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7800000015

第15章 中国古代礼学的集大成著作(1)

——《五礼通考》浅论

中国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界。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论述礼仪、礼制、礼俗的著作也层出不穷。但要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代礼学的发展历程,当首先阅读和研讨的文献资料,就是清代秦蕙田编纂的《五礼通考》。

一.秦蕙田其人

秦蕙田,字树峰,号味经,江苏金匮(今无锡人),生于清朝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

,卒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清史稿》卷三百四、《清史列传》卷二十皆有传。

据史传载,秦蕙田祖父秦松龄,字汉石、次椒,号留仙、对岩,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进士,官任国史院检讨、左春坊右谕德。其家在惠山之麓有寄畅园,擅林泉之胜。他研精经术,尤邃于诗,撰有《毛诗日笺》、《苍岘山人集》等。秦蕙田之父秦道然,字雒生,康熙四十八年(1707年)进士,官至礼部给事中。因与固山贝子允禟友善,为其府总管。雍正时受允禟之罪牵连,被逮下狱十四年,乾隆初经秦蕙田恳请,年已八十方获赦宥。秦道然亦精通经学,尤工诗,撰有《困知私记》、《明儒学录》、《泉南山人存稿》等。

秦蕙田于乾隆元年(1736年)科考中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南书房行走。乾隆六年,充顺天武乡试副考官。七年,命上书房行走。八年闰四月,迁侍讲;六月,迁右庶子;八月,迁右通政;十一月,擢升内阁学士。十年,迁礼部右侍郎。二十二年正月,擢工部尚书;四月,领署刑部尚书。二十三年正月,调刑部尚书,仍兼管工部事,寻加太子太保。二十九年四月,秦蕙田因病请求解任,未得允许。八月,复请解任,乾隆皇帝方准其给假回原籍就医,但不必解任。九月,秦蕙田卒于南还途中,赐谥号文恭。

秦蕙田为官尽心尽责,“恪勤素著”),曾多次上疏,对工程、流民、用人等事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深得乾隆皇帝赏识和信任。他历官礼、工、刑三部,且长期兼领工、刑二部,以至年过花甲,体弱多病,乾隆皇帝仍不准解任。秦蕙田病逝后,乾隆皇帝“深为轸恻”;次年“圣驾南巡”,至无锡寄畅园,忆及秦蕙田,还作有“养疴旋里人何在,抚境愀然是此间”的诗句。)秦蕙田从政近三十年,颇有政绩,但他最值得推崇之处是为后人留下一部洋洋数百万言的礼学巨著——《五礼通考》。

二.《五礼通考》的编撰

秦蕙田编撰《五礼通考》,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秦蕙田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从塾师读书即以经学为主,且偏重于礼学。《五礼通考?蒋汾功序》云:“予与秦氏世好,……素知其家多藏书,凡礼经疏义外间绝少刊本而庋贮缄题者,数十笥。宗伯)以绝人之姿,尽发而读之,早岁即洞其条理。”成年后,于雍正二年(1724年)始,秦蕙田与同乡几位志同道合的学者经常举行“读经之会”,研讨礼学问题。《五礼通考?自序》记其事云:

岁甲辰,年甫逾冠,偕同邑蔡学正宸锡、吴主事大年、学士尊彝兄弟,为读经之会。相与谓“三礼”自秦汉诸儒抱残守阙,注疏杂入谶纬,轇輵纷纭。《宋史》载,子朱子当日尝欲取《仪礼》、《周官》、《二戴记》为本,编次朝廷公卿大夫士民之礼,尽取汉唐以下诸儒之说,考订辨正,以为当代之典。今观所著《经传通解》,继以黄勉斋、杨信斋两先生修述,究未是完书。是以“三礼”疑义至今犹蔀。乃于礼经之文,如郊祀、明堂、宗庙、禘尝、飨宴、朝会、冠昏(婚)、宾祭、宫室、衣服、器用等,先之以经文之互见错出足相印证者,继之以注疏诸儒之抵牾訾议者,又益以唐宋以来专门名家之考论发明者,每一事一义,辄集百氏之说而谛审之。审之久,思之深,往往如入山得径,榛芜豁然。又如掘井逢源,溢然自出,然犹未敢自信也。半月一会,问者、难者、辨者、答者,回旋反复,务期惬诸己,信诸人,而后乃笔之笺释存之。考辨如是者,十有余年,而裒然渐有成秩矣。

