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86000000027

第27章 勿以善小而不为

乾清门外,一大早就进宫的徐光启终于等到天子回宫,便快步跑到内右门参见。

徐光启现年58岁,老年斑已经开始爬上右脸颊,眼睛小而突出,眉毛淡雅,黑色的胡须被梳理的整整齐齐,配合薄唇与高鼻梁显得精明能干。他此时身穿黑色圆领素服,头顶乌纱帽以白布包裹并用垂带代替两翅,腰束麻绳,脚蹬麻鞋,一手抱胸一手负于身后的他站在乾清门外依旧昂首挺胸,即使连夜从通州赶回也依旧精神抖擞。

刚晨练回来的朱由校见是昨天杨涟提到的徐光启,不敢托大,便上前将之扶起,问道,“你真是徐光启?”

“老臣正是。”

“啊,终于见到真人了,恩,陪朕一起用膳吧,边吃边说。”朱由校用气喘吁吁的王承恩递过来的面巾试干汗水,诚恳的邀请道。

徐光启一大早进宫,并未进食,也有些饿了,见天子相诏也就不推诿,躬身说道,“臣遵旨。”

回到养心殿,朱由校洗澡更衣之后来到东配殿履仁斋里。这里在清朝时被改为佛堂,而朱由校是后世被洗脑的没有信仰的人,就将它改为了用膳之所。

履仁斋正中有一长桌,桌上林林总总摆有掌印卢受办理的三五十种吃食,除靠北设御座外再没有其他凳子。

桌上有鸡鸭鱼肉等常见之物,蔬菜有藕、蒿笋、竹笋、蕨菜;水果有石榴、苹果;茶是松萝;因时下正值菊花盛开之际,菊花糕是必备之物;此外卢受按照客印月的建议还备有炙蛤蜊、炒鲜虾、田鸡腿等原来朱由校钟爱之物……不一而足,总之后世这季节能见到的现在都有,只是制作比平常人家更精美、器具也是景德镇官窑的精品。

御膳每天的花销在25两银子左右,倒不尽为飞禽走兽,只是在数量上取胜。当然有些食物因产量稀少又偏远所以很贵,如云南的鸡枞菌,每斤就要数两银子,这只是个例。在安全上,膳夫所煮羹汤,先要经过御膳房五六人尝过,名为试咸淡,实为试毒,之后才会进呈御前。

此前,争国本之事后,万历消极的躲在后宫,连内阁方从哲都难得见上一面,更别说徐光启了,此时他见见满桌珍馐,又想到练兵缺饷缺器械的窘境,说道,“皇上,经吏部推荐、神庙敕臣管理练军事务已半年有余,见士马孱弱、器械朽锐,官兵赡家银两尚不能足发,使人心涣散不能固守也。臣今日见陛下所用膳食不无铺张之嫌,《三国志》有云,‘勿以善小而不为’,陛下既心系边关将士寒苦,差臣前往巡视,臣斗胆请陛下为百官之表率,裁减宫中用度,以充军饷。”

朱由校没想到上来就被指奢靡,有些不自然,卢受看不过眼,解释道,“徐大人,御膳自神庙时就由司礼监秉笔随堂负责准备,乃我等臣子的心意,陛下也多用此犒赏内外辅臣,此宫中旧制,何来铺张之说。”

“卢公公,若陛下每日三餐用度节省一半,则足够数十士兵多一件趁手军器、够上百士兵就多一件御寒之衣、够上千士兵饱餐一顿,臣固请陛下为省民力,从小事做起。”

朱由校这些天并未在意三餐之事,在慈庆宫也吃的比较简单,这满桌的菜也是第一次见到,徐光启身为御史倒是恪守职责,赶紧打圆场,“二位一把年纪了,就别争了,不就是缩减三餐嘛,朕准徐爱卿所请便是。”

广厦万间夜眠只需五尺,良田千顷日食不过三餐。朱由校穿越而来,并非好口舌之欲之人,尚未养成奢靡之风,便对卢受说道,“卢掌印,往后朕一人的膳食就按四菜一汤、两荤两素的标准准备吧。至于宫人,着光禄寺也本着节俭的角度出发,不得铺张浪费,违者治罪。徐爱卿,你看这样行吗?”

