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2000000005

第5章 气的气候学含义(3)

立秋一到,传统意义上的秋天便开始了。尽管谚语也说“立秋之日凉风至”,但实际上,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幅员辽阔,纬度、海拔跨度都很大,这就决定了全国各地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秋季。从其气候特点看,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散,秋阳肆虐,尤其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酷热之中,故民间古来就有“秋老虎”

之说。气象资料显示,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要持续到九月的中下旬,天气才能真正凉爽起来。

其实,按气候学划分季节的标准,下半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22℃以下为秋季的开始,除长年皆冬和春秋相连无夏区外,我国很少有在“立秋”就进入秋季的地区。

秋来最早的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也要到8月中旬人秋。平常年份里,北京9月初开始秋风送爽,秦淮一带秋天从9月中旬开始,10月初秋风吹至浙江丽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阳一线,11月上中旬秋的脚步才到达雷州半岛,而当秋的信息到达“天涯海角”的海南崖县时已快到新年元旦了。“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茂盛,中稻开花结实,单晚圆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需求都很急切,此时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所以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的谚语。双晚生长在气温由高到低的环境里,必须抓紧此时温度较高的大好时机,追肥耘田,加强田间管理。此时也是棉花保伏桃、抓秋桃的关键时期。

“棉花立了秋,高矮一齐揪”,除对长势不好的田块补施一次速效肥外,打顶、整枝、去老叶、抹赘芽等要及时进行,以免烂铃、落铃,促进正常成熟吐絮。茶园秋耕要尽快跟上,农谚有“七挖金,八挖银”,秋挖能够消灭杂草,疏松土壤,提高保水蓄水能力,若再结合施肥,可使秋梢长得更壮。立秋前后,华北地区的大白菜要尽快播种,以保证在低温来临前有充足的热量条件,争取优质高产。播种太晚,生长期缩短,菜棵生长小且包心不结实。立秋时节也是多种作物病虫危害集中的时期,如水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蟆、稻飞虱、棉铃虫和玉米螟等,要抓好预测预报和防治。北方的冬小麦播种也马上开始,应及早做好整地、施肥等筹备工作。

处暑的气候学含义

处暑节气在每年阳历的8月23日左右。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

“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快要过去了。虽然处暑前后我国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区日平均气温仍在22℃以上,处于夏季,但是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加,气温下降渐渐明显。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初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捉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就是成熟的意思。

华南处暑时节平均气温一般比立秋降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华南西部会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3。C以下的低温,影响杂交水稻扬花。但是,因为华南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还会有华南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华南东部高于35℃的天气出现。尤其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持续的年份里,更感到“秋老虎”

的威力。西北高原进人处暑秋意浓浓,海拔3500米以上已显现初冬景象,牧草渐枯,霜雪日增。

处暑是华南雨量分布由西多东少向东多西少变换的前期。这时华南中部的雨量常是一年里的第二高点,比大暑或白露时还多。因此,为了保障冬春农田用水,必须认真搞好这段时间的蓄水工作。高原地区处暑至秋分会出现连绵阴雨天气,对农牧业生产不利。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时也正是收获中稻的农忙时节。平常年份处暑节气内,华南日照仍然比较充分,除了华南西部以外,雨天不多,便于中稻割晒和棉花吐絮。但是少数年份也有如杜甫诗所述“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的景况,秋绵雨会提前来临。所以要特别关注天气预报,做好充足准备,抓紧每个晴好天气,不失时机地做好抢收抢晒。

处暑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变大。昼暖夜凉对农作物体内干物质的制造和积累非常有利,庄稼成熟很快。民间有“处暑禾田连夜变”之说。黄淮地区及沿江江南早中稻正成熟收获,这时的连阴雨是非常不利的天气。而对于正处在幼穗分化阶段的单季晚稻来说,充沛的雨水又显得特别重要,遇有干旱要及时灌水,不然导致穗小、空壳率高。

此外,还应追施穗粒肥保证谷粒饱满,但追肥时问不可过迟,避免造成贪青迟熟。南方双季晚稻处暑前后将要圆秆,要适时烤田。大部分棉区棉花已经结铃吐絮,这时气温一般仍较高,阴雨寡照会引发大量烂铃。在精细整枝、推株并垄以及摘去老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的时候,适时喷洒波尔多液也有较好的防止或减轻烂铃的功效。处暑前后,春山芋薯块膨大,夏山芋开始结薯,夏玉米抽穗扬花,都需要充足的水分保障,此时受旱对产量影响非常严重。从这点上说“处暑雨如金”是实事求是的。