以上是秦蕙田编撰《五礼通考》的第一阶段。此时他尚未做官,可集中精力,潜心于礼学研究,又有同好学者定时讨论,集思广益,用时十余年,积累了大量资料和研究心得,为这部巨著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乾隆元年(1736年),秦蕙田中进士,开始从事政务,不能全身心用于著述,但并未停止《五礼通考》的编撰。此时他凭借“供奉内廷”的有利条件,“以见闻所及,时加厘正”。)至乾隆十年(1745年),秦蕙田升迁礼部右侍郎,奉命校阅礼书,其职责与研究礼学的兴趣取得一致,此间他对礼学的源流沿革进行了深入地考究。乾隆十二年至十三年,秦蕙田丁父秦道然忧,回原籍治丧,“杜门读礼”。其间,他看到了清初著名经学家徐乾学编撰的《读礼通考》,认为其书“规模义例具朱子本意,唯吉、嘉、宾、军四礼尚属阙如。”)此时,当年与他一起研讨礼学的蔡宸锡、吴大年已去世,故只邀得吴尊彛一人同他“陈旧箧,置抄胥,发凡起例,一依徐氏之本,并取向所考订者,分类排辑,补所未及。”)服阕后,秦蕙田仍任礼部侍郎,得以“遍览典章”,对其所著内容“日以增广”。)其间又得到同学方宜田以及卢抱孙、宋悫庭等人帮助,终于完成了《五礼通考》初稿,并且开始请研究礼学的前辈学者审稿作序。)此为编撰的第二阶段。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后,秦蕙田兼管刑部、工部之事。“事繁少暇”,又邀嘉定钱大昕襄助校订工作。)至乾隆二十六年冬,终于最后完成了《五礼通考》的编撰。此为第三阶段。

综观秦蕙田编撰《五礼通考》的全过程,至少可以归纳出三个特点。其一,资料丰厚。秦蕙田之家世代书香,藏书丰富,尤其有许多“外间绝少刊本”的礼学著作,这成为其编撰的重要资料来源。此外,他任礼部侍郎多年,且奉命校阅礼书,又尽览了国家机构所藏礼书。观《五礼通考》可知,清乾隆之前的礼学著作基本全为秦蕙田采纳,这是其书能够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其二,工作扎实。秦蕙田正式进行礼学研究始于雍正二年(1724年),至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竣工,“阅寒暑三十又八,而年亦已六十矣”。)其间虽因处理政务有不能全力以赴之时,但编撰、增补、修订工作始终没有停止。而每“一事一义”都是“审之久,思之深”,经过反复论辩,“惬诸己,信诸人”之后,方才落笔。这种踏实严谨的治学精神,是其著作成功的重要保证。其三,集思广益。秦蕙田研究礼学并非孤芳自赏,闭门造车,而是从始至终注重邀集同道学者共同探讨,互相启发,以利集思广益。须提及的是,他所约请的助手皆为学有专长的饱学之士。如助他编撰的方宜田,为清初著名学者、桐城派创始人方苞之侄,“受其世父望溪(方苞号)先生家学,夙精三礼”。)再如帮他校对的钱大昕,治学广博,尤长校勘,所撰《二十二史考异》列入清代三大考史名著,其后来的学术成就及名望还在秦蕙田之上。这些专家学者的尽力襄助,无疑大大有利于提高《五礼通考》的学术质量。

三.《五礼通考》的内容

《五礼通考》262卷,加卷首《礼经作述源流》和《历代礼制沿革》4卷,共计266卷,对上起先秦、下至明末的中国古代礼制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考证和评论。其前有清朝学者蒋汾功(官松江教授)、顾栋高(官至国子监祭酒)乾隆年间作的两篇《序》,代表了当时对《五礼通考》的评价。另有秦蕙田《自序》和《凡例》,说明了《五礼通考》的编撰原委和体例。

