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7800000026

第26章 从《养正图解》看焦竑的治政思想(2)

君主高高在上,易于忘乎所以。《欹器示戒》篇是告诫君主不可自满。篇中引孔子观鲁庙见欹器,以欹器“盛水满则覆,无水则欹,水酌中则正”的特点,引发“人岂有盈满而不倾覆者”的议论。并进一步解释说:“盖古人深明盈虚消息之理,进退存亡之道。著为明训,不一而足,犹恐人不能警醒,故制为是器,置于座右,时时见之,入目警心,不敢自满,则天下国家可以长保,而不至于倾危。此古人深戒后人之意。”这种告诫既明确又生动,很易为人所接受。

三治政以用贤绝佞为本

君主治政,首要的是用人。如《养正图解》中所说:“人君惟知人是第一件事”(《咨访相材》),“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讬相献规》)。因而,书中讲如何用人的篇章最多,几乎占到全书的五分之二,足见焦竑对此的重视程度。

用人首先是任用贤才,尤其要慎重选择处于君主左右的辅佐大臣。焦竑以周成王时的四位辅臣作为榜样:成王听朝时,周公常立于前,“导君以道”;太公常立于左,“广君之志”;召公常立于右,“匡君之过失”;史佚常立于后,“辅君之遗忘”。由于成王身边都是良臣,“磨砻渐染,所闻皆正言,所见皆正事,是以德性日醇,道化日广”,“虑无失计,举无过事”。(《听朝四辅》)那么,如何选择辅臣呢?《咨访相材》篇记了战国时期魏文侯择相的故事:

魏文侯弟曰季成,友曰翟黄,文侯欲相之,而未能决,以问李克。克对曰:“君如置相,则问乐商与王孙苟端孰贤。”文侯曰:“善”。以王孙苟端为不肖,翟黄进之;乐商为贤,季成进之,故相季成。

“择相不可苟”(《咨访相材》),但选择贤相并非易事。李克很有见识,深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提出即类以求的建议。魏文侯能听取李克的意见,根据季成、翟黄所推荐之人是否贤能来决定国相的人选,也是很明智的。

除了辅佐大臣,君主对巡查官、地方官也决不可忽视。《奖劝循良》篇记唐太宗视察各地,奖励不钻营人事而尽心尽职的地方官的故事,强调指出:“巡查选用得其人,则一省之官,难行于私;刺史县令选用得其人,则一郡之民,易于受福。”这样,天下才能太平。进而得出结论:“故加意守令,为治道之要;而加意觉察使者,又澄清守令之要,不可不知也。”《爱惜郎官》篇还记了这样一件事:馆陶公主(汉明帝之妹)曾为其子求做郎官,而明帝却没有答应,只赐给了一万钱。明帝之所以这样处理,是因为当时郎官补出外任即为县令,而县令“宰制百里,苟非其人,则民受其殃”。这是帝王注重地方官人选的又一具体例证。

治政需要大批人才,这就须广开用人之路。除了科考等通常渠道选拔人才,还要征聘隐居民间的贤人。汉顺帝时,就曾以策书及玄纁束帛,聘请隐居在壶山之阳的名士樊英出山。樊英到京城后,顺帝亲下寝殿,为其设坛席,令尚书奉引赐几杖,“待以师傅之礼,延问政治得失”。结果使得处士都“拭拂巾褐,以俟旌车”,达到了“举逸民,则天下归心”的效果。(《礼聘遗贤》)

用贤有一个特别应注意的问题,就是对人才不能求全责备。《亟用贤人》篇讲了齐桓公力排众议,任用宁戚的事。桓公之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他认识到:人不能无过,恐其小恶不誉于乡党,则因以掩其美矣。以人之小恶,亡人之大美,这是君主之所以丧失天下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亟用贤人》篇还发了一段很有见识的议论:

盖英雄豪杰之流,多不护细行,或为乡曲所非笑,而其胸中固隐然自负以霸王之略。一旦遭时遇主,云蒸龙变,不可羁制,而盖世之勋成矣。唯明君圣主,谅之于形迹之外,拔之于俦伍之中。如九方皋之相马,牝牡骊黄皆所不计;如大匠之择木,不以尺寸之朽而废栋梁之用,斯足以展其奇耳。若拘拘然察其小节,遗其大略,以一人之誉而进之,以一人之毁而退之,则所得者不过曲谨之士而已。此汉人所谓妇女之检柙,乡里之常人也,何足以有为哉!

