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7100000025

第25章

眼见着太阳都落山了赵三郎都还没有回来,秦英不禁有些着急,连晚饭都顾不得做就一直站在洞口向回来的路上张望着。

小石头摸摸自己饿得咕咕叫的小肚子,又看了看一脸担心顾不上他的秦英,委屈的瘪瘪小嘴,拉拉秦英的衣裳,可怜兮兮的对她说道:“娘,小石头饿。”

秦英缓过神来,低头向仰脸看她的小石头看去,小石头一副泫然欲泣的小可怜模样令得她一阵心疼,蹲下摸了摸他的小脸,爱怜的说道:“好,娘这就去做饭啊,等等马上就能吃了。”说完就急着做饭去了,一时也顾不上赵三郎了。

忙着给小石头煮了一碗面条,让他先填饱肚子,正看着小石头吃面,就听见外面小黑的叫声。

听小黑这声音秦英就知道肯定是赵三郎回来了,忙迎到门口,赵三郎就进来了。

秦英也不先问别的就道出了自己的担心,“怎么现在才回来?担心死我了!”今天去领粮的人肯定多,他又去了那么长时间了还不回来,她生怕他遇到了啥意外。

赵三郎冲秦英笑笑,解释道:“今天领粮食的人实在太多了,直到要到了午时才开始放粮,我和王大哥他们领了粮食就往回赶,路上又耽误了些时间,所以就回来的晚了,都是我不好让你担心了,下次不会了。”

秦英这才想起来,看了看赵三郎空空的两手,奇怪的问道:“不是说领了粮食吗,那粮食呢?”

赵三郎从怀里掏出个东西给她,并没有回答她的疑问,只说:“你先收着,看能有啥用,至于粮食的事等会儿了再给你说……饭煮好了没有?肚子饿的很。”

“你等会儿,刚给小石头煮了面条,水还是热的,我马上给你煮,一会儿就好。”说着就将赵三郎给的东西随手放在案板上,去看锅里的水,又加了几根柴进去把火升旺,直到把面条下了锅才说道:“一下午就担心你,那还顾得上煮饭。”

赵三郎立刻关心的问道:“那你吃了没有?”说完又觉得自己多此一问,肯定是担心的吃不下饭,因而说道:“多煮些,咱们一块儿吃。”

方才还不觉的饿,这会儿听赵三郎这么一说,秦英倒觉得肚子饿狠了,“嗯,好。”于是一家人晚饭都是吃的面条,算是把肚子哄过去了。

等收拾好,天早已经黑下来了,而小石头也早在床上睡熟了,于是两人也不再多耽搁便上床了。

秦英躺在赵三郎怀里,迫不及待的问着粮食的事。

赵三郎紧紧搂着秦英,简单的说道:“今天碰到了个饿晕倒在路上的人,我看他一把年纪了可怜,又是倒在我脚边的,于是就把他扶到了路边,给他喂了些水,又把给小石头买的吃食给他喂了些,直等到他醒来,原本打算把他送回家去,可一问才晓得是个外乡人,逃难来了这里,听说衙门今天放粮就打算去领粮,可那晓得晕倒在了路上,粮也没法去领了,我看他不像是在骗人,所以就把我的粮给了他,他开始不要,我硬塞给他就要走,他拉着我就从怀里掏了我回来时给你的那东西,我看好像是坏了,应该不值什么钱就收下了。”

秦英点点头,说道:“反正咱们也不缺那点粮食,能帮到人也是好的。”

赵三郎给的那东西她还没有来的及仔细看,只是略略看了一眼,好像是细瓷的,颜色也不是特别白,没有花纹,里里外外都有裂痕,正如赵三郎说的一样,好像要坏掉了,而且她也闹不明白那到底是个啥东西,说是个盆吧但又太小了点,说是个碗吧也不太像,反正就是个四不像,但却有些分量。

因而问道:“那老头给你的时候有没有说过那是个什么?干什么用的?”

赵三郎想了想,才说道:“好像说是什么"哥"什么的。”

“哥,哥……”秦英反复念了几遍,脑海中好像有什么一闪而过,但是快的她抓不住,又仔细想了想,但是始终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然而直觉脑海里闪过的东西很重要,会对他们以后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因而说道:“那东西虽说咱们拿着也没啥用,但是丢了也不好,不管怎么说也是人家感谢你才给的,也算是人的一片心意,我看还是就放哪儿吧,反正也不要咱的吃喝。”

赵三郎点头,“好。”说不定还能用来装个啥。

秦英又随口问道:“嫂子他们晓不晓得那老头给了你东西?”