徐光启见天子闻过则改,躬身恭敬的说道,“陛下从谏如流,实乃黎民之福也。”

让有些不甘心的卢受搬来锦凳,让徐光启就坐左手边后,朱由校君臣二人便开始用餐,徐光启只吃自己跟前盘子里的菜品,并不翻动,而且细嚼慢咽、有条不紊。

“徐爱卿……”朱由校本想问徐光启练军之事,见自己一说话,他便把碗放下,咽下口中的食物,做倾耳静听装,心有不忍,就打消了边吃边聊的心思,笑道,“算了,还是用膳完再说吧。”

这时君臣尊卑深入人心,就如同后世和高级别领导吃饭一样,下属很难做到心平气和,秉持“食不言、寝不语”的徐光启饶是虚长几十岁,第一次同天子同桌用膳,还是无法真的做到真正的洒脱。

※※※※

回到养心殿,朱由校在御座就坐之后,将一奏疏递给徐光启,“徐爱卿数年前写的《甘薯疏》,朕已经拜读过了。甘薯十二胜……朕对爱卿广种甘薯以救饥荒的论断十分赞同。”

朱由校为见徐光启让文书房将他所上过的折子都细读过,可以说是做足了功课,以做到有的放矢。

徐光启第一次单独朝见天子,也一样惶恐,昨夜接到宫中传旨,还详细梳理过最近自己的练兵事宜。哪知道天子竟然提起自己十多年前的奏疏,有些不可思议,“陛下,这确为臣为守父孝时的旧作,曾有同僚捐赀[zī](同资,以为饭钱、零用钱)刊印,前些年据说在东边朝鲜国见到过,哎,没想到陛下还找到了原本。”

朱由校想到了原来明末病死、饿死、战死的无数先人,有些伤感的说道,“这么写年过去了,不知甘薯有没有得到推广,若遇饥荒,真希望它如同爱卿所言,能活人无数。”

“陛下,我朝因为地域广阔,要自然推广自然要费些时日,即便朝廷无法拨出钱款引导农户种植,假以时日,也可以遍布全国的。”

朱由校点点头,换了个话题,“新军编练的如何啊?”

徐光启摇摇头,“一言以蔽之,缺银子。臣近半年在通州练兵,常因缺兵缺饷缺军械而头疼,试想若天下富足,建奴何足为虑?”

“呵呵……”朱由校见徐光启总惦记银子,不由苦笑,说道,“爱卿倒是一语中的,不过朕这儿可没银子给你去练兵。昨天宣召,来本就是想找爱卿出出主意,如何让边关将士安然度过寒冬的。”

徐光启摇摇头,表示没辙。

朱由校知道问题的严重性,这不是广泛种植高产作物就能解决的问题,得从土地这一根本入手,见徐光启有顾虑,表情严肃的说到,“朕本意是让爱卿以巡视边关冬衣之名,督促皇考所发内帑之赏银能落到士兵手里,避免冒领、克扣等现象。但这也治标不治本,待你回朝,朕会任命你为河南督抚,试点新政。”

明朝地方管理为三司,即承宣布政使司管民政、提刑按察使司管司法、都指挥使司管军务。而督抚只是临时委派,更有以七品御史为巡抚的先例。

徐光启为詹事府少詹事,正三品。这些年并无多大的建树,练兵也并不如意,朱由校就想让他借此次代天巡狩,杀几个人来提升威望,回来后任命为河南总督兼巡抚,推行新政。

徐光启对时下军中弊端深有体会,老弱病残充斥其中,本想为钦差后定会杀鸡儆猴的,这是后话,他此时对新君让自己为河南督抚更为好奇,“陛下,朝中人才济济,何不就地委派,为何又非要臣前往?”

“一言以蔽之,朕只信你。”

徐光启见天子学刚才说话,会心一笑,不再深究,“陛下要推行什么新政呢?臣怕办不好差事,有负圣恩。”

“你能办好的。”朱由校见他懂,便继续说道,“朕数日前曾和尚宝司袁可立探讨过天下赋税的问题,这两天也仔细推演过,觉得要增加赋税,还有一途就是: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这是朱由校从《雍正王朝》里学到的,至于军屯的土地,因为涉及到军队的稳定,暂时也不能动。士绅一体纳粮,是因为当下土地兼并问题十分严重,这得从王承恩哪里了解到的“投献”制度说起。

朱元璋建国不久,即赐亲王、勋臣庄田,又赐百官公田,以其租充禄。勋贵们受赐的“公田”,载在“金册”,并不报官入籍,享有免除税粮和差役的特权。与金册对应,“鱼鳞册”为登记私田,因绘图状如鱼鳞故名;“黄册”登记户口版籍,为赋役凭据,每十年更新一次。