这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主张,就是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由于贤人以社稷为重,敢言直谏,往往不逢迎顺从君王的意愿,因而君王用贤必须能够克制自己的某些欲望。书中专有《克己任贤》篇,讲唐玄宗时韩休为相,对于玄宗过分的游乐,常常犯颜直谏。玄宗对他颇为敬惮,以至于有时宫中艳乐,后苑游猎,或举动稍有过差,就担心地问左右说:韩休知道否?而往往就在此时,韩休的谏疏已呈到御前。一日,玄宗照镜子,看到自己容貌消瘦了,默然不乐,左右便逢迎说:自韩休为相,凡事违拂上意,以致陛下消瘦如此,何不逐去他,以自快乐。玄宗却回答说:韩休乃贤相,每事规正我,我得他为辅,百姓都阴受其福。我貌虽瘦,天下必肥,岂可爱一身而忘天下。我与萧嵩共事,嵩每奏事,常顺我的意指,委曲承奉,我心非不喜,及退而思省,这等行去甚有害于百姓,自觉终夜睡不安。韩休每奏事,有不可却极力谏诤,不肯顺从,我心虽不喜,及退而思省,这等行去甚有益于百姓,自觉终夜睡得安。可见韩休是社稷之臣,我用韩休以为社稷,非为一身也。正因为唐玄宗能克己任贤,才实现了“开元之治”。

用贤与绝佞相联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养正图解》有大量用贤的事例,同时也编入几篇绝佞的故事。如《诛绝佞人》篇载:

赵简子与栾激游,将沉于河,曰:“吾尝好声色矣,而栾激致之。吾尝好宫室台榭矣,而栾激为之。吾尝好良马善御矣,而栾激求之。今吾好士六年矣,而栾激未尝进一人,是进吾过而黜吾善也。”

大凡小人事君,必先顺从讨好君主,鼓励君主的私欲,使其心志蛊惑,怠于政事,在不自觉中失去权威。小人则可逐步驾空君主,专权擅政,胡作非为。君主幸而觉悟,则小人党与已成,也难于扭转局面。如君主未能觉悟,则国家的败亡就不可避免了。赵简子对只善阿谀奉承,迎合自己的游乐欲望,而切断招贤纳士之路的栾激加以诛绝,说明其头脑清醒,认识到只有诛绝“逢君蔽贤”的小人,才能治理好国家。这是值得为君者效法的。

四治政须兼听纳谏、惠济民众

《讬相献规》篇指出:“观人主也,其朝臣多贤,左右多忠,主有失皆交争正谏。如此者,国日安,主日尊,天下日服,此所谓吉主也。”这是说,君主身边有忠臣,就能大胆发表意见,匡正君主的过失。当然,这就要求君主还必须能够兼听各种意见,虚心纳谏。这方面,焦竑选编了唐太宗的故事作为榜样。《弓矢喻政》篇记,唐太宗曾对萧瑀说:朕自少好弓矢,自说其好处无有不知。近日得弓十数,以为良弓。及示作弓者,乃说此非良材。盖弓以木为之,木心不正,其脉理也都不正,纵是刚劲有力,遣箭必不能直。朕闻其言,乃知非真良弓也。朕定天下,全赖著弧矢,用过了许多,犹有差失。况得天下日浅,其见为治之理非为见弓矢之多也,岂能无失。正因为唐太宗认识到“独视不如舆众视之明也,独听不如舆众听之聪也”,所以创设了“宿直”的制度。下令京官五品以上者,每夜分番入值中书省,时时赐坐,询访外事。凡百姓利害,政事得失,皆使之直言无隐。由于唐太宗善于兼听、纳谏,才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养正图解》编者深知“天听虽聪,不启不广;群情虽忠,不引不发”(《弓矢喻政》)。因而,书中提倡后代君主应象唐太宗那样,“夜引儒臣,分番直宿”。对于值宿谈论的话题,《辟馆亲贤》篇指出:“或以日间已讲读而意所未谕者,再使详解细说;或自以古昔治乱兴亡叩问原本,使之明白启导;或万机之暇有疑贰不决者,就事咨询,使之开陈献纳。”因为只有这样,才利于“明习国事,揣知人才,杜欺蔽之原,振陵夷之渐”。并且强调指出:这“亦治世之所当急也”(《辟馆亲贤》)。

