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市里的人们早已习惯了按部就班,朝九晚五的过着自己看似充裕的人生。早晨,空气里还弥漫着湿润的露水的气息,可人们极力抵抗着它,不想让它崭露头角,甚至遗忘了它,忙忙碌碌的穿梭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里。
地下车库的灯光略微有些昏暗,就像下午六七点钟太阳落山后的天空,也是那样寂静,寂静的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咔崩”一声,角落里开车门的声音穿过整个车库,流向那个属于它的远方。
车门一点点被推开,一条纤细白嫩的腿缓缓的伸向车外,那双白的发亮的高跟鞋落在地上,在和地面接触时还忍不住发出一声呻吟,很快,整个身子从车里探了出来,接着,另一条腿也毫不犹豫的亲吻了大地,那样干脆利落。
拿包,关门,锁门。“滴”这些动作一气呵成,不带一丝犹豫。
一头披肩长发,发尾有些蜷曲,利落的披在肩后,一副墨镜,黑黑的,看不清她的眼眸,更给他的脸添加了一丝神秘的色彩,正红的唇色,红的诱人,似从血管中一点点渗漏的鲜血,那样富有活力,却不带一丝恐怖。一身纯白色的及膝连衣裙,和那双白色高跟鞋搭配的恰到好处,毫无突兀之感。
电梯的门一点点打开,似也为这位美人所倾倒。慢慢地,向一丝一丝将她的美色尽收眼底。她走进电梯,不一会就到了25楼。
走出电梯,首先右边是财务室,她轻推着门走了进去,摘下墨镜,眼神锋利的盯着他们:“昨天的报表交了吗?”
财务室的人们被他的气焰给吓到了,有个胆子大的人站出来说:“哦,昨天打印出来放您办公桌上了,本来准备给您发电子稿的,但——昨天一忙就忘了。”越往后说她的声音就越发细微,最后,差点消失在这静止的空气里。
“下次注意啊!还有前几天那个我要你们做的资金预算,尽早得给我弄来。”
“好的”众人一齐回答,她走后,他们才呼了一口气,又马上投入到忙碌的工作里。
再向前走几步,左边是服装制作区,她推门进入,“萧总早!”“萧总好”一波此起彼伏的问候袭来,她淡淡的回应了一句“恩,morning”又询问了一句“Mary呢”
“她在设计区等设计稿。”
她走出设计区,关上门,又进入了斜前方的设计区,仍是一如既往的问候,仍是一群忙碌的设计师。
Mary从打印机旁边走过来,恭敬的说:“萧总,那个昨天的报表已经在您办公桌上了,还有那个精杰公司要的设计稿已经出来了,现在要看吗?”
萧姝颖思考了片刻说:“等下送我办公室去吧!”
Mary连忙说:“好的。”
出了设计区一拐弯就是她的办公室,推开办公室的门,一反刚刚忙碌的感觉,一色的简约风,白色的色调,黑白相间的办公桌左上角立着一个苹果电脑,一扇大大的落地窗正对着办公桌的正前方。四面都是玻璃墙,能够清清楚楚的看到设计区和制作区的工作人员的一举一动,即使是隔着两面玻璃墙的财务室也能看的一清二楚。但这墙可怕的是外面的人不能看到里面的任何事物。墙角处的墙上独特的设计了一个白色的书架,一半书架里放满了设计稿,一半书架里放的是各类时尚杂志,经典名著,心灵鸡汤。书架里几乎不剩什么空间了。
萧姝颖走进办公室,径直来到办公桌前,开了电脑,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轻轻松松的伸了个懒腰。
突然,手机的铃声打扰了这来之不易的小确幸。
一看,原来又是那个咋咋呼呼的斐悠然,她接通了电话“喂”
那边传来斐悠然急躁的声音“你现在是到公司了吗?”
“恩,有事吗?”
“快——快——快,帮我个忙!”
“你说”
“最近有对夫妻在我这订了一套婚纱,伴郎伴娘的服装也是在我这儿一起买的,但有一套伴娘服装被严重损坏了,现在随便配一件肯定是不行的,那对夫妻要求挺严苛的,他们的婚期就在后天,现在从意大利以最快的速度运一件来更不可能”她顿了顿。
萧姝颖接语道:“所以呢?”
“所以啊——我想请你帮我以最快的速度设计制作出一件,我知道你最好了,我是真没办法了,帮帮忙嘛!亲亲阿颖”
“好吧好吧”萧姝颖露出一脸的嫌弃。
“那就说好了,我把新娘新郎,所有伴娘伴郎的图都发到你的邮箱里,对了,要在明天之内发给我哦!谢呐!好的,就这样!”她不由分说得挂了电话。
“嘟嘟嘟”对方只传来一阵忙音,萧姝颖心里想着:这小丫头片子,竟然敢挂我电话了。不到一分钟,她的邮箱里就传来了一份邮件,点开一看,邮件里是几幅图和一大篇的要求。
她以最快的速度看完了,连忙拿出画笔和稿纸,正准备动笔时,外面有敲门声响起。“进”她说。
Mary拿着一叠设计稿走了进来,“萧总,这是设计稿。”说完就递给她。
萧姝颖放下手中的稿纸,接过设计稿,越看越生气,把设计稿直接往那一扔“你们现在就这水准了吗!还不如一个新入职场的人,再给你们一次机会,如果还做不好的话,你们就可以滚蛋了!”Mary马上把桌子上的设计稿收起来,灰溜溜的走出了办公室。
萧姝颖画了又揉,揉了又画,整整半天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下午,她的设计稿已经彻底完稿了,她拿着设计稿来到制作区,对几个主干制作师说:“把手下的活放下,那些都不着急,先来帮我把这个做完”
说完就看是忙碌起来,萧姝颖在这份衣服的制作上特别重视,这件衣服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她都要亲自制作或监督。
忙忙碌碌,忙忙碌碌,终于赶在第三天前完成了成品。