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传说,天地万物生于混沌初开之时,在那不知名的太古年代,宇宙诞生之初,忽然有一日,竟有一先天混元之元灵,灵窍初开,渐具神智。这元灵无意间在西昆仑山脉得到宇宙之初的造化神器,后经过不知多少年几世的修行,元灵功德圆满,道法得成,后世人称他为创始元灵。
在漫长难耐的岁月中,混沌宇宙深处,创始元灵成为了这天地宇宙间唯一的清醒者,创始元灵利用造化神器的无上灵力,竟又不找来四个形象各异、灵窍初开的生灵。分别传授给四个小生灵各一门修行的法门,无时无刻的做那混沌间的苦修。鸿钧修“玄清气”得道,天地大道四十九演,独占四十二。混鲲,修“玄灵气”,演于天地间。女娲“玄空气”炼石补天,捏泥造人成圣,天道占一。陆压修“玄明气”,四神合之则为“清灵空明”。后人尊其为鸿钧道祖、混鲲祖师、女娲娘娘和陆压道君。忽一日,混沌宇宙之中电闪雷鸣、异象大作,四人分别修行至大圆通的圆满境界,就在四人金身初成、元神觉醒之时,元灵始祖分别留下一样造化灵器,寂灭于苍茫宇宙中,从此不闻踪迹。
漫长的进化中,奇迹发生了,仿如雨后春笋般,一夜之间,宇宙中突然出现了无数形形色色、各具灵智的生灵。
为了感怀与纪念元灵始祖,更有感于元灵始祖薪尽火传、无私大爱的崇高精神,四神从那无数生灵中挑选具慧根者,各自广收门徒,开宗立派,传下业火。
鸿钧老祖,修“玄清气”,坐下三大弟子。
大弟子自来无名无姓,甚得鸿钧老祖真传。大弟子竟创出一门修行的法门,即在人间挑选合适之人(即所谓的转世),以自身元神化身其中,历人间疾苦,做转世之修。创立人教,立教宣道,悟道成圣,天地大道四十久演占其一。一日,有一大弟子转世之凡人,名唤老子,天纵奇才,仙心泛滥,竟能一气化三清,从其元神真身中分别修出“太玄清气”、“玉玄清气”和“上玄清气”三种不同的境界,隐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使“玄清气”推陈出新、发扬光大。创出门派名唤人教。后人仰其无上道德,又兼大弟子自来无名无姓,遂以此老子为彼大弟子,尊其为无为无治道德老子天尊。
二弟子名唤盘古,一日盘古与众人玩耍作乐,不知抽的什么风,忽觉天地一片混沌,模糊难分,好生不爽,信手便是一斧头,就此开出一个天地来,更使法术化做那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在鸿钧老祖所传的“玄清气”中,修出“玉玄清气”的境界,创立教派—名唤阐教,悟道成圣。大道占其一,所收门人弟子无数,其中尤以那“玉虚十二门人”为修行最圆通者,分别为:广成子,赤精子,太乙真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观音菩萨),黄龙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二郎杨戬师傅),惧留孙,玉鼎真人和云中子(雷震子师傅)。后世凡人感其开天辟地之功,皆尊盘古为玉虚玉玄元始天尊。
三弟子名唤通天,曾在“玄清气”中,修出“上玄清气”的境界。创立教派—名唤截教,悟道成圣,大道占一。手下弟子能人无数,后来的二十四星宿、雷公电母、普天星相等都是他的门人。后人尊其为玉虚上清灵宝天尊,也有人尊其为通天教主。
这三位始祖法力高强、功德无量,又因三人所习之法门中均含一个“清”字,后世门人遂尊其为“三清教祖”,分别是太清圣地混元教祖道德天尊,玉清圣地先天教祖元始天尊,上清圣地通天教祖灵宝天尊。
“这就是我道家三清始祖的由来,叶玄,你可记清?”一个仙风道骨的清瘦老人,右手持一拂尘,左手捏一子午决,神目微闭,安详的端坐地上。只是道服前后都似燃火一般烧焦了,还有血迹。
“师父,弟子记下了。”一声稚嫩的声音出自门口处少年口中。少年全身衣服破旧,头发凌乱,脸上满是污泥,蓬头垢面,与老道的仙风道骨一加对比,简直脏乱不堪。
少年端坐在门口处,眼睛紧紧的盯着周围,却很平静。双手抱着在一起,像是抵御微弱的寒风。老道独自一声轻叹,惆怅的气氛瞬时变得不安。
少年不知何时,眼里滴落一滴泪水,划过脏污的脸上,滴落在地上,微风吹过,泪早已干。少年好似没有感觉一般,依然那么平静,紧紧的盯着周围,不敢有一丝怠慢。
老道士或许早已知晓少年的心,或许是猜测,也或许是感觉,毕竟那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
“不用看了,没有人会来了,我们很安全。”
少年回过神来,可以看出满是疲惫,眼睛里的血丝早已深入瞳孔,看起来无比恐怖,却不敢闭上眼睛睡一会,是什么让一个小孩子如此恐慌?害怕?