白露的气候学含义

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即为二十四节气的白露。白露是9月的头一个节气。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气温下降,天气已经转凉。

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初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说时值白露节气,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准备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预兆。

白露时节,晴朗的白昼温度虽然仍然可以达到三十几度,可是夜晚就会下降到二十几度,其温差达到十多度。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这时兴起。此时,人们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结束,而凉爽的秋天已经来临了。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避免着凉。还有句俗话: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如果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白露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秋高气爽,云淡风轻。一个春夏的辛勤劳动,历经风风雨雨,送走了高温酷暑季节,迎来了气候可人的收获季节,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这时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多吹偏北风,冷空气南下渐渐频繁,加上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少了,日照强度弱了,夜问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故温度下降速度也渐渐加快。凉爽的秋风自北向南已吹到淮北大地,成都、贵阳以西日平均气温也降到22℃以下。

白露不仅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幅员辽阔的东北平原开始收获谷子、大豆和高粱,华北地区秋收作物成熟,大江南北的棉花正在吐絮,进入全面分批采收的时节。西北、东北地区的冬小麦开始播种,华北的秋种也将要开始,应抓紧做好送肥、耕地、防治地下害虫等农耕工作。黄淮地区、江淮及以南地区的单季晚稻已扬花灌浆,双季双晚稻也要抽穗,都要抓紧气温还较高的大好时机浅水勤灌。待灌浆完成后,排水落干,促进成熟。如遇低温阴雨,还应抓紧防治稻瘟病、菌核病等病害。秋茶正在采制,同时要抓紧防治叶蝉。

白露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明显减少。东北、华北地区9月份降水量一般只有8月份的1/4到1/3,黄淮流域地区有50%以上的年份会出现夏秋连旱,对冬小麦的适时播种是最主要的危害。

另外,在白露期间,华南广大地区有着气温迅速下降、绵雨开始、日照骤减的显著特征,很明显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变换。华南常年白露期间的平均气温比处暑要低3。C左右,大部分地区候平均气温先后降到22℃以下。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尺度,时序开始到了秋季。华南秋雨多降于白露至霜降前,以岷江、青衣江中下游地区最大,华南中部相对较小。“滥了白露,天天走溜路”的农谚,虽然不能以白露这一天是不是有雨水来作为天气预报,但是,通常白露节前后确实常有一段连阴雨天气;并且,自此华南降雨多具有强度小、雨日多、常连绵的特征了。与此相对应,华南白露期问日照较处暑骤减50%左右,递减趋势一直持续至冬季。白露时节的上述气候特征,对晚稻抽穗扬花和棉桃爆桃是有害的,并影响中稻的收割和翻晒,所以农谚有“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说法。全面认识白露的气候特点,并且采取相应的农技措施,才‘能减轻或避免秋雨灾害。另一方面,也要趁雨抓好蓄水,尤其是华南东部的白露是继小满、夏至后又一个雨水较多的节气,更不要错过大好时机。

秋分的气候学含义

每年阳历的9月22日至24日,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即为二十四节气的秋分。在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有这样的说法: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可见“秋分”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二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这天正好在秋季90天的中问,平分了秋季。秋分之“分”便由此而来。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初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人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恰恰相反。

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人了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过去,凉风习习,晴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秋分是美好宜人的节气,也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时节。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显著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份,秋分见霜已司空见惯。

秋分过后,一遇冷空气活动,气温便下降得非常快,并且幅度也较大,这就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分外紧张。秋分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转黄,正是收获的大好季节。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于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下种。秋分时节的干旱少雨或连绵阴雨是影响“三秋”正常进行的主要不利原因,特别是连阴雨会使将要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烂或发芽,造成重大损失。“三秋”大忙,贵在一个“早”字。

及时抢收秋收作物以免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准时早播冬作物可争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培育壮苗安全过冬,为来年奠定下丰收的基础。“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南方的双季晚稻正抽穗扬花,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早来低温阴雨形成的“秋分寒”天气,是双晚开花结实的主要危害,必须认真做好预报和防御工作。