治政还须关心部下,惠济民众。《人言动众》篇记了这样的故事:楚王围攻萧国取胜,其时天寒地冻,将士尚未着冬装多感寒冷。楚王听了申公巫臣的汇报,立即巡视三军,并亲自抚慰、勉励将士。结果三军感王之恩,一时忘记了寒冷,就象穿上棉衣一样感到了温暖。由此可见,带兵应法令与恩惠并重。正如古人所说“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谿;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人言动众》)对待将士如此,对待广大民众也应关怀,施行恩泽。这主要是要尽力使民众安居、富裕,因为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安定。《赈贷贫民》篇,记载了周文王听取吕望的意见,“发其仓府,以振鳏寡孤独”的故事。进而指出:“盖天之生财,止有此数,不在官则在民。不在官不在民,则必在势要之家矣。大抵在下则治,在上则乱。”要使财富在民,君主必须清心寡欲,减少用度,取民有节。这样才能使士大夫有廉俭之风,闾阎无奢侈之俗,国家殷富,万民乐业,天下大治。

此外,《养正图解》编选的故事中,还涉及到孝道、礼治、仁义等其他诸多方面。

焦竑是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一位学者,其思想当然不可能没有封建时代的烙印。上述内容,基本是焦竑有关治政思想积极的一面。自然,《养正图解》中也存在有消极思想的一面。例如,《桐叶封虞》篇讲周成王信守“戏言”,封虞为侯,是奉行着帝王“金口玉言”的观念。《伤指自悲》讲晋代范宣幼时误伤手指,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伤之即为不孝,是宣扬愚腐的封建孝道。而《焚香告天》篇,讲宋代赵抃每夜必整衣冠,将一天的所作所为,焚香告于上天,也带有迷信的色彩。这些都应该分析批判。

综上所述,对于《养正图解》进行研究,至少有三方面的史学意义。其一,焦竑编纂《养正图解》是在经世致用思想指导下,为培养出理想的贤明君主而做的努力,其如何治理国家、处理政务的主张贯穿全书。因而,《养正图解》无疑是研究古代治政思想发展情况的一种重要资料。

其二,《养正图解》是一部完整的为谕教太子而编写的专书,而这方面流传至今的文献材料甚少,所以研究古代储君教育制度,决不可忽略其重要价值。由于储君谕导是在青少年时期,与其他阶层年轻人的教育相比,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许多共通之处,因而《养正图解》对中国古代教育状况的整体研究也有参考价值。

其三,焦竑是明代中后期的一位著名学者,但由于常发些离经叛道的议论,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压抑,甚至他的《国史经籍志》、《国朝献征录》等著作,在清代还一度被列入禁书。致使长期以来,对焦竑其人其著的研究都较为薄弱。近几年,焦竑在古代文化史上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而对焦竑进行全面总结,离不开对《养正图解》的认真探讨。

(原载《阴山学刊》1992年第2期)

同类推荐
  • 巧断珍宝失窃案

    巧断珍宝失窃案

    比尔巴是印度民间故事中的著名机智人物。他实有其人,生活在兴起于印度半岛北部的伊斯兰教国家莫卧儿帝国(1526—1858)的全盛时期,是莫卧儿帝国最有名望的君主阿克巴(1556—1605在位)的重臣,官至宰相。他聪明过人,阅历丰富,能言善辩,是阿克巴的得力助手。他的故事数量甚多,内容涉及宫廷生活、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以他与阿克巴的趣闻、轶事最有代表性。它们在印度,尤其是北印度广为流传,历久不衰。
  • 夕阳残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夕阳残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释迦牟尼的故事

    释迦牟尼的故事

    《释迦牟尼的故事》是著者张琳和李正荣在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从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方面解析释迦牟尼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让读者在探知佛祖内心世界的同时,感悟佛教的博大精深。本书从释迦牟尼的出生、成长、修炼、悟到成佛、思想体系成形、传法旅程,到最后涅?,生动地记述了佛祖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唐诗宋词元曲(第六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六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本书是作者的一本随笔集。分为人生篇、社会篇、工作篇、党建篇、家庭篇共五辑,是作者近七十年人生经历的真实、真切的感悟。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真实、真诚的吸引力,每一句话,包括党建篇在内,都是一种发自肺腹的言说。他的真有一种感染力,令读者不由得也真起来。
热门推荐
  • 柯南之琴酒手下留情