“你过来,为师有话要对你交代,晚了恐怕再无机会。”
少年起身静静的走到老道面前坐下来,抬着头,脏乱的头发遮挡着右眼的视线,但他却无比认真的看着老道,仔仔细细的看着老道,也许他知道老道说的是真的,时间久了恐怕连看的机会都不多了。
“你小小年纪却遭逢人生大变,着实让人心生难过,但天下乱世,其故者不知多少。你我有缘,入得门来,即入门来,那便是我之传人。适才为师以将道之由来告知于你,你要好生记得,传承下去,将我道门道宗传承,不断上祖香火。”
老道虽一边说,却无睁眼看小孩一眼,仿佛是不忍看到孩子,也可能是怕孩子难过,,,
“如今天下,兴佛圣武,道家势微,我之一脉,现已是凌势。为师幼年跟随‘清阳师尊’入道,如今已不知多少载。”
老道缓缓睁开双眼,看向叶玄,原来老道也是满眼血丝,比小男孩更严重,瞳孔中仿佛只有血色,恐怖异常,与之仙风道骨确实天壤之别,乍看之下,不免让人悠然生起一丝恐意。小孩确是一眨不眨的看着老道。
“道之一途无穷无尽,想来也只有以后你才能体会,为师身上别无他物,我传你一套剑法,一套功法,你需认真练习,切记,功法只是强体扶弱,顺道宣法,切不可以强欺弱,更不可妄开杀戒,杀戮一开,堕入魔道,再难回头。你双亲即已故,应入土为安。自当放下自在,尘世烦恼无对无错,杀人之祸皆因终生因果种种。”
老道说完便开始闭上双眼。稍一疑迟,顿时神光流动,光华四射,仿佛成仙得道的老神仙。
只见他嘴唇微微蠕动,面色平静。坐前小男孩却是露出惊讶之色,仿佛遇见不可思议之事,但小孩并未动作,依旧坐在老道前面,紧紧盯着老道,眉头不知觉间稍一皱眉,瞬间又消失了。
一炷香后老道睁开双眼,看着叶玄“你可记下?”
“弟子记下了。”
原来老道乃是用密音入耳之法,将口诀传于叶玄耳中的玄功。
“这是道门‘南华经’,乃是道门高士庄子所著,是道门的无上经法,你要牢牢记在心里。”
说完老道又开始用秘音传道,如法炮制的传于叶玄耳中,叶玄静静的坐在那里,眼睛一眨不眨的听着,也不知记下了多少。
老道右手拂尘一扫,双手一边演示一遍解释于叶玄,原来这是传授武功与他,叶玄依旧静静的看着,仿佛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正常一般。
片刻后,老道拂尘扫过,左手捏决,道了一声“无量天尊”。周身流动的神华却像溃散一般,消失的无影无踪,与之前简直判若两人。
“为师刚刚传授你的这套剑法,名为歌曰:”清静剑歌“,是为师少时入的昆仑山,于一山林间无意所得,多年修习,虽有感悟确实极少,你我有师徒之缘,我便赠于你,希望日后你有所成就。剑法杀性太强,于道家所谓意志相博,你当好自为之。莫要误入歧途堕入魔道,悔之晚矣。”
“冤冤相报,无穷无尽,放下自在,无量天尊。”
老道右手拂尘扫过,端坐安详,拂尘已安于身处,左手已落,双目微闭,再无呼吸声。叶玄静静的看着这个刚刚相认不满一天的师傅,没有一丝悲痛,没有一丝难过,或许已经是难过的忘记了,忘记了哭泣。或许是已悲痛的难以言表。
叶玄起身,在破旧的屋内,找了一个还算结实的木棍,跑到院子外面的松树下面,一直挖一直挖,直到木棒变成了短棒,白天变成了黄昏,才终于挖了一个人大小的土坑。
叶玄丢下木棒,跑到破旧的屋子里,艰难的一步步拖着老道的尸体,此时的尸体已经僵硬,冷透。用了近一炷香的时间,才将尸体拖到挖好的坑里,叶玄已是全身几近虚脱。
此时正是秋季,虽北方天冷,但还不至于断水,离此不远的林间正好有条小水溪,叶玄跑过去狠狠的把头扎进去,冷水仿佛一道清流,昏昏欲沉的困乏和饥饿感都有感消退,叶玄大口喝了几口水,便又跑回去掩埋土坑内的老道,艰难的过程之后,老道长眠地下,也算是天道公平,给他一个安身立藏之所。
叶玄可能是太累了,太累了,经理了本不该这个年纪所经历的一切,但天意不可为,一切都是冥冥中注定,小小年纪又如何能够改天换命?他能做的就是接受,接受所有的不幸,接受上天的安排。
他累了,他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去,没有任何人再和他有关系。他早已不存在这个世间,对于他来说,除了杀人报仇,他已没有任何活着的价值,他要血债血偿,但他现在的却什么也做不了,他手无缚鸡之力,连挖坑埋人对他来说都是这么艰难的事,他才十四岁,一个读书的年纪,一个学子。
他躺在地上艰难的呼吸着,一滴雨水落在脸上,他想擦去,但他已然没有任何力气,大口大口地呼吸着,任由雨水落在自己身上,冲在自己脸上,冲散满身的污垢,冲散脸上的淤泥。他现在只想好好的休息,但他知道不能休息,一旦休息就再也不会醒来,他使劲所有力气爬起来,经过雨水的冲洗,他似乎恢复了一些力气,在雨中艰难的迈着步子,向树林身处走去,背影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直到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