赵三郎摇摇头,说道:“不晓得,我叫他们先走了不用等我。”

有了官府的赈济人们又有了希望,家家户户都开始犁地翻田准备春播。

秦英家虽然只有一亩坡地,但也要翻地准备种些粮食,往年都只是种玉米,今年除了玉米,他们还打算间种些土豆和红苕。

而在开播前村里又迎来了两件大事。

“弟妹,三郎兄弟……呼,快跟我走,村长召集全村的人马上都去祠堂……好像有重要的事要宣布。”张氏气喘吁吁的说道,她听了村长的通知就直奔山里去找两人了,不想却扑了个空,歇都没顾上歇一会儿,又马不停蹄的来地里找,可总算是找到人了。

秦英站起来,问道:“嫂子知不知道是啥事,这么急?”

说到这张氏高兴起来,笑着回道:“应该是要分地了。”说完也不理一脸困惑的秦英,径直着急的催促道:“快走吧,去晚了好地就被别人抢了。”

秦英看看赵三郎,赵三郎拿起锄头,说道:“走吧,去了就晓得了。”又转头对小黑交代道:“回去,看门。”

小黑对着赵三郎摇摇尾巴,听话的往山洞方向跑去。

于是秦英拉着小石头和张氏并肩走着,赵三郎就扛着锄头跟在三人后面。

到了祠堂已经是人头攒动,人人脸上都带着隐隐的期待和激动,张氏带着秦英他们很快找到王大郎,王大郎笑着对赵三郎和秦英说道:“来啦。”

赵三郎将肩上扛着的锄头拿在手里,用惯有的淡淡的语气回道:“嗯。”

王大郎也不在意,还想说些什么,就听村长说道:“好了,乡亲们不要说话了,今天叫大伙儿来是有两件事情要宣布。”顿了顿,接着道:“想必大伙儿都猜到了是什么事了吧。”

话音刚落人群就炸开了锅,开始纷纷讨论起来。

“好了都静一静……这第一件事就是大伙儿盼望的分地的事,大家伙儿也知道去年咱们州府处处都遭了雨灾,粮食可以说是基本上没有收成,咱们村里从去年到现在也饿死了不少人,现在我就给大伙儿说说咱们村里的具体情形。”

歇了歇,接着道:“雨灾山洪爆发时村里死了五个人,都是一家,算来是绝了户,后来没有了粮吃又陆陆续续饿死了七个人,其中有两家人都是村里的绝户,还有四家逃难投奔亲戚去了,也不晓得还会不会来,这些我们就先不说。”

“只是眼看着就要春播了,那些绝了户的地没人种荒着可惜了,我和村里的几个老人商量了就把那些地分给大伙儿种,宅基地就收回村里,有人要买了就卖出去,至于卖得的银钱就算是大伙儿共有的,放在祠堂里,至于耕地一共有六亩,这样每家每户能分得两分地。”

“至于怎么分就抽签决定,这样好坏都靠自家的运气,抽到哪里就是哪里,我这里便不会再更换了,要是想换的你们就私下里自己去协商,好了,现在从咱们村里地最少的人家开始抽签。”

秦英家只有一亩坡地,就这亩地也是赵三郎自己开荒开出来的,所以她家当仁不让的成了村里地最少的人家,大伙儿都一副羡慕嫉妒恨的模样,只张氏和王大郎是真正地替他们高兴。

“弟妹该你们最先抽,一定要抽个最好的。”

在众人的目光下,秦英没搭张氏的腔,只是微微笑了笑,拉拉赵三郎的衣裳,赵三郎没事人似的走上前去抽了签,抽的地不好不差,位置也一样。

对于这样的结果秦英很满意,高兴的冲赵三郎笑了笑。其实她还真不想他们第一个去抽,这样实在是太打眼了,如果抽到最好的指不定村里人要说出啥难听的话来,而且这抽签的好坏真的与抽签的顺序无关,但是这些人不懂,在他们的想法里认为最先抽的一定是最好的。

接下来村里每户人家都依次去抽了签,王大郎抽到了个最好的地之一,喜得张氏嘴都合不拢,没有抽到好地的人家见张氏这样,嘴里不阴不阳的说着些酸话,张氏只装作没有听到,更加高兴的同秦英说着话。

等所有人家都抽了签,村长又说道:“好了,这地算是分好了,这第二件事就是我们临近的几个村一起商量了从下月开始我们就每月一起祭一回里社,祈祷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再不要发生去年的事了。这今年第一回祭要用到三牲六礼,我们商量了就几个村一起分摊,咱们村要出半只猪,每家每户就看着出钱出力吧。”

