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字少阳,镇江丹阳人。北宋元祜元年(1086年)出生于一个“自五世以来,以儒嗣其业”的家庭。陈东很早就有声名,洒脱不拘,不肯居于人下,不忧惧自己的贫寒低贱。蔡京、王黼当时用事专权,胡作非为,人们都敢怒而不敢言,只有陈东无所隐讳忌讳。他参加宴会集会,在座的客人害怕连累自己,都避开他。后来以贡士进入太学。
陈东是著名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在这首诗中,他借大雪抒发了自己满腔的感慨和热情,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咏雪的佳词丽句。全词上片大笔挥洒,写北方雪景;下片纵横议论,评古今人物。上下浑然一体,构成了一个博大浩瀚的时空世界,铸就了一个完美独特的艺术整体,表现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2.大雪民间谚语
自古以来,雪都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大雪期间的很多民间谚语也多与此有关。
大雪天寒三九暖。
大雪不冻,惊蛰不开。
大雪下大雪,来年雨不缺。
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
小雪不耕地,大雪不上山。
小雪地不封,大雪还能耕。
小雪打了底,大雪蓬蓬起。
落雪是个名,融雪冻死人落雪见晴天,瑞雪兆丰年。
冬雪回暖迟,春雪回暖早。
冬季雪满天,来岁是丰年。
大雪冬至雪花飞,搞好副业多积肥。
到了大雪无雪落,明年大雨定不多。
先下大片无大雪,先下小雪有大片。
先下小雪有大片,先下大片后晴天。
冬雪消除四边草,来年肥多害虫少。
冬至文化赏析
与清明一样,冬至不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节日的气氛中,很多诗人创作的诗歌都十分感人。
1.冬至诗词鉴赏
冬至夜思家
【唐】自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在古代,冬至同元旦、寒食、端午、重阳等一样,都是很重要的节日。恰逢这样的节日,出门在外的人很容易产生思乡之情。远行人:诗人自指。诗人在节日的深夜伴孤灯,而此刻,遥想家中的亲人们也一定是夜深不眠,怀念着漂泊在外的亲人。特别是诗中的后两句与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荄:草根。吉祥寺:杭州有名的古刹,后改名为广福寺。在唐宋时期,吉祥寺中牡丹最负盛名。很多社会名流、才子佳人纷纷前来游赏,留下了很多题咏牡丹的诗词歌赋。诗人在这一年的春天曾游吉祥寺,观赏牡丹,有《吉祥寺赏牡丹》绝句。此日正值冬至,诗人又来游吉祥寺了。所以说,“不是花时肯独来”。从中可以看出吉祥寺的牡丹有多大的吸引力了。
冬至后
【宋j张文潜
水国过冬至。风光春已生。
梅如相见喜,雁有欲归声。
老去书全懒,闲中酒愈倾。
穷通付吾道,不复问君平。
此诗先写景,梅花相继绽放,南去的大雁已隐约听到归来的声音。写完景之后接着言情,后表明自己的志向,全诗自然、简洁,一气呵成,毫无雕琢痕迹。
冬至
童谣
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汤圆。
先生不放学,学生不给钱。
《冬至》是一首流传甚广的童谣,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大冬”即冬至,冬至到了,家家都吃汤圆,私塾要放假休息,如果不放假,学生就要拒付学费,可见当时社会对冬至的重视程度之深。
扬州慢
【宋】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番阳(今江西鄱阳县)人。南宋词人。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其词情真意挚,格律严密,语言华美,风格清幽。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
淳熙丙申:公元1176年。至日:冬至这天。维扬:今天的扬州。
千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的号。姜夔身历高、孝、光、宁四朝,其青壮年正当宋金媾和之际,朝廷内外,文恬武嬉,将恢复大计置之度外。姜夔也曾因此而痛心疾首,深致慨叹。淳熙二年,他客游扬州时便有感于这座历史名城的凋敝和荒凉,而自度此曲,抒写黍离之悲。
在作者可考的姜夔词中,这是最早的一首。上片由“名都”、“佳处”
起笔,却以“空城”作结,其今昔盛衰之感昭然若揭。词的下片,作者进一步从怀古中展开联想:晚唐诗人杜牧的扬州诗历来脍炙人口,但如果他重临此地,必定再也吟不出深情缱绻的诗句,因为眼下只有一弯冷月、一泓寒水与他徜佯过的二十四桥相伴;桥边的芍药花虽然风姿依旧,却是无主自开,不免落寞。