寒露的气候学含义

每年阳历的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即为二十四节气的寒露。古籍《通纬·孝经援神契》上说:“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言露冷寒而将欲凝结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也说: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可见,寒露的意思就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北京大部分年份这时已能见初霜,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往往已开始降雪。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初候鸿雁来宾;二候雀人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有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全部开放。

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我国大多数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天气常是昼暖夜凉,晴空万里,对秋收非常有利。我国大陆绝大部分地区雷暴已消失,只有云南、四川和贵州局部地区还可听到雷声。华北10月份降水量一般只有9月份降水量的一半或更少,西北地区则只有几毫米到20多毫米。干旱少雨常常给冬小麦的适时播种带来困难,成为旱地小麦争取高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海南和西南地区这时一般仍然是秋雨绵绵,少数年份阴雨天气也会出现在江淮和江南,对秋收秋种有部分的影响。

“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趁天晴要抓紧采摘棉花,遇降温早的年份,还可以趁气温较高时把棉花收回来。江淮及江南的单季晚稻快要成熟,双季晚稻正在灌浆,要注意问隔灌溉,保持田间潮湿。

南方稻区还要注意防御“寒露风”的威胁。华北地区必须抓紧播种小麦,这时,若遇干旱少雨的天气应想办法造墒抢墒播种,保证在霜降前后种完,切不可被动等雨引起早霜种晚麦。寒露前后是长江流域直播油菜的合适播种期,安排品种上应先播甘蓝型品种,后播白菜型品种。淮河以南的绿肥播种要抓紧收尾,已出苗的要清沟沥水,以免涝渍。华北平原的甘薯薯块膨大渐渐停止,这时清晨的气温在10℃以下或更低的几率逐渐增加,应根据天气情况搞好收获,争取在早霜前完成,否则在地里经受低温时间太长,会因受冻而诱发薯块“硬心”,降低食用、饲用和工业用价值,也不能储藏或做种用。

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标志。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这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仍在下降。华南日平均气温还不到20℃,哪怕在长江沿岸地区,也不容易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到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也以外,平均气温一般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计算,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华南秋色完全不同。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化之最总集

    世界文化之最总集

    本书主要内容为:古老的建筑,追踪第八奇迹——琥珀房子的秘密,奇妙的旅行——马可·波罗游记之谜。
  • 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

    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

    《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是一部关于甘肃历史文化特色及其发展的专题性研究论著。《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共分四个专题。每个专题又针对不同的特色及方向,对所研究的文化资源进行了重点的介绍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该历史文化资源对甘肃近现代文化的影响,
  • 难忘的沽河人

    难忘的沽河人

    朋友,你若足踏胶东,就能叫你吃之不尽的享受,就能叫你产生走之不舍的心情。胶东真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呀!上有天宫,下有胶东的美称呀!真是不愧为之。
  •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20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中国禁忌风俗

    中国禁忌风俗

    世象百态,无奇不有,然而禁忌风俗常常习焉不察。这是它的奇怪之处,也是它的独特之处,学界称之为“隐示文化”。一方之民,由于共同的禁忌,都不做某些事,都不说某些话,没有行为的表现,只在心里犯嘀咕,怎么观察?有什么办法?难,的确是难了些,不过办法还是有的。光用眼看不出来,那就再动动嘴;走马观花不行,那就深入田野。习俗要传承,禁忌有变化;横向比较,纵向考察。梦可勘,心岂不可度乎?于是,民俗学者的兴致来了,三翻七捣,普查钩沉,扑扑拉拉,没几多光景,竟把中国的民间禁忌搜罗了一大箩筐,资料、专著连篇累牍,禁忌的大门再也关不住了,禁忌的研究也渐渐深入,蔚为壮观起来。
热门推荐
  • 瑟塔

    瑟塔

    高等灵能文明的终极武器,瑟塔水晶,携带着他的灵魂穿越到被遗忘的位面。奇遇探险,建设领地,最终的目标是神祗的宝座。新书,请多评价。
  • 暖色缠绵:冷王的娃娃小王妃