祭里社在农村是大事,每家每户都会积极的出钱出力,在人们的观念里哪家出钱出力出的越多,就越能得到神灵的庇佑,而且还会被记入功德簿里,功德簿里的功德越多,一家人也越会被神灵保佑,所以这事根本就用不着村长动员,村里人自会积极的筹备起祭祀要用的祭品。

又说了些与祭祀有关的事,村长就叫各自散了。

“弟妹快看。”张氏拍拍秦英的胳膊,用下巴示意她,压低的声音中带着些快意和幸灾乐祸。

秦英看过去,发现是赵婆子,只是一个冬天她就老了不少,头发白了大半,背也有些佝偻,人也单薄了许多,秦英只淡淡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

张氏却绕有兴致的说道:“赵婆子和赵老头这个冬天可受了不少罪,赵老头到现在都还在床上躺着……”

秦英不想知道任何关于赵家的事情,也不想看他们的笑话,因而不接张氏的话,而是转移话题道:“嫂子下月初一的祭祀咱们两家一起去吧。”

“呃……”张氏一时还跟不上秦英的节奏,半晌才点头道:“好啊,那天我们在家里等你们。”

“那嫂子给我说说那天有什么要注意的?要不要带啥东西?”以往祭里社“秦英”都病着,所以这是她第一次参加这种祭祀活动,所以不晓得有没有什么忌讳。

“也没啥好注意的,就是那天一定要穿的素一些,表示恭敬,别的东西也不用带,大伙儿一起吃了祭饭就回来。”

所谓祭饭就是用祭品做的饭菜,这里的人认为祭品是被祭祀的各位神灵吃过的东西,所以他们吃了用祭品做的祭饭就会得到神灵的福佑,可以消除病痛灾难。

秦英认真的记下,又和张氏聊起了别的事。

两人身后,赵三郎和王大郎也说着话。

“三郎,你们要一直住在山里吗?有没有重新搬进村里来的打算?”

就是不在原来的地方起屋子,那些村里收回去的宅基地有些位置不错地方又大,买了就有现成的屋子住,就是觉得不好推了重新起也是好的,而且价钱肯定划算,毕竟是死过人的就是再好也卖不起价来,这可是个好机会。

赵三郎摇摇头,他还没有想过要搬下山来,至少现在还没有考虑过,他觉得在山里住着挺好,就他们一家三口,没有人来打扰他们,也不用面对村里的是是非非,日子也过得快乐自在。

“那弟妹呢?她就没有跟你说过想搬进村里来住?”

赵三郎还是摇头,“没有。”他觉得秦英和他一样都喜欢上了在山里的日子,这段日子里他们一家人真的在山里生活的非常快活。

难怪赵三郎会摇头,说秦英也没有想搬下山来的打算,这都是因为秦英虽然早萌生了想法,但却一时忘了给赵三郎讲,等她想起来了又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说。

王大郎一直将赵三郎当成自家兄弟,他也是为了赵三郎好,因而说话也没有顾虑,直接了当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你们还是搬下山来的好,对你对弟妹对小石头都好,而且你们以后有啥事了我和你嫂子也可以多照应照应。”

赵三郎看一眼王大郎,淡淡的反问道:“我们能有啥事?”

王大郎没好气的瞪一眼赵三郎,本来他不该说的,可奈何某人不开窍,因而压低声音道:“弟妹以后不生娃啊,这不是大事啊,女人生娃都是从鬼门关走一趟,你难道还想让弟妹在山里生啊,到时候连接生婆都难找。”

这三郎平日里连眼珠子都恨不得落在弟妹身上,还有他两口子恩爱的模样娃他娘都不晓得在自己跟前说过多少回了,就凭这些指不定弟妹肚子里早有娃了。哎,可偏偏素日里精明得很的某人就没有想到这个。

闻言,赵三郎不由愣了愣,转而直盯着秦英的背影不说话。

王大郎见赵三郎的反应就晓得他听进去了,于是也不再多说,两人一路沉默着往回走。

同类推荐
  • 神医嫡女:御宠世子妃

    神医嫡女:御宠世子妃

    她是将军府的嫡女,以倾城之貌,惊世之才,名满天下;引来无数强国贵族公子争相追逐。继母伪善,谋她性命?庶妹凶残,夺她姻缘?一切不过是她股掌之中的几个玩偶骰子罢了。他是萧国的不败战神,冷漠无情,英俊潇洒,满腹才华。让无数妙人儿为他茶饭不思。密谋夺权,推翻帝位?阴谋暗害,欲坏其名?谈笑间便叫敌人生不如死。可当性格冷漠的神医嫡女,遇到了不可一世狂傲无边的战神世子,谁赢谁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朝妃:倾天下

