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溪是著名风景区鸳鸯溪的一条很小的支流。尽管如今景区熙来攘往繁华如城市公园,这里却依然偏僻清冷,寂静如常。
考溪村以溪为名,一个仅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子座落在上游的山谷溪畔。几栋土墙木屋建在溪边垒起的鹅卵石地基上。村子沿溪往上就只有两边山坡上有一个叫茄溪的小村子和一个叫天岗的独户人家,此外没有别的人家了。考溪上游的河床满是鹅卵石,只要不下大雨,河床上都不见流水。涓涓细流在卵石下面渗流了很长一段路才露出河床面,就像一个天然的大滤芯,所以这里的水是非常干净的。这样的水里鱼是不多的,且瘦小,却是河蟹的天堂。我在别处的不少河滩上也看到有河蟹,但是蟹身上总是带着泥灰,相比起来这里的河蟹却是纤尘不染,和溪里的卵石一样干净。
沿溪大大小小的水潭就是河蟹最喜欢呆的地方。水潭里错落分布的卵石形成大大小小的石隙就是河蟹最好的栖居地。只要水潭里的卵石边上有一堆堆新的细碎的沙子扒出,这石隙里就住着河蟹,体形大小和挖的沙子堆的大小有关——这习性曝露了它的居所,给狡滑的人类钻了空子。
河蟹若是徒手去抓是不太容易的。小朋友喜欢在河岸边翻着石头抓蟹,虽也能有收获,但一般个头比较小,还得冒着小手被夹伤的风险。深水潭里的大河蟹就更难抓。虽然水很清,但河蟹的伪装更绝,身上的颜色几乎和卵石颜色一样,即使它趴在水里的沙石上,只要不移动,人就不容易发现,比较靠谱的办法是钓河蟹。
考溪的阿妹伯是钓河蟹的高手,每年靠钓河蟹也能赚些零花钱。我向他讨教过技术,可惜没怎么学到位,总是失手。钓河蟹的钓具和钓鱼用的鱼杆大不相同。我从未在别处看到这种钓具。构造十分简单,一根一米多长的细竹杆,顶上穿根硬铁丝,弯成一个镯子大小的不封闭的圈,在这圈上串一只蚯蚓作为诱饵,只要把串着蚯蚓的圈放在水里的石隙边上,河蟹闻着诱饵的香味就从洞里慢慢出来。当河蟹的双螯夹住铁圈,自以为逮住猎物,正得意忘形时,只要把钓杆稍一旋转并往高处提,让河蟹失去平衡,四脚凌空。河蟹一紧张,螯夹得越紧了。这时趁势迅速把河蟹拉出水面,放进桶里。等它缓过神来后悔不该太贪死抓住不放时已经是来不及了,只能慌不迭地在桶底边沿奋力爬着。
阿妹伯农闲的时候常独自一人沿溪钓河蟹,一天下来能钓好几斤,且个大——小的他是不屑要的。拿回家用个大木桶(我们当地叫“稻篁”——秋收时打稻谷用的)装着,里面装点水,一大群蟹公蟹母在桶里交叠横行着,嘴里吐着水泡,哔叭作响。累积到一定量时就拿到镇上去卖。
现在考溪村和茄溪村都已经没有常住的人家了。村民都搬到外地去了。阿妹伯也搬到双溪镇租房住了。田地也都撂荒了。估计只有挖笋的季节才有人到竹林转转,溪里应该是很少人光顾了。相比于城市环境的日渐污染,类似这种地方的环境即使和历史上比都未必逊色。与背井离乡,吸着PM2.5寄人篱下的城市游民比起来,如今作为一只考溪的河蟹应该是幸运而幸福的。不仅没有了最大的天敌,山更青,水更绿,生活应该更悠哉。可以放心选一处背阴向阳的石隙,挖一个松软的沙穴,想挖多大就多大。若高兴还可在不同景致的地方多挖几个,一年四季轮流住着。不像那些进城的村民每月要交房租或房贷。也没有城管,没有拆迁,更无关升值和贬值。随便什么时候高兴了就横行着爬到布满青苔的大卵石上歇息,不用担心有阿妹伯和我带的小朋友来逮了。面对山民们义无返顾的背井离乡,河蟹们在庆幸之余不知是不是也会带点讥讽和鄙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