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郡城的驿卒老孟自从前朝时就是这浔阳郡城的驿卒了,自从年轻时托关系谋了这份差事,在这个位子上就没有再挪动过。几十年的寒来暑往,几十年的人情冷暖,让他经历了许多,也看透了许多。比如今天入住驿站的这位客人。
是的,是客人而不是官人。他既没有出事公文,也没有表明自己的官职身份,本来按规定是不能住在这里的,但是当他对自己的上司,浔阳郡城驿站的驿丞递上了一封据说是江左王氏的信件之后,就被驿丞毕恭毕敬的请进了驿站,并且安排进了上好的房间,还嘱咐这里资格最老的自己好好照料。
这种经历的感觉总是让老孟感觉很熟悉,仿佛才刚刚经历过不久。老孟给房间内的客人送完水后躺在自己的床上,眯着眼睛在那里想着这个问题:究竟是什么感觉很熟悉呢,是那主仆二人的样子?言语?还是别的什么?迷迷糊糊之间,老孟都要睡着了,却突然想起来:那是几年之前!对,就是两三年之前。老孟还记得,四年之前,现在谥号为文帝的皇上驾崩了之后,文帝的儿子也就是当时的太子继位,然而那时候到处流传着边境动荡,北周北齐要皇位新老交替,人心不稳的时候入侵的消息,弄得人心惶惶,百业凋敝。太子继位之后为了稳固朝政,安抚边疆,便将大权交给他的叔叔,也就是先帝之子——当时的宣王。希望能凭借他的威信稳定局面。而这位皇叔也果然不负众望,他巡视边疆之后安抚军心,北周北齐见没有可趁之机便放弃了入侵。而领军返朝之后,宣王顿时在朝野都树立了巨大的威望,凭借着这巨大的威信。他在新朝的朝廷上也迅速有了一己之地,诸多官员向他靠拢。他也四处求贤,以商国事。一时间竟然赢得了“贤王”美誉。然而那时候的谁都没有想到,这位“贤王”早就不满足于仅仅是个“贤王”了。仅仅过去了一年,就在先帝去世的第二年,他便废掉了当时的皇帝也就是先帝的太子,转而自己登基为帝。而原太子被他不知道软禁在哪里,甚至老孟经常听人私下里有头有尾的说着那原太子住在何处,每日作息如何,饮食几何,又时不时的传出死讯。那些人私下里也都聊过,先帝去世那年,北周北齐入侵的消息其实都是当时的宣王自己让人放出的消息,便是早就算好了有这么一天。当时老孟听着是频频咂舌,感觉自己仿佛在听天书一般。
宣王继位之后还在继续用着自己的王名,号为陈宣帝。当年刚刚夺取自己的侄子的帝位时,陈宣帝为了安稳朝堂大臣的内心,并未明目张胆的大规模清洗,可一年之后,朝堂已经稳固下来,陈宣帝便开始慢慢清理朝廷中那些曾跟着他对着干的、不听话的大臣了。为了避免一个滥杀的传闻,他对于那些大臣往往是贬谪道偏远之地或者罢官免职。而那些人虽然没有官职,但是在建康城中经营多年,虽说人情冷暖,但是总有几个门生故吏,知交好友还不离不弃,或许对于别的不能再帮助什么,但是捎上一封信,让沿途的驿站对其照顾一二还是可行的。老孟之所以感到熟悉,便是在几年之前,这种没有官职但是还能便驿丞客客气气的请进来的人绝对不在少数,他们往往拿着各式各样的建康城中大人物的信件来此。有的整天唉声叹气,有的依旧盛气凌人,有的失魂落魄,有的依然兴高采烈。这经历的多了,看的多了,现在对什么老孟都不会大惊小怪了。他反而觉得今天入住的那主仆二人很是不凡,他相信他这对眼睛不会看错人。那中年男子虽然没有官身,但是那一股子的精气神是以往来的那些官员中稍有的,可见他之前一定是个大官,再不济也应该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而他身边的小厮,虽然谦卑,对那中年男子一直言听计从,但眼神里看向自己甚至是看向驿丞大人那种骨子里的轻蔑却是无法遮掩无法抹去的。想到这,他甚至有些好奇客房中人的身份了,一个身份地位不凡的少年,为何会跟着那中年男子,甚至是甘愿为仆而任其驱使。可惜他知道,那主仆二人是不可能告诉自己的,那小厮不会,哪怕就是那很好说话的中年男子也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低微,是没有资格知道这种事的。
想到这,老孟翻了个身,这才发现外面的夜已经很深了,而老孟自己的眼皮也越发的有些撑不住了。就在老孟在与自己的眼皮做斗争的时候,这浔阳郡城的驿站的客房内也有人睡不着。
“如今才几月份,这客房中怎么有这么多的蚊子?拍又拍不完,赶也赶不走,在耳边嗡嗡作响的实在是难受。还有这床,怎么会如此差劲,硬邦邦的不说,随便动一下。”这么想着,秋雨还翻了下身,床果然发出“吱吱”的声音,“随便动一下都会如此摇晃,说来看这浔阳郡也是个大郡,怎么这驿站如此破落!”
想到自己这次为求学随先生出门,一路上也是历经艰辛,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之前在家里未曾经历过的东西,又想想出门前母亲不放心的叮咛话语,他竟然忽然有些想家。窗外的月亮正通过窗户照进了一点月光到自己的床前,他不由得披衣起床,走到了窗前向着自己家的方向痴痴望去。他想起了自己府上的大院子,还有每天伺候自己的下人。还有自己的床铺……
“你可是想家了?”先生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起来了,走到他身边低声对他说道。
“先生。我、我不是……”
“毕竟这是你第一次出远门,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你如果真的想家,就回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