告诉你啊,这一次我是兵不血刃,除了开门时候死了几个进城之后那是一个没杀,全部俘虏,要不是上官贤这家伙跑的快我直接把他也给你拎过来。”萧山得意道,确实黑土城一战萧府可以说是兵不血刃,双方总计伤亡也不过百人而已,对于有数万大军的他们来说这点损失确实是微不足道。
“行了,我还不知道你,要不是有黑家三弟兄帮你你能这么轻松的拿下黑土?就是城主府的那三千精锐也够你喝一壶的了。”萧进说道,虽然上官贤是个文人,但怎么说手底下也有数万大军,要从中挑出几千人组建精锐护卫队那是再轻松不过的事了,而上官贤之所以能够安然离开也正是靠着这支护卫队。
“是啊,大哥,我发现黑家三个兄弟还是有本事的,守个门实在有些委屈了,这上官贤以前摆明是不会用人嘛。”萧山说道。
“你那点心思我还不知道,好吧,既然你都说他们有点本事了,加上这次攻占黑土他们又立了大功,这样吧,黑雷和黑云封牙将,守东西二门,至于老大黑束,调入城主府当长史,萧询这边的事暂时由我来处理,原泽不能没有人,你带一万人先回去。”刚刚吞并了黑土萧进并没有进一步扩张的打算,因为再往前就靠近颍州的战乱中心了,目前他们还不准备直接查插手。
“是,不过公子,我带走一万您身边就只剩下万人了,这黑土城又是刚刚攻占的,民心未顺,不如将人都留给你,等这边局势稳定了再调回去。”萧询不敢大意,萧进身为府主继承人,关系重大,如果在他这里出事他十个脑袋也不够赔。
“放心吧,有萧山和一万大军在这我安全的很,而且这黑土的军队百姓对上官贤似乎也没什么忠诚,再说了,原泽距离黑土也不是很远,倘若有事两****也能敢到,有萧山在你还怕我们连两天都撑不住?而且你分兵在原泽我们相互可为犄角之势,更加安全。”萧进说的在理萧询也就不再勉强了,带着一万大军会了原泽。
此次进攻黑土萧进为防万一萧进其实还藏了一支五千人的军队在黑土西侧的山谷,不过最后也没能用上,就随萧询回了原泽。
在萧进动手的同时其他几府也开始兼并周边的势力,随着六府的行动颍州的反王数量再一次减少,只剩下十五人,而其中颍州本土的势力几乎也只剩下陈宁,路风,胡建朗三人了,到了这个时候谁还看不出来,三人很默契的停止了内斗。
不得不说颍州的底子还是很雄厚的,京城大战损失数十万,内斗又消耗掉不少可如今三家兵力总和居然还有五十万之多,再加上六府和窦安,不算杨信的人颍州此时居然都有九十万大军,这要是传出去恐怕天下又要侧目了。
颍州堪称天下第一大州,周庭鼎盛时在册登记就有一百八十万户,口九百三十万,虽然后来这个数字有些波动但也在九百万左右,在天下大乱前颍州的人口估计也在这个数字,经过这些年的战争消耗和陇州难民的补充估计颍州人口依然超过八百万,可即便如此九十万大军依然太高了,这已经是两户一兵,在任何朝代这都已经能够称之为超高的赋税。
要知道周庭鼎盛时最多也不过是六户一兵,而平常时期更是接近十户一兵,而颍州之所以能够产出如此多的大军根本原因还是这些军队中绝大部分都是募兵,只有极少数人是职业军人,这样一来费用自然会减少很多,如果是力士营这样的精锐,两者的费用比例高达一比五十,同样,以募兵为主体的颍州军战斗力也很有限。
“现在的局势已经很明朗了,六府和杨信都动手了,我们要是再不联手,死期也就不远了。”
晓庄,颍州中部的一个小镇,常住人口不过七千,但是战略位置却十分重要,这里是整个颍州的中心,同时也是陈胡路三家的分割点,只要占据晓庄就能以此为跳板随时出击,而且这里的地形十分复杂险峻,易守难攻,同样因为晓庄太重要以至于没人敢将之收归己用,而今天晓庄迎来了几批客人,正在镇中心的一栋小屋子里商量着什么。
“陈宁,别废话了,你有什么主意尽管说,高京已经完了,我们谁都不想步了后尘。”之前说话的就是如今颍州三巨头之一的陈宁,而现在开口的便是同样身为三巨头的路风。
“很简单,我们三家结盟,如果六府或者周庭进攻我们任何一方其余两方协助出兵救援,只要让他们知道我们已经联盟那他们也会考虑是否应该下手,而且六府这几年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亲密无间,早就生出了些许间隙,只要我们不主动招惹他们,迟早六府会自相残杀,到时候我们再各自凭本事抢地盘。”陈宁是三巨头中最具谋略的,只因为出现的出路费和胡建朗晚两年,所以实力比之弱了一分,但是这两年他们之间的差距却已经完全消失,甚至陈宁已经压过其他两人隐隐间有了三巨头之首的迹象。
“好,就这么办,不过还有个问题,之前我们各自占领的地盘怎么算?”胡建朗说道,之前他们三方相互攻伐,都占领了不少对方的地盘,既然现在言和了自然要把这些事给说清楚,不然迟早还是要闹起来的。
“就照大战前的划分归还,我们三方占的地盘都差不多,也没人会吃亏,不过有句话我想提醒二位,颍州兵多,但是精兵少,而且没有大将,两位如果想在这乱世活下去或者称霸天下,必须精简大军同时广纳贤才,否则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年颍州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