《五礼通考》依《周礼?大宗伯》所列吉、凶、军、宾、嘉五礼,按杜佑《通典》编排顺序,将全书分为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五大部分。其中吉礼包括圜丘祈天、祈谷、大雩、明堂、五帝、祭寒暑、日月、星辰、方丘祭地、社稷、四望山川、封禅、五祀、六宗、四方、四类、高禖、蜡腊、傩、祭酺、盟诅、衅礼、宗庙制度、乐律、宗庙时享、禘袷、荐新、后妃庙、私亲庙、太子庙、诸侯庙祭、大夫士庙祭、祀先代帝王、祭先圣先师、祀孔子、功臣配享、贤臣祀典、亲耕享先农、亲耕享先蚕、享先火、享先炊、享先卜、享先医、祭厉等44类;嘉礼包括即位改元、上尊号、朝礼、尊亲礼、饮食礼、冠礼、昏(婚)礼、飨宴礼、射礼、乡饮酒礼、学礼、巡狩、观象授时、体国经野、设官分职等15类;宾礼包括天子受诸侯朝、觐礼、天子受诸侯蕃国朝觐、会同、三恪二王后、诸侯聘于天子、天子遣使诸侯国、诸侯相朝、诸侯会盟遇、诸侯遣使交聘、士相见礼等11类;军礼包括军制、出师、校阅、车战、舟师、田猎、马政等7类;凶礼包括荒礼、札礼、灾礼、襘礼、恤礼、唁礼、问疾礼、丧礼等8类。五礼总计共85门类。)

须说明的是,秦蕙田所列五礼的内容超出了《周礼》的五礼范围,如“以乐律附于吉礼宗庙制度之后,以天文推步、勾股割圆立观象授时一题统之,以古今州国、都邑、山川、地名立体国经野一题统之,并载入嘉礼”。)对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说:“虽事属旁涉,非五礼所应该,不免有炫博之意,然周代六官总名曰礼,礼之用精粗条贯,所赅本博。故朱子《仪礼经传通解》于学礼载钟律诗乐,又欲取许氏《说文解字》序说及《九章算经》为书数篇而未成。则蕙田之以类纂附,尚不为无据。”四库馆臣的意见还是较为公允的。

另外还有些内容附于某些相关门类。如星辰类附有九宫贵神、太一、太岁月将、风师雨师云神雷神;社稷类附祭城隍;诸侯聘于天子类附蕃使朝贡;天子遣使诸侯国类附遣使诣蕃等。

在某一门类下,先分细目讨论其礼制的总体情况,然后再按先后顺序考证历代礼仪的具体沿革变化。如圜丘祀天类,分项讨论的细目有郊名义、四代郊正祭、四代告祭、郊坛、配帝、日月从祀、玉帛、亲耕粢盛秬鬯、酒醴、牺牲、笾豆之实、器用、服冕、车旗、告庙卜、誓戒择士、斋、戒具陈设、省视、呼旦警戒、除道警跸、祭日陈设省视、祭时、聴祭报、王出郊、燔柴、作乐降神、迎尸、迎牲杀牲、盥、荐玉币、荐豆笾、荐血腥、朝贱王一献宗伯二献、祝号、烹牲、荐熟、馈献王三献宗伯四献、黍稷、馈食王五献宗伯六献诸臣七献、祀神之乐、送尸、徹、告事毕、代祭、丧不废祭等等;依先后叙述礼制的朝代有秦、汉、后汉、蜀汉、魏、吴、晋、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等。

总之,《五礼通考》各门类虽然细目多寡不一,篇幅有大有小,但其内容均从纵横两个角度,对礼制具体情况和沿革变化作了详尽的展示和考证。这实际上是完整地建立了中国古代礼制和礼学的框架体系,其研究成果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超过了前代礼学家。

四.《五礼通考》的成就

《五礼通考》是秦蕙田倾毕生精力研究礼学的结晶,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具体分析,除了上面已提到的建立了古代礼学的完整体系外,至少还可举出如下三个方面。