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陆游(1125~1210),一生走过了85个年头,辛酉年是1201年(宋宁宗嘉泰元年),此年他已经76岁了。“家贫轻过节”,陆游一生清廉正直,劳累一生也没落下多少财富,只得“轻过节”了。而“身老怯增年”也是实话,因为“冬至”过后,马上就是新年,意味年事已高的作者确实时日无多了。
2.冬至民间谚语
冬至不离十一月。
冬至十天阳历年。
冬至无雨一冬晴。
冬节丸,一食就过年。
冬天不喂牛,春耕要发愁。
冬节夜最长,难得到天光。
不到冬至不寒,不到夏至不热。
冬至江南风短,夏至天气干旱。
冬至羊,夏至狗,吃了满山走。
冬至一日晴,来年雨均匀。
冬至不下雨,来年要返春。
冬至出日头,过年冻死牛。
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
犁田冬至内,一犁比一金。
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铁。
冬至一场风,夏至一场暴。
冬至始打雷,夏至干长江。
冬至日头升,每天长一针。
冬至下雨,晴到年底。
冬至前后,冻破石头。
冬至过,地皮破。
冬至萝卜夏至姜,适时进食无病恙。
冬至天晴日光多,来年定唱太平歌。
冬在头,卖被去买牛;冬在尾,卖牛去买被。
冬在头,冷在节气前;冬在中,冷在节气中;冬在尾,冷在节气尾。
冬至在头,冻死老牛;冬至在中,单衣过冬;冬至在尾,没有火炉后悔。
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无霜。
算不算,数不数,过了冬至就进九。
冬至前,米价长,贫儿受长养;冬至前,米价落,贫儿转萧索。
小寒文化赏析
小寒时节,天寒地冻,此时只有梅花凌霜而开。千百年来,其品格一直被文人们赞不绝口,一些名篇佳作也是久久被人吟诵。
1.小寒诗词鉴赏
望梅
【宋】无名氏
小寒时节,正同云暮惨,劲风朝烈。信有早梅,偏占阳和。向日暖临溪,一枝先发。时有香来,望明艳瑶知非雪。
想玲珑嫩蕊。绰约横斜,旖旎清绝。仙姿更谁并列。有幽香映水,疏影笼月。且大家、留倚阑干,对绿醑飞觥,锦笺吟阅。桃李繁华,奈比此、芬芳俱别。等和羹大用,休把翠条谩折。
这首《望梅》是宋人所作,但具体作者已无从考证。小寒时节正是梅花绽放、暗香飘动的时候,望梅、赏梅,自是别有一番趣味。
寒夜
【宋】杜小山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这首诗是诗人在深冬小寒之夜招待来客时即兴之作,表现了一种“有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喜悦心情,炉内炭火炽红,茶水沸腾,窗外月光皎洁,和往常没有两样,但今夜却感觉那梅花的香气格外袭人。“茶当酒”表现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高雅,“火初红”喻意待客的热情,“一样”与“不同”反映出诗人此时此刻的特有心境,寥寥数语,暗中呼应,其情景、心态、意境,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腊梅香
【宋】喻陟
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揾玉匀香,天赋与,风流标致。问陇头人,音容万里,待凭谁寄。一样晓妆新,倚朱楼凝盼,素英如坠。映月临风处,度几声羌管,愁生乡思。电转光阴,须信道,飘零容易。且频欢赏,柔芳正好,满簪同醉。
揾:用手指按、擦。跟前文所讲到的《望梅》、《寒夜》一样,这首词也是咏梅的佳作。在小寒的天气下,梅花不畏严寒“生发”,还散发着香气,正如人们所说的“梅花香自苦寒来”。
2.小寒民间谚语
有关小寒的民间谚语也多与天气变化、农事活动有关。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腊七腊八,冻死旱鸭。
腊七腊八,冻裂脚丫。
腊月三白,适宜麦菜。
九里的雪,硬似铁。
腊月三场白,来年收小麦。
腊月三场白,家家都有麦。
腊月三场雾,河底踏成路。
三九不封河,来年雹子多。
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
不怕家里少,就怕不去找。
牛喂三九,马喂三伏。
腊月栽桑桑不知。
三九四九,冻破碓臼。
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还接。
薯菜窖,牲口棚,堵封严密来防冻。
数九寒天鸡下蛋,鸡舍保温是关键。
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九里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小寒节,十五天,七八天处三九天。
一早一晚勤动手,管它地冻九尺九。
草木灰,单积攒,上地壮棵又增产。
天寒人不寒,改变冬闲旧习惯。
犬寒文化赏析
大寒节气的文学作品,其主色调就是“寒”,有些凄凉,有些悲壮,读来常常令人回味无穷。
1.大寒诗词鉴赏
大寒赋
【晋】傅玄
五行倏而惊骛兮。四节终而电逝,谅暑往而寒来,十二月而成岁。日月会于析木兮,重阴凄而增肃。在中冬之大寒兮,迅季旬而逾蹙。彩虹藏于虚廓兮,鳞介潜而长伏。若乃天地凛冽,庶极气否,严霜夜结,悲风昼起。飞雪山积,萧条万里。百川咽而不流兮,冰冻合于四海,扶木憔悴于呖谷,若华零落于濛汜。