    王朝妃:倾天下

    一个历史上未曾出现的王朝,在一个文化丰富的国家,交错的命格,本属于她的人生。那一次的相遇,只是不知是她的真命天子,命格由她改写!
  • 南馆轶事

    南馆轶事

    一朝穿越,别人开妓院,她开南馆。别人从了帝王将相,她却一心把着一个卖了多年的“老”男人。唉,说到这奇葩处,真是一言难尽。当老板得空的时候,她便写下这南馆轶事,聊以自慰。您要是得空?不如听我从慢慢道来。
  • 箫雨墨听

    箫雨墨听

    落花谢雨醉清尘,漫碧溢水浅卿翗。多个故事多个情缘,是相守还是终离。且今看朝夕,如何因果。我的人生非你不可,敢来么?
  • 后宫重生斗

    后宫重生斗

    一杯鸩酒,她与腹中的孩子魂断今生。不想醒来却化作莲花池畔的幻影。上一世,她甘做别人手中棋子,痴心错付,这一生,她要自己做主自己的命运。她静待池畔等待今生自己的到来,只为她也为自己出谋划策,揭穿上一世的阴谋。她虽只是魂魄归来,可是无妨。她可以帮今生的自己画出要走的轨迹。上一世自己是傻,这一生可以是狠,狠绝!
热门推荐
  • 冷漠冭子之不离左右

    冷漠冭子之不离左右

    一次偶然的不算车祸的车祸让菲菲遇到了这个怪异、冷漠、霸道无理的男人一个小小的误会让菲菲欠下他一笔巨款无奈成为他的女佣与他同居“你不知道进门前要敲门吗?”“似乎这是我的家吧”“你是不是有病?当我是你的佣人吗?是你撞了我的。”“你刚刚砸碎的花瓶市值九十万,让你做一年的佣人,你觉得亏了?”“那个花瓶九十万?你....你骗人。”“不信的话,明天自己找地鉴定去,不过别想着逃掉,苏菲菲。”
  • 商山夜闻泉

    商山夜闻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墨念

    墨念

    月圆之夜,阴兵过境,神秘失踪的那只阴兵去了哪儿?呆傻了十八年的傻子突然清醒,又该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故事!阴山陵园一夜之间三十六座坟墓被盗,墓中尸体离奇失踪。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佛说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

    佛说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喂是你吗

    喂是你吗

    我知道,世界上的某处,一定正在进行着更加悲壮的生死离别。但是,此刻的我,一个人,四处皆是回忆。我想把自己连同那些东西放在盒子里一并烧掉,熊熊大火应该很是温暖。肚子上有一个洞,汩汩往外淌着鲜血,然后太阳就会出来了,然后太阳就会出来了。
  • 赤源万象生

    赤源万象生

    苍穹之下,看似和平的九州大陆,实则风云暗涌。普通人不懂上位者的世界,上位神邸则将苍生视蝼蚁。是仇恨?是信念?是重生?是泯灭?“这并非复仇,这是我欠着万物苍生的一个责任。”——冥幽·夜
  • 万民节日:庙会(文化之美)

    万民节日:庙会(文化之美)

    庙会作为民俗文化的一个古老载体,是传统、历史、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个剪影,也是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
  • 狐王大大求不吃

    狐王大大求不吃

    某男一脸黑气“再哭爷就吃了你!”“……呜哇!!!!”“……”手里拎着某女,面色不善道“你再乱跑一次,爷让你分分钟下肚!”“不要!不要!爷你会消化不良滴!”某女眨巴着狡黠的大眼睛。“放心好了,爷对自己的胃很有自信!”阿勒?爷!你不是只钟爱于鸡腿么?!这副真的要分分钟想把她吃了的节奏是要闹哪样?!
  • 苏谨的修真之路

    苏谨的修真之路

    “我苏谨此生不沾情爱,只为报前世血仇,护此生亲人”“我寻了她万年,等了她万年,魂飞魄散也不会松开她的手”(当周推荐票+100加更一章,当周评论+100加更一章)
  • 道士的一生

    道士的一生

    本书写了,一个被老道士收留养大的弃婴,通过怎样的磨难走向世界的巅峰呢,请关注我的书《道士的一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