1.全面汇集整理了明代以前的礼学资料

中国古代礼学资料很丰富,而礼学文献的源头为《周礼》、《仪礼》、《礼记》“三礼”。要研究古代礼制和礼学,首先须对“三礼”有明确的认识。《五礼通考》在卷首《礼经作述源流》的上卷,首先摘要列举了前代及清初礼学家对“三礼”的有关论述。涉及到的礼学家有隋朝王通,唐代陆德明、孔颖达、贾公彦、韩愈,宋代程颢、程颐、周胥、吕大临、晁公武、杨时、叶梦得、朱熹、王应麟、马廷鸾,元代熊朋来、敖继公,明代湛若水、童承叙、王志长、郝敬,清初徐乾学、万斯大、姜兆锡等。这二十余位礼学家的观点,基本上包含了古代学者对“三礼”总的看法。

《礼经作述源流》下卷,则分《周礼》、《仪礼》、《礼记》、通礼四部分,具体罗列简介了古代史著中记载的礼书。关于《周礼》,主要列举有《汉书?艺文志》载2种,《隋书?经籍志》载12种,《旧唐书?经籍志》载3种,《新唐书?艺文志》载2种,《宋史?艺文志》载20种,王圻《续文献通考》载15种,《明史?艺文志》载37种。关于《仪礼》,主要列举有《汉书?艺文志》载2种,《隋书?经籍志》载4种,《新唐书?艺文志》载6种,《宋史?艺文志》载6种,《文献通考》载1种,王圻《续文献通考》载7种,《明史?艺文志》载14种。关于《礼记》主要列举有《汉书?艺文志》载6种,《隋书?经籍志》载20种,《旧唐书?经籍志》载10种,《新唐书?艺文志》载4种,《宋史?艺文志》载20种,王圻《续文献通考》载14种,《明史?艺文志》载43种。关于通礼,主要列举有《汉书?艺文志》载5种,《隋书?经籍志》载38种,《旧唐书?经籍志》载14种,《新唐书?艺文志》载11种,《宋史?艺文志》载15种,王圻《续文献通考》载8种,《明史?艺文志》载9种。以上对古代礼学文献的罗列,有三个特点。其一,上述所列礼书没有重复,说明秦蕙田并非对前人著录照抄原文,而是对此做过精细的校订。其二,所列文献并不仅限于目录所述,还注意搜集人物传记中提及的礼书。如《后汉书》无艺文志,秦蕙田则从《贾逵传》、《儒林传》、《桥元传》、《曹褒传》、《郑玄传》、《徐防传》、《卢植传》等人物传中摘取多条材料,说明了东汉礼学著述的情况。其三,对重要的著作还摘引传注中相关材料做了考证和说明,便于读者对这些礼书有明晰的了解。

同类推荐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动物王国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动物王国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怎能忘记(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怎能忘记(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友情对白(读者精品)

    友情对白(读者精品)

    这过的是什么日子。我这心上压得多重呀!眉,我怎么好呢?刹那间有千百件事在方寸间起伏,是忧,是虑,是瞻前,是顾后,这笔上哪能写出?眉,我怕,我真怕世界与我们是不能并立的,不是我们把他们打毁成全我们的话,就是他打毁我们,逼迫我们的死。
  • 往事回味(读者精品)

    往事回味(读者精品)

    爱人的目的是爱情,为了目前的小波浪忽然舍得将几年来两人辛辛苦苦织好的爱情之网用剪子铰得粉碎,这未免是不知道怎样去多领略点人生之味的人们的态度了。 本书收集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往事回味的故事
  • 幻想图书馆

    幻想图书馆

    本书是日本知名导演、诗人、作家寺山修司集恶趣味与冷知识于一身的代表作。寺山修司他博览群书,畅谈头发的典故、青蛙的趣闻、后宫的传说、拷问的艺术、狼人的故事……从神话、民俗或广告单、画报中引经据典。像是沿着艾柯的阶梯,进入博尔赫斯的图书馆,实践了本雅明未曾实现的理想——写一本完全由引文组成的书。
热门推荐
  • 残金缺玉

