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出塞
康熙四十六年五月,康熙决定出巡塞外,留太子监国,大阿哥直郡王,三阿哥贝勒爷在旁协助。四、八、九、十、十三、十四、十七等几位阿哥随侍出宫。
我来到康熙王朝两年了,却连京城是什么样都没见过,就被匆匆送进了宫,在宫里关了两年,见有这个出游的机会,自是不会放过,正想着怎么去求桂公公派了我,他却过来对我说,让我准备好皇上常用的东西随驾伴行。我欣喜若狂的收拾东西,双喜和秀月也在行里,我们几个每日里叽叽喳喳的论着,难抑兴奋。宫里的日子是寂寞难挨的,能有这么个机会是人人求之而不得。
马车颠簸着行着,我的心情从开始的激动到现在的度日如年,这种原始的交通工具真让我苦不堪言,古代交通不便,说是官道,其实也不过是黄土夯实的、平整些的泥路罢了。马车也是一个箱子架桥在两个车辘子中,这年代还没有弹簧这玩意,稍有一个小石子,人也震荡得历害。
我精神萎靡不振的瘫在车里,也没什么样子可言,心里暗暗佩服双喜,她的精力用不完似的整天叽叽喳喳,我不用探出窗外就知道今天到了何处,路上有什么景致。秀月也是体力不支了,却还端正的坐着,维持着淑女的的姿态。我就不行了,刚开始上路那几天,我还稍稍有些样子,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一天比一天不耐烦,也不想在人前装腔作势的摆什么姑姑的架势,怎么随意怎么来。秀月和双喜头先见我这不修饰的模样有些惊吓,可是一路看下来也慢慢习惯了,不说我,就是她们也没了紫禁城内的拘束,性子放开了许多。有些羡慕的看着在车外策马奔驰的阿哥们,暗暗决定也要学会骑马,心中幻想着出宫后,我骑着马四处游历,看尽天下的美景、帅哥、、、、、、、、不禁嘻嘻的笑起来。正天马行空的出神着,耳边听到双喜惊喜的叫嚷,终于到地方了!
我七手八脚的爬下马车,却有些晕得站不住脚,只好倚着马车站着,吩咐双喜和秀月领着几个小太监把东西收拾好,秀月应了声和双喜去了。我闭目养了会神才精神了点,活动活动手脚,我直起身来大大的伸了个懒腰,转了几圈脖子。
一转身,我的动作僵住了,眼前站着十四爷,他背着双手,,看我的眼神中有着玩世不恭的笑意。我立即端正的给他行了个礼:“奴婢给十四爷请安,十四爷吉祥。”
“嗯,起来吧。”他没再看我,眼睛在四周溜达了一点,问道:“你见着八爷他们没有?我一错眼就找不着他们了。”
我摇摇头道:“奴婢才刚下的车,没见着。”
他不说话,在我身前转了两圈,忽然俯下头看我,我不提防地吓了一跳,往后退了一步。他眼中有些得意,笑嘻嘻地打量我几眼,我不敢动,尽量让自己面不改色。
他挑眉微微一笑:“得,我上别处找去。”说着抬脚就走。我听得脚步声去得远了,这才小心翼翼的抬起头来呼出口气——憋死我了。小手拍了拍胸脯,暗吐了舌头,正要往帐篷走去,眼角却看到十四停在不远外的帐篷拐弯处观察我,见我发现了他,笑着冲我眨眨眼,摇晃着身子走了。我一滞,苦笑了一下,不理会他,径直走回帐子,反正他不是第一次看到我的本性了,再多给他丝惊喜吧。
猛的站住脚,我的心头震惊,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越来越藏匿不住我的真性子了呢?这样子的我,能在宫里活多久?我的汗一下冒了出来,全身酥软得没有力气。我是不怕死的,虽然进宫几年我一直小心谨慎,那也不过是为了活着而活,内心世界里一直是绝望的。我一个二十一世纪长大的女性,从来都是生活在自由自主,男女平等的社会里,那里科技先进,各种便利设施应有尽有,却因为不知的原因来到这封建社会,内心的恐惧和无助一直深植在心底,不曾消失。我的本性本来就野,在二十一世纪时从小到大都是上山下海的和男孩儿混在一起玩,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假小子,这样的性格在二十一世纪叫有个性,在这大清皇朝,那就是不知死活了。我快到爆点了么?不然怎么越来越藏不住了。