    柯南之琴酒手下留情

    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穿越时空,来到柯南世界,成为黑暗组织的一员,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PS:作者一天一更,有时间一天两更。
  • 衣食住行指南针

    衣食住行指南针

    面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我们人人却得无能为力,但只要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改善个人居住的小环境,科学抵御生活中的环境污染,将“绿色生活”贯穿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之中,便能增进健康,延长寿命。 本书从衣食住行出发,介绍了简便易行、形式多样的生活之道,只要你在生活中躬身实践,你就会享受到璞归真的生活乐趣。
  • 特工王妃,废物小姐

    特工王妃,废物小姐

    她,世界顶级特工,无情无欲,不曾想,一朝穿越却遇见了他。他,川寻国的战神王爷,他以为这一生一定会孤独终老,谁知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他终是遇见了她。他和她,两个注定不平凡的人相遇,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南宋逸史:秦桧有女

    南宋逸史:秦桧有女

    颠沛流离、青梅竹马、情投意合、生死相隔、只因父亲姓秦名桧,父亲真的是十恶不赦吗?到底是谁在捉弄每人的一生?
  • 庐山烟雨尽潇潇

    庐山烟雨尽潇潇

    是他,也是她,眼神所过之处,满城尽杀。是他,风流倜傥,逍遥自在,爱他如友。是他,狷狂邪魅,王公贵族,待他如亲。他,她,他,他,到底谁能伴谁,遍游潇湘。
  • 天流剑典

    天流剑典

    蓝木,凌云国天丰城第一家族的二少爷,却不料一日时间,世事变迁,爱情的谎言,家族的灭门,经历这些后他是否能顽强的站起来,当整个蓝家就剩下他自己时,且看他怎么去重新兴旺自己的家族。又怎么在天罗大陆下生存。
  • 逆神巅峰

    逆神巅峰

    三百年前,戮仙古界。重宝出世,八大神国天才倍出。叶家叶无殇、邹家邹尘染、姬家姬无双、张家张若厌、欧阳家欧阳长、皇甫家皇甫瑾、慕容家慕容晨、申屠家申屠狂。为得重宝,自相残杀。八人全亡,当世最强之人叶轩。取宝之时被没死透的张若厌偷袭。三百年,宝物未入人手。但是,三百年后,叶轩他...重生了
  • 守护甜心之血染依兰

    守护甜心之血染依兰

    我叫夏涟依兰。竟然背叛我,呵呵。边里唯世,木兰月,我夏涟依兰会让你们付出代价。璃茉,她叫夏涟月见,我的妹妹,她会协助我报仇。雨荷。我的姐姐,从世界第二大黑道帮派回来,与依兰,月见重新回到圣夜。莫欺少年穷,我夏涟依兰,来复仇了。
  • 毕业季:六年光阴

    毕业季:六年光阴

    一年级时,大家互不相识,感觉到的只有羞涩,新奇·二年级时,大家已经相识了很长时间,并没有感到任何即将离别的那种感觉·三年级时,大家终于有了几丝压力·四年级时,我们感受到了离别的前兆·五年级时,离别已经开始摧残我们了·六年级时,我们似乎都知道了什么,也许小学毕业不起眼,但对于我们,是第一次也是最难过的——离别再见了,六年光阴QQ群“毕业季教室”群号:588785705
  • 时空痕

    时空痕

    十五年前五方大陆上赫赫有名的宗门凌云宗莫名惹上业果,宗门覆灭。而今凌云宗的分支宁家中年轻一辈接受了振兴家族复仇的命运。修炼,磨砺,变强,复仇,死亡,年轻的儿郎们走在既定的轨道上行走,铭记过去,不问前路,懵懂无知,不晓真相。如同一只只在浑浊长河中抗争的渺小鱼儿。但小鱼也有可能会越过龙门跃起化龙,那一日若是到来,怒龙嘶吼,大陆上将掀起无比的风暴……这是个修炼成长的故事,随着主角的成长得到也失去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