蹙:紧迫。汤:日出。汤谷:古书上指日出的地方。汜:同泛。
傅玄这首《大寒赋》写出了大寒期间的天气特点。看这一派严冬景象,天地凛冽、严霜夜结,飞雪在山顶上堆积,到处白茫茫一片,广阔的天地,令人心胸豁然开朗。
答人
【唐】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本诗作者是一位唐代的隐士,常年隐居于终南山中,自称太上隐者,生平不详。诗的大意是,有人问他有多少岁了,他就说:我偶尔会来到松树下,头枕石头睡觉。深山中没有日历,所以到了寒气消失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是哪年哪月。我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年纪,怎么回答你呢?诗人这里以自己的隐居生活和山中的节气变化,向人们展示了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人形象。
村居苦寒
【唐】自居易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褐裘覆絁被,坐卧有余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垅亩勤。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絁:一种粗绸子。这首诗分两大部分。前一部分写农民在北风如剑、大雪纷飞的寒冬,缺衣少被,夜不能眠,他们是多么痛苦啊!后一部分写自己在这样的大寒天却是深掩房门,有吃有穿,又有好被子盖,既无挨饿受冻之苦,又无下田劳动之勤。诗人把自己的生活与农民的痛苦做了对比,深深感到惭愧和内疚,以致发出“自问是何人”的慨叹。
大寒
【宋】陆游
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可怜切云冠,局此容膝室。
吾车适已悬,吾驭久罢叱,拂麈取一编,相对辄终日。
亡羊戒多岐,学道当致一,信能宗阙里,百氏端可黜。
为山傥勿休,会见高崒嵂。
颓龄虽已迫,孺子有美质。
大寒期间,适逢大雪,道路阻塞不通,无奈之下,作者只好“闭户”不出。闲来无事,做点什么呢?那就感慨一下人生,畅想一下未来吧。
大寒出江陵西门
【宋】陆游
平明赢马出西门,淡日寒云久吐吞。
醉面冲风惊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温。
纷纷狐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
不为山川多慷慨,岁穷游子自销魂。
陆游写过很多有关节气的诗歌,这首《大寒出江陵西门》就是他在大寒节气里所作的一首借景抒情之作。作者骑马出城,面对一片苍茫萧条的景象,心中不仅没有悲凉,反而涌起了一腔豪情和感慨。
回次妫川大寒
【宋】郑獬
地风如狂兕,来自黑山旁。
坤维欲倾动,冷日青无光。
飞沙击我面,积雪沾我裳。
岂无玉壶酒,饮之冰满肠。
鸟兽不留迹,我行安可当。
云中本汉土,几年非我疆。
元气遂隳裂,老阴独盛强。
东日拂沧海,此地埋寒霜。
况在穷腊后,堕指乃为常。
安得天子泽,浩荡渐穷荒。
扫去妖氛俗,沐以楚兰汤。
东风十万家,画楼春日长。
草踏锦靴缘,花入罗衣香。
行人卷双袖,长歌归故乡。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皇佑五年(1053年)举进士第一,授陈州通判。人直集贤院,修《起居注》。神宗时为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以侍读学士出知杭州,迁青州。后称病求退,提举鸿庆宫。工于诗,有反映人民疾苦之作。文辞质朴自然,风格爽朗泼辣。亦能词,俏丽隽永。
著有《郧溪集》。有词见《花庵词选》。
这首《回次妫川大寒》尽管不是郑獬的代表作,但其艺术水平还是值得肯定的。本诗前半部分描写了大寒期问恶劣的天气,后半部分笔锋一转,又给我们展开了一幅春日的画卷。风格由悲而喜,起伏跌宕,场面宏大。
2.大寒民间谚语
大寒是反应天气变化的一个节气,所以有关大寒的民间谚语内容也多以天气为主题。
大寒不冻,冷到芒种。
大寒不寒,人马不安。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南风打大寒,雪打清明秧。
大寒一夜星,谷米贵如金。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
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
大寒天气暖,寒到二月满。
大寒牛眠湿,冷至明年三月三。
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
大寒日怕南风起,当天最忌下雨时。
交了大寒就是雪,明年又是丰收年。
大寒雾,春头早;大寒阴,阴二月。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
数九寒天天不寒,来年田里少粮食。
大寒东风不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