“姑姑?”“姑姑?”耳边听到有人叫了两声,我回过神来,这才发现我一直站地帐篷外愣着,面前双喜正疑惑的看着我,不明白我明明很累了,早说了到了营地就找帐篷睡下,为什么这时却傻站在帐外发呆?我无力的一笑,掀开帘子进去,一头倒在了铺子上。双喜担心的跟来,我借故说自己坐车久了全身骨头散得慌,头晕脑胀的,要睡一会,打发她出去了。
双手交叠在脑后,我睁大眼睛,视若无睹的望着帐顶。脑子里转着几百个念头,却没一个成形的,这个时候再装也不像了,不要说熟悉我的十三爷和四爷,就是才见了两次的十四爷也对我的真性情有了兴趣,怎么办?脑子想得头痛,却理不出一个头绪,算了,我气恼的扯过被子蒙住头,活一天算一天罢,大不了,又是一个轮回。
大不了又是一个轮回。心中想着,泪水却滑下了脸庞。轮回呵、、、、、我的思绪模糊了、、、、、
第十一章宴会
宴会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一睢见那令人胸襟开阔、豪气蓬勃的辽阔草原,就令人情不自禁地兴起一股人与自然合而为一的悠然畅快。一望无际的阔天碧地绿草茸茸,野花丛丛,大大小小的穹庐遍布在草绿花红的山坡上,连绵而去,竟像到了天尽头、、、、、、、、
紫禁城里的皇子们回到草原,又是那个马背上得天下的剽悍的游牧民族了。看他们在马背上策马纵横的身影,透露出骨子里的野性和狂放。这些东西平时都被束缚在高高的红墙里的。蒙古族的王爷和贵族们早早的就等在这,康熙之所以每年出塞狩猎,大部分的原因是为了各蒙古部族联络感情,牵制蒙古各旗的势力,使得边疆能有平静的景像。
一连半个月来,康熙和阿哥们都兴致勃勃的和蒙古王爷贵族打猎,举办宴会。一到晚上,各处的篝火点起,人声噪杂,美酒飘香。夜幕下的草原上空,马琴声悠扬,这样的景致,让人恍惚得有如在仙境。
没有了平日里皇宫内院里多如牛毛的规矩,不论是主子还是奴才都多了一分轻松。这一晚,宴会又开始了。我站在人群外,看着阿哥们和蒙古王子拼酒,我的目光落在一个站着唱祝酒词的蒙古王子身上。几天来我知道他是蒙古王爷的嫡小儿子伊春,蒙古族里,嫡长子袭爵位,嫡幼子继承祖产,这个王子在蒙古贵族里也是个有实力,受欢迎的人呢。他的歌声浑厚嘹亮,我听不懂蒙语,只觉得歌声悠扬,有种特别的韵味。
他唱完了歌曲,十三爷大笑着喝光手中的酒,挥手示意身边的太监倒上,举起酒,对伊春也唱了起来,我是第一次听到到十三爷歌,他的声音清亮高亢,我才知道,原来男人的歌声也是可以用动人心弦来形容的。唱完后十三爷和伊春两人相视大笑,碰了碗一口干了。十爷和十四爷不甘示弱,站起身来和其他贵族们拼酒,我的目光转向十四爷,不知伊春说了什么,他哈哈大笑,喝光了碗里的酒,得意地冲众人亮出碗底。
这个神采奕奕的男子,最后在争夺皇位中失败,被圈禁二十年,从一个意气风的发的大将军王到丧志的失魄老者,这其中的过程想来是令人心惊的。不觉中,我的视线转向四爷,他身边坐着八爷,两人言笑晏晏,那么淡然自若,无法想到他们日后会成为必须要致对方于死地的对头。我深深一叹,自古成王败寇,要换了我,只怕也不会手下留情的。再说这宫廷本就是不见硝烟的战场,稍一不留心就会被炸得粉身碎骨,谁更狠,更聪明,才能在这腥风血雨中生存,这中间的是非曲直直到几百年后也没人说得清,不过,除了史学家谁会在乎?
我隔着火光远远的看着四爷出了神,眼前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朦胧不真实,仿佛隔着一层沙雾。就这么站了一会儿,四哥似有所感,眼忽然转了过来,穿透人群,定定的锁定我的视线,我的心有着说不出的悸动,,竟挪不开眼,就这么与他隔着人群相望,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天地间仿若只有我们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