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一轮明月挂在天空,今年萧灵瑾和徐梓馨都主动避开了中秋节这个团圆的日子,害怕触景生情,所以两人都没参加中秋节宴会。
萧灵瑾站在窗前,借着烛光,看着徐梓馨写给自己的信,不觉有些发笑。
信中,徐梓馨用拼音写的一个一个的字,还有一幅幅简笔画,放在古代,任谁也只觉得这是奇文怪码,堪比天书,可萧灵瑾就在这一行行拼音中,找到了一点点熟悉的感觉。
萧灵瑾第二天上午便准备去见徐梓馨,说来也巧,他刚走到门口,太子萧灵均来了。
“六弟,你有事要出去?”见到萧灵瑾,萧灵均问道。
“也不是什么急事,大哥请”萧灵瑾将萧灵均迎了进去,他此时基本上已经猜到了萧灵均来这里的用意。
“六弟,你知道吗?萧怀信投靠了萧峻勇和萧峻扬”
萧灵瑾没有说话。
“六弟,你说我们是否该用一些计策,离间他们?”萧灵均问。
萧灵瑾仍旧沉默。
“六弟你倒是说话呀!”萧灵均见他半天不吭声,着急的说。
“萧云珵呢?”萧灵瑾终于开口,可问的却是其他人。
“咦?六弟,我是在跟你说萧怀信和萧峻勇的事情,你提云珵做什么?”太子对七皇子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在皇子之中,萧云珵既不结党营私,也不拥兵自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公子翁。
萧灵瑾见他如此模样,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想法,他也不再往下说,只是提醒道:“大哥,他们不足为虑,你现在最重要的是把心思放在穆广志身上?毕竟他是北番国未来的小王,若是大哥跟他打好关系,父皇和皇祖母在传位上,才会更倾向于大哥,大哥的储君之位,才能更稳。”
“六弟所言甚是”萧灵均连连赞同:“那穆广志那里大哥就交给你了,你放心,咱们是亲兄弟,大哥当了皇帝后,少不了你的。”
萧灵瑾立刻假装生气:“大哥说的是什么话,弟弟我只愿大哥登上宝座后,能赐弟弟一块免死金牌,让弟弟带着它到处游山玩水,游戏人间。”
萧灵均很是满意他的回答,寒暄了几句后就离开了。
萧灵瑾在后面不屑的一笑,萧灵均只是他手里的一面挡箭牌,不管自己做什么,都可以打着他的旗号。至于什么亲兄弟,萧灵瑾本就不是本尊,自然谈不上什么骨肉亲情了。在现代自己是外公的外孙,在身份上比亲孙子吃亏,可没想到穿越到东岳国,自己反而成了皇后嫡子,可不就是天助我也。
当天下午,萧灵瑾也不知从哪儿找来一套太监衣服,将徐梓馨打扮成一个太监,大摇大摆的带出了宫,留下风柔在雅桐居里提心吊胆。
“去京兆府”徐梓馨为了保险起见,担心万一遇到熟人,所以选择和萧灵瑾一起乘坐的马车,帘子一放,别人就看不见了。
马车很快来到了京兆府的大门外。
“六皇子来了,快去禀告赵大人”门前的捕快认出了萧灵瑾。
赵容先此时正在审理一件案子,徐梓馨觉得很好奇,拖着萧灵瑾去旁听。
萧灵瑾作为六皇子,在公堂上是允许坐在椅子上的,而徐梓馨作为他的太监随从,只能站在一旁。
这是一起民告官的案子,发生在京郊的石场村,村民的部分田地在五年前被官府征收,用作建造练兵场。按东岳国律法,凡是被占用了田地的村民,每月均可得到两斤重的大米,共五袋,作为补偿。
可问题的就出在这五袋白米上,据村民透露,五年来,石场村村民每月得到的五袋大白米,均是掺了沙子在里面的。
若是一直发放掺沙大米,村民们也不会发现,可就在今年八月,村民们的大米数量突然减少了,从原本每月的五袋大米减少到两袋。
虽然现在的两袋米中是没有掺沙了,可这两袋白米加起来也比不上原先五袋掺沙大米的数量,村民们一下子就闹了起来。
“怎么审个案子这么麻烦?”徐梓馨站在一旁,听得很无聊。
白米掺沙子,当然是有人中饱私囊咯!而八月后大米的数量减少,很明显就是有人扣下了其中的三袋嘛!
徐梓馨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很简单的事情,赵容先要审得如此啰哩啰嗦。
就在徐梓馨想着如何溜出去时,赵容先一个惊堂木拍在了桌上,吓得徐梓馨一哆嗦,赶紧站好了。
徐梓馨一抬头,刚好看见赵容先的头正好顶在公堂背景的一轮青天明月下,她不知为何,突然自觉端正了态度。
听见赵容先说道:“此事本官会立刻派人调查,三天后再审,退堂~”
看着赵容先正义凛然的样子,徐梓馨生出一股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