    残金缺玉

    满清初叶,江湖传闻残金毒掌重出江湖。为了让江湖太平,群豪商讨邀请萧湘堡的后人,但要有竹木令才可以请出。幸得古浊飘让出竹木令。萧湘堡便派出萧凌到北京相助。萧凌初见古浊飘,便已互生情愫。但当萧凌想到相国府找回古浊飘时,古浊飘却不见了……
  • 金钱的革命

    金钱的革命

    具体对尊重金钱就是尊重你自己、掌握现代理财方法、花钱的学问等十四章内容进行了阐述。
  • 星光璀璨:国民男神娶回家

    星光璀璨:国民男神娶回家

    我愿意在你的手里堕落,只求问你一句:你还爱我吗?
  • 孕产育儿知识一本通

    孕产育儿知识一本通

    本书系统而全面介绍了优生优产和幼儿智力训练的步骤、方法以及妇幼医学保健等科学知识。
  • 卧底警官爱不起

    卧底警官爱不起

    两年前她与他有过两面之缘后,他们的生活就被命运安排了......从此,他们被命运折磨得狼狈不堪。颜雨萱,颜家大小姐,身份过于惊人,在某个酒店跑新闻被下药.....他莫寒轩,人称韩少,警官卧底,再次遇见颜雨萱,两人的命运就开始发生了变化,冥冥之中的命运早已绑在一起......经历了几次的生死的考验,几次危险都让他们侥幸逃脱,最终他们挡不住的就是婚姻......她被迫嫁给另一个男人,几次想离婚却不成功,因为有他的帮忙,她终于摆脱了一个不幸福的婚姻.....小剧情,某男“颜雨萱,你再睡,信不信本少爷扒光了你!”“……”“行!既然这样,那本少爷也就不客气了!”某男坏笑着上前......……某女“我们离婚吧!我和你在一起我是不会幸福的!”某女乞求某男.某男听到离婚二字,脸色变得阴沉了,“你做梦,就算是死,我秦非凡也不会和你离婚的!”某女就知道他不会拿轻易的答应的,于是“那我们法庭上见……”……这中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一起走进这故事吧……
  • 天降神魂

    天降神魂

    一把神剑携一缕神魂破天降临,既然天不忘我,那我就要再次登上巅峰。上一世的孤独,这一世的兄弟情深。上一世的孤寂,这一世的恋人难舍。前世债,今生还。谁挡我巅峰路,我定踏尸而过。持剑定天下,我欲定乾坤。
  • 九央烈马(兽王系列)

    九央烈马(兽王系列)

    兰虎等人来云岩城执行抓捕凶兽任务,刚下飞船就遭到了当地部落杀手的刺杀,惊心动魄中众人在向无云家族的大本营、云岩城第一大势力向家堡中安顿下来,被兰虎用“封鱼剑”击败的“粉碎机”孔敖的弟弟孔玄夜为了替兄长报仇,尽遣帐下高手,配合两个仇视新人类的将军的手下追杀至云岩城,沙漠部落的圣女突然到访,意图与兰虎结盟,更令兰虎对向家堡的家主向天道有了全新的了解,在圣女的指点下,兰虎找到了向家堡位于沙漠中的秘密地下基地,战火重新燃起,兰虎再次举起了神剑,为生存而战。
  • 赴天仇

    赴天仇

    百万年彷徨终一日天谴而醒岁月无情也难已抹平人间真情恢复记忆带着一身阳谋逆天而行百神同陨不为毁灭它也预示新生天仇路,赴天仇,斑斑白骨终不悔
  • 男主我来了

    男主我来了

    宿主好可怕T_T宿主你在做什么!某宿主拆CP宿主说好的友爱呢?某宿主:被你吃了宿主你对我做了什么@x@宿主为什么我的节操跑了二蛋你有节操吗?⊙﹏⊙b汗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再见,莫竹因为一场阴谋而死,没想到遇到一女配系统结果莫竹走向了不归之路!
  • 穿越战国做商鞅

    穿越战国做商鞅

    两千七百年前,华夏民族进入了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谦谦上古贵族君子风的春秋时代落下帷幕,攻掠征伐、尸横遍野的战国时代隆重登场,一个叫莫苏的意外重生,突然发现他成了那位赫赫有名的变法大臣商君,在这大争之世,他又将有何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