勋贵有免税特权之后,有的以巧取豪夺农户私田或无主之田妄称己业,有的接受想避税农户的私田予以庇护;官绅等也有样学样,向皇帝讨要田土,将周围的庶民耕地变成钦赐。因为特权及徭役重过赋税的原因,庶民也愿意将田土投献给勋贵,就可以在其荫庇之下免充国家差役。

这样就导致鱼鳞册上的田亩越来越少,到万历三十年时全国登记的赋税之地只有1161万顷了,这还是张居正重新丈量后的数字。

明以五尺为步(即155cm),步二百四十为亩,亩百为顷,即37200平方米为一顷,换算成亩即为6.5亿。后世可耕面积是20亿亩,为疆域和少数民族地区刨去三分之一,金册土地加被侵吞、隐瞒的土地应该和鱼鳞册所载土地持平,换句话说,时下全国有至少一半的土地是不纳税的(当中包含军屯635343顷,万历三十年统计)。

徐光启岂能不知时下之弊,不过他暂时还没想到这一层,因为要让勋贵纳税便是抢人饭碗,更是挑战皇权。

朱由校见他眉头紧锁,似在权衡,便继续说道,“朕思虑再三,最终将试点选在河南,因为那里土地肥沃、地势平坦,便于大面积的种植高产作物,如甘薯、玉米、花生,还有烟草、棉花等;爱卿既为河南道御史,当知黄河水患之害,你兴修水利奏疏也可以亲自施为,而且可以把刚编练的新军带上,一为提供劳力,二为新政保驾护航;最重要的一点是,福王叔在洛阳。”

同类推荐
  • 往圣杀胡令

    往圣杀胡令

    八王乱起,华夏大伤,胡夷乘乱而作,扰乱中原,屠城掠地。胡夷者,狼子野心,以掳掠屠戮为乐,强抢汉地为荣。今之中原,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天地间,风云变色,草木含悲!四海有倒悬之急,家有漉血之怨,人有复仇之憾。中原危矣!大汉危矣!华夏危矣!闵誓必屠尽天下之胡,戮尽世上之夷,复吾汉民之地,雪吾华夏之仇。后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
  • 明朝大屠夫

    明朝大屠夫

    一个非典型屠夫穿越到明朝嘉靖年间后,一介书生,却行万人屠之事,谋万世之太平。在历史的故纸堆中,这是黄昏来临前一段原本平静的岁月道士皇帝深居后宫三十年自以为帝王心术登峰造极,群臣尽在彀中。无数能臣权臣奸臣弄臣角逐朝野,屡屡刷新明朝政治斗争的最高水平。蒙古人依然是汉族政权的心腹大患,努尔哈赤的父亲还在荒凉的辽东做野人部落的头领。海盗之王汪直走私小贩的事业在南海才刚刚起步。原本只想混吃混喝的青州府秀才林展立下宏愿:我愿常怀慈悲心,掣屠刀在手,杀出一个海清河晏、锐不可当的大明!
  • 气运三国

    气运三国

    凡人高信,身回汉未,聚人间气运,召千古豪杰,争龙于天下!
  • 别样三国志

    别样三国志

    本书定位为历史架空小说。大体上会按照历史架空中的穿越情节,将三国的人物来进行重新组合,历史自然就脱离演义原本的剧情,有点无限流的味道。
  • 谋驭天下

    谋驭天下

    这是一个充满阴谋的时代!处处算计,步步心机!外族,皇室,家人,在这样的薄冰之下,沈言又该如何伪装?不一样的权谋智斗,不一样的伪装魅影!
热门推荐
  • 宅系统

    宅系统

    你听说过吗?一个叫钟信的中二病。一个到处都流传着他中二的传说。却从来不肯承认自己是中二病的人。
  • 真武神王

    真武神王

    真武大陆,真魂万千。少年林玄拥有顶级的岩浆真魂,可惜被别人误认为天赋垃圾,受尽无数白眼和嘲笑。且看林玄奋发向上,迅速地崛起,横扫天下无数天才,开创属于自己的王者之路,睥睨天下。
  • 做大明星的御用厨师30天