    暖色缠绵:冷王的娃娃小王妃

    (那一抹呆萌容颜笑春风)她,21世纪呆萌女,跆拳道黑带,意外遭遇车祸,魂穿千年,为爱而生。(那一束绝情冷眸转回空)他,冷漠无情三王爷,嚣张跋扈,遇见她!一枚勾玉,情系一生。(那一袭寒衣冰剑覆天下)他,沉默寡言,残忍决绝,愿踩天下人的尸骨掌天下,却不愿放手让爱离去。(那一怀柔情入骨为爱殇)他,悠然度生,梨树空回首,沦陷情怀,最终长斋佛堂入古寺,渺渺归红尘。秦雾儿曰:“我愿化作穿横风雨的海燕,将你寻个天上人间!”辛晟景曰:“此生,本王宁负天下人,不负秦雾儿!”秦君阳曰:“雾儿,三哥此生定红烛一双,娶你为妻!”关风麟曰:“小兔子,若你不要我,那我便长斋古寺,出家为僧!”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三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三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汇集了众多的寓言故事,文笔简练、故事耐看,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无碑

    无碑

    历史记住的是大人物,《无碑》以文字为小人物树起一块碑,一块关于正义、善良、爱,关于坚守、青春与梦想,关于苦难与苦难中人性伟大之碑,一块肯定和弘扬正面精神价值之碑。
  • 灵异研究所

    灵异研究所

    “啊”一声尖叫打破了原本平静的校园。一位相貌平凡的高三考生在高考场上毙命。这件命案吸引另外五名大学生介入,在一步步探索中巫术,蛊术,心理催眠这些传说中的东西全都出现让原本普通的命案变得不普通。而一丝丝的线索吸引他们坠入深渊。。。。
  • 大道归虚

    大道归虚

    一直没有见过自己父母的黎池鸣,随着踏入武道之路不断强大.终于在遗忘树海看到了,自己父母所为自己做的一切.寻找亲人之路至此开始,天地宽路难走.是人物就不会埋没,有的人一旦降生就已经注定不平凡.黎池鸣带着父母的意志在大千世界如太阳般升起.铸万古传奇.
  • 你敢天长我就敢地久

    你敢天长我就敢地久

    还有多少人相信“愿得一心人,白头终不离”的动人誓言?还有谁在坚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丽承诺?我们都期待着爱情,却又惧怕着婚姻。小湘就在这样忐忑的心情中走进了围城。令人抓狂的婆媳关系、针锋相对的叔嫂妯娌、虎视眈眈的小三儿……婚前的誓言还流连在耳,婚后的问题就接踵而来。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天长地久的爱情”会成为一句无疾而终的承诺吗?
  • 前妻回头金难换

    前妻回头金难换

    夏瑾只怪自己眼瞎,跟沈逸珲结婚两年,才发现这个男人是矿堆里的金刚钻,并且背地里已经跟旧爱勾搭在了一起,迟钝如她也知道该干嘛了。既然婚姻触礁,那么就让人生先灰暗一下吧。夏瑾走出了那条死路,要走自己的阳关道。拜前夫所赐,一个失婚未育又失业的女人只能沦落到晚上摆夜宵摊,人生最惨谈的时期也不过如此。人生嘛总会有些起伏,但她相信她的人生会是个V字!很想写一个强大的简介,让你们第一眼爱上这个故事,但内容量实在巨大,笔墨难以形容……本人绝壁保证,这是一个好看到令你停不下来的故事!大吼一声,走过路过的不要错过!本文婚恋+励志治愈系暖文,女主看似小白兔,实际是内心强大的女汉子,绝壁让你爱上!文中美男多,型男多,就看你爱哪个!【四海阁,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http://www.*****.com/?sihaige.html
  • 吞天记

    吞天记

    炎黄古域,浩瀚无边,无尽岁月中诞生诸多太古仙妖,撕裂天地,超脱三界五行。更有万物神灵,天生神体,穿梭虚空,逆乱阴阳,无所不能。当今乃仙道盛世,万法通天,众生修道,妖孽横行!东吴太子吴煜,于绝境中得东方绝世战仙之衣钵,自此横空出世,逆天崛起。亿万世人心中,他是普渡众生的至尊帝仙!漫天仙佛眼中,他是吞噬天地的盖世妖魔!
  • tfboys之超少年

    tfboys之超少年

    重庆,她的故乡。为了找寻谌浩轩而来的超少年夏安安,遇见了千韩和韩伊若,之后又遇见了tfboys。一次次的邂逅,让他们产生了感情,但是,当末日之门打开的时候,她们是会保护所有人,还是跟他们离去,不再理会?一切的一切,谜底终究会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