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小芳把村子里的人分析了一圈,想了想,还是决定不在村子买房。
主要她想离张莲和萧奶奶等人都远一点,越远越好。
萧小芳下定主意以后,想了一下,打算去萧家村和张家村中间的苗家村买房去。
苗家村的人比萧家村富裕一点,这里的人都修建了很大的房子,虽然都是泥巴房,但好歹地基打得好,房屋敞亮啊,到了冬天,这样的房子总能避寒。
想做就做,在下午,萧小芳便带着小傻子朝着苗家村走去。
这附近人都都认识,虽然不是一个村子,但是附近人家互相通婚,所以,苗家村的人也认识萧小芳。
和几个大妈打了招呼以后,萧小芳让小傻子在一旁站好等着,她就前去找一个大妈说话,道,“婶子,是这样的,这位小哥想到村子里买一处带院子的房子落脚,他和家人走散,如今又是战乱时候,一时不方便回家找人,他给了我几个钱托我帮他买处小院落脚。”
听了这话,一旁的大妈眼睛一下亮了起来。
“这位小姑看着气度就不凡啊,啧啧,长得这么俊,难怪看着眼生啊。他要出多少钱买房啊?要买多大的院子?”
萧小芳就道,“他大概只要个两三间房带个院子就好了,银子都好说。”
“哎哟,小芳啊,我家里的东边院子,正好要卖啊,要不你来看看?”
萧小芳忙点头,当即就跟着苗大婶走了出去。
等带着沉默高冷的小傻子看了一圈,一旁,小傻子就站得老远等着,而萧小芳则和着大妈说话。
“小芳啊,怎么样,我这院子不错吧?虽然小了一点,但是这院子对面就朝着那边的大河,大河那边的荒地无主,他这没地的话,还能在荒地上种点菜呢。”
萧小芳看了看着院子,这院子在村子里的人眼里,自然不怎么好,临近河边潮湿啊,大家都不喜欢这样的房子。
萧小芳却觉得这地方是真不错,前面的荒地虽然是盐碱地,但是她有法子可以改造啊。
至于潮湿?啧啧,这一处大河在太平以后,这里可是要修码头的,到时候,她这房子就老值钱了。
想到这里,她便道,“这房子不错是不错,只是……这里临近大河,有点潮湿啊,这一到了冬天,只怕太冷了啊。”
“哎哟,妹子,这个房子风景好,不算潮湿,冬天冷多烧些柴火就行了。如果诚心要,这个房子就给我……二两银子,对,只要二两银子,房子就卖给你。”
萧小芳听了这话,目光一闪,心里已经非常想点头了。
实在太便宜了啊。
顿了一下,她故作有些迟疑的道,“可是这位小哥因为逃难,他……他的户籍都丢了,大婶,你看这……这能买房吗?”
听了这话,这大婶果然有些迟疑了。
顿了一下,眼珠一转,道,“户籍丢了啊,那可真是麻烦了,不过,也不是不能买房……”
萧小芳眼睛一亮,“大婶,你有办法?”
“当然有办法,你大叔是里正,只要他开个证明,总能有法子的,只是……那个衙门也需要打点一番啊。”
萧小芳当即就明白她话的意思了。
“大婶,我听小哥说,他还剩下五两银子,这样吧,我让他五两银子都给您,您去户籍和房子过户都办妥,你看行吗?”
这大婶听见给五两银子,眼睛都亮了。
这可是五两银子啊。
这些年由于战乱,大家日子都不好过,谁能存下五两银子啊?
即使他们这样的富裕人家,也得几年才能存下来呢。
想到这里,她立即道,“小芳妹子,那就这样说定了啊,你放心,婶子少不了你好处的。”
萧小芳忙一脸老实的道,“苗大婶,以后大家都是邻居,以后这位兄弟还要靠你照应呢,好处就不必了,以后大婶多多照应。”
这大婶忙点头,喜笑颜开去找她的当家的去了。
等大婶再次过来,身边跟着一个老成的中年男人。
大婶介绍是他当家的,萧小芳当即过去恭敬的打招呼。
双方写好文书按下手印以后,决定第二天去办理户籍和过户房屋的事情。
等拿到萧小芳递过来的定钱,一旁的苗村长两口子,心里别提多高兴。
这一处房子,当年本来是一个外乡人修建临时居住的,外乡人走后,因感谢里正,就把屋子送给了里正,这房屋普通,且太靠近大河,村子里的人都看不上,他都没想过没卖上一笔钱。
不想今日运气来了,竟白白赚了这么大一笔钱。
里正家里的儿子要成亲,女儿要出嫁,可是都需要钱啊,这钱刚好能用得上。
等和苗里正夫妻友好挥手,萧小芳这才带着小傻子往回走。
到了晚上,因有白天煮的肥肠,萧小芳再拿了一些青菜就着一起煮,饭菜很快就出来来。
这菜油水足,即使萧小芳以前厌烦油腻,此时也是吃得满嘴都是油。
当天晚上,因小木屋没有被子,萧小芳和小傻子只能直接躺着睡觉。
萧小芳睡着的时候,想着温暖柔软的被子,暗暗发誓,等明天,她一定要买被子回来。
这个晚上,因生活有了盼头,萧小芳很快就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萧小芳早早教导了小傻子怎么说话,这才带着小傻子来了苗里正家里。
苗里正家里自己有牛车,几人去镇子上边坐着苗里正的牛车出门。
一路上,因萧小芳的“教导”,小傻子端坐着做出一副冷淡高贵的模样,一旁的里正夫妇果然成功被“吓唬”住,基本不找小傻子说话。
毕竟小傻子看起来,实在太“高贵”,太有“气势”了啊。
萧小芳看着小傻子的背影,心里不由直乐,别说,此时的小傻子看起来,还真有几分名门风流公子的模样呢,一看就是让人自行惭愧的那类人!
等了镇子上,等进了衙门,萧小芳和小傻子,大婶在一旁等待,而里正则进衙门去找熟人去了。
片刻以后,里正出来,萧小芳忙迎上去,里正当即招呼小傻子过去,让他们跟着进了衙门。
衙门里,一个人正在打着瞌睡,见了进来几人,直接道,“叫啥名呢?”
“什么?”
“户主名字!”
“哦哦!”,转头,低声对小傻子道,“小傻子,你叫啥名?”
“我叫阿英!”
萧小芳想着她前世姓杨,便随口道,“杨英,他叫杨英。”
一旁的衙门办事人员随手把名字写上,且盖上印章,把一旁的户籍就递给了萧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