    做大明星的御用厨师30天

    离婚后的穆子叶来到帝都散心,一不小心就成了大明星的御用厨师。说好的只做一个礼拜的厨师,结果被骗做了一个月。一个月后,穆子叶想要离开,大明星却把她圈在怀里恶狠狠的说,想走,没那么容易!呜呜,每天和大明星在一起,知道了大明星的太多秘密,会不会被“灭口”啊?
  • 假寐未殇

    假寐未殇

    他本是娄氏之后,天之骄子,只可惜命运弄人,一腔热血,最后却落的满门抄斩!卷土归来后,一改往昔风采,独自沉沦在肮脏的朝堂之上,搅动着天下风云......
  • 新蜀山仙侠记

    新蜀山仙侠记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一位身居蜀山山下的少年本想凭借手中利剑,斩妖除魔,仗剑天涯,还神州大地一个朗朗乾坤。但少年却发现这乱世竟与他息息相关,魔界的阴谋亦是为他而来。当天不再是这天,人不在是那人,吾必斩天杀人。PS:十一创建了一个书友群(129177063)有兴趣或者想要和十一交流的书友可以加入。本书很嫩需要呵护收藏,还请各位书友多多支持!十一拜谢!
  • 不离婚的女人

    不离婚的女人

    失业、阳痿、觅药、包养直至血光之灾,失业后从美海归的科技新贵司徒慧,究竟要就着欲望的惯性,荡跌到哪一步?夫离、子痛、昏厥、住院、失房搬家直到忧郁症的边缘,为妻为母的戚雨囡,又是怎样以“不离婚的女人”之艰辛,守护和看顾于婚姻的空城?当平行延伸的两条线索,终于在“姑妈与侄女同属一个男人”处猝然交合而打上死结时,那么解开这个结的,究竟是寒光凛凛的一把刀,还是滚滚涌出的一腔血?当浓稠的鲜血凄艳地漫过冰冷的刀刃时,善对恶是否完成了救赎,爱与恨是否达成了和解……
  • 龙潭之天龙五方

    龙潭之天龙五方

    我们的世界当中、充斥着无数的未知。在记下这些东西之前、我思量再三。曾有过犹豫和感慨。面对那些莫名的、未知的事物、我曾经选择了遗忘、但是最后那种对于故去之人的敬仰、还是促使我让我记下了它们。一个故事、不是用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也请记牢,你所看见的,只是一个故事。幸存下来的人们,他们都在守口如瓶中度过了余生。或许今天一切都是错误或者正确的开始,但是既然开始了、便让他们延续下去吧……我不明白在如今这个世界当中、为什么以科技的力量对于那些奇异的、怪诞的、吸引人的事物尚不能够完全解答。也不明白是什么样的力量足以让人的欲望泯灭。但、我始终有一种信仰……
  • 千年绝崖

    千年绝崖

    凌云谷是当今修行巨派,专修阴阳五行之方术,而修习方术之人又被称之为方术师。本故事将轻松的讲述了凌云谷旗下的一间凌云酒馆当中,六位主人公上演的搞笑故事和修行经历,期间伴随着同伴们之间的友情和羁绊,上演了生死爱恋,和对抗妖兽的故事。凌云谷时代镇守绝崖森林,千年前妖兽四大妖王肆虐人间大地,致使人们生灵涂炭,在当今正派的合力打压下,终于是镇守住了四大妖王,同时以雷霆千柱封印了绝崖森林!千年后,凌云谷‘云游仙人’无意中在绝崖森林中捡到一名孩童,将其寄养在了凌云谷中,却不知,此孩童天生资质愚钝,成年后修行依然一塌糊涂,派遣至旗下凌云酒馆,当一名掌堂小二,孩童真实的身份却大有玄机,而阴谋,也在悄悄上演。
  • 异界修神之死神诅咒

    异界修神之死神诅咒

    中了死神诅咒照样纵横异界。强横法诀使他不惧任何神魔,绝世神器使他收服万千强大魔兽。神族之王向他妥协,魔族之王被他收入11。。。。死神只有被他追着打的份。。。翔飞————一个神魔畏惧的名子。。。。。(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免费封面支持ZZSCK.COM)
  • 青春职中

    青春职中

    青春时,有付出,有汗水,有泪水,有掌声,有鲜花。当然也有叛逆,有挣扎,有迷惘,有遗憾,有失败。一路走来,经历了一次次地蜕变,生生地长大成人!青春之际,我们有对过往的依恋,对未来的憧憬。身处职中的杨帆,将在这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青春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